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武则天生前多次遇险 武则天最后是怎么化解危机的

武则天生前多次遇险 武则天最后是怎么化解危机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079 更新时间:2024/2/1 4:57:10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女皇武则天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武则天几次遇险差点丧命,她究竟用什么方法化险为夷的呢?

我们都了解武则天把持朝政到称帝之后,创立殿试和武举为唐代发展储备大量人才,轻赈薄赋兴修水利促进经济发展,整顿吏治,严惩贪吏,营造了清明的政治生态,但是鲜有人知她官宦之家的金枝玉叶成为一代女帝的路上有三次差点丧命,那她又是如何斗智斗勇化险为夷的呢?

第一次忌日献艺,惨遭陷害

武则天原为武士彟的女儿,名叠字如意(武则天为荆州都督武士彟次女。十四岁时进入后宫,为唐太宗才人,获赐号“武媚”。唐高宗时封昭仪,永徽六年(655年)在“废王立武”事件后成为皇后。 [4] 上元元年(674年)加号“天后”,与高宗并称“二圣”,参与朝政。高宗驾崩后,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因长相出众容貌娇美,十四岁被选召入宫,立为才人。唐太宗非常喜欢文德皇后,文德皇后很是伤心,为了纪念文德皇后,在文德皇后去世一周年纪念日太宗让教坊司编排一支舞蹈兰陵王入阵曲,表演这支舞蹈需要佩戴面具,之前有人上奏皇帝承庆殿兰陵王面具不见了,这只面具是文德皇后最喜欢的,太宗命令暗地彻查此事,可在演出之时是萧淑妃把武如意的面具换成换成承庆殿丢失的那一只,武如意被迫只能戴这只兰陵王面具表演。太宗发现这只面具正是之前丢失的文德皇后面具,立即喊停了演出,便问这只面具面具哪儿来的,并说这只兰陵王面具正是丢失那只,兵问你可知盗窃之罪是死罪,武如意连忙辩解说自己没有偷那只面具,太宗不信便令人拉出去处死,多亏杨妃求情说文德皇后不喜杀戮在文德皇后忌日杀人不好,皇帝才打消杀武如意的念头。

第二次武王代李,贵人相救

贞观年间,民间流传着袁天罡的一个预言:唐传三代,武代李兴。。唐太宗听到此传言大为震惊,这可是涉及江山社稷的大事,于是开始准备彻查此事。任何君王对于江山社稷皇权可是高度敏感的,当然是本着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原则,而且帝王大多是双标的。自己做这事可以,别人做不行,就比如朱棣造反夺位成功,却告诫后代子孙不能学他,兄弟要团结。

《太平广记》记载曰:太宗找到太史令李淳风,让他根据星象判断此预言的真假,太史令不是记载历史的官员,而是研究天文历法,类似于现在的占星卜大师。

李大师夜观天象,发现天边有太白金星出现,又经过一番占卜,认定30年后会有一个武性之人取代唐代为王,而此人现在就在唐太宗后宫家眷之中。

太宗命令后宫家眷一百人一队站定,让李大师指出夺其江山之人在哪一队,李大师掐指一算,用手指了一组,李大师又随手指了一组,当然武则天就在这组里,太宗又要缩小范围,这下李大师不干了,说天机不可泄露。太宗要把这些人全部杀掉以绝后患,李大师阻止说,天命不可违,即使把这人杀了,上天还会再派一个人来,30年后年青气盛,杀起唐室宗族毫不留情,倒不如留着这个,30年后已经步入老年,老年人心慈手软,说不定能放过李氏后代。唐太宗一听也对,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贞观648年,太宗宴请诸位武官,为了活跃气氛,安排一个环节,每人说出自己的小名,有人站起来说自己小名和尚,有人说自己小名秃子,轮到李君羡时,他大摇大摆的站起来说自己小名叫武娘子。众人顿时笑得上气不接下气,这名字跟五大三粗的形象太不适合了。就在大家笑得滚成一团时,有个人却笑不出来了,这个人就是唐太宗。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太宗又想起了女主武氏的预言,他仔细捋了一遍李君羡的相关事迹,玄武门守将,官至左武卫将军,爵位武连郡公,武安县人,小名武娘子,怎么这么多武?太宗开始不淡定了,这不就是女主武氏的主人公吗?此时不杀更待何时?太宗被摁下去的杀念腾的复燃了,想当初,自己就是因为一则预言登上王位,他绝不允许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不久后,唐太宗寻了个理由了却了心头大患。女主武氏的预言暂告一段落。40年后,武则天登上王位,便为李君羡平反,并且恢复爵位,感谢他为自己挡枪。真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一般老天让这个人起来,都会安排好多替死鬼,让目标不那么出众。慢慢积蓄力量,逐渐强大然后取代现任。

第三次青灯古佛,了却余生

据《如意娘》记载,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病危,在临终之前把武则天叫到身边并问她:媚娘啊,我走了之后你怎么办呢?这看似是关心武则天,其实不然,因为早在武则天还未名声大噪之时,太宗就看到他是李家江山的威胁而唐太宗李世民这番话看似是在关心武则天的余生何去何从,其实是在探武则天的虚实,摸一下底,看看一看武则天是否对自己,对唐王朝忠诚。

武如意当即回答道:“青灯古佛,了此余生”。就这八个字,打消了李世民的顾虑且救了自己一命。可见一个人会说话有多重要,临场反应至关重要,现在更多人是有知识没有智慧,现在人说自己爱说的不说别人喜欢听的,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说话是给别人听的,不是给自己听的。

武则天与李治

为何说这八个字中包含了当时的唐王朝的例法呢?依据当时的例法,天子驾崩后,后宫凡是没有子女的嫔妃一统会被指派到长安城的感业寺做尼姑。因为武则天进宫之后就被唐太宗李世民封为四品才人,属后宫嫔妃之列,自然也就需要其入感业寺为尼了。

武则天并不是发自内心地想到感业寺削发为尼。这个时候,保命要紧。对于后事如何发展,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眼下的最终目的是保住自己的身家性命。从这里可以看出,武则天是有多么的聪慧。然而自己能够活下来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唐太宗李世民之子李治,从青年时期就对武则天抱有好感,长时间的相处两人也渐渐的培养出感情。可以武则天给自己找了一个新的靠山,但迫于太宗的威压,太子李治不敢明目张胆与武则天过多交流,不敢闹出什么动静。

那么问题就来了,身为才人的武则天怎么会和太子李治搭上关系并且产生恋情呢?当唐太宗李世民病重之后,他就把武则天带在身边让其伺候自己,同时太子李治也来照顾李世民。这么一来二去,武则天和李治就慢慢地产生了感情。

难道李世民看不出太子李治与武则天的关系吗?既然看出来为何不阻止呢?一是因为“武姓女子代唐称王”的传言,李世民怕在自己病重时武则天趁机入围朝堂,所以把武则天带在自己身边。也看住太子,不让其有机会与武则天有过多交流。这叫就近看管,古代帝王会把对自己威胁比较大的人放在身边,派人监视他们的一举一动,说难听点就是软禁。

唐太宗

武则天在感业寺实实在在的体验了人间疾苦,也就是在这个期间,武则天自己暗下决心,要改变命运不向命运低头,并且认识到权力的重要性,下定决心要爬到权力的巅峰,抓住最后的救命稻草。

由于李治正在服丧守制所以不能把武则天接回宫,直到永辉二年五月,当时的李治已经成为皇帝,前往感业寺上香。又遇上武则天,两人相互诉说离别后的思念之情,而唐高宗李治正好也想把武则天纳入宫中,随即便答应了武则天。自此武则天迎来了新的命运,也为武则天后续的发展埋下深深的伏笔。再入宫的武则天,迅速对萧淑妃进行打压,肃清自己的政敌,并且力压萧淑妃获得唐高宗李治的宠信。

经过三次的危险境遇,武则天都是死里逃生,也正是这三次危险境遇磨练武则天的心智,为武则天的再次腾飞积蓄了力量。

参考资料:《新唐书》

《旧唐书》

《太平广记》

《如意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刘备为何没有请诸葛亮庞统一起出山?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庞统和诸葛亮什么关系,刘备是怎么得到庞统,率土之滨sp赵云庞统诸葛亮

    刘备字玄德,据说是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公元207年,屯驻新野的刘备前去拜访司马徽,并和司马徽讨论世事。司马徽对刘备说:“一般的读书人和见识浅陋的人怎么能认清天下大势呢?只有能认清天下大势的人,才称得上是俊杰。”刘备问谁才可以称得上俊杰,

  • 三国时期李典是什么人?他在曹魏的地位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三国时期魏国文臣武将,三国时期周瑜是哪里人,魏国与曹魏的区别

    所谓乱世出英雄。李典是曹操手下大将,也是最早跟随曹操征战天下的大将之一,李典有勇有谋,智勇足备,而且,李典的资格很老,按理来说,李典和于禁相当,但比张辽要高,可是,为何李典的地位不如张辽和于禁呢?李典(生卒年不详),字曼成,山阳郡钜野县(今山东巨野)人。李典早年因为率众补充曹操兵源有功,被拜为阳安都

  • 三国众多武将中,有哪些人是被偷袭失去性命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三国中被称为万人敌的是谁,三国四大隐藏名将,名将三国夜袭乌巢失踪的丈夫

    所谓乱世出英雄。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瓦罐不离井口破,将军难免阵前亡。战争从来就没有仁慈一说,不是你杀我就是我杀你,生死相搏是各为其主而非私怨,所以两军阵前大喊“替某某报仇”是很不靠谱的,所以玉泉山普净长老开导自认为死得憋屈的关羽:“昔非今是,一切休论;后果前因,彼此不爽。今将军为吕蒙所害,大

  • 乐羊是什么人?他在率军攻打中山国时发生了什么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羊角哀舍命全交的故事梗概,屠羊说的故事,乐羊为魏将而攻中山原文及翻译

    在战国初期之时,魏国有一名将名叫乐羊。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乐羊,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宋国商丘(今河南商丘)人,魏国名将,乐毅的先祖,曾一度灭掉中山国。乐羊长大后,成了魏国相国翟璜的门客。但是在公元前414年,却发生了一件不幸的事,乐羊的儿子乐舒杀死了翟璜的儿子翟靖,逃往中山国躲藏了起

  • 被称为美男子的高长恭,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高长恭图片,高长恭有多帅,不一样的美男子1

    北齐,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北朝政权之一,由东魏权臣高欢次子高洋所建。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南北朝时期,有一王朝北齐。北齐国祚28年,经历皇帝6位。但是这六位皇帝,在历史上,名声极差。如果必须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北齐的皇族,就是神经病。因为没有一个正常人。可是,有一个人,成为了北

  • 司马骏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司马迁是伟大的三个什么家,司马迁简单的简历,什么样的部门设司

    西晋,是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之后的统一王朝,首都洛阳。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司马家族通过几代人的努力,最终建立了西晋。不过,西晋很快就灭亡了。西晋灭亡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宗室内部倾轧太激烈,二是晋武帝没有选好接班人。不过,宗室成员中有一个人被称为“最为俊

  • 三国时期诸葛亮麾下都有哪些弟子?他们在蜀汉是何地位?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诸葛亮师弟叫什么,诸葛亮的第一个弟子,诸葛亮的徒弟姜维

    诸葛亮,三国时期的第一大谋士。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诸葛亮死后,蜀汉还有29年的命运,这二十九年之中,前十二年,总统国事的是蒋琬;中七年是费祎;后十年是姜维。《三国志·蜀书·卷十四》把蒋琬、费祎、姜维合为一传,蒋琬、费祎、姜维实际上诸葛亮的三大弟

  • 历史上赵云临终前曾大喊三声?他喊的是什么呢?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临终才告诉赵云原因,鬼叫门为什么叫三声,电影大喊三声如意如意如意

    赵云,字子龙,身长八尺,姿颜雄伟,汉末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常山有虎将,智勇匹关张。汉水功勋在,当阳姓字彰。两番扶幼主,一念答先皇。青史书忠烈,应流百世芳。熟读三国史料和小说的读者诸君,当然一眼就看出这首诗赞美的是一身是胆的虎威将军赵云赵子龙。无论是在正史还是演义

  • 臧霸是什么人?历史上他的实力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朝代实力排名,臧霸哪里人,臧霸怎么读

    所谓乱世出英雄。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吕布是汉末割据诸侯之一,手下除了有高顺这样的猛将,还有张辽等八健将,在这八健将中,有一个人和张辽齐名,仅次于张辽。他投降曹操后,也成为了曹魏名将,屡建功勋,并不比张辽差多少。他曾说,给我一万人,我就能横行江表,如此豪言壮语,不同凡响,这个人

  • 历史上秦琼为何会被称为隋唐第一好汉?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上秦琼的真实武力,为何秦琼名气最大,瓦岗寨真实历史

    在隋唐英雄中,秦琼的名气最大,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隋朝左翊卫大将军、荣国公来护儿对大唐第一单挑悍将秦琼有过这样的评价:“是子才而武,志节完整,岂久处卑贱邪?”上面的说法见于《新唐书·列传第十四》,《旧唐书·列传第十八》的说法基本一致:“此人勇悍,加有志节,必当自取富贵,岂得以卑贱处之?”来护儿说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