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的刘墉到底是什么样的 刘墉算得上是一个好官吗

历史上的刘墉到底是什么样的 刘墉算得上是一个好官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140 更新时间:2024/1/22 20:53:49

对清代刘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章供大家参考。名臣刘墉,真的配称为“好官”吗?

在中国的所有封建朝代当中,清代是离我们最近的一个朝代,因此,清代的大事小事,总是被人们津津乐道。人们热议的话题包括但不限于清代后宫的妃嫔生活、清代皇帝的政治建树、清代人物的八卦、清代官员的好坏等等。而那些历史正剧,是我们了解清代官员情况最直接也最用的方式。但是,所谓正剧,也没有办法完全我们展示真实的情况。

提起这清代的好官和贪官,最极端对立的两个人就是刘墉和和珅了。刘墉是出了名的好官,宰相刘罗锅,经常帮助老百姓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而且也能够为朝廷解决一些不公平不公正的问题。可以说,刘墉作为宰相的政绩是十分出色的。

而和珅就不同了,和珅是个大贪官,他的私人财产,比国库还要多,他窃取了国家的财富,还做出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就这么极端的两个人,却有人评价他们:刘墉比和珅还可恨。这有违常理的认知,是怎么回事呢?

01两人对比,评价不一

刘墉和和珅,在官僚体系当中就是两个极端。人人都说,刘墉是好官,清代有刘墉是清代的福气;和珅是贪官,清代有和珅是清代倒大霉。这两个人,生平故事也是完全不同的。

先来说说刘墉吧,刘墉还有一个诨名儿,就是刘罗锅。这是因为刘墉天生驼背,而且非常严重,远远看起来就像是背上背了一个大罗锅一般,所以人们叫他“刘罗锅”。刘墉从小就很有志向,致力于为朝廷解决实际问题。

不过虽然有志向,刘墉的仕途却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人家都说,颜值高的人在哪里都会受到优待,这话是真的有道理。而刘墉那个其貌不扬的模样,就注定了他不容易受到关注和重视。所以,刘墉一开始并不是很顺利。

但即便如此,刘墉还是没有放弃对仕途和理想的追求。人家说他不行,他就偏偏要证明自己行。就算是做一个小官,刘墉也尽己所能做到最好。他兢兢业业地为老百姓处理各种问题,公平公正地判决各种案件,不偏不倚地处理矛盾纠纷。久而久之,人人都非常爱戴这位罗锅宰相,将他视为父母官。

相比之下,和珅的名声就差了太多。和珅是个贪官,而且他从很早就开始贪了。朝廷的采购资金,他要贪污;朝廷的赈灾款,他也要贪污;老百姓上交给朝廷的赋税,他要贪污。人家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一点在他这儿完全行不通。

贪得多了,贪得久了,贪官的名号也就越发响亮了。老百姓、官员同僚,甚至皇帝,都了解了和珅是个大贪官。一直到嘉庆皇帝统治的时代,和珅才总算是落马,被皇帝给整治了。

刘墉和和珅两个人对比起来,孰优孰劣一目了然。但大家可能不了解,江湖上还有这么一个观点,那就是刘墉根本就不是一个好官,而且他比大贪官和珅还要可恨。这个认知,与大家的普遍认知不同,那这个观点的依据又是什么呢?

02为了利益,兴文字狱

之所以有人会说刘墉不是一个好官,是因为刘墉人生最大的污点,就是搞文字狱。文字狱是什么?文字狱是“欲加之罪,患无辞”的典型代表。每一个深陷文字狱之中的文人,都会让我们感到痛心。

印象中,雍正时期的文字狱就已经很可怕了。当时有这么一件事,科举考试中,有考生在试卷上写了“维止”二字,他想表达的意思是维系社会稳定,停止社会冲突。就是这么两个正常的字眼,落到雍正眼里却变了味儿。

雍正在看到“维止”二字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叫人把这个考生给关押,择日砍头。雍正认为,“维止”两个字,其实就是“雍正”两个字的头给去掉了。他说,这是这个考生在用文字挑衅他作为皇帝的威严,所以他要杀掉这个考生。

从这个事情中也可以看出来,文字狱,根本就是因为一些莫名其妙的理解,从而给别人扣上一个莫须有的罪名。这是不公平的,这是有辱社会规范的。文字狱的发起者,一向为人所不齿。可偏偏,刘墉就为了自己的前途,创造了好几起文字狱。

每一次,都是因为他需要文字狱的功劳来为自己争取利益。也就是说,他用别人无辜的性命作为筹码,为自己挣前途。和珅贪的顶多是钱财,可刘墉干的却是害命的勾当。所以才有人说,刘墉不配当一个好官,也有人评价,刘墉比和珅更加可恨。

03官场水深,无人无辜

其实说白了,刘墉的政绩值得肯定,刘墉的错误也必须承认。中国有一句古话,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意思就是说,太过清澈一眼能见底的水中,是不会有鱼儿生存的。而一个人如果太过明察秋毫身上一点缺陷都没有,这个人也不会有自己的同伴和追随者。

清代的官场,其实就是这个样子。能够在官场混出名头的人,绝对不可能是一朵单纯的小白花。所以即便是刘墉文字狱的事情没有人了解,也不会有人相信他真的就是一个纯善之人。在那个吃人不吐骨头的社会中,纯善之人是永远不可能有出头之日的。

其实不仅是清代,任何时候都是这样,社会本来就是复杂的,人性也是复杂的。可能在一个人心目中,你是好人,但是在另一个人心目中,你就成了大恶人。社会,本就不是非黑即白。

04结语

刘墉是一个能人,这一点毋庸置疑。他在担任宰相的时候,那些政绩,那些做过的实事,都是做不了假的。所以,他在老百姓当中的名声一向很好。

但文字狱却成了刘墉身上洗不掉的污点,利用文字狱为自己谋取利益,是一件非常无耻的事情。刘墉这个人,身上就是善与恶并存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汉中之战时刘备都出动了哪些大将?结果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三国汉中之战为什么刘备能赢,刘备攻下汉中了没有,魏蜀汉中之战

    汉中之战是三国时期五大战役之一,战争的双方是刘备和曹操,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刘备和曹操争夺汉中,前后打了两年多,从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到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五月。刘备为了拿下汉中,手下五虎上将,除了关羽镇守荆州没去,张飞、马超、黄忠和赵云全部出动,四虎

  • 慕容暐:前燕末代皇帝,前燕灭亡后受到苻坚厚待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慕容复要复兴的是哪个燕国,前秦大帝苻坚,后燕为什么打不过北魏

    慕容暐(350年~384年),字景茂,昌黎棘城(今辽宁省义县)人,鲜卑族。十六国时期前燕末代皇帝,景昭帝慕容儁第三子 ,母为皇后可足浑氏。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慕容暐初以皇子,册封中山王。元玺六年,册立为太子。光寿四年(360年),正式即位,年号建熙。统治初期,

  • 历史上鳌拜会被康熙除掉,到底是因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康熙杀鳌拜的真正原因,康熙怎么抓住的鳌拜,康熙什么时候处理的鳌拜

    在大清王朝的历史上,鳌拜是一个令人难忘的名字。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鳌拜是清朝重臣,对于清朝几任皇帝都有重大贡献。从皇太极到康熙,都有鳌拜的身影,鳌拜一生立功,为了朝廷付出半生,唯独到了康熙时期,却被皇帝抓了起来,这究竟有何内情?一个鞠躬尽瘁的大臣被打入天牢,最后死在牢中。鳌拜没有谋反,为何引

  • 慕容温:前燕景昭帝慕容儁第五子,被翟辽的部下刺杀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前燕史,前秦vs前燕,前燕被谁灭的

    慕容温,鲜卑族,十六国时期前燕宗室大臣,封爵带方王,前燕开国皇帝慕容俊之子,任后燕司隶校尉、尚书右仆射、乐浪王。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人物生平公元354年,慕容俊封儿子慕容臧为乐安王,慕容亮为勃海王,慕容温为带方王。公元384年,后燕王慕容垂派前将军、乐浪王慕容

  • 胡惟庸案结束后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 朱元璋为什么要这么做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朱元璋审胡惟庸,朱元璋处死胡惟庸,朱元璋的胡惟庸案

    对朱元璋废丞相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元璋废除丞相的原因,元代历史已给出答案,惋惜鲜为人知?胡惟庸案之后,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度,根据周代六卿制度,将六部地位提升,换言之皇帝与六部之间没有了“中间层”,六部开始直接对皇帝负责。早在春秋战国,中国开始推行丞相制度,而

  • 慕容亮:前燕景昭帝慕容儁第四子,被宜都王慕容桓所杀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慕容垂后代,儁伟,前燕

    慕容亮,字永兴,前燕宗室,昌黎棘城(今辽宁省义县)人,鲜卑族,前燕镇东将军、渤海王,前燕开国皇帝慕容儁第四子。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人物生平354年四月,前燕主慕容俊封儿子慕容臧为乐安王,慕容亮为勃海王,慕容温为带方王,慕容涉为渔阳王。370年五月,慕容令率领被

  • 慕容臧:前燕景昭帝慕容儁庶长子,他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慕容垂后代,北燕慕容氏,庶长子魏时

    慕容臧(生卒年不详),昌黎棘城(今辽宁省义县)人,鲜卑族,前燕宗室大臣,慕容俊之庶长子,慕容暐之兄长,封爵乐安王。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人物生平367年,太宰慕容恪临终前,遗嘱慕容臧推荐慕容垂辅政,太傅慕容评不听。370年,前秦来攻前燕,慕容臧受命率军援救金墉,

  • 朱常洛的生母是谁?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大明王朝朱常洛儿子,朱常洵和朱常洛,明光宗朱常洛

    明光宗朱常洛是明朝的第十四位皇帝,出生于万历十年,在位只有短短的二十八天,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被称为“明朝鲁班”的明熹宗朱由校,木匠活计做的比他当皇帝强;亡了大明王朝的励精图治的好皇帝崇祯,也就是明思宗朱由检,要说这两兄弟的“奇葩”也不是毫无缘由

  • 慕容儁:十六国时期前燕国君,登基后国势进入鼎盛时期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慕容儁(319年~360年2月23日),字宣英,鲜卑名贺赖跋,昌黎棘城(今辽宁省义县)人,鲜卑族。十六国时期前燕开国皇帝,前燕文明帝慕容皝第二子。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咸康七年(341年),授安北将军、东夷校尉、左贤王、燕王世子。永和四年(348年),承袭燕王。

  • 慕容纳:前燕文明帝慕容皝第十三子,为张掖太守苻昌所杀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燕国慕容氏,天龙八部慕容皝,前燕灭亡

    慕容纳(?~384年),昌黎棘城(今辽宁省义县)人,鲜卑族。前燕文明帝慕容皝之子,南燕献武帝慕容德之兄,南燕末主慕容超之父。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前燕时封北海王,前燕灭亡后,苻坚任命他为广武郡太守。后来辞官定居张掖郡。淝水之战后,兄长慕容垂建立后燕,并坑杀了前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