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贺若敦:西魏北周时期将领,得罪宇文护后被逼自杀

贺若敦:西魏北周时期将领,得罪宇文护后被逼自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719 更新时间:2023/12/18 13:08:45

贺若敦(517~565年),河南洛阳人。鲜卑族,西魏北周时期将领,隋朝名将贺若弼之父。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以勇武刚猛著称。西魏大统二年(536),抓捕东魏颖州刺史,归降宇文泰。北魏废帝二年(553),率兵平定谯淹叛乱。武成元年(559),入为行军司马,领金州刺史。保定五年(565年),口出怨言,得罪北周权臣宇文护,被逼自杀。

人物生平

家世背景

贺若敦(517-565),北周将领,祖籍代郡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以武猛而闻名,父亲贺若统,为东魏颍州长史。大统三年,贺若统擒获刺史田迅以州投降西魏。贺若统到了长安,西魏文帝对贺若统说:"你自颍川投奔我,怎么会忘记呢。"于是拜贺若统为右卫将军、散骑常侍、兖州刺史,赐爵当亭县公。不久又官拜北雍州刺史。贺若统去世后,朝廷赠他侍中、燕朔恒三州刺史、司空公,谥曰哀。

劝父西投

贺若敦从小即有气魄和才干,善于骑射。当时贺若统正在谋划擒拿刺史田迅以颍州投降西魏,但犹豫不决。贺若敦时年十七岁,劝告父亲要果断行事,贺若统这才定下决心擒拿刺史田迅并投降了西魏。

当时群盗蜂起,各据山谷。大龟山贼张世显袭击贺若统,贺若敦挺身赴战,手斩七八人,敌人于是退走。贺若统大喜,对左右僚属说:"我少从军旅,多次经历战阵,像他如此年少又有胆略者,还未见过。不是成为我家门户,也当是国之名将。"

文帝赏识

明年,贺若敦跟从河内公独孤信赴洛阳,被敌人包围。贺若敦弯弓三石,箭不虚发。独孤信感到奇异,于是告诉宇文泰。宇文泰惊异,召贺若敦置于麾下,授贺若敦都督,封安陵县伯,邑四百户。贺若敦曾经跟从宇文泰在甘泉宫狩猎,当时围守猎区的士兵不齐,野兽大多逃逸,宇文泰大怒,众人都很恐惧。猎区内只有一头鹿,也突围而走。贺若敦跃马追赶,鹿跑上东山,贺若敦弃马步行登山,到半山腰把此鹿抓了回来。宇文泰大喜,诸将也因此得以免责。贺若敦累次升迁为太子庶子、抚军将军、通直散骑常侍、大都督、车骑大将军、散骑常侍、仪同三司,进爵广乡县侯。贺若敦既有武艺,宇文泰一直都想任命他为将军。魏废帝二年,贺若敦官拜右卫将军,很快又加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进爵为公。

讨伐蛮夷

当时岷蜀刚刚开发,民情还很粗俗。巴西人谯淹据南梁州,与南梁西江州刺史王开业互为依靠,扇动群蛮。宇文泰令贺若敦率军讨伐。山路艰险,人迹罕至。贺若敦身先将士,攀木缘崖,倍道兼行,乘敌不意。贺若敦又派遣仪同扶猛在白帝击破敌军别帅向镇侯。谯淹于是与王开业及其党羽帛玉成、侯造等率众七千,家眷三万,从垫江而下,投奔南梁将领王琳。贺若敦拦击,击破敌军。谯淹又依山立栅,向南招引蛮帅向白彪为援兵。贺若敦设反间计,离间敌军,趁敌军懈怠,又击破敌军。斩杀谯淹,把他的部众都俘虏了。贺若敦进爵武都公,增邑通前一千七百户,拜典祀中大夫。很快贺若敦又出任金州都督、七州诸军事、金州刺史。向白彪又与蛮帅向五子等聚众为寇,围逼信州。朝廷诏令贺若敦与开府田弘赴救,贺若敦等未到而城已被攻陷。贺若敦与向白彪等交战,击破敌军,俘斩二千人。贺若敦继续进军追讨,于是平定信州。此年,荆州蛮帅文子荣自号仁州刺史,拥逼土人,占据沮漳反叛。朝廷又令贺若敦与开府潘招讨伐,擒获文子荣,俘虏其部众。

湘州攻守

武成元年,贺若敦入为军司马。自从北周平定江陵后,巴、湘之地都归于北周,朝廷每次都是派巴、湘故地的梁人来守卫此地。此时南陈将领侯瑱、侯安都等率陈军围逼湘州,断绝了湘州的粮道和援助。朝廷于是诏令贺若敦率北周军队步骑六千,渡江赴救湘州。侯瑱等认为贺若敦孤深入,谋求击败贺若敦。贺若敦每次都设下伏兵,连战击破侯瑱,乘胜直进,于是到达湘州。贺若敦因此轻敌,不以敌人为忧虑。不久天降大雨不止,秋水泛溢,陈军渡江,江路于是隔断。周军的粮道和援军都被断绝,众人都危惧。贺若敦于是分兵抄掠,用以补充军需。贺若敦担心侯瑱等知道自己缺粮,于是在营内堆起众多土堆,再在土堆上覆盖粮食,然后召集诸营军士,每人各持一个袋子,假装是在分发粮食。然后召唤附近的村民来军营,表面上是有事询问这些村民,实则是让这些村民远远看见营内的伪造的粮食堆,然后就遣散这些村民。村民们将此事散布出去,侯瑱等也听说了此事,也认为贺若敦还有很多粮食。侯瑱于是据守险要,打算打持久战以拖垮周军。贺若敦见状就增修营垒,建造庐舍,也向侯瑱表示自己也打持久战。湘、罗之间,农业都荒废了。侯瑱等无可奈何。

当初,土人屡次乘轻船,装载米粟及鸡鸭赈济侯瑱军。贺若敦于是派士兵伪装成土人,埋伏在船中。侯瑱的士兵看见,以为又是来资助的船,于是向前迎接。然后船中伏兵骤起把这些迎接的士兵都擒获。周军里数次有叛投者乘马投奔侯瑱,侯瑱都接纳。贺若敦选取一马,牵着马上船,然后用鞭抽打它。如是者再三,马就不肯上船了。贺若敦在江岸埋下伏兵,然后派人向侯瑱军诈称要投降。侯瑱就派兵迎接,纳降的陈军来牵马。马不肯上船,此时贺若敦的伏兵骤起,将来纳降的陈军全部杀死。此后真的有馈饷及亡命投奔侯瑱的人或船只,陈军都认为是贺若敦的诈计,迎头击之,不再接纳。两军相持岁余,侯瑱等不能打败贺若敦,于是请求借船给贺若敦,让贺若敦渡江离去。贺若敦担心是侯瑱的诈计,拒绝了。侯瑱又派遣使者对贺若敦说:"你在这里很久了,现在我想给船你让你回去,为何不离去?"贺若敦回答:"湘州是我国家之地,被你入侵。我来是为了歼灭敌人。既然还未决战,所以我不离去。"侯瑱后日又派遣使者,贺若敦对使者说:"一定要我离去的话,就离开我百里,我就会离去。"侯瑱等把船留在江边,率兵走水路离开了一百里。贺若敦得知侯瑱没有欺骗,于是整顿船只,率军返回。此战军中病死者十有五六。晋公宇文护因贺若敦失地无功,将其除名为民。

抱怨被杀

保定二年,贺若敦官拜工部中大夫。不久出任金州总管、七州诸军事、金州刺史。三年,贺若敦跟从柱国杨忠引突厥攻破北齐长城,至并州而还,大军以贺若敦为殿后。朝廷别封贺若敦一子为顺义县公,邑一千户。五年,贺若敦官拜中州刺史,镇守函谷。贺若敦自恃功劳负气,看到与己同辈的都是大将军,唯独自己不是,又因为湘州之战,自己率全军而返,但没有赏赐,反而被除名,心怀怨怒。此时刚好有朝廷使者来到,贺若敦就口出怨言。晋公宇文护得知后大怒,于是召贺若敦回朝,逼贺若敦自杀。贺若敦死时年四十九。建德初年,朝廷追赠贺若敦大将军。谥曰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李白是什么出身?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简介李白一生的经历如何大起大落,李白碎叶,你认为李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李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李白一辈子没怎么工作,可是他却逍遥地游山玩水,海阔天空到处走,日日琴棋书画诗酒花。他的钱是从哪里来的呢?李白与唐太宗李世民是同一个祖宗《新唐书》记载:“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九世孙。”这个兴圣皇帝就是凉武昭

  • 有哪些与贺若弼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杨孟载,宋襄公典故

    贺若弼(544年~607年),复姓贺若,字辅伯,河南洛阳人,鲜卑族。北周隋朝时期名将,北周金州刺史贺若敦之子。出身将门,少有大志,擅长骑射,博闻强识。初仕北周,追随齐王宇文宪,封当亭县公。跟随韦孝宽平定淮南地区,封襄邑郡公。隋朝建立后,拜吴州总管,参与隋灭陈之战有功,拜右武候大将军,封上柱国,进爵宋

  • 杨约:隋朝权臣杨素之弟,筹谋并成功推动隋文帝废黜杨勇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隋炀帝三次派人去流求,隋世宗杨昭,杨广夫

    杨约,生卒年不详,南北朝后期至隋朝时期官员,北魏谏议大夫杨暄之孙、北周骠骑大将军杨敷之子、司徒杨素之弟。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出身弘农杨氏。北周(557年-581年)末年,因为杨素有军功,被赐爵安成县公,拜上仪同三司。隋朝建立后,被隋文帝任命为长秋卿,升任大理少卿。开

  • 梁潜为官清廉,勤政为民,为什么还会被朱棣杀掉?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大明王朝1566严嵩是好人吗,朱宗潜,明朝最清廉的官员

    朱棣虽然是明朝的一代明君,但是死在他手里的无辜官员也不少,就比如梁潜一生为官清廉,勤政为民,最后还是被朱棣杀掉,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梁潜是明朝初期一个为政清廉的官员,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澄江镇西门梁家,洪武二十九年成功考中举人,第二年便被朝廷委派到四川苍溪县一个小小的训导,后在别人的举荐下,相继去当

  • 杨敷:北魏至北周时期大臣,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北齐和北周和隋朝,北周官职表,嘉庆时期大臣列表

    杨敷(?~571年),字文衍,弘农华阴人,北魏到北周时期大臣,华州刺史杨暄的儿子,名将杨素的父亲。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出身弘农杨氏。少有大志,重信然诺。北魏建义初年,起家羽林监,袭封临贞县伯。西魏时期,历任奉车都尉、司士郎中、祠部郎中、丞相墨曹参军、帅都督、太中大夫

  • 三国时期蜀汉本土的士族、豪门与刘备的关系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三国时期刘备的军师是谁,刘备到底是不是汉室宗亲,刘备黑道发家史

    刘备,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俗话说得好“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是指三国时期的蜀汉政权,在中后期已经无人才可用,只能用廖化这样的老将来冲锋陷阵。这种现象在三国时期,也是蜀汉政权特有的,人才更迭青黄不接

  • 杨玄感:隋朝权臣杨素嫡长子,曾起兵反叛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隋恭帝杨侑简介,山西县委书记车祸,杨玄典

    杨玄感(不详~613年8月21日),字号不详,弘农华阴人,隋朝大臣,司徒楚公杨素嫡长子。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体貌雄伟,须髯漂亮。喜好读书,擅长骑射。凭借父亲勋劳,授柱国、郢宋二州刺史,迁鸿胪卿、礼部尚书,袭封楚公。声名过盛,受到隋炀帝猜忌,内心不安,策划谋反。大业九

  • 杨素的一生有哪些成就?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个人成就有哪些,关于杨素的三个成语,杨素的儿子

    杨素(544年—606年),字处道,弘农郡华阴县人,隋朝军事家、权臣、诗人。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杨素出身关中士族弘农杨氏。北周时期,起家中外府记室、礼部下大夫、大都督,累迁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参加灭北齐之役,并随上大将军王轨救援彭城,俘虏南陈主将吴明彻。后随上柱国

  • 历史上朱元璋与康熙对太子采取的是什么样的态度?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元璋和太子吵架,朱元璋为什么不把皇位传给朱棣,康熙废了太子又立是因为什么

    太子,是中国古代帝王的继任者的称谓,被定为王位、皇位继位者的人。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朱元璋和康熙皇帝都是很早就确立了太子。而且,他们都非常爱自己的太子。但是,让人不解的是,两人此后在对太子的培养,以及处理太子的问题上,却是截然相反的。朱元璋几乎把满朝文

  • 杨素:隋朝权臣、诗人,投靠杨坚后他做了哪些事?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杨坚杨林什么关系,隋朝越王杨素,杨坚和杨素的关系

    杨素(544年—606年),字处道,弘农郡华阴县人,隋朝军事家、权臣、诗人。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杨素出身关中士族弘农杨氏。北周时期,起家中外府记室、礼部下大夫、大都督,累迁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参加灭北齐之役,并随上大将军王轨救援彭城,俘虏南陈主将吴明彻。后随上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