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备临死前把兵权交给李严 刘备为何无视赵云

刘备临死前把兵权交给李严 刘备为何无视赵云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791 更新时间:2023/12/15 7:07:29

还不了解:刘备临死前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备临死前为何无视赵云,把兵权给了李严,一年后诸葛亮给出答案。

三国演义中,最励志的就是刘备的创业史,一个卖草鞋的打着匡复汉室的名义,居然和曹操孙权三分天下,不得不说刘备的确具备帝王的水准,尤其是在他临死前对赵云和李严的安排上,体现了他高明的帝王格局。

夷陵之战后的刘备一病不起,他了解自己的时代结束了,于是开始布局刘禅的时代。诸葛亮毫无疑问还是丞相,最重要的兵权应该交给谁,关系到刘禅时代能不能平稳过渡。

虽然关羽张飞已经不在,可是蜀汉的将军还有赵云、黄忠魏延、李严等人,出乎意料的是,刘备将军政大权交给了李严。

和前面几位相比,李严的知名度实在太低了,按照大家的想法,怎么也不会轮到李严掌握兵权,要是投票选举的话,一定是选赵云的,年轻帅气,武艺高强,忠诚,可以说在三国里面,赵云几乎是个完人。

刘备

夷陵之战以后蜀国危在旦夕

关羽被杀后,刘备调动所有蜀国大军发誓要为关羽报仇,结果被东吴的大将陆逊火烧连营,刘备为自己的不冷静付出了惨重代价,战败后的刘备觉醒了,他了解自己的时间不多了,这时候他开始考虑蜀国的命运。

首先是自己的处境,刘备不是四川人,一个外地人在四川建立蜀国,又带着蜀国那么多大军被打败,死的可都是四川人,蜀国上下一定会产生震动,这是必须要解决的。

所以刘备没有选择回成都,他派赵云火速前往接应,选择在军事要地白帝城驻扎。

这里是东吴进攻蜀国的必经之地,一是为了避免陆逊乘胜追击,这样会传达给蜀国一个信息,刘备即使战败,仍然在抵挡强敌。同时也避免了面对蜀国群臣的无数问题,有利于他的形象。

然后是蜀国的权利安排,其他部门的安排都很顺利,兵权由谁来掌握关系到蜀国的安定。

这次兵败,对于蜀国来说几乎是灭顶之灾,即使刘备不死,这个问题也要解决。

所以在当前的局面下,合理安排各机构负责人的任命问题,已经势在必行。其中兵权是重中之重,同时也是烫手的山芋。

选择李严的必要性

李严在四川非常有资历,在刘表做荆州牧的时候,就在几个县任职。

建安二十四年(219),刘备手下众臣劝谏刘备上表汉献帝,进位汉中王,当时给刘备写了一个劝进表,劝进表里面有11位核心人物,李严是其中一个。

李严的能力很卓越,建安二十三年(218),贼寇在郪县起兵叛乱,纠集了数万人,气势汹汹杀到资中县。当时刘备远在汉中,李严立刻率本郡士兵五千人前往讨伐,斩杀贼首,大败叛军。

刘备于是加封李严为辅汉将军,兼任建为太守。他做建为太守期间,凿通天社山,修筑沿江大道,整个城市焕然一新,获得一致好评,"吏民悦之","观楼壮丽,为一州胜宇"。

李严

相比之下,刘备集团大部分都是外省人,在蜀国,他们不如李严有群众基础,用他掌管兵权有利于稳定蜀国民心。

有人说李严和诸葛亮不和,这样安排是不是不妥当?其实这才是刘备的高明之处。

在汉朝的时候,丞相的权力是很大的。身份和地位仅次于皇帝。尤其是蜀国,刘备对诸葛亮那么器重,导致诸葛亮的影响力过大。

刘备在的时候,诸葛亮这个状态没有问题,刘备一死,诸葛亮的权利就会更大,这就是刘备最担心一个问题。

他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古往今来,丞相专权的案例比比皆是。

在刘备心里,诸葛亮有一个致命的问题,那就是事无巨细都要自己操作,也就是说他不太相信别人的能力,这就导致一个问题,人才培养跟不上。这种行为后果非常严重,也就是说,离开了诸葛亮刘备就玩不转。

虽然诸葛亮为了刘备鞠躬尽瘁,全心全意,可是这种做法严重影响了蜀国的发展,同时也导致权力过度集中在诸葛亮手里,这是帝王大忌。

在蜀国,只有刘备才能对诸葛亮形成一个权利平衡。毕竟诸葛亮还非常年轻,刘备以及身边的核心人物年龄都差不多,随着他们的离去,诸葛亮就变成蜀国资格最老的人物。

这对于刘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阴影,诸葛亮能否不忘初心,这个就不好说了,刘备不得不防。实际上,这个时候的君臣关系就像夫妻,本来是最亲密的关系,一旦其中一个有个三长两短,另外一个首先是重点怀疑对象。

事实上刘备的判断非常正确,刘禅被诸葛亮压制多年,一直愤愤不平。蜀汉最初也是派系林立,到最后,大致形成两派,以诸葛亮为首的荆州派,和李以李严为首的本土派,作为征服者。

刘备集团和当地势力有一定的摩擦,加深与四川本土势力的关系,一直是刘备的重要工作,在这方面,李严做得非常好,深得刘备的信任。

这次刘备兵败必须对大家有个交代,这时候李严的位置就更加重要了。因此,刘备就是因为李严和诸葛亮不和,才把兵权交给他,对诸葛亮形成一定的制约。

为什么不选择赵云

赵云的综合实力有目共睹,尤其是让曹操羡慕不已,认为有了赵云,大业可成。在三国的武力排名上,一吕二赵三典韦吕布早就被曹操杀了,在三国中没有起到什么作用,所以赵云是实际上的第一名。

赵云跟随刘备多年,除了武艺高强以外,,他没有跟随任何派系,也没有形成自己的派系。

但赵云有个致命的问题,那就是他和诸葛亮一直配合得比较好,如果用他来牵制诸葛亮,显然不合适。

关键是刘备对赵云另有安排,随着关羽张飞的离去,在蜀国,赵云实际上已经成为最有资历的人。

赵云

对于刘备来说核心目的是为了刘禅顺利继承他的大业,刘禅没有任何军功,要当好这个皇帝,需要迅速积累自己的势力。刘备必须为他安排一个将军,既可以保证他的安全,又可以在影响力方面有利于他的统治。

按照这个要求,非赵云莫属,赵云在曹操的千军万马中救过刘禅,这是一个绝好的缘分。

对于刘禅来说蜀中只有赵云最亲,在刘备时代,赵云一直被压制,他的军功和他的能力很不匹配。

他品德卓越,可他毕竟是一个人,也希望建功立业。刘备就让刘禅来做这个好人,刘禅即位,必然封赏赵云。在赵云心里,一定会感觉这是出头之日,一定会对刘禅感恩戴德。这样的安排,于公于私,合情合理。

一年以后诸葛亮向世人道出真相

问题的核心还是如何面对东吴,刘备在永安一带的布局,虽然暂时稳定住了局势,可是如果没有进一步的安排,东吴还是大患。

如果蜀国想生存下去,必须和东吴联合,这一点孙权非常清楚,刘备这么一冲动,那就没法聊了,不打你就不错了。

为了联合东吴,下面的安排体现出刘备集团的高瞻远瞩。

首先任命李严统领蜀国兵权,不过,李严被授予军权之时,刘备还有一道诏书:“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永安在益州和荆州交界处,实际上就是让李严镇守边疆。

这样安排有很多好处,对于东吴的关系方面,赵云是当时蜀汉最厉害的将军,如果赵云在永安统兵防御,这就会给东吴一个信号,蜀国拿东吴当敌人,这样做不利于两家和解。

相比之下李严在孙权心里是个无名小卒,他来驻守相当于对东吴释放一个善意,避免引起东吴的敌对情绪。

同时因为李严在蜀国根深蒂固,有一定的影响力,如果过多参与政权的过渡也会节外生枝。

一年以后,蜀汉政权完成平稳交接,诸葛亮重新梳理和东吴的关系,毕竟和孙权有过良好的合作,双方有一定的基础虽然过去有一些矛盾,可是当事人都不在了。

为了彼此的生存还是要往前看,在诸葛亮的努力下,蜀国终于跟东吴和解,并且重新成立军事联盟,这就是诸葛亮给出的答案。

在刘备去世后,刘禅成为了蜀国第二任皇帝。刘禅第一件事就是封赵云为中护军、征南将军、封永昌亭侯。

中卫军的职责是他的老本行,保卫皇室安全,还有一个重要的职责就是选拔武将,处理武将的人事调动。实际上是和刘禅,诸葛亮共同掌握军权。对赵云这样的安排,一定是诸葛亮和刘备早就和诸葛亮商量好的结果。

毕竟军权是一个国家,尤其是处于强敌威胁的蜀国最重要的权利,作为国家的元首,不能不慎重考虑,如此重要的职务,在蜀国也只能由赵云来担任。赵云虽然不是蜀军的统帅,但却是真正的蜀国顶梁柱,无冕之王。

参考文献

《三国演义》《三国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张鲁是什么出身?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下海旷大成最后的结局,鲁海牛结局,张鲁之母

    东汉末年,在曹、刘、孙“伟岸身躯”的衬托下,无数曾经割据一方的诸侯沦为了炮灰。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逐鹿中原,那么三国结局最好的诸侯是谁呢?董卓、袁绍、袁术、吕布等人自然算不上好结局,那么曹操、刘备、孙权呢?看似曹孙刘分别建立政权,显赫一时,但最终都难逃覆

  • 三国时期张鲁是什么人?他为何会看不起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刘备还是个厚道人啊,刘备是小人吗,鲁肃为什么对刘备那么好

    在东汉末年群雄中,张鲁的地盘不大,只有汉中一地。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文章。公元215年,曹操亲率大军征讨盘踞汉中的军阀张鲁。张鲁得知弟弟在阳平关“率众数万,拒关固守”、兵败被杀后,方寸大乱,接受谋士阎圃建议,率军前往巴中。益州牧刘备闻“鲁走巴中”,主动向他挥舞橄榄枝,“将迎之。”阎圃

  • 明朝开国六公爵只有徐家的爵位传到明末 其他五家人都去了什么地方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朝开国公爵列表,明朝开国六王下场,明朝徐家一门两国公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明代开国六公爵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明代的开国六公爵,为何只有徐家的爵位传到明末?其他五家去哪了明代初年,朱元璋一共封了六个公爵,分别是李善长、徐达、李文忠、冯胜、邓愈,以及常遇春的儿子常茂。但是这六个开国公爵,除了徐达之外,其他五个爵位都

  • 历史上郑和下西洋时为何要带上一些宫女,是因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郑和下西洋为什么带50岁的妇女,郑和下西洋带多少兵,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影响

    郑和下西洋在我国古代外交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倘若说起中国古代的外交史,人们不得不说起两个人——一个是开通了西域丝绸之路的张骞,另一个则是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的郑和,二人都为中国的外交事业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在这二人之中,郑和比较特殊,因为此人是个太监,但

  • 徐惠是什么人?历史上的她有何才能?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潘仁美是谁,历史上有徐令宜这个人吗,历史上有敏代这个人吗

    徐惠,是天才女诗人,是李世民的宠妃,也是胆识过人的“谏臣”。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我们都知道武则天是古代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虽然她在位期间多次屠杀皇室成员,也大搞酷吏政治,杀了不少人。也有人说她谋权篡位,更是传出一些野史丑闻。但是武则天毕竟是一位正统皇帝,而且在位期间政绩显著,完美的承接了贞观

  • 合肥之战孙权都派出了哪些猛将?他们是何表现?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孙权的猛将有哪些,孙权谋士排名,江东是孙坚打下来的还是孙策

    合肥之战的胜利对曹魏来说意义十分重大,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建安二十年(215年),孙权率十万大军,进攻合肥,这就是三国历史上著名的“合肥之战”。这一战,孙权被张辽率七千人击败,孙权被打的落花流水。张辽差点活捉了孙权,杀的江南人人胆战心惊,小孩晚上听说张辽的名字,都不敢哭了。孙权惨败,大将死的死

  • 胤禔是什么人?九子夺嫡之后他是什么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九子夺嫡每个人的后代,胤礽结局,清朝十三阿哥胤祥

    清朝康熙帝在位后期,围绕着储君之位,爆发了一场激烈的争夺,后人称其为“九子夺嫡”。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倘若要说康熙这辈子做得最失败的事情是什么?那大概是晚年没有平衡好各个阿哥的势力,最终造成了大阿哥爱新觉罗·胤禔、二阿哥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

  • 历史上高纬的一生有过几任皇后?分别都是哪些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太后排名顺序,历史上哪个女人嫁了好几个皇帝,郭子仪一生经历了几朝皇帝

    高纬是北齐第五位皇帝,齐武成帝高湛次子。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南北朝时期有一个国家,名号北齐。北齐的末代君主高纬,9岁登基,一生没做什么名垂青史的大事,反倒在荒淫无道上,臭名远扬。高纬9岁登基,在位12年,一共有四位皇后。高纬的第一任皇后,人称斛律皇后。本是北齐丞相的女儿,是高

  • 历史上汉文帝是如何虚怀纳谏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上善于纳谏的皇帝,虚怀,历史上听取谏言的皇帝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您走进汉文帝虚怀纳谏的故事。思想家贾谊提出农业生产是立国的根本,只有把粮食积贮得多了,才能攻能守。政治家晁错提出重农轻商的主张,提出使农民附着于土地的观点,文帝都采取了措施加以实行。西汉初年,儒生陆贾与叔

  • 朱由检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登基称帝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明思宗朱由检,大明第十七位皇帝 ,亦是明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公元1627年8月22日,年仅22岁的明熹宗朱由校突发重症,最终病死在了乾清宫之中。最令人忧心的是,此时的朱由校还年轻,因此膝下没有子嗣。此外,由于朱由校是突然病逝的,谁也没有预料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