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世民杀单雄信连徐茂公都救不了 李世民出于什么考虑

李世民杀单雄信连徐茂公都救不了 李世民出于什么考虑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631 更新时间:2024/1/14 8:30:47

还不知道:李世民,出于什么考虑坚持要杀单雄信徐茂公都救不了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

这是毛主席对李世民给出的评价,事实上历朝历代,不管是文人学者,还是官员皇帝,都很认可李世民。

作为公认的“千古明君”,李世民非常重视法治,并不轻易杀人,如贞观四年,全国被判处死刑的囚犯不过29人。

但在李世民还是秦王时,却要坚持杀单雄信,甚至连徐茂公都救不了,李世民到底是出于什么考虑,才要坚持杀掉单雄信呢?

千古明君李世民

李世民作为唐朝的第二位皇帝,围绕在他身上最大的争议,便是玄武门之变,除此以外更多的是对他的赞誉。

李世民在政治方面,坚持任用贤才,完善国家行政制度,虚心听从良臣对自己的谏言,特别重视法治和吏治,遇到判处死刑等重刑的案件都会让有关部门反复核查,避免造成冤假错案,还开创了著名的贞观之治。

在军事方面,李世民多次对外用兵,先后平定了周边少数民族动乱,使大唐声名远播,四方来朝。

在经济方面,李世民重视农业,推崇节俭,倡导商业发展,彼时首都长安以及陪都洛阳,均为世界性的大都会,不仅如此,李世民还推动了丝绸之路的持续发展。

在文化方面,李世民让有关部门在全国范围内收集图书绘本,经过多年的努力,当时官家藏书的质量和数量都远超前代,因而被称为“群书大备”。

在民族方面,李世民虽然与四方少数民族存在征战记录,但大体上来说,李世民还是实行着怀柔政策,正如他本人所说: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也是因为如此,唐朝出现了多民族共同发展进步的宏大局面,中华民族也是从那时候起有了全新的代称——唐人。

在外交方面,李世民执政中后期:

“四夷大小君长,争遣使入献见,道路不绝,每元正朝贺,常数百千人。”

能让大唐如此昌盛,李世民不负“千古明君”之名。

坚持杀单雄信

能虚心纳谏者,心胸大多宽广。李世民不仅在称帝后如此,在称帝前也因为独特的人格魅力吸引了众多人才。

这些人才各有所长,并非每一个人都从不犯错,对于犯错的人才,李世民也主张尽量宽待,让其“戴罪立功”,唯独对单雄信,却是坚持“斩于洛水之上”,不免有些奇怪。

要知道单雄信并非无才之人,《资治通鉴·隋纪七》记载:

“让(翟让)遂亡命于瓦岗为群盗,同郡单雄信,骁健,善用马槊,聚少年往从之。”

《旧唐书·李密传》中同样对单雄信之才给予了肯定:

“单雄信者……少骁健,尤能马上用枪,密军号为‘飞将’。”

早年单雄信在瓦岗效力,在瓦岗时期,单雄信曾打退过王世充的军队。后来单雄信投于李密麾下,跟随李密打败过宇文化及的军队。

不过在这之后,单雄信因为败于王世充之手,选择了投降。王世充本人也非常看重单雄信,“署为大将军”。

武德三年时,李世民率兵攻打洛阳,单雄信出兵直取李世民。如果不是徐茂公出面制止,说不准单雄信真会伤及李世民:

“太宗围逼东都,雄信出军拒战,援枪而至,几及太宗,徐世勣(徐茂公)呵止之,曰:‘此秦王也。’雄信惶惧,遂退,太宗由是获免。”

次年王世充兵败投降,李世民下令将单雄信等将领一律处死,就这样单雄信被“斩于洛水之上”。

值得一提的是,单雄信兵败沦为死囚时,徐茂公还曾给单雄信求过情,《资治通鉴·唐纪五》记载称:

“及洛阳平,世勣言雄信骁健绝伦,请尽输己之官爵以赎之,世民不许。世勣固请不能得,涕泣而退。”

徐茂公会三番四次给单雄信求情,是因为二人曾为故交,并在翟让手底下共事过,翟让死后二人又跟着李密,一直到单雄信被王世充打败,单雄信“降于王世充”,而徐茂公“与孝恪帅数十骑来奔(秦王)”,至此与单雄信“分道扬镳”。

徐茂公的求情被李世民拒绝后,神情沮丧来见单雄信,但单雄信似乎早已清楚自己一定会死,还安慰徐茂公。

保不下单雄信,徐茂公承诺会照顾单雄信的妻儿:

“吾不惜馀生,与兄俱死;但既以此身许国,事无两遂。且吾死之后,谁复视兄之妻子乎?”

由于曾经许过同生共死的誓言,于是徐茂公

“割股肉以啖雄信,曰:‘使此肉随兄为土,庶几犹不负昔誓也!’”

单雄信信任徐茂公,吃下徐茂公递过来的肉后,安心赴死。

单雄信不能留

至于李世民坚持斩杀单雄信的原因,总结来说有三点:

一是单雄信曾差点杀了自己,且曾在王世充手下为将,李世民出于安全的考虑,决定杀掉单雄信;

二是单雄信虽有才但无德,不值得留下来,说不定以后会生出事端;

三是王世充集团的统治让平民百姓受苦良多,李世民为了给百姓们一个交代,杀掉了单雄信。

正如前文中提到的那样,李世民曾险些死在单雄信手中,如果不是徐茂公喝止了单雄信,说不定历史会直接改变。

并且作为备受王世充信任的大将军,李世民也的确担心单雄信会威胁到自己乃至李渊等人的安全。

如果单雄信是假降,真实目的是协助王世充扫清李唐势力,那么自己饶恕单雄信与“纵虎归山”殊无二致,故而他坚持杀掉了单雄信。

此外,单雄信本人有才无德,他曾帮李密杀掉了自己一直跟随的老大翟让,李密身边的房彦藻指出“单雄信轻于去就”,不值得信任。

只是李密并没有放在心上,而后来在瓦岗军与王世充的对抗中,单雄信兵败被俘后,果然又为了保命转投王世充。吸纳这样一位大将,指不定往后会“旧事重演”。

最后则是因为王世充手下有不少为非作歹之徒,比如说朱粲,此人喜食人肉,他后来被李世民斩首,

“士民疾硃粲残忍,竞投瓦砾击其尸,须臾如冢”。

同样,倘若单雄信没有苛待百姓那么一定会有百姓为其求情,但是李世民始终没有得到百姓的有关反馈,这就说明单雄信在王世充手下时,至少也是“听之任之”,根本不值得让徐茂公“尽输己之官爵以赎之”,也不需要自己对单雄信网开一面。

另外从单雄信本人的态度来看,他显然知道李世民不会放过自己,听到徐茂公会照顾自己的家人,也从不曾轻视忘记自己后,单雄信也知足了,最后自然“安心赴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袁绍有哪些缺点导致他最后会失败?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袁绍刘备失败的原因,官渡之战袁绍为什么失败,郭嘉评价袁绍八个字

    袁绍,东汉末年军阀,汉末群雄之一。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少时读《三国演义》,经常为袁绍感到惋惜。袁绍兵精粮足,领有青幽冀并四个大州,最后败给曹操,很替袁绍可惜,叹息袁绍不听田丰、沮授之言。长大读了《三国志》及其他书籍,再加上经历的事多了,发现如果我是袁

  • 蜀汉五虎上将中如果魏延能入选,关羽会是什么表现?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魏延诸葛亮,魏延和五虎上将对比,赵云是五虎上将吗

    五虎上将,出自于《三国演义》,是指汉末三国时期,跟随刘备建立蜀汉政权的五位将军。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刘备拿下益州,称汉中王后,封关羽为前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马超为左将军,黄忠为后将军,赵云为翊军将军,因陈寿在《三国志》中将五人共同列为一传,姑且称为“五虎上将”。关羽得知黄忠与自己

  • 韩信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真的是被冤杀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韩信死得有多惨,张良和韩信,韩信一生总结

    俗话说鸟尽弓藏兔死狗烹。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一,出身贫苦韩信出身贫苦,不会耕地,也不会经商,经常寄居在别人家吃饭。曾在南昌亭长家蹭饭数月,亭长妻子非常厌恶他,于是提早做好饭吃掉,韩信来了没有饭吃,于是大怒而去。韩信到河边钓鱼,有一个洗衣服的大婶看他可怜,于是给他送饭数十天,韩信十

  • 李密为何没有抢在李渊反隋前占领长安?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渊起兵反隋时间,李渊什么时候开始反隋,李渊李密

    李密,西魏名将李弼的曾孙,隋末唐初割据群雄之一。你们知道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隋炀帝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隋炀帝杨广离开洛阳,驾临江都。这宣告着心比天高的杨广应对各地叛乱和内部贵族离心的失败,并彻底放弃了政治上和军事上的挣扎。杨广跑了,有志者就该崛起了。于是,在他跑掉的第二年,即大业

  • 战国四公子指的是哪些人?为何没有秦国?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下一个赢德国的是国足,四库全书指的是什么,战国四公子平原君是哪国人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战国四公子的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所谓的战国四公子,指的是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以及楚国的春申君。这四个人,都生活在战国中后期,而且都养了很多门客,对战国历史的影响也比较大,所以往往被后世并称。但有意思的是,这四位公子,分别来自于齐国、赵国、魏国以及

  • 战国四大公子他们最后都是什么结局?能善终的又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战国四大,战国四公子谁最厉害,战国四大谋士

    战国四公子,亦称战国四君,指的是战国时的四个贵族。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战国四公子当中,结局最惨的,肯定是春申君黄歇,这点几乎是没有任何争议的。其他三位公子,晚年或许也曾经落魄,也曾郁郁不得志,但大体上还算是体面。唯有春申君,早年把自己怀孕的小妾,送入王宫,谎称

  • 太平公主作为武则天的女儿 武则天死后太平公主为何没有做上女帝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真实太平公主历史结局,张飞活了多少岁死,关羽死时多少岁

    对武则天死后,太平公主为什么没能当皇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都知道,武则天在我们的印象中是一个非常强势的人,一个敢跟男性争天下的人,但她却不是一个女权主义者。因为,在她的统治时期,没有出现明显的“女权主义”元素。她只是颠覆了我们的世界观,让我们知道世界不一定是男

  • 英布被封淮南王还选择起兵反汉,是因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淮南王英布的后人,英布为何背叛项羽,汉淮南王刘长

    英布,秦末从项羽入咸阳,封九江王。后降汉,破项羽于垓下,封淮南王。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汉初,公元前196年秋,淮南王英布的爱妾染上怪病,前往附近的医生家中治疗。英布的属下中大夫贲赫住在医生家对门,见由此巴结领导的良机,便多次到医生家给领导夫人送厚礼,并在医生家设宴款待她。爱妾拿人

  • 李治是真的喜欢武则天吗 武则天为什么还等了三年之久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武则天比李治年龄大多少,李治为什么喜欢霸道的武则天,李治真的爱武则天吗

    还不知道:李治若真的喜欢武则天,为什么还让武则天在感业寺苦等三年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唐太宗李世民因病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而他的才人武则天,却正值大好年华,芳龄二十五。自从李世民去世之后,武则天就过上了“灰色”的生活。李世民的一生,建立了诸多丰功伟绩,

  • 赵武灵王的死对赵国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关羽演员死亡原因,赵武灵王时期赵国地图,张飞扮演者李靖飞去世

    赵武灵王,赵肃侯的儿子,战国时期赵国第六代君主。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公元前295年,赵国发生了一场著名的悲剧。这一年,赵国历史上最有名的那位赵武灵王,被自己的亲儿子,派兵围困在王宫里,围了整整三个月的时间。三个月之后,随着宫里的粮食被吃光,赵武灵王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