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邦身份不是比中山靖王更大吗 刘备为何不称刘邦之后

刘邦身份不是比中山靖王更大吗 刘备为何不称刘邦之后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979 更新时间:2024/1/19 2:02:06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自称中山靖王后裔,为啥不直接提刘邦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

一部小说《三国演义》让很多人知道了刘备,也了解了他的仁义。而且很多人更是从他的这份仁义中窥见分析出刘备就是汉室后裔,完全也不辱没他的中山靖王后裔。因为汉室就以仁政为核心进行统治。

然而,我们都知道汉朝即便是经历了漫长的东汉时期,但皇室的血脉仍旧是刘氏宗亲,他们在说自己的祖上的时候,一定会提高祖,也就是刘邦。但是在《三国演义》中,蜀汉的国君刘备,时常说自己的是中山靖王后裔,但是他却不会提自己的祖上刘邦。那么,他为何不提呢?要知道,在那个年代,以血脉为纽带的政治很管用。其实,一项DNA的破译揭露了这个丑闻秘密。

01“推恩令”下的远亲

在《三国演义》小说中,虽然在东汉末年,天下三分,并且刘备的实力相对而言是最弱的。但是在文人正统的心中,他却是最合适的帝王,而曹操就是他的对立面。尽管曹操拥有强大的军队,甚至有汉献帝这样的正统皇帝在手,但是他却要时不时镇压一下魏国境内的世家门阀们的躁动。

原因就在于汉献帝是被他囚禁起来的,而在门阀世家们的眼里,汉家天子就应该是刘氏之人。而刘备一出山的时候,打的就是自己是中山靖王后裔的旗号。所以在深受儒家正统思想影响的门阀世家们看来,刘备才是最正统的国君。

然而,有些人在看《三国演义》的时候,就会发现中山靖王相对而言,是离正统的刘氏汉室很远了,至少从血缘上来讲,是远了十万八千里。那么,既然如此,刘备为何不直接说自己是刘邦的后人呢?毕竟这样说,无论怎么看,都是比一个中山靖王近。

其实,不是刘备不想说,而是他不能说。因为作为刘邦后人的汉室之人还在,那就是汉献帝这样刘家的嫡系血脉,刘备作为一个庶出的刘家人,若是直接说自己是刘邦的后人,可能很多人对其的信任度就会大打折扣了,更多觉得他是在哄骗人了。

只有说中山靖王,人们可能才不好追究,因为根据血缘来推,就会发现,中山靖王是刘胜的称号,而刘胜是汉武帝的同父异母兄弟。汉武帝作为嫡子继承汉室大统,那么刘胜自然而然就是庶出了。偏偏在汉武帝时期,为了削藩,又实行了推恩令,而刘胜作为一个游手好闲的诸侯王,生了一百多个子女。

经过这么层层推恩下来,后面的子女可以说是比汉光武帝刘秀还惨,因为他的爹好歹还能当个县令芝麻官,而刘备作为刘胜的后裔,一代又一代的推恩,结果就是他最后只能靠贩卖席履为生,可见生活的捉襟见肘。

所以,刘胜作为一个庶出,有了众多子女,到了刘备这一代,中间又经过了九代人的推恩,他作为庶出的庶出不断推恩,那么血脉就离正统的刘邦汉室很远了,加之正统的汉室血脉汉献帝还在,他无论如何都不能自称为刘邦后裔,因为古代的嫡庶分的很严格。

02非刘氏宗亲的DNA

第二个原因他不能称自己是刘邦的后人,就是因为他的血统是否正统,甚至是否跟汉室沾边都有待讨论。因为现在的科学家们,根据刘邦的基因对汉朝的刘氏族人进行了DNA检测。而这一检测结果,也从正面例证了刘备不说自己是汉室刘邦后裔的原因。

因为当时的检测结果发现,刘邦作为汉室的开祖皇帝,即便是到了汉文帝和汉景帝这两代,已经分出去很多人了,但是基因主要是Y21364以及F813两支。其中,汉文帝作为刘邦汉室的第一代后裔,其基因是Y21364,而汉景帝作为汉室的第二代后裔,基因为F813。

汉武帝作为汉室后裔的第三代人,无论如何都不该出现Y141213基因的,但是学者们却发现整个汉室后裔中有这样的基因,而且还是属于中山靖王刘胜那一支。按照遗传基因学来讲,一旦一个父系中没有这样的基因,那么孩子是否是父亲的就很存疑了。

所以依照这个推论来讲,中山靖王的血统是否属于汉室是值得商榷的,如果他的父亲不是汉景帝,那么就是他的母亲贾夫人有很大的问题了。如此情况下,刘胜作为汉室后裔,却跟刘邦没有血缘关系,那么他的后人还想有什么关系呢?

而刘备作为一个中山靖王九代庶出的后裔,其祖上都不属于汉家刘邦一脉,那么他宣称自己是刘邦的后裔,那不就成了一个笑话了么?所以,他到底是真的知道自己的血缘关系不称自己为刘邦的后人,还是误打误撞说自己不是刘邦的后人,其实是一个未知数。

而我们今天的人又不具有穿越时空的能力,自然是不知道他的想法了。再者,目前又没有足够的文字史料证明刘备是刘邦的后人,所以具体关于他要这么称呼自己的说法就只能从科学DNA的角度来验证了。

如果这么一看,刘备不称自己是刘邦后人,其实是主观条件与各种客观条件综合的结果。作为汉室的后裔,姓刘能够给他带来一定的知名度和追随者,但若是利用不好,也可能翻车。所以,称自己是远的不能再远的中山靖王后裔,其实是在礼教正统思想下的最好结果。

03结语

在古代,尤其是东汉末年,经过社会已经纷乱不已,但是儒家依旧为社会的正统思想,而且很多将领或者文臣都是出自世家,世家学习的思想又是儒家,所以他们讲究的还是“礼”。因此,人们才会说在东汉末年,尽管已经分了三国,但是没有到礼崩乐坏的程度,人们还是重视血缘与宗亲。

而血缘与宗亲的影响下,寻根问祖就是必须的。尤其是当自己的身上流着皇室的血之后,即便是在纷争的乱世,也可能凭借祖上的正统,招来很多跟随自己的小弟,就跟战争需要师出有名一样。所以,刘备在出山的时候,还是会说自己中山靖王的身份。但他之所以不直接提刘邦,一是因为中山靖王的身份就已经够远了,二就是一出DNA验证,或者是他自己早就知道自己血统不正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刘裕称帝有汉室血统 国号为什么不是汉而是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为什么具有汉室血统的刘裕称帝后国号不是汉而是宋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宋武帝刘裕,是南朝刘宋开国君主,对内平定孙恩起义,消灭桓楚、西蜀及卢循、刘毅、司马休之等割据、反抗势力,使南方出现百年未有的统一局面;对外消灭南燕、后秦等国,降服仇池,又以却月阵大破北魏铁骑

  • 在政治、文学等方面,苏辙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苏辙在文学上最擅长写什么,苏轼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苏辙对苏轼的影响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人,北宋文学家、宰相。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苏辙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

  • 魏国衰落是因为孙膑离开吗 真相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孙膑在魏国呆了多少年,为什么战国魏国衰落的这么快,魏国变法与衰落

    对魏国的衰落,真是因为孙膑的离开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战国时期的魏国是怎么衰落的?从英雄史观的角度来看,是因为魏惠王有眼无珠,放走了两个可以让魏国持续伟大的人物——孙膑、商鞅。商鞅以后再聊,本期重点讲孙膑。孙膑的故事是这样的:孙膑与师兄庞涓,同时拜鬼谷子为师。

  • 苏辙:北宋文学家、宰相,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苏辙最高官职,苏辙典故,苏轼当宰相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人,北宋文学家、宰相。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苏辙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

  • 三国时期文丑和关羽交战时,为何没有用箭制胜?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文丑为什么打不过关羽,颜良文丑有多厉害,文丑为何不愿与刘备同行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文丑是和颜良齐名的猛将,勇冠三军,张辽和徐晃双战文丑,文丑力敌二将,一箭射中张辽头盔,再一箭射倒张辽战马,文丑来杀张辽,危急时刻,徐晃截住文丑,但败给了文丑,文丑以一敌而取胜。试想,文丑和关羽交战时,为何不箭射关羽

  • 曹丕作为继承人缺资质平平 司马懿为什么还要辅佐他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司马懿说曹丕是潜龙,曹丕有爱过甄宓吗,曹丕下一个继承人是谁

    你真的了解曹丕各方面资质平平,司马懿却为何选择辅佐他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司马懿出仕的时候,正是天下大乱诸侯并起的世时代。司马懿作为大家族的出身,他对于曹操的身份背景其实是很不屑的,因此当曹操以天子的名义下诏征辟的时候,司马懿完全不在乎,一点都不心动,甚至直接拒绝出仕效力。但是

  • 有哪些与苏洵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苏洵简介及生平事迹,苏洵对苏轼的影响,苏洵的生平

    苏洵(1009年5月22日—1066年5月21日),字明允,一说自号老泉,眉州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苏洵擅长于散文,尤其擅长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著有《嘉祐集》二

  • 刘备当初只是公孙瓒的小弟 袁绍为何如此看重他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公孙瓒为什么对刘备好,公孙瓒与刘备的关系,刘备与公孙瓒的老师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是公孙瓒小弟,为何袁绍那么看重他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熟读三国历史的人都知道,刘备前期是依靠公孙瓒的力量,才得以在诸侯争霸的舞台上有露脸的机会。公孙瓒所在的幽州和袁绍所在的冀州同属北方四州,他们两人都是东汉末年的英雄,诸侯争霸,互相兼并

  • 后世对苏洵的评价如何?他的一生有哪些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晁错人物评价,苏洵人物评价,苏洵的成就有哪些

    苏洵(1009年5月22日—1066年5月21日),字明允,一说自号老泉,眉州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苏洵擅长于散文,尤其擅长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著有《嘉祐集》二

  • 曹操和司马懿都是权臣,子孙登基 两人之间有什么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曹操和司马懿都是权臣秉政,子孙篡位,二人有何不同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曹操和司马懿都是一代权臣,实际上的篡位者。子孙顺利登基。但二人在本质上根本不是同一个类型的人 。二人的道德都算不上高尚,对于曹操和司马懿这样的人来说。道德过于奢侈,成大事不择手段才是他们行事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