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时期的颍川四大名士分别是哪些人?他们有何贡献?

三国时期的颍川四大名士分别是哪些人?他们有何贡献?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225 更新时间:2024/1/23 5:32:54

俗话说的好,乱世出英雄。我爱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

“汝颖多奇士”是汉末、魏晋之际人们的共识。汝指的是汝南郡,颖指的是颍川郡,在东汉时这两个郡挨在一起,都属于豫州。东汉时期地处中原而又毗邻京都洛阳与帝乡南阳的汝南郡和颍川郡是儒学发达 、文化水平较高的地区,也是人才集中之地。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智能之士思得明主,很多汝颍两地的士人选择了曹操,逐渐形成了一个谋士集团。最出名的自然是荀彧、荀攸(颍川郡颍阴县)、郭嘉(颍川阳翟)、钟繇(颍川郡长社县)。其实除了荀彧、郭嘉等顶尖人才,颍川还有四人并称为“颍川四大名士”,他们都成为曹魏重臣。

初,俨与同郡辛毗、陈群、杜袭并知名,号曰辛、陈、杜、赵云。——《三国志·赵俨传》

辛毗

辛毗,字佐治,颍川郡阳翟县(今河南省禹州市)人。出身陇西辛氏,早年投靠冀州牧袁绍,拒绝司空曹操征召。官渡之战后,跟随青州刺史袁谭。曹操攻下邺城后,历任议郎、相府长史、魏国侍中,支持曹丕成为世子。曹丕即位后,授侍中、广平亭侯。

辛毗最著名的一件事就是“引裾力争”了。黄初元年(220年),已经称帝的曹丕想从冀州迁徙士家十万户到洛阳。当时连年干旱,蝗灾肆虐,群臣都认为在饥荒之年不宜这样做,曹丕却一意孤行。当时担任侍中的辛毗坚决反对,再次劝谏,想让曹丕收回成命。曹丕十分生气地对辛毗说:“我不想和你谈论此事。”

辛毗从容地说:“陛下既然不认为臣不肖,让臣随侍左右。密室之议,朝堂之论,为臣都应该切问应对,拾遗补阙,陛下怎么能不同臣下商议?何况臣所谈论的并非个人私事,事关社稷安危,臣不能不说。”曹丕无言以对,站起来要回后宫,辛毗拉住他的衣襟不放,魏文帝用力夺回衣服,悻悻回宫。

过了一会儿,他火气稍消,又出来责问辛毗:“佐治,你为什么要苦苦地同我作对呢?”辛毗诚恳地说:“在这种饥荒年月,强行把他们迁徙到河南,没有粮食来救济他们,这样会使他们心怀怨恨,失去人心,因此我不得不力争陛下收回成命!”最后魏文帝下令,迁五万户。

魏明帝即位,辛毗晋封颍乡侯,担任卫尉卿。诸葛亮屯兵渭南,辛毗担任持节使者,节制大将军(司马懿)。曹魏青龙三年(235年),病逝于卫尉任上,谥号为肃,配享魏文帝庙庭。

陈群

陈群,字长文,颍川郡许昌县(今河南许昌东)人。陈群这个大家就比较熟悉了,他是东汉太丘长陈寔之孙、大鸿胪陈纪之子。陈群出身名门望族颍川陈氏,早年被刘备辟为豫州别驾。曹操入主徐州时,被辟为司空西曹掾属,后转任参丞相军事。曹操封魏公时,任魏国的御史中丞。封昌武亭侯。

曹魏建立后,历任尚书令、镇军大将军、中护军、录尚书事。曹丕驾崩后,陈群受诏辅政。曹叡即位,任司空、录尚书事,累封颍阴侯。青龙四年十二月(237年2月)病逝,谥号“靖”。正始四年(243年),配享曹操庙庭。陈群历仕曹操、曹丕、曹叡三代,以其突出的治世之才,竭忠尽职,为曹魏政权的礼制及其政治制度的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杜袭

杜袭,字子绪,颍川郡定陵县(今河南省襄城县)人。杜袭是济阴太守杜根孙子。建安初年,投奔司空曹操,历任西鄂县令、议郎、丞相军咨祭酒、魏王侍中、丞相长史、驸马都尉。建安二十年(215年),随同曹操征伐盘踞汉中的张鲁,次年曹操回邺城,杜袭督汉中军事。期间成功劝导八万多名汉中地区的人移居洛阳、邺城地区。

魏文帝时期,出任督军粮御史、尚书,累封武平亭侯。魏明帝时期,担任大将军曹真和司马懿的军师,抵御蜀国进攻,拜太中大夫,受封平阳乡侯。卒于任上,获赠少府,谥号为定。

赵俨

赵俨,字伯然,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市)。赵俨自幼熟读经史,精明强干。建安二年,投靠大将军曹操之后,起家朗陵县令,历任司空府掾、司空主薄、都督护军、扶风太守等职。赵俨虽然不太出名,但他却深受曹操信任,多次担任参军的重任。

官渡之战后,张辽、乐进和于禁分别屯驻于长社、阳翟和颍阴,他们彼此之间互不服气,关系不是很好。曹操就任命赵俨为参军,参与张辽、乐进、于禁三军军事。赵俨运用规劝、疏导的方法消除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终于使三位大将消除积怨,保证了军队的团结。

因赵俨治军有方,从此经常被任命为都督护军,统率协调曹操的高级将领出外征伐。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曹操征讨荆州,派赵俨兼任章陵太守,并提升他为都督护军,监领于禁、张辽、张郃、朱灵、李典、路招、冯楷七路人马。

魏文帝曹丕继位后,历任魏国侍中、驸马都尉、河东太守、典农中郎将、度支尚书,封宜土亭侯。魏明帝曹睿时期,历任大司农、骠骑将军、大司空等职。正始六年(245年)去世,时年七十五,谥号为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嘉庆弄死和珅后有没有后悔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乾隆与嘉庆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乾隆临终前留遗言,不能动和珅,嘉庆没听,15年后才明白父皇用心。乾隆与嘉庆这两位皇帝于和珅之间的往事总是被人们当成笑谈。尽管和珅最后被赐死,死亡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老百姓们还是会忍不住调侃几句:“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 历史上懿德太子李重照犯了什么错会被武则天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武则天为什么要同李治合葬,懿德太子李重润,昊诚懿德

    李重照,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之孙,唐中宗李显嫡长子,母韦皇后。我爱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自古以来,人们都认为,皇家子弟一出生便拥有了很高的社会地位以及衣食无忧的生活,这可以称得上是人生最为幸福的事情。但是事实上并不是如此,这得看他们遇上了什么样的长辈,更要看他们对于在

  • 汉文帝即位后,他的嫡妻与儿子为何会死?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汉文帝的儿子及母亲,汉文帝子女,汉惠帝的儿子为什么没有继承皇位

    汉文帝,汉高祖第四子,母薄姬,出生于长安,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在一代汉王朝里面,有很多的历史故事,每每读来都是那么地令人神往,每一个人物都仿佛身边的朋友一般,有血有肉。今天小编就想要分享一个女人的故事,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原本是宫女,被派去监视王子,最后竟然逆袭成功,成为了一代皇后

  • 在书法方面,钟绍京有哪些成就?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索靖书法,对书法大师的评价,钟绍京书法

    钟绍京(659年-746年),字可大,唐朝宰相、书法家,三国时魏国太傅钟繇第17代世孙。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钟绍京最初因擅长书法而入直凤阁,武则天时明堂门额、九鼎之铭、殿门榜皆其所题,家藏王羲之、王献之、虞世南、褚遂良真迹至数十百卷。后随唐玄宗取得帝位,官至中

  • 刘幽求:唐朝时期宰相,参与唐隆政变,拥立唐睿宗复位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唐玄宗走马任姚崇,唐睿宗皇后,唐哀帝李柷

    刘幽求(655-715年),字幽求,冀州武强县(今河北武强县)人。唐朝宰相。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武周时期,进士出身,授朝邑县尉。交好临淄王李隆基,参与唐隆政变,拥立唐睿宗复位,历任尚书右丞、户吏二部尚书、侍中,册封徐国公,获赐铁券。先天元年,图谋诛杀太平公主,

  • 有哪些与魏知古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魏晋南北朝世说新语中的故事,魏知古文言文阅读答案,冯唐与魏尚的典故

    魏知古(647年-715年),本名魏政,字知古,深州陆泽(今河北深州)人。唐朝时期宰相。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魏知古出身巨鹿魏氏。进士及第,历任著作郎、凤阁舍人、卫尉少卿、吏部侍郎、晋州刺史、黄门侍郎、右散骑常侍。唐睿宗复位,反对修建道观,担任户部尚书、同平章事

  • 魏知古:唐朝时期宰相,与宰相姚崇不和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朝宰相姚崇儿子,唐朝历代宰相列表,姚崇救时宰相

    魏知古(647年-715年),本名魏政,字知古,深州陆泽(今河北深州)人。唐朝时期宰相。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魏知古出身巨鹿魏氏。进士及第,历任著作郎、凤阁舍人、卫尉少卿、吏部侍郎、晋州刺史、黄门侍郎、右散骑常侍。唐睿宗复位,反对修建道观,担任户部尚书、同平章事

  • 窦怀贞:唐朝时期宰相,为谄媚逢迎迎娶韦皇后乳母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世民娶的前朝公主,谄媚奉迎是什么意思,唐太宗韦贵妃

    窦怀贞(?~713年),又名窦从一,本姓纥豆陵氏, 扶风平陵(今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平陵乡)人。唐朝宰相,隋朝西平太守窦彦之孙,左相窦德玄之子。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窦怀贞门荫入仕,起家清河县令,历任越州都督、扬州长史,清廉干练,颇有政绩。神龙二年(706年),担

  • 后世是如何评价郭元振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后世对明朝评价,评价秦始皇的功与过,朱棣后世评价

    郭元振(656年~713年),本名郭震,字元振,以字行,并州阳曲(今山西阳曲)人,生于魏州贵乡(今河北大名)。唐朝时期宰相兼名将,济州刺史郭善爱之子。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出身太原郭氏。进士及第,起家通泉县尉。因写作《宝剑篇》而得到武则天的赏识,授右武卫铠曹参军

  • 郭元振:唐朝时期宰相,多次拜相,参与肃清太平公主集团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高宗时期的宰相列表,东晋王敦之乱,宋仁宗时期的宰相

    郭元振(656年~713年),本名郭震,字元振,以字行,并州阳曲(今山西阳曲)人,生于魏州贵乡(今河北大名)。唐朝时期宰相兼名将,济州刺史郭善爱之子。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出身太原郭氏。进士及第,起家通泉县尉。因写作《宝剑篇》而得到武则天的赏识,授右武卫铠曹参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