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裕称帝有汉室血统 国号为什么不是汉而是宋

刘裕称帝有汉室血统 国号为什么不是汉而是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123 更新时间:2024/1/24 13:42:14

为什么具有汉室血统的刘裕称帝后国号不是汉而是宋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宋武帝刘裕,是南朝刘宋开国君主,对内平定孙恩起义,消灭桓楚、西蜀及卢循、刘毅、司马休之等割据、反抗势力,使南方出现百年未有的统一局面;对外消灭南燕、后秦等国,降服仇池,又以却月阵大破北魏铁骑,收复淮北、山东、河南、关中等地,光复洛阳、长安两都,420年,刘裕代晋自立,定都建康,国号“宋”,那么,身为楚元王刘交的二十二世孙,具有汉室血统的刘裕称帝后为什么国号不是汉而是宋呢?

从公元220年曹丕代汉,大汉帝国彻底终结起算,曾经创造了第一次大一统辉煌的大汉,在刘裕代晋之时,已然灭亡了整整200年,即使算上蜀汉,从蜀汉灭亡到刘裕代晋,也已过去了157年。

而且,此时还有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来自匈奴屠各部并冒领匈奴单于世家身份的刘渊,以及刘渊刘聪所代表的那个屠各汉国,以晋朝仇家的身份,高举了西汉、东汉、蜀汉的“汉认同”,虽然随着刘曜改赵、石勒王赵的变化而终结,但灭西晋者,再怎么着,也是顶着“大汉”旗号的。

也就是说,距离刘裕一个世纪前的刘渊刘聪,已经把“汉”这个名号,给“污染”掉了,理论上是接受晋朝禅让的刘裕,自然要考虑一个有政治污点的“汉”名号,还值不值得他援引姓氏用为国号了。

另外,此时的情形,不是刘秀在莽新建国一二十年后重建东汉帝国,也不是刘备在曹丕代汉后一两年便以偏霸之姿重建季汉政权,更不是刘渊在汉帝国灭亡84年后再建“汉国”政权那样的“汉威未远”,而是“人心去汉日久”的全新局面。

早在汉末“代汉者当涂高”的谶语便极其夸张地流传了起来,北方政权中,频频出现“以魏为号”、“以魏之名”的政权,诸如曹魏、冉魏、翟魏、北魏等,而且石虎也曾在篡位称帝前自居“魏王”。

刘裕代晋建宋之时,北方正是北魏国力开始含蓄上升的时期,既然北方已经有了一个“魏”,刘裕便不能再用“魏”的名号,而且“汉”已经被“代汉者当涂高”之谶语“压制”,在已经有了一个应谶的“魏”政权的前提下,刘裕当然也不能称“汉”了。

虽然这是一种迷信理论,但自从东汉到魏晋南北朝的六百年时间,谶纬之术是被以刘秀为首的一代代朝廷所正式承认的一门官方理论。

另外,刘裕并不是高帝刘邦子孙,他是刘邦的弟弟楚元王刘交的后裔,不是宗嗣,从传统宗法视角而言,与汉帝头衔没有任何关系,也就是说,对于汉朝来说,他没有法理继承权。

而且如果国号叫汉,那么意味着他所成立的国家法理上承于东汉,至少是蜀汉一系,也就是说,在这个国家里,法统继承世系为西汉-东汉-蜀汉-刘裕那个汉,即为宣布两晋为伪逆政权,这要东晋故民怎么想?

另外魏晋南北朝的人很注重“出身之地”,汉世封爵,并不与受封者故乡有太大关系,但到了西晋时,封爵与受封者故乡的关联性便极强了。

异姓封爵,郡公以上,无特殊情况则必授人以“出身”之郡,甚至曹魏之魏、司马晋之晋,亦是循出身之地而称号,曹操谯人,立国河北,兼有此两地者魏国,且带喊着当涂高,魏是雅号,河内司马,世居晋地,且带喊着当涂高,晋是良名。

于是彭城刘裕,不用汉号,则用春秋战国时彭城归属国之号为宜,这时候最恰当的,其实是“楚”国一号,刘邦全家,楚人也;刘裕,楚元王之后也,以楚为号,则可谓上承于太公,幼子守灶。

可惜刘裕刚刚打死一个代晋立楚的桓氏,不好自己把楚又立起来。那自然只能用占过彭城的宋国为号了。刘裕郡公以上爵位有豫章郡公、宋公、宋王,其中豫章郡公乃特殊情况,因为彭城郡当时在别人手里,史实见刘裕招彭城内史事,然而在义熙十一年(415年)时,刘裕硬是在彭城郡国里挖出个彭城县国,让刘义隆当彭城县公,足见当时刘家还是很看重“出身之地”彭城的。

之后的宋国干脆以彭城、沛、山阳等郡作成,刘裕想要承接刘太公之统的心思昭然若揭,其对出身之地彭城郡的重视亦足见,宋之立号之无奈同样可以被发现。

所以,对于刘裕而言,用义熙年间自己称公称王时的爵号——宋,来表示自己是承继前朝正统的合法受禅君主,从而接续“汉-魏-晋”这一脉正统性渊源,与北方号称“代汉者当涂高”的“魏”政权对抗,显然是一个最为稳妥的方式。

而且在秦以后、元以前的历史长河中,以权臣爵名作为禅代后的新生政权之国号,也是主流做法。

因此刘裕弃汉用宋也有五大好处:

第一:法理阐述难度降低,用汉就要解释三国以来的乱世,同时对于东汉,蜀汉两支后裔的处理更加繁琐。

第二:国体不需要大变,立汉就要否定魏晋,而魏晋以来的所有法、事、策等等都失去了合法性,包括九品中正制,整个国家一切要推到重来,增加太多政治风险。

第三:不会增加政治包袱,收复故土会制约政治自由度,新立之宋,得一城是扩土,继承之汉,得一城是尚有千万国土未曾收复。

第四:避免政治风险,立汉就意味着魏晋是窜逆,意味着魏晋以来无数贵族需要清洗废除,而这些贵族的后人也因此失去了其合法性,这批人人人怀惧,王允不赦西凉的旧事恐怕会重演。

第五:保护个人形象,汉裔而为晋臣,这个说出去可不好听,没必要突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在政治、文学等方面,苏辙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苏辙在文学上最擅长写什么,苏轼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苏辙对苏轼的影响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人,北宋文学家、宰相。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苏辙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

  • 魏国衰落是因为孙膑离开吗 真相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孙膑在魏国呆了多少年,为什么战国魏国衰落的这么快,魏国变法与衰落

    对魏国的衰落,真是因为孙膑的离开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战国时期的魏国是怎么衰落的?从英雄史观的角度来看,是因为魏惠王有眼无珠,放走了两个可以让魏国持续伟大的人物——孙膑、商鞅。商鞅以后再聊,本期重点讲孙膑。孙膑的故事是这样的:孙膑与师兄庞涓,同时拜鬼谷子为师。

  • 苏辙:北宋文学家、宰相,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苏辙最高官职,苏辙典故,苏轼当宰相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人,北宋文学家、宰相。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苏辙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

  • 三国时期文丑和关羽交战时,为何没有用箭制胜?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文丑为什么打不过关羽,颜良文丑有多厉害,文丑为何不愿与刘备同行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文丑是和颜良齐名的猛将,勇冠三军,张辽和徐晃双战文丑,文丑力敌二将,一箭射中张辽头盔,再一箭射倒张辽战马,文丑来杀张辽,危急时刻,徐晃截住文丑,但败给了文丑,文丑以一敌而取胜。试想,文丑和关羽交战时,为何不箭射关羽

  • 曹丕作为继承人缺资质平平 司马懿为什么还要辅佐他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司马懿说曹丕是潜龙,曹丕有爱过甄宓吗,曹丕下一个继承人是谁

    你真的了解曹丕各方面资质平平,司马懿却为何选择辅佐他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司马懿出仕的时候,正是天下大乱诸侯并起的世时代。司马懿作为大家族的出身,他对于曹操的身份背景其实是很不屑的,因此当曹操以天子的名义下诏征辟的时候,司马懿完全不在乎,一点都不心动,甚至直接拒绝出仕效力。但是

  • 有哪些与苏洵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苏洵简介及生平事迹,苏洵对苏轼的影响,苏洵的生平

    苏洵(1009年5月22日—1066年5月21日),字明允,一说自号老泉,眉州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苏洵擅长于散文,尤其擅长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著有《嘉祐集》二

  • 刘备当初只是公孙瓒的小弟 袁绍为何如此看重他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公孙瓒为什么对刘备好,公孙瓒与刘备的关系,刘备与公孙瓒的老师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是公孙瓒小弟,为何袁绍那么看重他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熟读三国历史的人都知道,刘备前期是依靠公孙瓒的力量,才得以在诸侯争霸的舞台上有露脸的机会。公孙瓒所在的幽州和袁绍所在的冀州同属北方四州,他们两人都是东汉末年的英雄,诸侯争霸,互相兼并

  • 后世对苏洵的评价如何?他的一生有哪些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晁错人物评价,苏洵人物评价,苏洵的成就有哪些

    苏洵(1009年5月22日—1066年5月21日),字明允,一说自号老泉,眉州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苏洵擅长于散文,尤其擅长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著有《嘉祐集》二

  • 曹操和司马懿都是权臣,子孙登基 两人之间有什么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曹操和司马懿都是权臣秉政,子孙篡位,二人有何不同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曹操和司马懿都是一代权臣,实际上的篡位者。子孙顺利登基。但二人在本质上根本不是同一个类型的人 。二人的道德都算不上高尚,对于曹操和司马懿这样的人来说。道德过于奢侈,成大事不择手段才是他们行事准则

  • 曹操死后30年司马懿才敢造反 司马懿为何那么害怕曹操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司马懿熬死了所有比自己厉害的人,司马懿对郭嘉的评价,司马懿熬死了谁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司马懿为何那么怕曹操,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曹操和司马懿,是三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两大“奸雄”。以至于曹操后代如何谋夺刘汉天下。司马懿的后代,就依样画葫芦,如何谋夺了曹魏天下。因而导致了曹操和司马懿,就又并称为三国两大“奸臣”。但实则,把曹操和司马懿并列,是抬举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