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王彦升的一生都有哪些贡献?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王彦升的一生都有哪些贡献?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540 更新时间:2024/1/17 14:14:54

北宋是从军阀割据的五代十国中走出来的朝代,建立了重文抑武的政治体制。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王彦升是蜀地人,前蜀被后唐灭国后,他举家迁居洛阳。他“性残忍多力,善击剑,号‘王剑儿’",因武艺出众和矫捷勇猛而被举荐到后唐朝廷。

石敬瑭甘当契丹儿皇帝,灭后唐建后晋,死后传位侄子石重贵。石重贵颇有骨气,上位后即坚决拒绝向契丹称臣,招致契丹大兵压境。石重贵亲往澶州应战,重金招募“勇敢士”携诏令入城安抚守城军民。

王彦升挺身而出,与契丹围城大军混战一夜,成功“突围而入”完成任务。但因实力悬殊过大,石重贵兵败被俘,后晋灭亡。

王彦升改投北汉,与郭威并肩作战。郭威脱离后汉建后周,王彦升追随郭威“斩敌帅王璋于阵。”郭威崩,周世宗柴荣即位,亲征淮南。

王彦升先立下“破金牛水砦,禽(擒)伪军校阎承旺、范横”战功,“又从李重进扞吴兵于盛唐,斩二千级。又从张永德攻瀛州,下束城”,凭军功步步升迁。王彦升在成为一颗耀眼的将星时,也被胸怀大志的归德军节度使、检校太尉赵匡胤拉入朋友圈且视为心腹。

(二)违抗圣令

公元960年正月初三,赵匡胤在陈桥驿上演“黄袍加身”闹剧,发动和平兵变,巧妙夺取年仅七岁的周世宗帝位。赵匡胤出于对夺取孤儿寡母江山的愧疚,在率部回师开封前,颁布军令:“太后、主上,吾皆北而事之,汝辈不得惊犯;大臣皆我比肩,不得侵凌;朝廷府库、士庶之家,不得侵掠!用令有重赏,违即肆戮汝!”

王彦升因在兵变中表现积极突出,被赵匡胤委以重任,作为前锋部队率部先行返回京师。后周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韩通惊闻陈桥驿兵变事件,出于对朝廷的忠诚,立即召集禁军保卫皇宫。

王彦升进城,“遇韩通于路”,竟置赵匡胤“军入京不得有秋毫犯”的严令于脑后,指挥队伍攻击禁军。

禁军一触即溃,韩通拨转马头往家跑,王彦升不依不饶“策马逐之。”韩通“驰入其第,未及阖门。”王彦升公然再次违反赵匡胤“士庶之家,不得侵掠”的军令,闯入韩通家中大开杀戒。韩通最终“为彦升所害,妻子皆死。”

赵匡胤得知曾并肩作战“艰险共尝,情好尤笃”的亲密战友韩通一家悉数死于王彦升剑下,“太祖闻通死,怒彦升专杀”,更恼怒他胆敢违反“违即肆戮汝”的军令。

但因开国之初急需笼络人心及使用人才,只得“隐忍不及罪”,追赠韩通“中书令,以礼收葬"。对王彦升进行批评教育后,仍然加以重用。

(三)索贿外调

数月后,王彦升出任京城巡检使。一日深夜,他以巡检为由,胆大包天擅自闯入四朝宰相王溥私宅,口口声声特意登门拜访老前辈。王溥闻报,心惊肉跳起床,置酒款待不速之客。王彦升腆着脸道:“今晚巡检实在困乏,途经贵府,久闻前辈大名,特来

叨扰,共谋一醉。”他甩开腮帮子喝酒吃肉,先别有用心夸赞王府豪华气派,继而旁敲侧击暗示他舍财免灾,“意在求贿。”

王溥是历经四朝的政坛老狐狸,岂能听不出他的来意?但他“老虎推磨——不吃这一套”,假装耳聋眼花听不明白,一个劲劝他喝酒。王彦升索贿未果,悻悻而去。王溥次日将此事密奏宋太祖,宋太祖气歪了鼻子,新账老账一起算,将王彦升赶出京城,先任唐州刺史,再改任申州团练使、防州防御使,最后移镇原州。

(四)镇守西北

王彦升在原州期间,与其他将领齐心协力共筑西北铜墙铁壁“以备西夏”。每逢西夏入侵,王彦升等“设伏掩击,多致克捷”,使北宋“二十年无西北之忧。”

公元974年,王彦升因积劳成疾,享受优待政策回朝为官,行至半途病发身亡,“年五十八。”

天道酬勤,王彦升鞍前马后,为宋建立下汗马功劳,理所应当在新朝安享高官厚禄。

但是,他自恃劳苦功高,先肆无忌惮违反宋太祖禁令斩杀韩通一家,又厚颜无耻公然向四朝元老王溥索贿,再灭绝人性在原州创制私刑,致使自己臭名昭著。以王彦升的功劳,完全可以与石守信等名将同时获得“节钺(节度使位号)”。但是,“太祖以其夺杀韩通,终身不授节钺。”

《宋史》云:“王彦升杀韩通,太祖虽不加罪,而终身不授节钺”,意在“垂训(垂示教训)后人”切勿居功自傲,以免如王彦升一般因尾巴翘得太高而留下终身遗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董宣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有哪些有趣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四知先生杨震的故事告诉我们,董子竹百度百科,董永的故事简短

    东汉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中原王朝,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西汉末年,王莽在众人拥护下坐上了皇帝的宝座,但是却因为颁布了一系列不基于实际的错误政策,最终使得国家大乱,各地起义军四起,而周边少数民族也虎视眈眈。此时,身为刘氏后人的刘秀看到了天下大难,内心十分忧虑,最终

  • 阮瑀是什么人?一生有多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阮咸是个怎样的人,人的这一生有多少时间,阮籍和阮瑀

    在“竹林七贤”之前,文坛影响力较大的是东汉末年的“建安七子”,“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建安七子,是汉建安年间(196—220年)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这七人大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即曹操、曹丕、曹植)外的文

  • 孝恭仁皇后的一生有多少子女?她的晚年生活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朱棣的子女都是徐皇后,明宣宗的孝恭孙皇后,孝庄皇太后的一生

    雍正的生母是德妃乌雅氏,也是康熙第四位皇后孝恭仁皇后。 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在如今的影视剧市场中,清宫剧已经成为了一个热门,这也激起了人们对于清朝后宫的兴趣。在清朝康熙皇帝的后宫之中,就有一位十分厉害的后妃,此人便是孝恭仁皇后。孝恭仁皇后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古代生孩子最多的后妃了,此人从

  • 历史上朱棣登基之后,姚广孝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在建文帝时期,发生了一次较为著名的内战——靖难之役。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提起汉武帝,唐太宗,那是多少帝王倾尽一生努力都无法达到的高度。可梁启超先生却说:“仅有一人能与之媲美,那便是明成祖朱棣。”一个文武全才,宽严并济且知人善任的皇帝,他所治理的天下,自

  • 雍正上位后都对八,九阿哥清算 老十是怎么逃过一劫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雍正和十阿哥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八、九阿哥被雍正疯狂清算,十阿哥为何能逃过一劫?受电视剧《雍正王朝》的影响,康熙帝的皇十子爱新觉罗·胤给人留下的印象极为负面,与其他皇子相比,胤看起来不仅吊儿郎当,也特别的不着调,不是大街上摆摊儿,借钱修园

  • 历史上汉武帝有过几任皇后?死后为何没与她们合葬?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汉昭帝死后是谁继位,刘彻死后和谁葬在一起,汉武帝晚年做了什么事情

    汉武帝,中国古代的第二个封建王朝汉的皇帝,公元前141年即位。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自古以来,皇帝作为一国之君,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其地位尊贵更是无人能比。在男尊女卑,男子可以三妻四妾的年代,皇帝自然可以坐拥无数美女,这就有了后宫佳丽三千的说法。在这些皇帝去世之后,他们为

  • 曾巩是什么人?他的一生都担任了哪些官职?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司马第是什么官位,曾巩和曾布的关系,表示代理和兼任官职的有

    曾巩字子固,汉族,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京郊狂风呼啸,黄沙铺天盖地。曾巩回望工作近十年的京师,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等师友的面容不断在眼前闪现,令他心中百味杂陈。离开京城后,曾巩在越州、洪州、襄州、福州、明州、亳州

  • 三国时期刘备的入蜀之路是什么样的?都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备的谋士谋士有哪些,刘备入蜀是哪一年,诸葛亮不属于三国时期

    刘备字玄德,,据说是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历来在民间老百姓心目中,三国群雄中曹操的形象是“狡诈狠辣”,刘备则是“仁义爱民”。然而其实在乱世之中,真正的“仁义之主”是不可能存在的。公元214年刘备打下成都后,就曾经进行过

  • 陈泰是什么人?他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陈铭生最后葬在哪里,陈近南为什么死的那么快,陈泰良

    魏国(是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后世史家多称曹魏, 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陈泰(200年~260年),字玄伯,颍川许昌(今河南省许昌市)人,陈群的儿子,荀彧的外孙。颍川陈氏也是汉末三国有名的望族,陈群的祖父陈寔,父亲陈纪,叔父陈谌,于当世皆负盛名。所以陈泰可谓出身名门,但陈泰却成为一代名将。主政

  • 历史上纪氏是什么人?她与明宪宗之间有何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代宗亲和列祖列宗的区别,明宪宗是昏君吗,明宪宗吴皇后

    纪氏,明宪宗朱见深妃,明孝宗朱祐樘生母。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自古以来,成王败寇是世间不变的定律,而失败一方也要为这场战斗付出代价,不过最为凄惨的还是败方的女子,这些人往往会成为胜利者的战利品,并成为他人的奴隶亦或者是玩物。不过,在这个过程中却也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