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戚夫人再被做成人彘的时候 戚夫人为何不选择自尽

戚夫人再被做成人彘的时候 戚夫人为何不选择自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348 更新时间:2024/1/15 17:34:01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戚夫人被处置成人彘,为何不直接自尽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

古人云“最毒妇人心”,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之中,不仅有男性为了争夺权势地位而明争暗斗,手段尽出,有些女性同样心狠手辣,或许是为了稳固当前的地位,或许是为了扫清自己当前的阻碍,女性的狠辣程度丝毫不弱于男性。

比如一代女皇武则天,她在光鲜亮丽的表面之下也是狠心至极,为了让皇帝李治宠爱自己,不惜亲手杀死自己的孩子,嫁祸皇后,强迫李治将其废掉,引起太子李弘不满之后,又暗中将其毒杀,可以说是毒辣至极。

在汉朝也有一位狠人,出于争宠的原因竟直接将戚夫人处置成了人彘,并对其百般羞辱,但令人不解的是,遭受如此侮辱的戚夫人并没有选择自尽,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她依旧顽强的活着?其实很简单。

储君之争

仅从名字来看,就知道戚夫人出身名门,戚姓,乃是当年周王室姬姓的分支,妥妥的贵族,其父亲乃是秦朝时期的官员,只不过秦朝很快被项羽刘邦所领导的农民起义军队所灭亡,楚汉之争开始之后,刘邦当了汉王。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戚姬被刘邦得到,由于吕后年龄偏大,又有些许衰老,在戚姬嫁给刘邦之后就失宠了,很快戚夫人就为刘邦生下了一个儿子,刘如意,对于古人来说,有了儿子就等于有了竞争的筹码。

当时大汉朝已经建立,戚夫人就想借着刘邦对自己的恩宠,让皇帝违背嫡长子继承制度,立自己的儿子刘如意为太子,所以经常抱着刘如意在刘邦面前现身。一次刘邦身染疾病,戚姬整日照顾,晚上还将刘如意抱到刘邦身前。

当时刘邦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对戚夫人说道:“我绝对不允许我的儿子在我的爱子之上”,虽然没有明说,但是意思已经非常明了。

第二天上朝之时刘邦就开始同群臣商议另立储君的事情,但令人没想到的是这个想法遭到了大多数人的反对。

刘邦并没有放弃这个想法,随着其病势逐渐加重,就更加坚定了更换太子的想法,群臣只得再次进行劝阻,甚至用称病不出的方法同刘邦进行对抗,刘邦出于无奈只能假意答应,但更换太子的想法却不曾改变。

面对朝中群臣的集体对立,刘邦终于是选择了妥协,将戚夫人叫到自己的身边说,我原本是想更换太子的,但奈何太子在朝中的支持者较多,且自身已经羽翼丰满,其位置就更加难以撼动,要是强行改变,恐怕会引起政局动荡。

最终刘邦没有更换太子,为了保证刘如意的安全,将其封为相国并直接外调,做完这些事情之后不久,刘邦就去世了,吕后的儿子当上了皇帝,吕后自然是变成了太后。

悲惨命运

吕后是一个睚眦必报的人,戚夫人在失去刘邦的宠幸之后,自然是被吕后疯狂打击报复,不止是戚夫人,刘邦生前所宠幸的妃子全都被吕后囚禁了起来,由于戚夫人与其有过位置的争夺,所以将其独自囚禁在永巷。

吕后也没有放过她的儿子刘如意,以其年龄尚小,需要多加照顾为理由,多次将其从封地召唤回宫,原本是要将其处死的,但是新继位的汉惠帝非常仁慈,对弟弟十分喜爱,亲自接他回宫不说,俩人还一同居住皇宫,形影不离。

这让吕后很难下手,但有一日,汉惠帝早上起来很早出去打猎,吕后就趁此机会给刘如意下了毒,汉惠帝回来的时候,他已经亡故了。处理完刘如意之后,吕后再一次将目光看向了戚夫人,此人才是与她争夺位置的最主要人物。

当时的戚夫人在永巷之中,整日不得外出,在这个与世隔绝的环境之下过着奴隶一样的生活,劳作之余,经常唱一首“舂歌”,大致意思就是儿子在外为王,母亲却是奴仆一个,两者不能相见,何时才有人将自己解救出去。

吕后知道以后,认为这是戚夫人对自己的指责,这就正好有了处理戚夫人的理由,便下令砍断戚夫人的手脚,挖掉了其眼睛,用火熏聋了她的耳朵,毒哑了她的嗓子,将其关在猪圈之中。

还为其取了一个极具屈辱性的名字“人彘”,所谓彘,就是猪的意思,将人与其联系在一起,屈辱的意味可想而知,及时这样吕后依然没有罢休,甚至还让自己的儿子,晋惠帝前来观看,可以说是惨绝人寰。

戚夫人作为皇帝的宠妃,在自己蒙受如此屈辱的情况之下,本应该以死明志,但她终究还是顽强地活着。

原因所在

戚夫人之所以在如此酷刑之后依然活着,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她想见自己的儿子一面,因为被囚禁,所以并不知道外界的消息,心中唯一支持她活下去的信念就是那个在外地“封王”的儿子。

戚夫人的心中认为,或许是因为自己儿子的封地太过遥远,或许是因为消息封锁太过严密,儿子就像自己歌中所唱的那样,并不知道自己目前的处境,所以她抱有最后一丝希望,能够再见儿子一面。

自古以来,母性的力量永远是强大的,而母子之间的情感,就是戚夫人活下去的最后一丝信念支撑,只不过还在苦苦忍受的戚夫人,并不知道自己的儿子已经被吕后所毒害,依旧这样在屈辱下苦苦坚持着。

当然戚夫人的坚持最终有了些许回报,虽然没有见到自己的儿子,但是被后人洗刷了冤屈,吕后被推翻之后,被指出了三宗罪,其中有一条就是对戚夫人及其儿子的迫害,甚至将当时不加劝阻的朝臣都一并治罪,也算是对戚夫人的最后一丝安慰。

总结

子女可能是父母这一生最大的牵挂,有时或许是其前进的动力,有时或许是其困境之中坚持下去的动力,有时或许就是其生命垂危之际最后一丝希望与信念,就像刘如意与戚夫人那样,而戚夫人不知道儿子已经亡故,或许并不是一件坏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刘封为何不救关羽?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孟达为什么不去救关羽,为什么刘备一定要杀死刘封呢,刘封根本救不了关羽

    关羽兵败身死,是刘备暮年遭遇的最大失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刘封镇守的东三郡(西城、上庸、房陵),本属于汉中,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和南郡之间隔着宜都郡(今湖北宜昌)和南阳郡(包括襄阳、樊城)。从东三郡出兵到荆州地区,最方便的路线是沿汉水东进,可以直通襄阳、樊城(另一头通往汉中)。这也是关羽北伐

  • 吕不韦最后的结局到底是如何造成的?他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皓镧跟吕不韦,吕不韦有后吗,吕不韦

    吕不韦,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官至秦国丞相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秦王政时吕不韦惨遭打压,最后被迫自杀。那么吕不韦度是如何从富商做到宰相,又度过了怎样传奇的人生,一,奇货可居吕不韦早年从事商业活动,因为善于经商,很快就成为著名的大富商。一

  • 明朝灭亡时还有十五万锦衣卫 他们为何没有出现救国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东厂西厂锦衣卫区别,明朝有锦衣卫为什么还会灭亡,崇祯什么时候废除锦衣卫的

    对明朝灭亡时,让人闻风丧胆的15万锦衣卫为啥不见了,他们去了哪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十五年,罢仪鸾司,改置锦衣卫,秩从三品……”——《明史》锦衣卫,是明朝政治生活当中的一个极为特殊的组织。这个组织设立于明太祖洪武十五年,虽然后来经历过一段时间的裁撤,但又因为明

  • 三国时期魏延、王平与张郃三人的实力孰高孰低?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魏延和黄忠哪个厉害,魏延能打过张郃吗,三国时期武将武力排名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诸葛亮第一次北伐,马谡去守街亭,诸葛亮不放心,派王平协助马谡,以挡张郃,诸葛亮为了防止出现闪失,加派高翔屯兵列柳城,又担心高翔不是张郃对手,派魏延屯兵在街亭之后,作为接应,总守汉中咽喉,相当于给街亭上了双保险,结果,马谡屯兵山上,被张郃切断取水之

  • 永淳公主是什么人?她与驸马陈钊之间有何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明代公主和亲,银琦公主,陈朝公主

    永淳公主是明睿宗的小女儿,明世宗的同母妹妹。母为慈孝献皇后。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这件事记在《万历野获编》中,说的是永淳公主选驸马的事。朱元璋在建国后,曾立下一条规定,但凡公主择选的驸马,必须出自低级官吏或寻常百姓家。永淳公主到了挑驸马时,自然也不能破例

  • 历史上雍正很忌惮岳钟琪?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岳钟琪夺了年羹尧兵权,张广泗与岳钟琪,雍正王朝岳钟琪的演员

    岳钟琪是岳飞的第二十一代子孙,也继承了岳飞的武才,成为了清朝著名的将领,屡立战功。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文章。所有人都看出来,雍正忌惮岳钟琪了。为什么说所有人都看出这一点了呢?其一,雍正三年(1725年)的时候,雍正处死功高震主,同时又飞扬跋扈的年羹尧。作为年羹尧副手的岳钟琪,这时候并

  • 唐高宗时期唐朝武力十分英勇 后面为何基本都屡战屡败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唐高宗时期的年号是什么风,唐太宗会武功吗,唐高宗李治时期宰相

    还不知道:唐高宗末期,为什么唐朝军队几乎屡战屡败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唐高宗时期,唐朝的武力非常英勇,而到末期几乎屡战屡败,这是为什么呢?首先,当时制度的失败是一方面根据史料记载,唐太宗统治时期,有一个府兵政策。意为农民在战争时期为国出征,而如果说非战争时期则

  • 乾隆继位后,是如何治理国家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乾隆闭关锁国的影响,乾隆推翻新政,乾隆玉玺现在藏在哪个国家

    弘历,清朝第六位皇帝,在位六十年,年号“乾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清朝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二月,康熙皇帝幸圆明园,时年十一岁的皇孙弘历,也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受父命谒见康熙。康熙见到乾隆后,异常喜爱,不但马上将其接进皇宫养育,还亲自为其授课,对他的态度

  • 宋朝和明朝之相差百年 两个王朝给人感觉为何相距甚远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宋朝是古代最好的王朝,明朝和宋朝差了多少年,宋朝是汉族王朝吗

    还不知道:宋朝和明朝之间,明明只有九十年的相隔,为何感觉两朝相距甚远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1279年宋王朝结束了自己的历史使命,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王朝,从时间方面来看,宋王朝和明朝仅有89年。宋朝和明朝相差时间并不短,但却不少人觉得这是两个不同的时代,

  • 唐朝打败仗领土能越来越多 宋朝常打胜仗为何越打越少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朝军事实力弱的原因,宋朝军事实力比唐朝

    对为何唐朝常打败仗,领土却越多,宋朝常打胜仗,领土却越少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网上有个问题问:为何唐朝常打败仗,领土却越多,宋朝常打胜仗,领土却越少?这个问题问得挺有意思。今天我们来聊一聊这话题。客观上讲,唐朝确实打过不少败仗,而宋朝也确实打赢不少战役,但是要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