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赵光义登基之后为何要拉拢读书人?他做了哪些事情?

赵光义登基之后为何要拉拢读书人?他做了哪些事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784 更新时间:2024/1/16 4:11:19

赵光义,宋朝第二位皇帝,976年-997年在位。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宋初,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十月,宋太祖赵匡胤猝死,皇弟、晋王赵光义登基,是为宋太宗

出于政治原因,赵光义一改过去在先皇帝死后第二年才更改国号的常规,于开宝九年十一月即改国号为太平兴国元年。

除此外,赵光义对弟弟赵廷美,两个侄子赵德昭、赵德芳,以及宰相薛居正、沈伦、薛居正,枢密正、副使曹彬、楚昭辅等政府、军队的首脑大肆加官进爵。

这当然是为了安抚,因为不管赵匡胤是否非正常死亡,赵光义都是在其拥有两个成年儿子的情况下,搞了一出“兄终弟及”。

质疑声是肯定有的,所以,赵光义要尽快安抚重要人物,稳定朝堂,再来一步步让天下人认可他这个新皇帝。

关于军队,赵光义在给正掌权的曹彬、楚昭辅、潘美(当时人在攻打北汉的宋军中)等人加官进爵之外,又于当年十二月,把攻打北汉的宋军给调了回来。

这支军队是赵匡胤为了消灭北汉这个割据政权,在当年八月派出,其中绝大部分是精锐禁军,赵光义是在防止前线将领拥兵支持赵匡胤的儿子们,宁可暂时放弃灭国之功。

在安抚了顶层皇族、官员,又从前线撤回了禁军之后,赵光义才开始了真正的大动作。

他的大动作主要是针对读书人,宋朝自赵匡胤时期,就开始执行“以文抑武”的国策,读书人的地位高涨,赵光义需要全天下的读书人都认可他这个皇帝。

只有读书人都认可了他,才能最大限度消除“兄终弟及”和“烛影斧声”的负面影响。

为此,赵光义于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刚开年就动作频频,为拉拢读书人,他主要做了三件事。

第一:大量录取新进士

太平兴国二年正月,赵光义即迫不及待地开科举,在这次科举中,赵光义收买读书人的行为昭然若揭。

首先,他要求全国各地符合条件的考生,免于地方上的考试,全部直接到京城来参加省试,到京城的路费还由国家供给。

根据《续资治通鉴长编》等史料中的记载,这一次大规模召唤士子们来京,就召了五千多人:“先是诸道所发贡士凡五千三百余人”。

然后,赵光义从这些士子中,经过考核,录取了五百人为官,接近百分之二十的比例。《续资治通鉴长编·卷第九》中记载:

戊辰,帝御讲武殿,内出诗赋题覆试进士,命翰林学士李昉、扈蒙定其优劣为三等,得河南吕蒙正以下一百九人。庚午,覆试诸科,得二百七人,赐及第。又诏礼部阅贡籍,得十五举以上进士及诸科一百八十四人,并赐出身......凡五百人......第一等、第二等进士并《九经》授将作监丞、大理评事、通判诸州,同出身进士及诸科并送吏部免选,优等注拟。宠章殊异,前代所未有也。

史书为啥会评价“前代所未有也”?因为在宋太祖赵匡胤时代,前后十多次开科举,一共也才录取了不到两百名进士。

赵光义一次就搞了五百人当官,以至于宰相薛居正都嫌录取的人数太多了,一下子来这么多官,宰相们安排起来也头疼。

但赵光义可不管这些,他要的就是多,只有让更多的读书人看到希望,他的名声才会更好。

不仅录取的人数多,赵光义给他们的待遇也是无比优厚,直接发钱,给派出到外地为官的进士们“仍赐装钱,人二十万”(大约两百多贯,当时约八百钱为一贯)。

如此一来,这一批新科进士哪能不对赵光义感恩戴德?

至于其余没有考中的士子们,看到录取名额的增加,同样也满怀希望,同样对赵光义感激不尽。

第二:修纂《太平御览》和《太平广记》

太平兴国二年三月,赵光义下令:“命翰林学士李昉等编类书为一千卷,小说为五百卷。”

便类书一千卷即为著名的《太平御览》,小说类五百卷即为著名的《太平广记》。

这次修书前后历时一年多,虽然比起后世的《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等的修纂时间大大不如,卷数也大大少之,但在当时已经是前无古人了。

修书的目的,除了彰显盛世到来外,当然是想让更多的读书人知道,新皇帝是更加重视文治的。

这样可以让包括在野贤士在内的所有读书人,都对赵光义报以好感,当某些不利于赵光义的舆论传播时,读书人自然会帮他说好话。

第三:建设崇文馆

在古代各王朝,都有专门收集、存放、整理天下书籍的地方,包括修史和请贤在内,一般都有“昭文馆、集贤馆、史馆”这样的配置。

自唐末乃至五代,再到宋初,天下大乱,各个割据王朝更迭频繁,虽然都继续保有这些地方,但重视度就比盛世时期差远了。

宋初的这些馆阁,都已经破旧不堪,宋太祖赵匡胤存了不少钱,但他是为了收复燕云十六州存钱,没想过去重新修图书馆什么的。

赵光义上位后,于太平兴国二年,下诏重新建设这些馆阁,并在修好后统一命名为崇文馆(此名唐代已有,功能类同,隶属皇太子名下),以示“重文抑武”的态度。

崇文馆修好后,又能安排一大堆读书人进馆,为大宋的文化事业尽心尽力,还能搞出一些清贵职位,安置更多的读书人。

毫无疑问,这个行为,再次让赵光义在天下读书人心中,刷了一波好感。

对于赵光义来说,这是毫不费力的事情,修崇文馆的钱,反正都是他的兄长赵匡胤存下来的,他只需要颁布一份诏书就好。

综上所述,赵光义登基后不到一年时间,就用科举、修书、修馆三大动作,把全天下的读书人都给收买了。

这是他对赵匡胤制定的“以文抑武”国策的继续和深入。

但更重要的是,赵光义需要读书人站在他这一边,消除赵匡胤死后,对其继承皇位的质疑。

在古代,要掌握舆论话语权,没有什么比让绝大多数读书人从心中认可更好的办法了。

显然,赵光义做到了,虽然宋时的野史、笔记中,依然有“烛影斧声”的记载,可当时的读书人们,基本上都还是认可赵光义及他的子孙。

宋太祖一脉,却完全无反抗之力,这和赵光义陆续地打压有关,也和读书人认同了赵光义有关。

而赵光义能得到认可,就离不开登基之初的表露重视文治的三板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正式中的刘备和曹操是什么样的 曹操为何认为他和刘备是英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三国里面刘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真实刘备是怎么样的人,刘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为何曹操认为天下只有刘备和他算英雄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三国志·先主传》所载:“曹公自出东征,助先主围布于下邳,生擒布。先主复得妻子,从曹公还许。表先主为左将军,礼之愈重,出则同舆,坐则同席。袁术欲经徐州北就袁绍,曹公遣先主督朱灵、路招要

  • 都说吕雉给刘邦戴过绿帽子 真相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邦为什么对吕雉不好,吕雉为什么看上刘邦,刘邦不喜欢吕雉的真正原因

    对俗话说食色性也,吕雉真的有给刘邦戴绿帽子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孔子说,食、性、食与性的关系,一直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孔子看得很清楚,说的很直白。但在不同时期,对待两性关系的态度却大相径庭。在中国,有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就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两性关系越来越趋于保守

  • 内平方腊外收幽燕 童贯为什么还能是奸臣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宋朝猛将童贯那么厉害,内平方腊外收幽燕,为什么还说他是奸臣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自赵高以来,古代太监掌权的事情层出不穷,他们祸乱朝纲、排挤忠良,如同蛀虫一般,从内部啃噬王朝。但这些人大多数都是恃宠而骄,或以蒙蔽昏庸皇帝为生存土壤,如童贯这般

  • 三国时期许褚与赵云之间有何几次战斗?结果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三国赵云之死,赵云是三国演义的人物吗,许褚和赵云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许褚和赵云都是汉末三国猛将,两个人都各有特点,许褚以力大出名,赵云以勇猛出名,在演义中,许褚一般负责保护曹操的安全,赵云一般负责保护刘备的安全,许褚曾和赵云战场上交手,究竟谁的实力更强?许褚力大,为何在赵云面前没有占到便宜?许褚曾和

  • 项羽和刘邦身份相差那么大 刘邦为何能和项羽结拜成兄弟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邦比项羽大多岁,刘邦跟项羽是不是结拜兄弟,项羽那么厉害为什么打不过刘邦

    还不知道:项羽是楚国将门之后,刘邦不过是一介布衣,凭什么跟项羽拜把子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楚汉相争后期,项羽明显打不过刘邦了。但天生骄傲的项羽不甘心失败,思前想后,项羽想到一个绝招。当年,刘邦劫掠五诸侯兵,杀入项羽的都城彭城,项羽则派兵前往刘邦的家乡,抓了刘邦

  • 秦庄襄王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是如何成为秦王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秦国哪个王最厉害,秦武王和秦昭襄王的关系怎么样,秦昭襄王之后是谁继位

    秦庄襄王亦称秦庄王,秦始皇嬴政之父,战国末期秦国国君。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秦庄襄王是秦孝文王之子,秦始皇之父。他在位虽然仅有三年,但其子秦始皇却消灭六国,完成了秦国一百多年来一统天下的大业。《史记·吕不韦列传》记载秦始皇是吕不韦的儿子,那么秦庄襄王到

  • 李世民当上皇帝之后 李世民是怎么对待秦琼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秦琼真的救过李世民一家吗,李世民和程咬金的关系,秦琼怎么救得李渊一家

    对李世民登基后是怎样对秦琼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李世民登基以后,此前在秦王府跟着他的心腹们,纷纷得到封赏,跻身朝堂重臣之列。那么,李世民是如何对待秦琼的呢?李世民对待秦琼:好,也不好。据旧唐书记载,李世民不仅给秦琼封了左武卫大将军的官职,还给了他七百户的实封。

  • 马宫是什么来历?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马犬的由来历史,马王庙的来历,马的来历和传说故事

    马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出自嬴姓。在远古的舜帝时代,东夷部落首领伯益因佐大禹治水有功,被舜帝赐姓为嬴姓,而他的后代造父最终被周穆王封于赵城,从而成为赵姓始祖之一。战国时期赵衰子建立起了赵国,赵文王二十九年赵奢因战功卓著被赵惠文王封在马服,称为马服君,他死后便葬在封邑。他的

  • 唐玄宗将杨玉环纳入后宫时,满朝大臣是什么反应?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安禄山杨玉环,唐玄宗为什么让杨玉环出家,唐玄宗第一次见杨玉环是什么时候

    自古皇帝都是多情的,而多情的唐玄宗却痴情了绝色美人杨玉环。“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中国古代是一个礼治社会,对礼仪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而“人伦关系”又是礼治社会的核心内容。既然如此,为什么唐玄宗还能占有自己的儿媳妇呢?这个显然是违背人伦关系的呀。还有,我们知道

  • 吕后为什么将戚夫人折磨成人彘 戚夫人最后活了多久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吕雉人彘戚夫人,戚夫人被做成人彘后,吕后怎么对付戚夫人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吕后为何非要将戚夫人折磨成人彘?受此酷刑的戚夫人又活了几天?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刘邦建立汉朝的功绩值得肯定,但其人品也一直饱受诟病,尤其是他对待原配吕后和一对儿女的冷酷态度,这或许也是后来吕后“黑化”的原因,据《史记》记载,刘邦去世后,吕后曾残忍地将其宠妃戚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