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人物专题>王彦升

王彦升——北宋开国功臣

王彦升

王彦升的资料

本 名:王彦升

别 称:王剑儿

字 号:字光烈

所处时代:五代宋初

民族族群:汉人

出生地:蜀地

出生时间:917年

去世时间:974年

主要成就:参与策划陈桥兵变

王彦升的介绍

王彦升(917年-974年),字光烈,蜀地(在今四川)人,后迁洛阳,北宋开国功臣。

王彦升早年曾先后效力于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历任东班承旨、内殿直、护圣指挥使、龙捷右第九军都虞候、铁骑右第二军都校。他随周世宗征南唐、伐契丹,累立战功,改任散员都指挥使。

建隆元年(960年),王彦升参与陈桥兵变,拥立宋太祖赵匡胤,并诛杀后周大将韩通,被授为铁骑左厢都指挥使。不久因敲诈宰相王溥,被贬出京城,出镇唐州,后又镇守申州、防州、原州。

开宝七年(974年),王彦升回朝途中在乾州病逝。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王彦升原是蜀地人,前蜀灭亡后迁居洛阳,后事奉宦官孟汉琼,因矫捷勇猛被举荐给唐明宗,补任东班承旨。他生性残忍,膂力过人,而且擅长击剑,人称“王剑儿”。

累立战功

后晋天福年间,王彦升改任内殿直。开运元年(944年),契丹南下,围攻大名。少帝石重贵亲自到澶州抵御,并招募勇士。王彦升与罗彦瓌应募,因功升任护圣指挥使。

广顺元年(951年),向拱在虒亭南部击破北汉军。王彦升阵斩汉军大将王璋,升任龙捷右第九军都虞候。此后,王彦升累迁至铁骑右第二军都校,并遥领合州(属后蜀)刺史。

显德三年(956年),周世宗亲征南唐。王彦升随刘崇进、宗偓攻破金牛水砦,生擒唐军军校阎承旺、范横。十月,王彦升在盛唐再败唐军,斩首两千级。显德六年(959年),世宗北伐。王彦升随张永德攻瀛州,破束城,改任散员都指挥使。

拥立宋祖

建隆元年(960年),赵匡胤在陈桥兵变中被拥立为帝,建立宋朝,是为宋太祖。王彦升参与拥立密谋,并率部先行赶回京师汴梁。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韩通召集禁军,准备抵抗,结果路遇王彦升,被满门诛杀。宋太祖见王彦升违反“不得有秋毫犯”的命令,虽不高兴,但因建国之初需笼络人心,并未加罪,仍授他为恩州团练使、铁骑左厢都指挥使。

同年四月,王彦升担任京城巡检。他借巡检之名,半夜拜访宰相王溥,索取贿赂,并假意道:“夜间巡城很困,特来与王公喝两杯。”王溥佯装不知,只是置酒款待。次日,王溥将此事密奏太祖。王彦升因此被外放为唐州团练使,后改任申州团练使。

镇守边疆

开宝二年(969年),王彦升改任防州防御使。同年十二月,宋太祖又命王彦升移镇原州。

开宝七年(974年),王彦升因病回朝,行至乾州时去世,终年五十八岁。他因擅杀韩通,终身未被授予节度使之职。

主要成就

王彦升曾镇守原州,防御夏州定难军(西夏前身),与关南李汉超、瀛州马仁瑀、常山韩令坤、易州贺惟忠、棣州何继筠、西山郭进、晋州武守琪、隰州李谦溥、昭义李继勋、延州赵赞、庆州姚内斌、环州董遵诲、灵武冯继业组成西北边防,使得北宋开国之后二十年内无西北之忧。

轶事典故

王彦升镇守原州时,对待犯法的党项人非常残酷。他召集僚属饮宴,当众用手扯断犯人的耳朵,以此佐酒。犯人流血满地,一动也不敢动。王彦升前后吃人耳数百,党项畏惧,不敢再骚扰边塞。

有关“王彦升”的历史故事

  • 王彦升

    王彦升(917年-974年),字光烈,蜀地(在今四川)人,后迁洛阳,北宋名将、开国功臣。王彦升早年曾先后效力于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历任东班承旨、内殿直、护圣指挥使、龙捷右第九军都虞候、铁骑右第二军都校。他随周世宗征南唐、伐契丹,累立战功,改任散员都指挥使。建隆元年(960年),王彦升参与陈桥兵变

  • 王彦升的一生都有哪些贡献?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北宋是从军阀割据的五代十国中走出来的朝代,建立了重文抑武的政治体制。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王彦升是蜀地人,前蜀被后唐灭国后,他举家迁居洛阳。他“性残忍多力,善击剑,号‘王剑儿’",因武艺出众和矫捷勇猛而被举荐到后唐朝廷。石敬瑭甘当契丹儿皇帝,灭后唐建后晋,死后传

  • 北宋驻疆大臣王彦升,如何辅佐赵匡胤,却多年不得升迁

    王彦升,北宋的开国功臣,一位杰出的大将军。他的一生说来也是丰富,先后侍奉过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以及初建立的宋朝。因此他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战场上度过,无论是在哪位统治者手下效命,他总是能够凭借着出色的军事实力得到其器重,在军队中也有很高的声望。根据历史记载,王彦升曾经与周世宗共同讨伐南唐政权与契

  • 当街击杀中央军大将,王彦升到底有多猛

    显德七年正月初三,后周皇宫内廷飞奔出一名身着锦缎长袍的彪形大汉,神情凝重、奔行如箭。背后隐约传来一阵呼喊:韩指挥!韩指挥……此时已近黄昏,残阳如血,这名大汉对背后的喊声充耳不闻,跑到栓马栅处,纵身跃上一匹黄骠马,大喝一声“驾”,绝尘狂奔而去……他在马背后,屈身如弓,顺手摘下了挂在马上的精钢长刀,眼中

  • 王彦升是宋朝猛将,吃人耳,生性残暴,赵匡胤对他如何?

    作者:许云辉一声声撕心裂肺的哀嚎飞出原州(今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府衙,使路人闻声丧胆,掩耳狂奔。这痛不欲生的哭喊,在王彦升耳里却是人间罕闻的仙乐,因为这是他独创的酷刑的音响效果:当地党项羌族人“有犯汉法者,彦升不加刑”,而是“召僚属饮宴,引所犯以手捽断其耳,大嚼,卮酒下之。”受刑者被生生扯下双耳,“流

  • 王彦升为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立下大功劳 为何终生都没有受其重用?

    改朝换代之时,开国皇帝最在乎的就是名正言顺,明明是逼宫,偏要说成禅让,而且还要假惺惺的推辞数次,到最后无奈的表示,为了天下百姓,我就委屈自己吧。在这一点上,宋太祖赵匡胤玩得最为戏剧性,也最彻底。先是精心导演了一出黄袍加身的大戏,然后在后周大臣面前痛哭流涕,表示自己是被逼的。不仅自己演技高超,对于那些

  • 北宋名将王彦升的这个举动,让对手为之胆寒,多年不敢犯边

    北宋时期,大宋王朝的西北部,很长时间以来,都面临着一个巨大的威胁——那就是党项人。党项人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民族,最初起源于青藏高原。后来,在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时期,遭受到挤压的党项人,在大唐王朝的同意下,千里迢迢迁徙到黄土高原一带定居。“安史之变”爆发后,党项人的首领还曾经带领自己的军队,不

  • 王彦升本来是拥立赵匡胤的功臣,为何却被贬为了刺史呢?

    公元960年,后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兵变陈桥。按照事先的预谋,赵匡胤找来部下兼铁杆粉丝王彦升,命令他按照事先约定的计划,回到开封稳定帝都局势。王彦升啥也没说,领了命就去了,一路上他越想越高兴:“哥这次可跟对了主子,咋说也是个拥立功臣。这又是第一个回京的,在帝都维稳那是多么重要的工作啊!”结果,他竟乐得

  • 北宋开国功臣王彦升简介 王彦章吃党项人耳朵是怎么回事

    王彦升(917年-974年),字光烈,蜀地(在今四川)人,后迁洛阳,北宋开国功臣。王彦升早年曾先后效力于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历任东班承旨、内殿直、护圣指挥使、龙捷右第九军都虞候、铁骑右第二军都校。他随周世宗征南唐、伐契丹,累立战功,改任散员都指挥使。建隆元年(960年),王彦升参与陈桥兵变,拥立

  • 王彦升是怎么对待被抓的俘虏的?不打不骂 硬生生扯下俘虏耳朵 就着烧酒大吃

    北宋名将抓住俘虏不打不骂 硬生生扯下俘虏耳朵 就着烧酒大吃,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北宋开国功臣王彦升,字光烈,蜀地(四川)人,后唐初年举家迁居河南洛阳,善于击剑。人送外号“王剑儿”,生性残暴,先后在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等朝为官。王彦升在后周时期,随周世宗柴荣征讨南唐

  • 王彦升是什么人?他为何终身不受赵匡胤重用

    你们知道王彦升是什么人,接下来趣历史小编为您讲解陈桥兵变,向来被认为一起不流血的兵变,赵匡胤兵不血刃地取得了后周江山。其实在陈桥兵变中死了一个人,也不算是什么大人物,但是造成这起流血事件的功臣,却因此受到赵匡胤的疏远,终身不受重用。五代十国时期,蜀人王彦升,字光烈,性情残忍,勇武有力,善于击剑,外号

  • 北宋开国功臣王彦升简介:参与陈桥兵变,拥立宋太祖赵匡胤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王彦升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王彦升(917年-974年),字光烈,蜀地(在今四川)人,后迁洛阳, 北宋开国功臣。王彦升早年曾先后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