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孚是什么人?他是何实力

李孚是什么人?他是何实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340 更新时间:2023/12/18 1:47:02

所谓乱世出英雄。接下来听听我爱历史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

三国时期的战争,那真是多如牛毛。战争除了运筹帷幄,疆场厮杀,还有很多有趣的事。今天,咱们就来聊聊三国时期最强“特工”李孚,一进一出两次突破曹操严密的包围圈,让曹操苦笑不已。

李孚这个人,不用说在演义中,就是正史中也非常容易被忽略,他的事迹记载在《三国志·贾逵传》中(裴松之注引《魏略》)。李孚,字子宪,钜鹿郡(今河北邢台巨鹿)人。

李孚年少时一件小事,让人看出他的不一般。汉献帝兴平年间(194年-195年),李孚还是诸生(学生)时,本郡人民饥困,因此他种薤xiè(一种野葱)想要统计产量。他拒绝了所有向他索要作物者,连根茎都没有给他们,李孚自己也一点都没吃,所以当时人们也夸赞他意志坚定!

袁绍死后,袁尚领冀州牧,以李孚为主簿。公元204年,李孚随着袁尚一起前往了平原郡攻打袁谭审配留守邺城。曹操瞅准时机亲自率领大军包围邺城,围圈达四十里。最初让挖得很浅,并且挖成深二丈、宽二丈的深壕,把漳河引入壕沟,完全断绝了邺城内外的联系。自五月到八月,城内饿死的人超过一半。

邺城是冀州的核心,袁尚的大本营,袁尚于是亲率一万精兵回救邺城。袁尚想派出使者事先告诉邺城中的审配,自己援军已到,双方约定时间内外夹攻,或可以击败曹军。可是几万曹军的包围邺城,除非长了翅膀,根本无法穿越。

为了保证消息的顺利传递,李孚就自告奋勇去完成这似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李孚选了三位骑兵,但也不告诉他们要去哪,只是准备好粮食,连兵器都不需要带。李孚就这么带着人来到了邺城之外,让随从准备了30根“问事杖”,问事负责执杖行刑,他们所持就被称为“问事杖”。李孚趁着夜色来到了邺城城下,虽然当时有宵禁,但出来割草放牧者众多,所以李孚冒充都督过来也没人怀疑。

他从邺城北边开始围着城走,先走到东面,又走到南面,每到一处就呵斥曹军士卒,并且处罚有轻有重。当李孚路过曹操营帐,抵达邺城南面的章门时,他故伎重施又怒斥了守围的将士,还把他们都绑了起来。凭借李孚的演技,他成功突破了曹军的围守,跑到城下呼唤守城将士放出绳子拉自己上去。

审配看到李孚来了,大喜过望,城上士兵一听援军已到,都高呼万岁!大帐中的曹操,听到袁军喧哗,派人去问。当听说那个所谓都督原是袁尚手下的奸细。想到一贯耍诈的自己竟然被小小的李孚给欺骗了,曹操哈哈大笑。曹操边笑边说:“这个人进了城并不算完,一定会想法子出城,大家都打起精神来!”

成功混进了邺城,和审配约定好内外夹攻,但怎么出去告诉袁尚又成了个问题。李孚捻须三思,计上心头。当时城中极度缺粮,李孚于是让审配安排几千饥民都打着白旗、火把从三个城门出去投降曹军,而李孚和随从则化妆成饥民,跟在后边。

曹军以为城中都投降了,都在观看火把和饥民,没人注意出来的是些什么人。李孚和三个骑兵顺利从西北角突围而出。第二天天亮以后,士兵报告曹操李孚已经成功突围了,曹操抚掌大笑说:“果然和我说的一样啊!”

尽管李孚不辱使命,成功和审配取得联系,但是袁尚和审配的内外夹攻,还是被曹操双双击败。袁尚逃到中山国,李孚无处可去投靠了袁谭,继续担任主簿。此后曹操进攻袁谭,袁谭死后,城中一片混乱。

这时李孚大摇大摆的找到曹操营帐,告诉曹操护卫:“冀州主簿有话要和曹公说。”曹操一听是李孚,非常感兴趣,就让李孚进来。李孚说:“现在城中非常混乱,应当选新投降的并且为城中所信服的人,进城宣告谕令。”曹操说:“那你就非常合适。”

李孚问:“宣告什么谕令呢?”曹操说:“你自己看着办就行。”李孚于是进城宣告:“各安故业,不得相侵陵。”于是城内很快安定下来,然后李孚回去向曹操复命,曹操认为李孚是一个值得重用的人才,之后李孚官至司隶校尉,活到了70多岁。

毫无疑问,李孚是一个非常有才能的人。能够穿越曹操铁桶似地包围圈,一进一出,显示出了李孚的过人胆识。之后李孚献计,迅速平定城内混乱,也让曹操看到了李孚身上的闪光点。乱世之中,能有一番作为,有利于百姓,总是不错的选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窦参:唐朝时期宰相,阴狡而愎,恃权而贪,因故被贬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贞元意思,唐朝黜置使,崔杼与庆封

    窦参(733~792年),字时中,雍州平陵(今陕西咸阳市秦都区)人。唐朝宰相,工部尚书窦诞玄孙。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少以门荫,累官御史中丞。参习法令,通行政术。为人矜严悻直,果于判断。唐德宗时以为宰相,阴狡而愎,恃权而贪,因故贬至柳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刘士宁赠送绢

  • 浑瑊为维护唐朝统治立下哪些功勋?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建立功勋的意思,军营立功勋,提起战刀立功勋

    浑瑊(jiān)(736年-800年1月1日),本名日进,唐朝中期名将,朔方节度留后浑释之之子。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浑瑊早年随父于朔方军征战。安史之乱爆发后,先后为李光弼、郭子仪、仆固怀恩的部将,大小数十战,军功最盛。仆固怀恩叛乱时,吐蕃军十万入侵,浑瑊率二百骑兵

  • 曹操当初找华佗治病 曹操后来为何将人杀了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佗为谁治病却被杀害,华佗治病救人,三国演义华佗之死

    对曹操杀华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操为什么执意要杀掉华佗?前言在我国古代,由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医术发展并不算快,但是依然涌现出了许多有名的医生,如张仲景、华佗、孙思邈等,他们对古代医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时至今日也是中医的典范。而华佗发明的麻沸散,更是世界上

  • 古代旅游是一个费钱的事情 李白做官没几天为何能一直游山玩水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白想做官的诗句,关于李白的事情,李白为什么想做官

    对李白的钱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李白一生都没有正经当过几天官,却能一直游山玩水,钱从哪来的?在古代旅游是很费钱的一件事情,可诡异的是李白,这一辈子几乎都在游山玩水,祖国的大好河山都被他看光了看尽了,那么他的钱是在哪里来的?有人说大不了就穷游呗,一路乞讨过去,走在

  • 朱高煦和朱高燧造反之后,朱高炽是如何对待他们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高炽瓦解朱高煦,朱棣的三个儿子,真实的朱高煦

    明仁宗朱高炽,明朝第四位皇帝,明成祖朱棣长子。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朱高炽是一个比较奇怪的人。在他当太子期间,两个弟弟朱高煦和朱高燧都反对他,还联合起来造他的反。朱高煦和朱高燧的这种做法,让朱棣都看不下去了。朱棣想要严厉处罚他们,但是每次朱高炽都极力为他们求情,好不容易才把他们

  • 皇太极对海兰珠那么独宠 皇太极为何不立她作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为什么说皇太极最爱海兰珠,为什么皇太极那么宠爱海兰珠,为什么皇太极独宠海兰珠

    对皇太极和海兰珠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皇太极专宠海兰珠,为什么没有将她封为皇后?成吉思汗的后代海兰珠并不是满洲八旗的贵族女子,但她的出身同样显贵。她来自蒙古草原的科尔沁部落,出自大名鼎鼎的博尔济吉特家族,也就是成吉思汗的后世。满清在还未入关之前,就已经与蒙古部落

  • 孝庄作为皇太极的媳妇 孝庄死后为何不和皇太极合葬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皇太极为什么不爱孝庄,海兰珠跟皇太极几年,皇太极比海兰珠大多少

    还不了解:孝庄和皇太极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孝庄为何不愿与皇太极合葬?康熙也不知咋办,37年后雍正就地安葬。孝庄太后全名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这名字实在是太长了,所以必须要原谅编剧们将她称之为孝庄,毕竟这个称呼通俗易懂,而且朗朗上口。要不总说,我博尔济吉特布木布

  • 皇太极什么样的女人没有 皇太极为何对海兰珠念念不忘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皇太极只爱海兰珠,皇太极为什么恨大玉儿,怎么样才能让人念念不忘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皇太极和海兰珠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皇太极富有天下,为何对这个女子念念不忘,甚至无心恋战?清代是距离我们最近的封建朝代,清代的皇帝们也因此最为人所知。可是,说起清代的开国皇帝皇太极,反而是不显山不露水。不光康熙、乾隆比他有名,甚至连光绪、宣

  • 吕蒙的一生有何作为?孙权那么看重他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孙权劝吕蒙读书的原因是?,孙权为人如何,孙权的过人之处

    所谓乱世出英雄。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东吴四大都督,周瑜、鲁肃、吕蒙、陆逊,都是一顶一的英杰之才。那么,孙权最喜欢谁呢?答案是吕蒙,举个栗子,吕蒙病重时,孙权把吕蒙接到自己内殿中医治,孙权想一直看着吕蒙,又怕劳动吕蒙,于是在墙上偷偷凿了个洞观察吕蒙的病情。有人曾这么说,郭嘉

  • 代善当初身为储君又受器重 努尔哈赤为何要废黜他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清代代善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代善身居储君之位,又极受努尔哈赤的器重,最终因为何事被废黜?清太祖努尔哈赤凭借十三副铠甲起兵,之所以能在40多年的时间里一统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并尽占辽东地区,成为明代在关外的心腹大患,跟一帮名臣良将的辅佐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