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隋炀帝杨广都做了什么事情 隋朝灭亡和他有关系吗

隋炀帝杨广都做了什么事情 隋朝灭亡和他有关系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468 更新时间:2024/1/22 23:47:26

还不了解:杨广和隋朝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隋朝的灭亡真的是隋炀帝杨广的错吗?他到底做错了什么?

在我国长达数千年的封建历史中,先后经历了二十多个朝代的交替,其中有两个朝代极其伟大,但又极其短命,其中一个就是秦朝,秦始皇一统六国,建立秦朝,结束了数百年的地方割据,而秦朝只维持了不到二十年,就在秦二世胡亥的手中灭亡了。很多人都将秦朝的灭亡归结在秦二世胡亥身上,因为他软弱无能将所有权力都交给了一个宦官赵高,他昏庸无道,从来不把政务看在眼里放在心上,任百姓们忍受着战乱之苦,他都不为所动。无独有偶,和秦朝命运极其相似的,也是二世而亡的隋朝也经历了大一统,但是到了隋炀帝杨广手里,延续了十多年,这个庞大的帝国也瓦解了。作为同样在二世而亡的隋朝,很多人将其灭亡归结在隋炀帝杨广身上,那么隋炀帝真的是隋朝灭亡的罪魁祸首吗?他到底做了什么?

1,一巡江都:造龙舟挥霍无度

江都对于杨广来说意义不同寻常,因为他曾经镇守过这个地方,因此对其有别样的情怀,除了情怀以外,江都的风景却是秀色可餐,美不胜收。因此在隋炀帝杨广第一次游江都的时候,为了更好的领略江都的风景,下令大修龙舟。而在建造龙舟方面,不仅耗费了很多的劳力物力,还浪费了很多财力资源。很多人会奇怪,造个船能用多少钱的,可隋炀帝并不是建造一艘龙舟,而是数千艘,这简直是劳民伤财。而这些龙舟到底有多豪华呢?别的不说,我们就说说隋炀帝乘坐的龙舟,共有四层,长达七十米,宽十五米,里面共有一百二十个房间,豪华程度是难以想象的。可见,隋炀帝在第一次游江都时,是都么的挥霍浪费。据悉,杨广的这次大兴土木不进浪费钱和浪费人,甚至生态环境都被破坏了。

2,二巡江都:喜事冲昏头脑

隋炀帝杨广在第一次巡江都时造船花的费用还都没有不回来,又开始计划第二次巡江都了,而且还给出了一个理由,那就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因为在这个时段,隋炀帝有四件令他欣喜的事情,第一件事就是在他西巡河右归来时发现不仅人口多了,而且土地也变多了。第二件就是全国的军械武器都达到了精美锐利的标准。第三件事就是各藩部落的酋长纷纷朝见隋炀帝,这让他十分高兴。还有一件事是他自己想出来的。在第二次巡江都的想法落定后,在公元611年,隋炀帝杨广带着他的军队进发了。在航行的过程中,大家肆意挥霍,不仅浪费粮食,更浪费人的精神和经历。而到了目的地之后,更是大肆的铺张浪费摆席请当地的乡绅富户们。

3,三巡游江都:隋炀帝的统治岌岌可危

公元617年,因为前两次巡游江都已经让国库空虚,而这些空虚则会在老百姓身上寻找平衡,无论是增大赋税也好,还是让百姓充当免费劳动力也罢,总之在公元617年这一年,老百姓已经活不下去了。老百姓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各路起义军也蓄势待发,隋朝陷入动荡当中。对于受苦受难的老百姓和时局的动荡,隋炀帝杨广依旧沉醉在他的享乐当中,哪管什么起义,什么时局,该巡游还是巡游。很多龙舟都被起义军给烧毁了,那有什么关系,再重新造。而这个时候的百姓经过三次皇帝的巡游,让他们备受折磨,原本还比较富裕的国库,现在也空空如也。

4,修建大运河

隋朝的京杭大运河是在天然河道和古运河的基础上开通的,跨越了8个省份,5大河流互相连接,也成为了当时古代的交通命脉,对古代经济的发展有很多的作用。而对于隋炀帝为何要修建大运河,是为了隋朝经济的发展吗?还是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游船乐趣。首先我们了解的是这个庞大的工程肯定不是为了老百姓着想,因为在修建的过程中,有太多老百姓丧生其中。那是为了促进商业的发展?但是在修建之前就已经耗费了太多的财力,或许正如大家猜测的,隋炀帝这么劳民伤财的修建大运河只为了带着妃嫔自己玩乐罢了。

总结

任何一个统治者,无论是像秦始皇一样开创盛世伟业的,还是像宋仁宗一样修生养息的,作为一个国家的君主,百姓民生始终需要放在第一位。这不仅关乎到王朝的稳定和发展,更关乎到王朝的存亡。就比如隋炀帝杨广,本来有着很好的根基和基础,但是过重的徭役和严重的劳民伤财,让王朝的根基发生了动摇,直至王朝的灭亡。

参考内容:

《隋唐英雄传》

《资治通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项伯当初在鸿门宴上保护刘邦 项羽死后他的下场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如果项羽在鸿门宴上杀了刘邦,鸿门宴为什么放了刘邦,项羽为什么放了刘邦父亲

    对刘邦和项伯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鸿门宴保护刘邦的项伯,在亲侄子项羽死后,人生结局什么样?说起鸿门宴,在我国可谓家喻户晓:秦朝末年,项羽约刘邦在鸿门会面,准备除掉刘邦。而刘邦因为项伯的营救和帮助,得以全身而退。那么,在楚汉相争结束、项羽自杀以后,作为刘邦的恩人、

  • 张良封侯为何只排62位 张良最后为何退隐江湖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退隐江湖的词,萧何封为什么侯,张良的下场如何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张良退隐江湖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汉初三杰的张良,为什么封候只排62位,张良为什么退隐江湖?刘邦称帝以后有过著名的一番话,那就是“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

  • 韩信老婆为什么嫁给屠夫 韩信最后为何还给屠夫官做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韩信为什么被女人打死,韩信的四个儿子,韩信回去找屠夫视频

    对韩信和恋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韩信的恋人季桃嫁给了侮辱他的屠夫,他为什么还赏屠夫官做?在《楚汉传奇》中,有这样一个画面,韩信打仗归来之后,来寻找当初他喜欢的那个叫做季桃的女孩儿。却发现季桃早已嫁人了,而且嫁给了当初侮辱他的屠夫。看到这种画面,韩信心都碎了,但

  • 三国时期曹彰是什么实力?与徐晃相比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荣耀新三国徐晃厉害吗,曹彰是不是曹丕害死的,荣耀新三国徐晃有用吗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曹彰是曹操的儿子,因为长着黄胡须,被曹操称为黄须儿。史书记载,曹彰勇猛过人,力大无比,能和猛兽搏斗。在战场上,曹彰作战勇猛,身先士卒,身中数箭没死,比起许褚一点儿也不差。在演义中,曹彰三合击败了武力过人的刘封,那么,曹彰的武力,

  • 历史上胡惟庸到底做了什么事情导致自己被满门抄斩?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杨宪和胡惟庸谁厉害,胡惟庸的后代,胡惟庸有没有谋反

    胡惟庸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宰相。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都说职场如战场,自古以来一直如此。职场上的人情世故,弯弯绕绕,有些人可能穷其一生都研究不透。有些人耗尽心力往上爬,但最终,都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的高度。可有的人,却从一个农民成为了一国之君,掌握了整个职场的最高话语权。而他手下

  • 萧何死后 萧何的后人为何一个比一个过得好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萧何被谁杀,韩信死后萧何说的什么话,萧何最后的结局

    还不了解:韩信和萧何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韩信死时被夷三族!萧何死后,他的后人一个比一个过得好,为何?在秦朝末年,由于严重的苛捐杂税,导致生灵涂炭。再加上一代霸主秦始皇的去世,许多六国遗民也纷纷趁机行事,他们选择颠覆秦朝。于是,在这一历史时期,出现了许多能人异

  • 徐兴祖是什么人?朱元璋为何会如怕他?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棣怕不怕朱元璋,为什么马皇后不怕朱元璋,朱元璋害怕马皇后吗

    明太祖朱元璋,字国瑞, 原名朱重八、朱兴宗,明朝开国皇帝。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每一位开国皇帝都是在经历无数的生死之战中成长起来的,这样的一个人胆子自然不会小,朱元璋也不例外。朱元璋本来只是个小小的农民之子,在家中人相继饿死后,被迫流落世间,先后甚至还当过乞丐和

  • 王彦升的一生都有哪些贡献?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贡献的意义是什么意思,他这一死为世界做的贡献,结局一定是好的

    北宋是从军阀割据的五代十国中走出来的朝代,建立了重文抑武的政治体制。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王彦升是蜀地人,前蜀被后唐灭国后,他举家迁居洛阳。他“性残忍多力,善击剑,号‘王剑儿’",因武艺出众和矫捷勇猛而被举荐到后唐朝廷。石敬瑭甘当契丹儿皇帝,灭后唐建后晋,死后传

  • 董宣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有哪些有趣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四知先生杨震的故事告诉我们,董子竹百度百科,董永的故事简短

    东汉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中原王朝,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西汉末年,王莽在众人拥护下坐上了皇帝的宝座,但是却因为颁布了一系列不基于实际的错误政策,最终使得国家大乱,各地起义军四起,而周边少数民族也虎视眈眈。此时,身为刘氏后人的刘秀看到了天下大难,内心十分忧虑,最终

  • 阮瑀是什么人?一生有多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阮咸是个怎样的人,人的这一生有多少时间,阮籍和阮瑀

    在“竹林七贤”之前,文坛影响力较大的是东汉末年的“建安七子”,“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建安七子,是汉建安年间(196—220年)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这七人大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即曹操、曹丕、曹植)外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