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丁奉在东吴是什么地位?他的死对东吴有何影响?

丁奉在东吴是什么地位?他的死对东吴有何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169 更新时间:2023/12/24 21:00:18

丁奉字承渊,是东吴的一个优秀的将领,我爱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

提起三国时期的将领,除了《三国演义》中那些花了较多笔墨去描写的知名人物,你还能想起谁?是张辽还是吕蒙,或者是陆逊,他们各有各的知名之处,而在这些将领中,还有另一个人和他们都有关联,这个人便是丁奉。

丁奉不只是知名将领,还是吴国权臣,他把一生都交给了吴国的江山,辅佐了四位吴国君主,直到去世前夕,还在率兵作战。他活到了95岁,他这长寿的一生,也是见证了三国时代兴衰的一生,可叹的是在他死后不久,吴国便被西晋灭了。

01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熟读《三国演义》和了解三国时期历史的人,大多都把目光放在了刘备和曹操的身上,在魏蜀吴三国中,吴国反而是很少被关注到的那一个,吴国却是三国中存在时间最久的。

三国时期,天下动荡不安,各方势力把这天下搅动的风云变幻,百姓一时间更是看不到未来,身处战火之中,能够不流离失所,已经是他们最大的幸事了。

这个时候,很多少年人为了能够活下去,走上了当兵的路,丁奉也是如此,最初的时候,他只是一个小兵,但他在战场上不畏生死,还颇有计谋,逐渐的为人所知。

后来成为了陆逊手下的一名小将领,跟随着陆逊的他屡建奇功,英勇善战,数次随军作战,哪怕满身伤痕,也要冲杀在前,斩将夺旗,战场上斩敌军数百人,缴获敌军武器不计其数,这样的事情于丁奉而言,早就成了常事。

后来孙权病逝,他的儿子孙亮继位,此时的丁奉,已经可以独挡一面了,在军中威望甚高,他被封为了冠军将军,能得将军之名,也就是意味着他得到了君主的信任。

从一名小兵走到将军之位,其中遇到了多少次艰难险阻,生死时刻,只有丁奉才知道,新主上任之后,丁奉尽一个臣子职责,精心辅佐。

恰逢魏国进攻东兴,当所有人都等着敌军不战而降的时候,是丁奉率五千兵马急行军,抵达战场前线,率手下士兵赶到魏军驻地,大破魏军营寨,杀了魏军个措手不及。

而后,在255年丁奉再次与魏军交战,在两军对战之时,丁奉单枪匹马冲入敌军阵中,救出了被敌军围困的前来降吴的魏国将军。

02

从武将到谋臣,参与皇权之争

本是一介武将的丁奉,在后来才参与到了朝堂的争斗当中,丁奉自从军以来,一直忠心护主,在256年左右的时候,孙亮的权利却遭到了威胁,而丁奉自是听从孙亮之命行事。

在孙亮继位之前,掌握东盟大部分权利的是孙峻,可孙峻在北伐曹魏的途中不幸过世,于是孙俊峻手上所有的权利便都交到了孙綝手中。

历朝历代,不管是君主还是臣子,最不愿意见到的便是一家独大的局面,于是便有人向皇帝进言,要分割孙綝的权利,以防他权利过大。

但此时孙綝正在外征战,虽然曾被行刺,但都被他化险为夷,可是在行军打仗方面,孙綝颇有唯我独尊,不听谏言的趋势,于是各大臣们都对他深表不满。

等孙綝返回建业之后,孙亮诏令孙綝前来进见,结果却被孙綝拒绝了,甚至谎称卧病,这让孙亮盛怒,于是派丁奉诛杀了孙綝的亲信们。

未曾想回来就遇到此事的孙綝,本就心有怨言,此时一出,直接就激怒了他。他举兵包围皇宫,企图废掉孙亮,并且要拥立六皇子琅琊王孙休,孙休在手下谋臣相助下借机登上皇位。

在孙休继位之后,孙綝更加无法无天,肆意妄为,于是,孙休便与众将合谋?要企图诛杀孙綝,丁奉在此时为孙休献计,以祭祀为由,邀请孙綝进宫,引君入瓮,得以杀之。

孙休采纳了丁奉的意见,在孙綝进宫之后,丁奉率亲将孙綝擒获并杀之,因此一事,丁奉成为了孙休十分信赖的大臣,开始掌管了吴国的军政大权。

03

不顾年迈奋战沙场

孙休此人在处理朝中政务上,相比孙亮更加用心,识人用人也多有章法,而丁奉跟在孙休身边,为他出谋划策,多有帮衬,孙休是一个贤明的君主,让丁奉也甚是欣慰。

此时的丁奉,在东吴朝廷已经是仅次于皇帝的最有权势的几个人之一了,而他本人又不同于其他文官,他在军中本就战功赫赫,将士们对他也十分敬仰,在他成为孙休的左膀右臂之后,在孙休的管理下,吴国开始不同于之前的疲惫之态,从根本上得到了改善。

后来,魏国伐蜀,眼看三足鼎立的局面开始出现不平衡的态势,于是东吴出兵欲救蜀汉于危难,丁奉便是那个领兵作战的人,他率军攻打寿春,可是再强悍的外部力量也抵挡不住内部的衰亡,蜀汉与魏的交战没过多久,便以蜀汉失败告终,丁奉只能率兵归吴。

264年,孙休去世,他所定下的继任者是自己年仅十岁的儿子,可在他去世之后,本为他托孤大臣的张布和濮阳兴,却拥立了孙权的第三子,孙皓为皇帝,丁奉本就与张布交好,在这个决策上,丁奉说不上支持,但也从未反对。

在孙皓即位之后,丁奉成为了大司马,开始辅佐他的一生中的第四任皇帝,可这位孙皓根本就不是什么有智谋的皇帝,吴国在他的管理下,能保持不灭就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了。

直到268年,丁奉奉孙皓之命对战晋国,虽然知道根本无力抗衡,但丁奉也没有放弃,制定详尽的作战计划,但这结果不出所料,丁奉两次交战都以战败告终,只能放弃作战。

直到二271年,丁奉去世,结束了他这终于吴国的一生,而吴国在他去世不久后,280年吴国被西晋所灭。

04

结语

一个国家的兴衰,需要的是举国上下的努力,而不是某一个臣子,东吴虽然只存在了五十多年,但一个国家的所要经历的必然过程东吴都经历了,东吴的历史虽短暂,但足够丰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有哪些与杨炎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对杨善洲的故事的评价,有关严复的故事,从古至今先忧后乐的人的故事

    杨炎(727年—781年),字公南,凤翔府天兴县(今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人。唐代宰相、财政学家,“两税法”的创议者和推行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杨炎早有文名,进入河西节度幕府。唐代宗时,历任兵部郎中、山南副元帅判官、礼部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受宰相元载提拔,迁吏

  • 曹操为何会让许褚成为自己的贴身护卫?他有何能力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曹丕对许褚怎么样,发动裸衣技能的许褚,许褚带所向披靡是打几个人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曹操手下猛将如云,除了曹氏宗族大将之外,曹操最信任的爱将是许褚,否则,曹操不会让许褚做他的贴身护卫,那么,曹操为什么很喜欢许褚?为什么很信任许褚?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什么?首先,许褚很勇猛,史书记载,许褚力大无比,勇猛过人。曹操当然喜欢

  • 在政治、经济和文艺方面,杨炎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的例子,为什么提出文艺为政治服务,文艺与政治的关系进行评论

    杨炎(727年—781年),字公南,凤翔府天兴县(今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人。唐代宰相、财政学家,“两税法”的创议者和推行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杨炎早有文名,进入河西节度幕府。唐代宗时,历任兵部郎中、山南副元帅判官、礼部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受宰相元载提拔,迁吏

  • 历史上朱标被确立为太子之后,并没有人跟他争位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棣为什么不敢和朱标抢太子,如果朱标不死历史会改变吗,朱元璋有多喜欢朱标

    大明王朝的第一位太子是朱元璋与马皇后所生之子朱标,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纵观我们所了解的中国古代史,皇位之争一直是一个残酷的事。在权力的诱惑下,兄弟情谊、父子之情都变得轻如浮毛,兄弟自相残杀的场景已经是见怪不怪了。最为著名的就是清朝的九子夺嫡事件。然而也不是没有例外的情况,这里我

  • 三国曹魏政权中,曹仁与夏侯惇的地位有何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魏国是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后世史家多称曹魏,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网络上有个段子嘲笑夏侯惇“打仗没赢过,升官没停过”,虽然有夸大的嫌疑,但是夏侯惇领兵作战的战绩确实有点“惨不忍睹”。守濮阳,被吕布军队劫持;救刘备,眼睛被射瞎;博望坡被刘备伏击……反观

  • 李勉:唐朝时期宰相,性情淡泊,居官廉洁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多歧亡羊文言文翻译,季札重诺文言文翻译

    李勉(717~788年),字玄卿,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唐朝宰相,郑惠王李元懿曾孙,岐州刺史李择言之子。 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勤学经史,沉雅清峻。初为开封县尉,颇有政绩。至德元年,拜监察御史 ,辅佐唐肃宗光复,拜太常少卿。受到李辅国排挤,出任汾州刺史,迁河南尹

  • 宋康王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皇帝?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靖康二帝结局,宋徽宗宋钦宗最后下场,水浒时的宋朝皇帝叫什么名

    西周初年,周公旦将纣王的兄长封于宋,是为宋国。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位亡国之君宋康王,这位宋王在历史上的名声可不太好。跟他的老祖宗商纣王一样,宋康王也是一个成王败寇的典型人物。但他比商纣王更惨,商纣王是死了之后,才被胜利者周武王他们描述成昏庸无道的暴君。而后

  • 弘昼作为雍正的第五子 弘昼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弘昼和弘历谁聪明,雍正五子弘昼,弘时

    对弘昼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上的雍正第五子弘昼是个怎样的人?是大智若愚还是装傻保命?弘昼是雍正的第五个儿子,关于弘昼,其实历史上对于他的评价是较为复杂矛盾的。他在自己的哥哥乾隆登基之前,其实也曾风光一时,有才干和谋略;但是当乾隆登基后,他的性格突然发生了变化

  • 崔佑甫任相期间有哪些成就?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二五相合是三事无心成就它为先,双相一辈子毁了,面对自己所取得的成就他没有

    崔祐甫(721-780年),字贻孙,博陵安平(今河北省安平县)人。唐朝宰相,中书侍郎崔沔之子。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出身博陵崔氏第二房 ,进士及第,授寿安县尉,历舒、洪二州司马。入为起居舍人。历吏部郎中、御史中丞、著作郎、中书舍人,处理中书省事务和吏部选才事宜。个性

  • 张廷玉被乾隆抄家之后 乾隆为何又将东西还了回去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乾隆为何给叔叔翻案,乾隆如何对付张廷玉,乾隆王朝吴之承结局

    还不了解:乾隆和张廷玉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朝重臣张廷玉被乾隆抄家,抄来的东西,为何乾隆又全还回去了?说起张廷玉,大家都不陌生。他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个朝代的重臣,也是整个清代唯一一例配享太庙的汉官。清代最有特色的军机处就是由雍正以及张廷玉联合设立的,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