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马谡的死是因为诸葛亮对刘备的偏见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马谡的死是因为诸葛亮对刘备的偏见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695 更新时间:2023/12/11 11:43:58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马谡之死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马谡之死,并非死于军事能力,而是死于诸葛亮对刘备的“偏见”

街亭一战,虽未给蜀汉造成很大的损失,但马谡擅自行动、违抗指挥,让本次北伐刚刚出师就无功而返。

对于诸葛亮贸然提用马谡守街亭一事,以及先帝刘备白帝城的嘱托,让诸葛亮为这位马参军背了不少黑锅。既然刘备有言在先,为何诸葛亮任然重用马谡,放着魏延、吴壹此等大将不用,选一个丞相府参军领兵驻守要道算怎么回事?言论虽多,无非是觉得用马谡过于冒险,指责诸葛亮识人不明。

其中缘由果真如此吗?

为什么要说马谡之死,其实是死于诸葛亮对刘备的偏见呢?

刘备作为集团主公,在选人量才之上有自己的一套标准,其中最为核心的标准就对上绝对的服从。这种服从不管是职级命令上的,还是生活闲谈之中,他需要下属在任何场合都要保证对自己意见和言论的顺从。所以给刘备谏言的时候,臣下们都十分小心,生怕说错话,就连简雍劝谏刘备不要对蜀地百姓酿酒处过重刑罚之时,都是借以隐喻,言语十分谨小慎微。

简雍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是蜀汉集团元老股肱之臣,和刘备是同乡,小时候就有交情,与刘备的交情超过集团内任何一人。简雍“性情倨傲,行为不检,即使刘备在座,他依然伸脚侧身,没有威仪,任意妄为”,即便有狂放的性格,但是简雍深知刘备心思,行为上可以没有约束,但是言语上如果不注意的话极可能就会触怒刘备。

从底层走向最高权力舞台的刘备,内心极度缺乏安全感,更会在意群臣对看法,如若言论行为稍不称心,便视为轻视王权,惩戒相向。称王之后的刘备,心理变化更为极端,内心虚荣的极度膨胀,已经听不进任何的谏言。

庞统在酒会触怒刘备,刘备让其赶紧离开,事后认识到自己的问题,重新请来庞统之后也没有认错。现在的刘备,只是刚刚占据长沙四郡,暂还不是益州之主,对眼前这位国士就已经表现得“有失风度”了,和当年那个“三顾茅庐”礼贤下士的刘备来说,前后也只过了六年而已,然而刘备的心态已经变了。

除了庞统,刘备曾因不满蒋琬的工作态度,差点将其处死,好在诸葛亮即使劝阻,才保全蒋琬性命,否则著名的“蜀汉四相”就得三缺一了。而刘备又很赏识彭羕这样的人,一再提拔,而彭羕自矜之色甚嚣尘上,诸葛亮对这种小人很是不满。

在诸葛亮眼中,刘备对人物的评价浮于表面,不够深刻,不能够知人用人。之前差点失去庞统,幸好得鲁肃和诸葛亮力保,后差点处死蒋琬,否则损失了一员重臣;相反又重用了刘封糜芳、彭羕之辈,给新成立的蜀汉政权带来了不安定因素。

总而言之,刘备看人不太行。

与其说诸葛亮对刘备量才有“偏见”,不如说诸葛亮更相信自己。作为蜀汉实际第二号股东,在董事会拥有一票决定权的诸葛亮,对集团内部皆了如指掌,并且对员工业绩、能力、性格事无巨细一一了然于胸。演义中所说“凡三十军棍以上的刑罚,丞相无不过问”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刘备看人看的是感觉,而诸葛亮看人看的是大数据,哪个人行哪个人不行,诸葛亮皆有理有据可循。

至于马谡嘛?刘备觉得行的最后都不太行,觉得不行的最后都很行,那你说马谡行不行?反正和主公反着选就没错。诸葛亮会选择马谡有个原因在于补齐,虽然诸葛亮成就很高,但是就统帅用兵来看,《三国志·诸葛亮传》说得很中肯“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军事方面并非他的强项。马谡对军事独有见解,经常和诸葛亮彻夜长谈,在前几次军事行动之后都提供了很不错的策略,诸葛亮也很信任马谡。

马谡虽死不足惜,但是对于刘备临终前的评价,诸葛亮也未能深信终究也是有其缘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陶谷事是什么人?陈桥驿兵变他扮演着什么角色?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陈陶在哪,陈志是什么电视剧里的人物,阿炳的人生经历

    赵匡胤是宋朝的开国皇帝,他结束了五代十国那混乱不堪的局面,完成了全国大部的统一。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赵匡胤发动陈桥驿兵变、上演黄袍加身闹剧、率部回京欣欣然登帝位时,才尴尬地发现,自己只顾抢夺柴氏江山,却把“禅位”仪式置之脑后。没有后周皇帝的“禅位诏书”,登基便是贻笑后世

  • 孙权称帝后孙坚被追封为皇帝 孙策为什么只是一个王爷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孙权称帝后追封孙策为,陶谦,孙坚是皇帝吗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孙权和孙策,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孙权称帝后,为何只将孙坚追封为皇帝,而孙策只是一个王爷呢?自古以来朝代的更替大多都是新任者对前任的不满和对权力的觊觎,前任者也并未审时度势,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变革发展,却在当时的社会中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和百姓疾苦,对于各人来说

  • 李渊想平衡亲情与权力,却差点葬送了大唐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李渊是哪里人,李渊晚年生活怎么样,李渊父亲

    唐高祖李渊,字叔德,中国唐朝开国皇帝(618年6月18日-626年9月4日在位),初唐政治家、军事统帅,唐太祖李虎之孙,唐世祖李昞之子。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都说皇家无亲情,这话听起来有几分道理。纵观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宫廷政变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每到了

  • 刘备离公孙瓒投靠陶谦,他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备投靠公孙瓒是哪年,最初向刘备推荐诸葛亮的人是谁,公孙瓒为什么对刘备好

    刘备,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史家多称其为先主。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兴平元年(194年),曹操以为父报仇为名再度攻打徐州,徐州牧陶谦不能抵挡,向青州刺史田楷(公孙瓒手下)求救。田楷与刘备一起前往救援,到徐州后陶谦给刘备增丹杨兵四千,刘备

  • 夏侯惇和夏侯渊都是曹操的兄弟 两人的待遇为何差别那么大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夏侯惇和张飞是什么关系,夏侯渊和夏侯惇谁厉害,夏侯惇与夏侯渊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夏侯惇和夏侯渊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同样是曹操兄弟,夏侯惇和夏侯渊为什么受到的待遇区别这么大?曹操陈留起兵以来,谯县老家有许多兄弟前来相助,其中就有曹仁、曹洪、夏侯渊等人,他们散尽家财,招募士卒投靠曹操。随着家族势力的加入,曹操的队伍日渐强

  • 历史上奕纬为何会被父亲道光帝一脚踹死?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上真实的胤祥知乎,道光皇帝长子奕纬,宣统皇帝的父亲

    旻宁,为嘉庆帝的第二子,于嘉庆二十五年七月十八日继位,定年号为“道光”。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提起爱新觉罗奕纬的名字,很多人都不熟悉这一位到底是谁?如果不是翻阅清朝的衰亡史,谁也不会注意到一个英年早逝的皇子。毕竟在清朝,皇子早逝,真实是太正常了。

  • 夏侯惇打仗可以说是屡战屡败 曹操为何还要重用夏侯惇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夏侯惇唇枪舌战和守而必固,夏侯惇文武双全绝地反击,夏侯惇和关羽谁更厉害?

    对夏侯惇和曹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夏侯惇没打过啥胜仗,甚至可以说屡战屡败,曹操为何还是重用他?古时候,一个武将能否被重用,毫无疑问要看他的能力,历史上出名的武将几乎都是功勋卓著的,不过凡事总有例外。三国时期,有位武将便没什么战功,甚至可以用屡战屡败来形容他了,

  • 关羽在过五关斩六将的时候 关羽为何没有对夏侯惇下手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关羽和夏侯惇哪个厉害,关羽为什么要过五关斩六将,夏侯惇和关羽继续打下去

    还不了解:关羽和夏侯惇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关羽杀了曹操诸多大将,为何没有对夏侯惇动手?关羽不杀夏侯惇的诸多考量关羽在《三国志》之中被称为万人敌,手刃名将数十名,功勋卓著,那么,为何在《三国演义》之中没有对夏侯惇动手呢,虽然两人交锋次数只有两次,但过五关斩六将

  • 历史上真实的令妃魏佳氏在后宫的地位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富察皇后和令妃的关系,令妃是什么地位,历史上真实的令妃魏佳氏

    俗话说一入宫门深似海。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在乾隆的后宫之中,有一位令人记忆深刻的女性,此人便是魏佳氏令妃,她是乾隆中后期最为宠爱的女人。在《延禧攻略》中,令妃是一个令人喜爱的角色,人们也为她能够获得皇帝的宠幸而高兴,不过在《如懿传》中,令妃却是一个不折

  • 夏侯惇作为曹操最信任的武将 夏侯惇到底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孙策打不过夏侯惇,夏侯惇打过胜仗吗,太史慈和夏侯惇谁厉害

    对夏侯惇和曹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常败将军夏侯惇,为什么是曹操最信任的武将?他到底有多厉害?曹操手下名将如云,为什么他最敬重、最信任夏侯惇?其实,不管在演义中,还是在历史上,夏侯惇永远都是曹营第一大将!本文将分别从演义和历史这两个角度进行分析讨论,夏侯惇到底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