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庞统之死的背后隐藏了什么样的真相?

历史上庞统之死的背后隐藏了什么样的真相?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012 更新时间:2023/12/17 6:12:46

庞统字士元,号凤雏,汉末时期刘备帐下的谋士。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东汉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刘备亲率大军围攻由刘璋之子刘循守卫的雒城(今四川省广汉市境内,距成都只有几十里路)。

拿下雒城,成都基本上就是囊中之物。

根据历史记载,成都的城墙自战国时,秦国的张仪和司马错修筑过一次外,几百年来都没有修缮过,无法抵挡任何一支军队的进攻。

对于刘璋一方来说,守雒城就相当于守成都,因此,守军异常顽强,刘备足足攻打了一年,才把雒城攻占。

在这一战中,刘备损失最大的,不是将士伤亡的多少,而是在一次攻城战中,军师庞统阵亡,《三国志·庞统传》中记载:

进围雒县,统率众攻城,为流矢所中,卒,时年三十六。

庞统的死不但是刘备心中难以抹杀的痛,也是三国迷们最惋惜的事情。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刘备两者兼得,眼看着前途远大,突然在小小的雒城痛折一臂,对刘备的打击相当大。

庞统的死是意外,死于“流矢”,战场之上,刀枪无眼,这是谁也没想到的意外。

但庞统的死又是很容易避免的,他是文士,在刘备帐下的身份也是参谋人员,正常情况下,用得着让庞统“率众攻城”吗?

他只需要品着茶,摇着扇子,在刘备身边指点江山,出出主意就行,这本也是他的职责。

可庞统到底是亲身上前线了,刘备竟然也让他去了,刘备真奢侈到让这么一个宝贝谋士亲冒矢石上战场?

我想,刘备不会主动拿庞统当冲锋陷阵的将军用,他没那么傻,应该是庞统主动为之。

而庞统愿意冒着危险,亲自率军攻城的原因,大概是他急了,为什么这么讲?下面略作分析。

在《三国志·先主传》的记载中,刘备和刘璋撕破脸后,围攻雒城前,做了一些军事上的调动和部署:

先主军益强,分遣诸将平下属县,诸葛亮、张飞、赵云等将兵溯流定白帝、江州、江阳,惟关羽留镇荆州。先主进军围雒,时璋子循守城,被攻且一年。

首先,刘备“分遣诸将平下属县”,大概把魏延黄忠这些有能力单独率军攻城略地的将领都派出去了。

古代的攻城战是一门大学问,不是简单的让士兵扛着梯子就往前冲,没有相当军事才干的将领干不了这活计。

刘备入川时,本就没带多少善战的将领在身边,关羽、张飞、赵云全留在荆州,再派出去一部分后,身边没人了。

因此,为了顺利和尽快拿下雒城,只能让庞统这个军事谋略高的文士上。

总不能让刘备上吧?这会的刘备腰粗,早不用像在北方厮混时那样,亲自上阵砍人了。

当然,这不是最主要的原因,真正让庞统心急的是刘备的另一个军事调动命令,即调诸葛亮、张飞、赵云率军入川。

刘备调他们入川,是感觉到军事力量的不足,打益州和夺占后,都需要更多的军队震慑不服,以后是要拿益州当根基的。

但对于庞统来说,这是无法忍受的,他需要的是单独帮助刘备攻占益州,而不是和他人,比如和诸葛亮联手才能拿下益州。

这是庞统的小心思,也是他必须要有的小心思。

根据《三国志·庞统传》中的记载,刘备认可庞统的才干后,任命他和诸葛亮同为军师中郎将,职位虽然一样,但对其的态度是“亲待亚于诸葛亮”。

这很正常,两人的名望并列,但诸葛亮是早于庞统辅佐刘备的,在刘备阵营中的资历比庞统高。

可庞统未必甘心,卧龙、凤雏都是高傲的,怎会屈居人下?

何况,刘备自借赤壁大战崛起后,身边的参谋和理政的骨干,大部分是荆州世家和文人,庞统在荆州世家中的地位比诸葛亮要高。

诸葛亮是从外面迁来荆州的,庞统却是荆州土著,从这个角度上讲,庞统更适合做刘备阵营中,荆州派系的老大。

水镜先生司马徽都说庞统“当南州士之冠冕(意首位)”。

而诸葛亮早前要混进荆州士族上层时,到庞家走关系,见到庞统的叔叔庞德公都是毕恭毕敬的,史载“孔明每至其家,独拜床下”。

庞统和诸葛亮虽然是亲戚(庞统的堂兄娶了诸葛亮的姐姐),也是好友,可在前程上,高傲的凤雏不会轻易居于卧龙之下。

但实际的情况是,他必须居于诸葛亮之下。

这不仅仅是诸葛亮比他早八年辅佐刘备,还因为,诸葛亮是首次出山就直接投奔的刘备,庞统却是绕了一圈子后,才来到刘备麾下。

庞统比诸葛亮大两岁,出山为官的时间也早一些,最早是在襄阳当功曹。

刘备在新野求贤若渴时,凤雏并没有去投刘备,赤壁大战前后,他还跑到了周瑜帐下,继续做功曹。

周瑜死后,庞统以帮死去的周瑜送丧为由,又跑到东吴去转了一圈,发现在孙权那没什么机会,这才回荆州投刘备。

周瑜能用他,孙权却不用他,大概是庞统谋略的进攻性比较强,周瑜喜攻,孙权未必喜,加上江东的官位一个萝卜一个坑,他一荆州人,挤不进去。

也就是说,庞统最早是想跟着东吴混,没得混后才来跟刘备,用现在的话描述,就是历史上摇摆不定。

他能来投,刘备当然喜之不尽,早前还把他凉了一下,只让他去做了个县令。

毕竟,刘备当时已经是荆州之主,架子要揣起来,我人在荆州,你一荆州人早不来投,没地混了才来,总要给点脸色看。

后来,鲁肃写信帮庞统求情,诸葛亮也帮他说好话,刘备才借坡下驴,让庞统做上了军事中郎将,但想在刘备心目中的地位居于诸葛亮之上,那是不可能的。

庞统要想提高自己的地位,哪怕是跟诸葛亮平齐,就只能以功来抵去资历的不足,以及早前的摇摆不定。

刘备入益州,是和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商量好的既定战略,但最热心的却是庞统。

是他在刘备还犹豫不决时,说服刘备抛弃所谓的仁义和信义,尽快拿下益州,《九州春秋》中记载:

统说备曰:“今益州国富民强,户口百万,四部兵马,所出必具,宝货无求於外,今可权借以定大事。”备曰:“今指与吾为水火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反,事乃可成耳。今以小故而失信义於天下者,吾所不取也。”统曰:“权变之时,固非一道所能定也。兼弱攻昧,五伯之事。逆取顺守,报之以义,事定之后,封以大国,何负於信?今日不取,终为人利耳。”备遂行。

庞统的热心,除了刘备确实需要拿下益州为根基外,他个人的小心思就是,要在夺占益州一事上立下大功,让刘备能平等对待他和诸葛亮。

也因此,在入益州后,他施展浑身解数为刘备出谋划策,出的计策还都是阴狠之策,比如劝说刘备在酒席上干掉刘璋,只不过,刘备没听,《三国志·庞统传》中记载:

益州牧刘璋与先主会涪,统进策曰:“今因此会,便可执之,则将军无用兵之劳而坐定一州也。”先主曰:“初入他国,恩信未著,此不可也。”

庞统随同刘备入益州后的一切目的,在大事上,不超出刘备夺占益州的战略之外,小事上,就是要独占夺取益州之功。

诸葛亮帮刘备拿下荆州,他帮刘备拿下益州,只有如此,他在未来,才有可能至少跟诸葛亮平起平坐。

所以,刘备下令诸葛亮、张飞、赵云也率军入益州后,庞统心急了,他不愿意和诸葛亮分享拿下益州的功劳。

如果,等到诸葛亮到来后,刘备才能拿下益州,庞统以后就只能永远的屈居诸葛亮之下。

于是,心高气傲的庞统不顾战场上的刀枪无眼,冒着危险亲自率军攻城,只为了在诸葛亮到来之前拿下雒城,进而拿下成都,凭一己之力解决益州的问题。

结果很让人伤心,庞统意外的死于“流矢”之下。

刘备当时劝说过庞统不要亲上战场没有?史书上没有记载,正常情况下,估计是劝过的,但我想,庞统是会坚持到底的。

庞统未必是想争权夺利,也不是为了所谓的刘备对他的知遇之恩,只是单纯的不想屈居于诸葛亮之下。

凤雏和卧龙齐名,在荆州的地位还高于卧龙,怎能让卧龙对凤雏指指点点?

庞统为此努力争先,然后遭遇意外。

这不怪谁,有多少名士不想上进?除非根本就不出山,当隐士,那才是真不在乎名利。

其实,从历史记载上,庞统跟诸葛亮是能很好的中和的,两人的才干,一为擅长内政,一为擅长军事谋划。

至少在刘备手下,两人是绝配,庞统完全不需要如此心急。

当然,要是庞统跟诸葛亮都一起活到刘备死后,也有可能出现两人之间激烈的斗争。

凤雏和卧龙,可并列,不可一上一下,谁都不会甘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文丑为何会被关羽所杀?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关羽张飞扮演者相继死亡,关羽杀文丑刘备为何在袁绍,关羽死时多少岁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文丑和颜良都是袁绍手下大将,两人齐名,武艺不分伯仲,颜良率精兵十万,进攻东郡太守刘延,被关羽在万马军中斩杀,文丑出兵,为颜良报仇,射倒张辽,打败徐晃,却被关羽斩杀。文丑曾大战赵云五六十合,不分胜负,文丑能挡住赵云的枪,为何挡不住关羽

  • 管仲作为一代名相,用了哪些方法成就了齐国霸业?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齐桓公与管仲的一箭之仇,管仲后来被谁重用,管仲是如何成为国相的

    众所周知管仲是中国古代著名经济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被后世誉为“法家先驱”、“圣人之师”,那么管仲作为一代名相,用了哪些方法成就了齐国霸业?富民强国安邦之策,奠定齐恒公春秋霸业坚实基础一次,齐恒公召见管仲,向他坦率地表示了霸业宏愿,并希望管仲为之出力。齐桓公问管仲:“我想使国家富强、社稷安定,要从什

  • 管仲始终不让齐桓公用的三个人,分别都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管仲不让齐桓公用的三个人,管仲为齐桓公称霸做了哪些努力,管仲是如何相桓公的?结果如何

    管仲自从被齐桓公重用之后,担任齐国的宰相,用自己的才华让齐国越变越好,那么管仲始终不让齐桓公用的三个人,分别都是谁?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国家变大了,齐桓公就开始追求享乐,用人也开始有问题,他周围经常有一群小人极力的奉承和讨好他,还好有管仲这一班贤臣在辅佐他,这些小人还不能完

  • 管仲射杀齐恒公,恒公为什么却任用管仲为相?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齐桓公与管仲的一箭之仇,管仲见齐桓公原文,齐桓公为什么重用管仲

    我国古代有许多贤能的君主和有名的宰相,就比如春秋时期的管仲齐恒公君臣,那么管仲曾经想要射杀齐恒公,恒公为什么却任用管仲为相呢?刘备三顾茅庐请得诸葛亮出山,隆中对三分天下,取蜀汉称霸西南,刘备也由一个编草鞋卖的变成皇帝,诸葛亮由山野村夫变成一代贤相。刘备死后,诸葛亮辅佐刘备无能的儿子继续刘备的事业,“

  • 都说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 实际真相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徐州被郑州,刘禅是阿斗吗,郑州欠徐州一次道歉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禅真是“扶不起的阿斗”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受到刘禅,我们对他的第一个印象,就是“扶不起的阿斗”,再有就是他的成名之言“乐不思蜀”,在演义原著和各大电视剧的形象当中,刘禅作为蜀国的第二任国君,一个昏庸无能,不理政事,贪图享受的模样已经被

  • 康熙既不是嫡子也不是长子 康熙是怎么继承顺治的皇位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嫡子与长子是什么意思,康熙只有一个嫡子,康熙嫡子

    对顺治帝共有八子,“非嫡非长”的康熙,为何能继承皇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一、顺治并无嫡子顺治帝虽只活24岁,但繁殖能力挺强的,共生了八个儿子,分别是长子牛钮、次子福全、三子玄烨、皇四子荣亲王、皇五子常宁、皇六子奇绶、皇七子隆禧和皇八子永干。他的两任博尔济吉特氏

  • 吕布要是不杀董卓的话 董卓的结局又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吕布为谁杀了董卓,吕布把董卓杀了吗,吕布为什么杀李肃

    对如果吕布不杀董卓,他的结局会如何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何进为了诛杀宦官,招地方诸侯进京协助,董卓也被招入。没想到何进先被谋杀,袁绍等人随即带军诛杀宦官,张让等人挟持着少帝和陈留王一起跑了。结果被董卓捡了个便宜。董卓的西凉军兵强马壮,群臣皆惧。大将军何进的弟弟何

  • 董卓和曹操的发家起点差不多 两人结局为何完全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河南富士康夜袭徐州,穿越三国之董卓之婿,徐州被河南

    还不知道:董卓和曹操起点都一样,为何董卓最后却败亡了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董卓发家和起点于曹操差不多,都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开始。但最后为何曹操能成事,而董卓却是天怒人怨,天下共伐。自己被义子吕布所杀。众叛亲离。董卓死后,就是三国真正乱世的开端。东汉政权从此名存实

  • 关羽千里走单骑时过五关斩六将 关羽为何会放过夏侯惇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关羽什么时候过五关斩六将的,关羽夏侯惇,关羽为什么斩不了夏侯惇

    对在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时候,为什么放过夏侯惇一马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夏侯惇,在历史上是确有其人的,他是曹操身边最信任的大将,地位甚至超越了曹操的族弟曹仁、曹洪等人,可以说夏侯惇能够拥有如此高的地位,与夏侯惇的能力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历史上的夏侯惇已经

  • 元恂被废去太子之位,到底是因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废太子胤礽,一太子去二太子家说三太子,大太子去二太子家

    元恂,原名拓跋恂,孝文帝元宏嫡长子,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根据《魏书》中的记载,当年八月,北魏孝文帝元(拓跋姓,因汉化改革而改元姓)宏出巡嵩山,留在洛阳的皇太子元恂却突然“于西掖门内与左右谋,欲召牧马轻骑奔代(平城,今山西大同,北魏南迁前的国都)”。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