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庞勋是什么人?他发动叛变对唐朝造成了什么影响?

庞勋是什么人?他发动叛变对唐朝造成了什么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765 更新时间:2023/12/22 21:21:14

黄巢起义军前,曾发生过一起著名的兵变——庞勋兵变。你们知道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

晚唐时期唐懿宗昏庸无道,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地方,胡作非为,使得民不聊生,天怒人怨。咸通九年(868年),军官庞勋率军反唐,沉重打击唐朝统治,成为比黄巢更早的唐朝掘墓人。那么庞勋之变是如何打击唐朝的

一,驻守桂林

咸通三年(862年),因为南诏攻克安南都护府,唐朝命徐泗节度使招募士卒八百驻守桂林,三年一换,提防南诏。咸通六年(865年),桂林的士卒驻守到期,请求回徐泗,但被徐泗都团练观察处置使拒绝。咸通九年(868年),桂林士卒已经驻守六年,再次请求回徐泗。都押牙尹戡对徐泗观察使崔彦曾说:“府库空虚,士卒返回所需路费太多,希望驻守桂林的士卒再多驻守一年。”崔彦曾采纳。

驻守桂林士卒思归心切,听说要多驻守一年,十分生气,于是杀害都将王仲甫,推举粮料判官庞勋为首领,擅自程北归。庞军一路抢掠北上,沿途州县不能抵御。唐廷于是派监军张敬思赦免庞勋等人,将庞军护送回徐州。

二,起兵反唐

庞军行至湖南,张敬思设计使他们全部交出武器,乘船北返徐州。都候许佶等人商议:我们犯下重罪,朝廷之所以赦免,是害怕我们沿途抢掠,占山为王。如果到了徐州,一定要除掉我们。于是众人拿出自己的私财,偷偷打造兵器,秘密准备起事。

庞军到达淮南,淮南节度使令狐绹派人安抚。都押牙李湘认为庞军不从号令,擅自北归,必然为患,劝令狐绹消灭庞军。令狐绹为人懦弱,加上没有朝廷的命令,予以拒绝。庞勋沿途招纳亡命之徒,将他们藏于船中,使得部卒超过千人。

徐泗观察使崔彦曾多次派人安抚庞勋,庞勋对使者十分恭敬,以迷惑崔彦曾。庞勋到达徐城,对众人说:“听说皇上密令崔彦曾除掉我们,与其白白被人杀死,不如起兵反叛,还有一条活路。”众人听从,于是反唐。庞勋杀死不肯反叛的赵武等人,将其首级送给崔彦曾,谎称是受赵武等人的挑唆,才违背军令,擅自北归。崔彦曾识破庞勋之计,慌忙召众将商议对策。

三,唐军平叛

崔彦曾命都虞候元密率军讨伐庞勋,不要伤了监军张敬思。元密率军在任山设伏,结果被庞勋识破逃走。庞勋夺取宿州,元密率军围困宿州,屡次攻城都没有攻下。夜晚庞勋搜集船只,乘船出逃,早上元密得知,匆忙率军追赶,结果轻敌,中了庞勋埋伏,全军覆没。

庞勋得知彭城空虚,率军偷袭彭城,杀崔彦曾等人。庞勋既占彭城,便想据地为王,于是向唐廷谢罪,请求让自己担任徐泗节度使,威胁若朝廷不同意,就派兵西攻长安。庞勋委任许佶为都虞候,赵可立为都游奕使,同时谎称崔彦曾因为徐州士卒难制,要尽杀徐州士卒,使得徐州之人怨恨唐朝,纷纷投靠庞勋。

四,唐军死守泗州

庞勋派吴迥攻打泗州,都押牙李雅死守泗州,庞军无法攻克。唐廷封右金吾大将军康承训为义成节度使、徐州行营都招讨使,神武大将军王晏权为徐州北面行营招讨使,羽林将军戴可师为徐州南面行营招讨使,讨伐庞勋,同时命各镇出兵援助。淮南镇郭厚本率军救援泗州,但是畏惧庞勋,停留洪泽不敢前进。泗州团练判官辛谠前往郭厚本处求援,在辛谠的苦苦哀求下,郭厚本借兵与辛谠。辛谠率兵赶往泗州,击败庞军。

庞勋派遣许佶增援,帮助吴迥攻泗州。庞军击败镇海节度使杜审权救泗州的援军,又攻克都梁城,俘获郭厚本。康承训率军救援泗州,因为兵少,退守宋州。庞勋认为唐军不足畏惧,率军四处掳掠,攻克滁州、和州等地。辛谠见援兵不至,城中粮尽,再次出城求援。戴可师率军讨伐庞勋,因为轻敌,被庞勋击败,几乎全军覆没。庞勋屡败唐军,志得意满,沉迷酒色。

五,庞勋被杀

咸通十年(868年),辛谠从杜审权处求得援兵与粮食,接济泗州。康承训派沙陀骑兵迎战庞勋,沙陀骑兵骁勇善战,屡败庞军。马举率军救泗州,击败庞军,泗州得救。庞勋见情势危急,便纠集部下,拼死一战。他先到丰县,大败魏博军,然后率军攻打康承训。康承训得知庞勋军情,早做防备,击败庞勋。庞勋手下见大势已去,纷纷投降康承训。康承训派沙陀骑兵出战,庞勋畏惧,被唐军击败,死于战场。不久唐军消灭庞勋余部,平定徐泗。

六,唐朝掘墓人

庞勋之变起因是因为唐朝政府不守信用,使得思归心切的士兵无法回家,迫于无奈起兵反叛。招抚庞军后,唐朝又担心庞军作乱,小心提防,加深了双方的不信任,使得庞军再次反叛。庞勋之变使得江淮地区遭受战乱破坏,损失惨重,严重打击了唐朝的统治,影响了江南对唐朝的财政支持。同时暴露了唐军战斗力低下,需要依靠沙陀骑兵才能取胜。黄巢之变时,唐朝名存实亡,庞勋比黄巢更早地打击了唐朝,是唐朝第一个掘墓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郭解是什么人?汉武帝为何会忌惮他?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大汉天子郭解,汉武帝vS伊,汉武大帝郭解行刺

    郭解,字翁伯,西汉时期游侠。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公元前127年,朝廷要将各个郡国的富豪人家迁往茂陵居住。汉武帝趁机将游侠郭解的名字加到迁徙人口的名单里。郭解知道了这件事之后就四处托人为自己求情,于是拜托大将军卫青为他讲话:“郭解家境贫寒,不应该是迁徙的对象。”

  • 穆皇后杨氏:后凉灵帝吕纂的皇后,容貌美艳且为人贞烈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杨贵妃弘农杨氏,杨广与窦氏,献穆皇后

    中国历史上有名有姓的皇后不在少数,例如西汉的吕雉、唐朝的长孙皇后、明朝的马皇后等等,她们有的毒如蛇蝎,有的贤德远播,但要说到贞烈的皇后,估计很多人都不知所云,南北朝时期后凉灵帝吕纂的穆皇后杨氏,就是一位贞烈皇后。杨氏,名讳不详,出身弘农杨氏,父亲是后凉大臣尚书左仆射、金城侯杨恒。根据《资治通鉴》《晋

  • 高季兴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高立兴,高治业,舒尔茨访华

    南平是高季兴所建立的政权,为五代十国时期的十国之一。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一,投靠朱温高季兴是朱温养子朱友让家仆,因朱友让得以见到朱温。朱温赞叹高季兴的才能,让朱友让收他为子,封他为毅勇指挥使。天复二年(902年),朱温到岐下解救唐昭宗。李茂贞坚守不出,朱温见久

  • 乾隆在登基后,为了能快速获得拥戴,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弘历,清朝第六位皇帝,年号“乾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清朝著名的“康乾盛世”是个比较尴尬的盛世,原因是,它同样也代表着清朝的盛极而衰。清朝的衰落始于乾隆朝,这是目前比较公认的定论,无论如何宣扬乾隆所自豪的“十全武功”,也逃脱不了他是衰落的起点。单以

  • 诸葛亮最后计谋绳断便葬是怎么回事 诸葛亮有什么用意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三国演义中有哪些计谋,诸葛亮的著名计谋,诸葛亮死后葬在何处

    很多人都不了解诸葛亮去世前最后一计绳断便葬,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神算诸葛亮在去世前,竟使出一计让后世之人无法找到他的坟墓,这一计究竟是什么?它如何迷惑了后世上千年?世人皆知,诸葛卧龙这一生精于谋算,乃是蜀汉名副其实的大脑,而有关他的故事那更是数不胜数,这“棺材南抬,绳断便葬”便是其中之

  • 三国时期庞德的真实能力怎么样?为何能斩杀陈武?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庞德是三国猛将,本来是马超手下大将,后来,投降曹操。庞德武艺高强,曾战退魏延,战平关羽,非常了得,但庞德杀死江东猛将陈武,凭的是真本事吗?庞德作为马超部将时,是马超手下第一悍将,为保护曹操,战退了魏延。《三国演义》第七十二

  • 乾隆皇帝继位后是如何执政的?为何要跟雍正帝唱反调?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乾隆皇帝之后是谁继位,乾隆为什么废了雍正的新政,乾隆后谁继位号称

    弘历,清朝第六位皇帝,在位六十年。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清朝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八月,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驾崩,其子爱新觉罗·弘历受遗诏继位,也就是乾隆皇帝。乾隆是个有理想的皇帝,刚继位就准备放手大干,但其在头一年(包括雍正十三年的后四个月)的执政时间里,基本上就是在和死去的

  • 清朝升迁过程是什么样的 知县能够升任成为知府吗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北京朝阳区副区长,清朝知府知州知县的区别,清朝时期的一品知县

    还不知道:清朝知县能不能晋升为知府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清朝的行政体制划分当中,知县跟知府属于上下级别的关系。在清朝乾隆以后,官阶逐渐成型的情况下,知县属于正七品官,如果是京县知县,就是正六品。所谓京县知县,不是说单指北京周围的县城,而是特指大兴、宛平、沈阳

  • 古代王爷业余生活是什么样的 每个朝代都是一样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哪个王爷最好,王爷就藩,汉朝王爷等级

    对古代王爷如何度过业余生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过去的中国,王爷是一群地位很高的人。一般来说,只有皇帝的儿子,才有资格被封为王爷。不过,也有一些功劳很大的人,会特殊授予这一爵位。一般能得到“王爷”这一爵位的人,也都会享受到一些特别的待遇。当然,不同的朝代,王爷

  • 同样是震慑臣子,雍正与乾隆为何会得到不一样的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清朝的雍正和乾隆这一对父子皇帝,在分别执政的时间里,执政的理念可谓是天壤之别,原因是,一个要拼命的存钱,一个却可以无节制的花钱。抛开执政理念和手法的不同,两人毕竟都是皇帝,在权术的应用上,还是大同小异的。在古代的封建王朝中,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