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绛任相期间有哪些作为?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李绛任相期间有哪些作为?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240 更新时间:2023/12/4 13:43:12

李绛(764年-830年),字深之,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中期政治家、宰相。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李绛出身赵郡李氏东祖。唐德宗贞元八年(792年),登进士第,又登博学宏词科。初授校书郎,补渭南县尉,拜监察御史。唐宪宗元和二年(807年),授翰林学士。任职勤勉,屡有匡补。元和六年(811年),升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成为宰相。后与权贵有隙,托称足疾,请求去职,被罢为礼部尚书,转兵部尚书。唐穆宗、敬宗时,两任东都留守,又拜尚书右仆射。唐文宗时,被召为太常卿,出任山南西道节度使,累封赵郡公。唐文宗大和四年(830年),山南兵变,李绛为乱军所害,年六十七。册赠司徒,谥号“贞”。

主要成就

李绛潜心匡时济世,屡屡上疏,常以唐玄宗先治后乱的历史经验为借鉴,用治生于忧危,乱生于放肆的道理劝谏宪宗,劝其选贤举能,任贤政治,并提出贤则当任,任则当久的主张,他任宰相期间,曾多次建议唐宪宗削藩平党,并积极参与谋划。利用藩镇内部矛盾,使魏博节度使田兴(田弘正)听命朝廷,在一定程度上消弱了藩镇势力。

李绛喜实厌虚,在朝勇于犯颜直谏。他曾说:“身居国家重要职位,只图惜身不敢直谏,是臣辜负于君王。若臣子为国为民不看圣上脸色说话,敢于做出不顺从圣上的事,而被治罪,是圣上负于臣子。”宪宗听罢很受感动,说道:“卿告朕以人所难言者,疾风知劲草,卿当之矣。”李绛还反对大臣无原则奉迎上意,粉饰太平。为此,常与人争辩殿上。宪宗曾称赞道李绛:“绛言骨鲠,真宰相也。”

李绛在任华州剌史时,还禁止猎捕鸟兽,以保护自然生态。

轶事典故

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权宦吐突承璀要整修安国寺。他依仗权势,擅自立了一个《圣政碑》,并请求翰林为其撰写碑文。时任知制诰(专为皇帝起草诏令)的李绛听到消息后,立即向宪宗上奏,直斥功德碑的弊端:

“陛下布维新之政,划积习之弊,行前王所不能行,革历代所不能革,四海延颈,日望德音。今忽自立碑,以示天下不广,彰满假之渐,招矜炫之讥耶?陛下治国很有成就,有目共睹,却要立功德碑,自我炫耀,难道是想招来天下的讥笑吗?圣德、皇猷岂是能用一块碑几行字所能概括的,如果真要立碑,反而有损形象。高祖、太宗创开元、贞观盛世,也未立碑,难道陛下的功德还能超过先祖吗?、舜、禹、汤、文、武,皆无立碑之事,历史上只有秦始皇游泰山立过碑,为百王所笑,万代所讥,史称为失道亡国之主,岂能追秦皇暴虐不经之事,而自损圣德?何况此碑在安国寺内,碑文本应记载与寺院有关的内容,如记载陛下的功德,实在是不伦不类。请陛下特令罢修。”

宪宗览奏后,不好发作,只好说:“李绛是忠臣。”命人把碑拽倒。吐突承璀当时正在旁边,不高兴地说:“碑体积太大,恐怕拽不倒,慢慢拆吧。”实际上是心存侥幸,想暂缓执行。没想到宪宗正在气头上,听罢即厉声喝道:“拽不倒就多用几头牛拽!”吓得吐突承璀再也不敢吱声,只好动用了一百头牛,把自己费尽心机立起来的碑拽倒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孙策临死前传位给孙权 孙权后面是怎么对待孙策后人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孙策的死和孙权有关系吗,孙策临死前对孙权说内事不决要问,孙策对孙权的评价

    还不知道:孙权和孙策后人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孙策临死前坚持让位给弟弟,孙权称帝后,是如何对待孙策后人的?在整个《三国演义》的故事当中,曹魏和蜀汉存在感是非常高的。相比之下,似乎吴国的存在感就不是很高了。读者们对于这本书中三位国君的解读中,刘备和曹操的讨论度一

  • 李绛:唐朝中期政治家、宰相,任职勤勉,屡有匡补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被称为宰相之杰的是,李贽的离经叛道,被称为宰相之杰的政治家是

    李绛(764年-830年),字深之,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中期政治家、宰相。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李绛出身赵郡李氏东祖。唐德宗贞元八年(792年),登进士第,又登博学宏词科。初授校书郎,补渭南县尉,拜监察御史。唐宪宗元和二年(807年),授翰林学士。任职勤勉

  • 后世是如何评价权德舆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韩非子对后世的影响,权德舆玉台体,齐桓晋文之事人物分析

    权德舆(759年~818年),字载之,唐朝宰相、文学家,前秦司徒权翼之后,起居舍人权皋之子。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权德舆少有才气,未冠时即以文章驰名,曾受地方节度使杜佑、裴胄的征辟。唐德宗听闻其才学,特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兼知制诰,进中书舍人,历礼部侍郎,三次知贡

  • 权德舆:唐朝宰相、文学家,知制诰九年,三知贡举,位历卿相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显谟阁直学士,知制诰,五朝名臣言行录

    权德舆(759年~818年),字载之,唐朝宰相、文学家,前秦司徒权翼之后,起居舍人权皋之子。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权德舆少有才气,未冠时即以文章驰名,曾受地方节度使杜佑、裴胄的征辟。唐德宗听闻其才学,特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兼知制诰,进中书舍人,历礼部侍郎,三次知贡

  • 后世是如何评价李藩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曾子和曾国藩的关系,后人对曾国藩的评价,后世

    李藩(754年—811年),字叔翰,赵郡高邑(今河北高邑县)人。唐朝唐宪宗时宰相,湖南观察使李承之子。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李藩出身赵郡李氏南祖,四十多岁时,由节度使幕僚起家,唐宪宗时拜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宰相)。官至华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卒年五十八,册赠户部尚书,谥

  • 历史上吕布有何战绩能被称为三国第一猛将?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吕布在三国里的排名,历史上真正吕布,历史上项羽厉害还是吕布厉害

    吕布是三国时期的一大英雄人物,人称“马中赤兔,人中吕布”。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三国二十四猛将排行榜,只要吕布排第一,底下随便排。纵观吕布一生,除了虎牢关大战刘备、关羽和张飞之外,只杀死过几位并不出名、武艺一般的武将,从未杀死过一流名将。那么,吕布为什么还能排名第一呢?重要原因是什

  • 乾隆一定要杀曾静和张照是为何?为何不遵照雍正的遗诏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雍正为什么信任张廷玉,雍正不杀曾静,乾隆从不提雍正

    康熙、雍正、乾隆,作为清朝历史上存在感最强的三位帝王,共同造就了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近年来很多人说“康乾盛世”其实是“康雍乾盛世”,要没有雍正皇帝励精图治逆转乾坤,清朝到了乾隆朝就会崩盘;还有人说乾隆年间只是虚假的繁荣,弘历就是清朝由

  • 韩翃:大历十才子之一,他与柳氏的爱情故事离奇又曲折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梁冰玉和韩子奇的爱情,梁氏夫妻,杨柳枝·答韩翃

    韩翃(hóng),生卒年不详,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唐代诗人。一直在军队里做文书工作,擅长写送别题材的诗歌,与钱起等诗人齐名,时称“大历十才子”。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天宝13年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

  • 三国时期曹操与孙权之间有过哪些书信往来?内容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诸葛亮给曹真的信翻译,关羽是三国时期的人物嘛,三国时期蜀国为什么会输

    在中国历史上,三国时代是最引人关注的一个时期之一。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古代交通、通讯没有现在这么方便,书信是主要的交流方式。曹操、孙权之间的三封书信,为我们还原了一段优异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今天我们来看一看枭雄之间是如何对话的:第一封: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公元208年,曹操在平定北方之

  • 武翊黄:唐代宰相武元衡之子,官至大理卿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朝节愍太子,枢密使和宰相哪个官大,北宋李昉

    武翊黄,[唐]字坤舆,唐朝时期官员,宰相武元衡之子。官大理卿。工正书,长庆元年(八二一)白居易所撰唐张诚碑,为其所画。《唐书宰相世系表》、《金石录》。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武翊黄,河南缑氏(今河南偃师南)人。字坤舆,未知生卒年。唐宪宗元和元年(806)丙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