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备曹操孙权作为三国君主 三人的实力到底是什么样的

刘备曹操孙权作为三国君主 三人的实力到底是什么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4378 更新时间:2023/12/26 1:19:40

对三国君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备、曹操、孙权的个人武力值如何?互相单挑,谁会胜出?

三国魏、蜀、吴,自东汉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孙权接任江东之主,到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曹操病逝,曹操、刘备、孙权这三大三国主人公互相争斗了二十年(曹操和刘备的争斗时间当然更长)。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算是给他们三人做了注脚。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大浪淘沙后,也就淘出了曹操、刘备和孙权。

看三国,有相当一部分三国爱好者喜欢比拼武将之间的武力值,哪怕没有交过手的著名武将,也分析得津津有味,这当然是受小说《三国演义》中描写的影响。

但看三位君主,基本都是看谋略、领导才能、政治才能、军事指挥才能,很少去比拼他们互相之间的武力值,毕竟,到了一定程度时,君主就不再上阵厮杀了。

不过,历史上的曹操、刘备、孙权都不是文弱书生,他们也都有一定的个人武力值,能经常上战场的君主,总不会是手无缚鸡之力。

本文就对历史上真实的他们的个人武力值略作分析(以《三国志》记载为依据),并互相比较一下,看曹操、刘备、孙权三人之间,互相单挑的话,谁会厉害一些。

一:曹操

《三国志》中对曹操青年时期的介绍中,有“任侠放荡”一说,大概是有过跟人斗殴的经历的,还是常态。

曹家是富裕家庭,也有足够的财力培养他的骑射和打斗技能,当然,曹操不会太专心,因为他:“少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在武力上,最终是个半吊子。

他的个人武力值,在《三国志·武帝纪》中,也有多处记载,其实还是很厉害的。

首先是著名的“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这句名言的来源原型事件,也就是杀吕伯奢一家,根据记载,曹操是:“手剑夜杀八人而去。”

这就说明了,曹操的个人武力是远超普通人的。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曹操因诸侯联军不愿意追击董卓,独自率军追击,被董卓部将徐荣杀得大败。

随后,实力大受损失的曹操跑到扬州去募兵,结果,招募的四千余士兵突然发动了叛乱,而曹操被围,无路可逃。

《三国志·武帝纪》注引《魏书》中的记载:“兵谋叛,夜烧太祖帐,太祖手剑杀数十人,馀皆披靡,乃得出营;其不叛者五百馀人。”

这是实打实的跟军中士卒火拼,还是生死关头,曹操跟身边的将领、护卫,也是大发神威。

这次“手剑杀数十人”的难度可是超高,被逼急了的曹操,狠起来不比名将差了。

从上述杀吕伯奢一家及应对士卒叛乱时的曹操武力值展现看,在性命受到威胁的危急时刻,曹丞相是能拼命的。

不过,曹操的拼命仅针对普通人或普通士卒。

如果是在战场上面对敌军将领的冲杀,曹操一般都是逃跑或遮掩蒙混过关。

类似场景在曹操征战的过程中,出现过数次,如打吕布、打张绣、打马超时,都有相关记载。

曹操每次都逃得很狼狈,也都恰巧有亲信将领挺身相救,否则,曹操估计还是得拔剑拼命,但结果估计会很难看。

二:刘备

从《三国志·先主传》中对刘备的介绍上来看,他在年轻时,是典型的社会青年,“不甚乐读书”,“喜狗马”,“好交结豪侠”,跟青年曹操其实是差不多的。

难怪曹操会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两人连青年时代的经历和喜好都几乎一样 。

两人“煮酒论英雄”时,话头一开,几句“想当年,我在家乡如何如何,捶那个谁就是几拳头的事......”等等,怎么能不惺惺相惜?

刘备在战场上,亲自拿起武器冲杀的经历多于曹操,因为他出道后的实力一直很差,一直到成为徐州牧时,身边也不过关羽、张飞二将,在战场上,需要他身先士卒。

这种状况一直要延续到“赤壁之战”后,占据了大半个荆州,麾下人才济济时,才慢慢有所改观。

刘备本就是以白身凭借军功混进东汉官场的,亲自上战场厮杀是常态。

在刘备的战绩中,有斩杀过杨奉、车胄、蔡阳等名将的记载,是否都是刘备在战场上亲自干掉的存疑,但既然记在刘备账上,其中肯定还是有他亲手干掉的。

由此可见,刘备在战场上的武力值不差,带兵冲起来,比起关羽、张飞的“万人敌”当然远远不如,但至少也是“数十人敌”。

他在北方参与混战时,经常兵败逃亡,没点稍强的武力值护身,也不可能屡次从战败的战场中逃跑成功。

三:孙权

孙权成为三国君主之一是个意外,因为孙策被暗杀,孙策如果不死的话,本文也就不用唠唠叨叨地分析了,曹操跟刘备联手一起上,那也干不过孙策。

在《三国志》中对孙权的介绍,也有“好侠养士”,可见,孙权也是喜欢武的,不是安分守己的人,平时肯定也练过几手,但纵观他的生平,没什么展现的机会。

但在孙策活着时,他是很少上战场体验一把的,不仅仅是年幼,孙策似乎更看重孙权的谋略:“每参同计谋,策甚奇之,自以为不及也。”

在孙策死前,孙权唯一的战争经历是:“从策征庐江太守刘勋。”就是打酱油的。

孙策自己武力强横,也没想到过自己会意外早亡,所以,培养孙权等兄弟时,更多希望他们能弥补孙策自己的不足,故而,文事上会偏重一些。

但意外偏偏发生了,孙权十八岁就开始接班,成为江东之主。

也就是说,孙权刚一正式出道,就成为了顶流,成为君主之一。

当基业相对稳固时,孙权即使想要亲自上阵厮杀,也没有多少机会了,因为,江东文武不会答应,他们可不想早夭了一个孙策,接着再来一个孙权。

所以,孙权的个人武力值是没什么机会展现了,他亲自指挥的战斗不少,但不会亲自下场厮杀。

孙权一辈子遭遇到的最危险的时刻,莫过于“逍遥津之战”了。

《三国志·张辽传》中记载:“辽被甲持戟,先登陷陈,杀数十人,斩二将,大呼自名,冲垒入,至权麾下。权大惊,众不知所为,走登高冢,以长戟自守。辽叱权下战,权不敢动。”

这是关于孙权的战争经历中,少有的需要他拼命的时候,但“权大惊,众不知所为”,“辽叱权下战,权不敢动”。

当然,这不能太苛求孙权,有多少人能在张辽如此的压力下,敢去跟张辽拼命?

只能说,在危机时刻的表现,孙权不如曹操跟刘备,需要拼命的时候,曹操和刘备大概不会怂,他们身边的将领怂的可能性也很小。

孙权不敢跟张辽拼命(是指率众冲锋,不是要孙权去跟张辽单挑,没那个必要),他的个人武力值无法判断,只能猜测,肯定很差。

四:总结

抛开年龄因素的对比(孙权到底是年轻多了,体力、反应力什么的肯定强于曹操和刘备),综合以上的介绍和分析,大致推断,如果三位君主互相单挑的话,结果是:

骑战:刘备第一,曹操第二、孙权第三。

步战:曹操第一(曹操平扬州兵叛乱时的表现很惊艳),刘备第二,孙权第三。

整体个人武力值:刘备第一、曹操第二、孙权第三。

这个推断仅为个人分析结论,未必准确,如有不同意见的读者,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探讨。

参考文献:《三国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曹丕称帝之后有过几次伐吴行动?都是什么结果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诸葛亮五次北伐失败的原因,曹丕伐吴为何大败,曹丕攻打东吴怎么败的

    曹丕,字子桓,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的开国皇帝。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黄初元年(220年),曹丕以帝王的身份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并开始了他七年的执政生涯。在执政期间,曹丕很完成曹操没完成的统一大业,他三次亲征东吴,却都被孙权轻松化解,曹丕差孙权太远了,真应

  • 刘滋:唐朝时期宰相,在相位无所启奏,但多谦退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玄宗时期的十位节度使叫什么名字,中唐时期主张不平则鸣的是,启奏意思

    刘滋(729年—794年),字公茂,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唐朝时期宰相。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出身彭城刘氏。左散骑常侍刘知几之孙。父刘贶,开元初为左拾遗,父子仍代为史官。刘贶依刘向《说苑》撰《续说苑》一十卷以献,唐玄宗嘉之。人物生平刘滋,字公茂,徐州彭城(今江苏

  • 杜式方:唐朝时期大臣,司徒杜佑的次子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杜佑的孙子,次子最后,太仆寺丞是什么官职

    杜式方(?-822年),字孝元,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人。唐朝大臣,司徒杜佑次子。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释褐扬州大都督府参军,转常州晋陵尉,累迁正议大夫、太仆卿,封上柱国、南阳县开国男。唐穆宗即位,转兼御史中丞,充桂管观察使。长庆二年,卒于位,赠礼部尚书。人物生平

  • 当初离关羽最近的人是刘封 他为何没有派兵支援关羽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关羽失荆州刘备为何不救,三国之刘封,如果刘封孟达去救关羽

    还不了解:刘封和关羽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封离关羽最近,为何不去营救关羽?首先我们先分析问题本身,刘封其实当时并没有可能拥有太多人马,刘封接下刘备的命令攻取上庸等郡县,当时他手中最多只有5千兵力,就算加上投降的魏国大军,也是绝对不可能有足够实力救援关羽。再谈

  • 杜佑的一生有哪些成就?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个人成就有哪些,包豪斯的成就及对后世的影响,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以及后世影响

    杜佑(735年~812年),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著名政治家、史学家,诗人杜牧的祖父。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杜佑出身京兆杜氏,门荫入仕,起家济南参军,历任剡县县丞,后投奔润州刺史韦元甫并随其赴浙西、淮南任职。大历六年(771年),入为工部郎中,出

  • 能和诸葛亮比肩的男人是谁?详解前秦宰相王猛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诸葛亮长相复原,诸葛亮最恨的人是谁,诸葛亮为什么出名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您走进前秦宰相王猛的故事。一代能相得“青葱岁月”王猛字景略,生于东晋太宁三年的北海剧县。史料记载王猛自幼家贫,以卖畚箕为生,但贫苦的王猛却胸怀大志,对军事用兵有着非常强的兴趣。公元354年东晋权臣桓温北伐

  • 李孚是什么人?他是何实力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善友介绍,吴佩孚是个什么样的人,实力不允许是谁说的

    所谓乱世出英雄。接下来听听我爱历史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三国时期的战争,那真是多如牛毛。战争除了运筹帷幄,疆场厮杀,还有很多有趣的事。今天,咱们就来聊聊三国时期最强“特工”李孚,一进一出两次突破曹操严密的包围圈,让曹操苦笑不已。李孚这个人,不用说在演义中,就是正史中也非常容易被忽略,他的事迹记载

  • 窦参:唐朝时期宰相,阴狡而愎,恃权而贪,因故被贬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贞元意思,唐朝黜置使,崔杼与庆封

    窦参(733~792年),字时中,雍州平陵(今陕西咸阳市秦都区)人。唐朝宰相,工部尚书窦诞玄孙。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少以门荫,累官御史中丞。参习法令,通行政术。为人矜严悻直,果于判断。唐德宗时以为宰相,阴狡而愎,恃权而贪,因故贬至柳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刘士宁赠送绢

  • 浑瑊为维护唐朝统治立下哪些功勋?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建立功勋的意思,军营立功勋,提起战刀立功勋

    浑瑊(jiān)(736年-800年1月1日),本名日进,唐朝中期名将,朔方节度留后浑释之之子。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浑瑊早年随父于朔方军征战。安史之乱爆发后,先后为李光弼、郭子仪、仆固怀恩的部将,大小数十战,军功最盛。仆固怀恩叛乱时,吐蕃军十万入侵,浑瑊率二百骑兵

  • 曹操当初找华佗治病 曹操后来为何将人杀了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佗为谁治病却被杀害,华佗治病救人,三国演义华佗之死

    对曹操杀华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操为什么执意要杀掉华佗?前言在我国古代,由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医术发展并不算快,但是依然涌现出了许多有名的医生,如张仲景、华佗、孙思邈等,他们对古代医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时至今日也是中医的典范。而华佗发明的麻沸散,更是世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