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仕途起起落落的清朝元老大臣张廷玉是怎么死的

仕途起起落落的清朝元老大臣张廷玉是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67 更新时间:2024/1/18 18:26:12

张廷玉,清朝时期的大臣,辅佐过不同的君主,仕途起起落落,在不同时期遭遇不同的从政境遇,晚年因得罪乾隆未能安享晚年,但死后却得到入庙的殊荣。

图片来源于网络

张廷玉,又名横臣,安徽桐城人。1700年,中进士入官,在康熙年间入内阁担任学士、吏部副长官。

雍正继位后,张廷玉颇受赏识与重用,开始在政场上大显身手。他协理翰林院章事务,晋升为礼部尚书,成为《世宗实录》的副主编。随后,张廷玉逐渐成为皇子的老师,以及乡试主考官。后由于其文笔写作深符皇帝的心意,又担任了《明史》的主编。

张廷玉做事聪明老练,思维谨慎周到,且文笔出众,才气尽显,因此深得雍正的宠信与提拔。国家大事上,无论军事还是政务,雍正都与之商议,参与决策,且当时国家的古书典籍也大都出自他笔下。1726年,张廷玉升为大学士,参与军务,着手改善军机制度。

雍正去世后,张廷玉受遗诏之令其死后可进入太庙。乾隆初期,张廷玉任总理大臣掌理事务,后年近花甲,逐渐不得乾隆待见,他深明皇上有意将他换之,便主动请辞。后张廷玉请求皇上保留其入庙之位得到允许后,未亲自进朝叩谢,受到怪罪,被削伯爵之位。后由于学生去世执意归乡,使皇上大怒,取消其入庙资格。

张廷玉怎么死的

张廷玉一生政路坎坷起伏,辅佐不同的皇帝遭受着不同的境遇,早年雍正时期,备受赏识得到重用,可晚期由于得罪乾隆而屡屡碰壁受到遇,他没能安享晚年,却在死后得到至高的殊荣。然而作为政治待遇落差如此之大的一位大臣,张廷玉是怎么死的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1749年,张廷玉已身处晚年,乾隆为了将其换掉,名义上假借其已是花甲之年,特许他每逢天气糟糕的时日可以不用上朝,实际上还特意找人代其职。张廷玉为人聪明得体,便主动提出辞职归乡,在得到乾隆同意以后他要求最后上朝一次。

最后一次上朝时,张廷玉进了了一份奏折,要求皇上能遵守先皇的承诺,保证其死后能进入太庙。乾隆虽然心有不满,但是同意了他的要求。谁知张廷玉得到承诺后没有亲自谢主隆恩,而是派儿子前去叩恩,这令乾隆火冒三丈,大肆指责张廷玉不懂规矩理法。张廷玉听闻后,次日便亲自进朝叩谢皇恩。

乾隆见状便明白定是有人走漏风声,于是借题发挥执意要追查该人,并借着这个名义指责张廷玉在皇宫中安插线人间隙,发展私党,于是将之革除爵位。

人倒众人踩,群臣见状便纷纷劝告皇上,张廷玉原是没有资格入庙的。但碍于先帝的承诺,乾隆并没有罢免他入庙的权利,而是将他免官,以工作赎罪。1755年,张廷玉病逝,原本已无资格入庙的他,乾隆却一改常态,认为他一代老臣,使其进入太庙。

张廷玉的历史评价

张廷玉,清朝元老大臣,工作上他一丝不苟,处理公务绝不过夜;作风上,他生性高洁清廉,绝不私拿他人之物;才干过人,在位时期在政治、文化等多个领域做出许多重要举措,历史上对于他的评价极高。

图片来源于网络

张廷玉上任以后,着手整治官场风气,严格摒弃行贿贪污之风,惩治了作风不良的贪官污吏,初入仕途便得一众好评。

张廷玉任篡修官时,主要负责文字工作,雍正年间,几乎由张廷玉一人独揽所有撰写谕旨的工作,编写相关文书、实录以及担任明史等多本史书的主编。张廷玉的文字草拟均能顺达雍正之意,昭告天下,因此屡获嘉赏。

雍正八年设立军机处以满足西北用兵之需,由张廷玉任职掌管事务,军机处初期的职责、制度、功能等均由张廷玉设定。此时的张廷玉手揽大权,制定军机规制,每天频繁应召进宫,秉承皇旨,处理多个政务,参与国家要密的商讨。军机处作为中枢机关持续影响了清中晚期,而张廷玉所制定的军机制度开创了廷寄之法,提升清政府的工作效率。

张廷玉还开创了奏章制度,由于早期清沿袭明制,官员皇上上书奏折程序繁琐,保密性能低,于是张廷玉改良了奏折,将之制度化、保密化,改革完善了官方文书,一直保持至清末。

张廷玉的各种举措,关于君臣间权利分配,影响了清朝时期的官僚政治,对清代中后期影响极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盘点东晋时期著名的十位将领,他们分别有什么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宋代著名的抗金将领是谁,东晋主要人物,二战名将为什么没中国

    你真的了解东晋将领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东晋(317年—420年),是由西晋皇族司马睿南迁后建立起来的王朝,与北方的五胡十六国并存,这一历史时期又称东晋十六国。东晋朝是王、谢、庾、桓家四大势力平衡下的产物,东晋时期先后有祖逖、庾亮、殷浩、桓温、谢安、刘裕等人率军北伐,在东晋的内

  • 盘点秦国最著名的十位名将,他们分别有什么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楚国名将,先秦名将,秦国最大的功臣

    你真的了解秦国将领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秦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07年),周朝时在我国西北地区建立的诸侯国,始祖秦非子是商纣王手下名将飞廉之子恶来之后,公元前770年,秦襄公派兵护送周平王东迁,被封为诸侯。秦穆公时称霸西戎,位列春秋五霸之一,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富国强兵,

  • 秦惠文王杀死商鞅之后 秦惠文王为何还延续该变法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赢驷为什么非要杀商鞅,秦孝公有杀商鞅之心么,秦惠文王为什么要车裂商鞅

    很多人都不了解秦惠文王杀商鞅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今往古来今天来跟大家说说秦惠文王杀掉卫鞅,却为何还要沿用变法的政策呢?因为商鞅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遭到了贵族阶层的一致抵制,秦惠文王如果不杀商鞅,那么,秦国会陷于内部争斗。杀了商鞅能够泄愤啊!商鞅死后,秦国的贵族希望废弃商鞅之法,

  • 李善长放权种田有70多岁高龄 朱元璋为什么还要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元璋杀李善长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李善长背叛过朱元璋吗,朱元璋为什么杀李善长

    很多人都不了解李善长被杀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朱元璋作为我国历史上有名的皇帝,围绕他发生的事情自然引人注目,史书上关于他的事迹也是着笔良多。李善长作为国家功臣,放权种田,最终却被朱元璋满门抄斩。原因不仅仅是我们所认为的——朱元璋生性多疑。另一原因,也是李善长自身骄横。朱元璋称帝之

  • 姜维为什么会被为国人如此记恨?在他死后还要剖腹取胆?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姜维胆大如斗是什么病,三国姜维实力,为什么喜欢姜维的人那么多

    姜维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姜维是死在乱军之中的,而为什么姜维会死在乱军之中,自然是因为姜维兵败,最终被杀。对于魏国人而言,姜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大汉奸,尽管在后世的流传中,姜维继承了诸葛亮的衣钵,延续着诸葛亮神机妙算的神话,但在魏国人眼中,姜维却又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叛

  • 奴隶出身的喜塔腊氏为什么会登上中宫之位?并生下了大清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王熙凤为什么协理宁国府,溥仪退位后为什么还住在皇宫,清朝八旗的姓氏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喜塔腊氏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于正新剧《延禧攻略》自开播以来,受到了广大网友的关注和一致好评,尤其是在场景设置和服装设计方面最可能的还原了历史。而且,吴谨言饰演的魏璎珞也成为整部剧不可缺少的亮点之一。魏璎珞,即历史上的孝仪纯皇后,大名鼎鼎的令妃。令妃之子永琰继承了

  • 大明首任太子朱标是怎么死的?他的死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元璋有多喜欢朱标,朱标死时多少岁,朱标死后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大明首任太子朱标的死因是什么,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很多人对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相信并不陌生,从一个放牛娃通过自身努力加上一定实力最终创建一个大帝国,当然不可否认其中有运气成分在那里。可一个人不管如何逢时,自己不思进取也很难终成正果。他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创造出许多历史记录

  • 庆寿公主在历史上是身什么样的?宋仁宗的小女儿,历经七任帝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世民有几个皇子公主,宋真宗女儿寿康公主,固伦寿恩公主

    你真的了解庆寿公主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江山易主皇权交替,继承人的选定对任何一个政权都是至关重要的。妃嫔们唯有尽可能多的为皇家开枝散叶,才能提供优质的储君人选,这才有了宫斗剧里常用的梗:雨露均沾。然而,相对于那些能延续血统的皇子们,妃嫔们所诞下的公主则显得备受冷落。尤其是在生育

  • 揭秘:东汉末年名将夏侯渊到底是好是坏?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东汉末年十大名将,黄忠斩夏侯渊是真实的吗,东汉末年名将黄盖

    历史是一条长河,它奔流向前,无止无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述夏侯渊的故事。提起黄忠,很多人都知道他是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战长沙与关羽对刀一战成名,为蜀汉开疆辟土立下赫赫战功。其实这是《三国演义》对他进行的夸张渲染。在正史《三国志》中,黄忠是个存在感很低的人,只参加了一场大战:定军山之战,并在此战中

  • 戚夫人被吕后如此的虐待 家里人为何不救她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为什么没人救戚夫人,刘邦为什么不救戚夫人,戚夫人不值得同情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戚夫人父亲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大家都看过《楚汉争雄》这部电视,刘邦从草根走到了王朝创始人,这逆袭有着很大的转变,他临终之前最放不下的事情,就是继承人,大家都知道刘邦十分宠爱戚夫人,也有着想立他们的儿子刘如意为继承人,可是因为刘邦的摇摆不定,导致戚夫人被吕雉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