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禅投降之后还活了多久 刘禅的生活又是什么样的

刘禅投降之后还活了多久 刘禅的生活又是什么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114 更新时间:2024/1/26 15:45:37

还不知道:后主刘禅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禅当上安乐公后活了多少年?那些年生活怎样,结局又如何?

诸葛亮病逝之后,蜀国就成了魏国眼中的一块肥肉,虽然有姜维诸葛瞻等人为蜀国鞠躬尽瘁,但已经不能让魏国忌惮了。

在263年,魏国便让邓艾率领大军进攻蜀国,刘禅在有军事实力防御的情况下,依旧选择不战而降,那么他投降后,生活过得好吗?

刘禅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一定对刘禅印象深刻,因为在那个群雄争霸的年代里,刘禅显得格格不入,曹操的儿子一个比一个有出息。但作为白手起家的刘备的儿子,刘禅却资质平平,只会吃喝玩乐。

刘备病逝白帝城后,刘禅继位,但他却不问政事,沉迷酒色,贪图享乐,诸葛亮在进攻魏国之前,还不忘写下《出师表》,劝解刘禅努力向上,勤勉政事。

诸葛亮生怕自己不在的时候,刘禅被奸臣蒙蔽,还特意叮嘱刘禅哪个人可以信任,哪个人擅长处理内政等,放眼中国历代帝王,能有这种待遇的也就刘禅了,难怪他被称为“扶不起的阿斗”。

或许这也是刘备在白帝城托孤的原因,如果刘禅年龄小,那让诸葛亮辅佐政务并不奇怪,但刘禅在那个时候已经成年了,刘备都不放心让儿子处理政务,从这一点上也能看出来刘禅有多么平庸无能。

诸葛亮病逝后,魏国大举进攻蜀国,诸葛瞻抵挡不住魏国的军队,刘禅这才感到慌乱,急忙召集群臣商议对策。

当时朝中出现了两个声音,以刘谌为首的主战派认为蜀国尚有一战之力,可以形成有效的军事防御,安南将军霍戈也表示支持,自己可以率领华南军队前来勤王。

而以光禄大夫谯周为首的主和派则不看好蜀国的军事力量,主张刘禅投降,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刘禅向来胆小怕事,最后还是选择向邓艾投降。

投降之后

刘禅投降之后,蜀国大将姜维并不甘心,暗中劝说魏军大将钟会背叛魏国,自立为王,但这件事情很快泄露出去,钟会、张毅、姜维等人被杀,至此,蜀国再无反抗势力。

刘禅很快就被送到了魏国都城洛阳,司马昭为了安抚蜀国旧臣,于是设宴款待刘禅,装作一副很友好的样子。期间司马昭问道:“你怀念蜀国吗?”

刘禅再蠢也知道这是一道送命题,于是说道:“我在这里很快乐,并不怀念曾经在蜀国的生活。”

这也正是成语乐不思蜀的来历。刘禅的这句话让司马昭父子放声大笑,不知道是在笑刘禅贪生怕死,还是在笑自己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安抚下蜀国降将旧臣。

根据《三国志》的记载,司马昭为了彰显自己仁慈,授予刘禅安乐公的称号,并给刘禅分配了一个大院子,有100多仆役伺候,此外还有上万条丝绸等物品。

对于曾经当过皇帝的刘禅来说,现在的物质生活水平并不高,但作为亡国之君来看,这些待遇已经算好的了。

因此刘禅越加的没心没肺,时间久了,那些想要说服刘禅自立的臣子也丧失了斗志,开始为魏国效力,比如当初主张与魏国拼死一站的霍戈,就率领军队投降魏国,被司马昭任命为南中都督,后来为魏国平定了交趾、日南等地的叛乱。

享乐八年

刘禅投降后,一直在洛阳过着平安、稳定的生活,他的许多子孙也被司马昭任命为官员,其中50多人被封为侯爵,这种待遇不可谓不丰厚,八年后,刘禅病死,享年六十四岁。

刘禅死后,司马炎便给了他一个“思公”的谥号,与“安乐公”一样,这其实是对刘禅的嘲讽,但已经没有人为刘禅出头鸣不平了。

在这八年的时间里,蜀国曾经的将领、文臣都放弃了刘禅,选择向魏国效忠,这不得不让人感叹。

有人说刘禅有大智慧,正是因为他老实本分,乐不思蜀,因此蜀国旧臣将领才能得到厚待,被魏国重用,如果刘禅表现出反抗迹象,只怕迎接他们这些人的只有死亡了。

但从另外一个方面看,刘禅未战先投降,对得起诸葛亮、姜维等人吗?如果诸葛亮等人早先投降,那么刘禅、谯周这些人还能享受现在这等待遇吗?只怕会被最先投降的人当作通往光明前途的垫脚石。

也就是说,刘禅、谯周等人投降后的美好生活建立在诸葛瞻、张毅、姜维等人的牺牲上,如果不是这些人极大威慑了司马昭父子,那么司马昭可能并不会采用安抚的办法来对待谯周等降臣降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诸葛亮如果北伐成功的话 诸葛亮最后会取代刘禅吗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如果诸葛亮替代了刘禅,诸葛亮七次北伐失败的原因,诸葛亮怎样才能北伐成功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和刘禅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如果诸葛亮北伐成功,会废了刘禅,取而代之吗?刘备死前将蜀汉和刘禅托付给诸葛亮,交代他一定要复兴汉室,假如刘禅成才的话就辅佐他,不愿意也可以取而代之。当时刘禅年仅17岁,虽然贵为蜀汉皇帝,但实际上只是一个吉祥

  • 夷陵之战黄权都已经投降曹魏了 刘备为什么还善待其家人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刘备不打东吴能统一吗,夷陵之战曹丕为什么不趁机伐吴,司马昭被姜维围困于何处

    对黄权和刘备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夷陵之战,黄权投降曹魏后,刘备为什么还会善待黄权的家眷呢?黄权投降了曹魏,刘备还善待黄权的家眷,是刘备以仁义之心待人,勇于担当、克己奉公的有力证明。《三国演义》中刘备为人处世总是喜欢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由于刘备在舍己为人方面表

  • 清朝唯一的一位太子妃是谁?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太子妃很忙,逃嫁太子妃,清朝有几个太后

    在古代太子妃是储君 的正妻,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从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建立后金计算,一共走过了296年。不到三百年的清朝,终结了自秦始皇开始的封建王朝2133年。而清朝,历经12位皇帝,27位皇后,三百年间却只有一位太子妃。(一)太子胤礽在清朝,历

  • 朱元璋早年的时候做过乞丐 朱元璋为何没有删除那段历史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朱元璋怎么起来的,朱元璋什么出身,朱元璋早年

    朱元璋为何不删改他做过乞丐的那段历史?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朱元璋作为明朝开国皇帝,传奇的人生都为后世所津津乐道,古代皇帝都喜欢将自己的出生神化,唯独朱元璋从来不搞自己出生的神话,甚至从来不避讳自己当乞丐时候的历史?都知道朱元璋做过几年乞丐,这么丢人的事情, 朱元璋

  • 历史上雍正帝对治民是什么态度?采取了哪些政策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雍正改革的弊端,雍正改革对后世的影响,雍正推行新政为什么读书人反对

    胤禛,清朝第五位君主,年号雍正。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其实,在古代王朝中,治民的难度更高于治吏,雍正皇帝执政时,在这方面下的功夫,一点都不比在官员们身上消耗的精力少。清朝入关之后,皇帝们也都开始学儒,因此,在治民的方略上,同此前的王朝差不多,都是宣扬儒

  • 鄂邑长公主对汉昭帝有养育之恩,为何最后被逼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刘弗陵,即汉昭帝,他是西汉第八位皇帝,汉武帝刘彻的幼子,登基时年仅八岁。其实,不论是从年龄、身份还是能力等方面来看,汉昭帝都不是皇位继承人的最佳人选,但卫子夫与太子刘据因巫蛊之祸而死,他的另外几位哥哥也因为种种原因被排除在外,最终年纪最小的刘弗陵,反而成了皇位的唯一继承人。后元二年(前87年),刘弗

  • 三十年不上朝对朝廷没有任何影响,万历帝做出了哪些改变?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张居正与万历皇帝,崇祯皇帝,嘉靖皇帝

    朱翊钧,明朝第十三位皇帝,年号万历,在位四十八年,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万历皇帝因为宠爱郑贵妃,想立他和郑贵妃的儿子朱常洵为太子。但是这件事遭到了维护“嫡长子制”的大臣们与太后的坚决反对。万历皇帝非常生气,一怒之下,竟然三十年不出宫门。而且“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以

  • 靖康之耻宋徽宗被囚禁多年 宋徽宗后半生生活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靖康之耻与南宋的建立,宋徽宗钦宗,靖康之耻是谁

    还不知道:靖康之难后,囚禁在五国城的宋徽宗,除了生孩子外还干了什么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闰十二月二十五日,宋京城汴梁被金兵攻陷,北宋灭亡。徽宗、钦宗及其皇室宗族、王公大臣、宫女、匠役一万余人被俘北迁。此时,宋徽宗的九子赵构已在南京应天

  • 刘邦建立汉朝成为皇帝之后,与父亲刘公的关系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邦和他爹,刘邦对待父亲,汉孝惠帝和刘邦的关系

    刘邦,汉朝开国皇帝,于汉五年赢得楚汉之争,统一天下。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刘邦当了皇帝以后,非常忌惮那些和他一起打江山的手握兵权的武将们,他接连不断地诛杀了韩信、彭越、英布、臧荼等一大帮武将。就算手中没有兵权的文臣,他也很忌惮。以至于萧何要通过“自污”的办法,来消除他的怀疑。而张良

  • 历史上雍正为了改变八旗,在登基之后都做了哪些政策?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八旗是清代旗人的社会生活军事组织形式,也是清代的根本制度。你们知道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清朝入关后,八旗权贵及子弟在特权、物资供给等各个方面,都获得了很多好处。江山被人家打下来了,这没什么好说的,抢也好,强行的资源再分配也好,八旗权贵和子弟当然是最大受益者。不过,在入关之后,随着江山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