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朝著名大臣姚崇第一次担任宰相是在什么时候

唐朝著名大臣姚崇第一次担任宰相是在什么时候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142 更新时间:2024/2/7 14:20:03

姚崇,生于公元651年,卒于公元721年,字元之,是现在的河南陕县人,他是我国唐朝时期一位著名的政治家,也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一生雄才大略,勤勉有为,为唐朝的安定和繁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在他的一生中,总共经历了唐高宗、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和唐玄宗五位帝王,担任过三次宰相的职务,可以说是位高权重。

图片来源于网络

姚崇第一次担任宰相是在女皇武则天在位时期。姚崇出生于将门之家,他的父亲姚懿曾经担任过嶲州都督的职务。在家庭环境的影响下和自身的努力下,他对军事方面非常熟悉,这时契丹人造反,姚崇及时处置,没有造成特别大的伤亡,经过这件事之后,武则天觉得他是一个可用之才,于是提拔他担任了宰相的职位,但是后来因为他反对张易之张昌宗这两个武则天的宠臣派人去定州建造寺庙而被贬为司仆寺卿。

第二次担任宰相是在武则天晚年时期,朝中大臣们联手铲除了张易之和张昌宗之后,姚崇随即官复原职。但是担任了宰相没多久,他因为在见到被废黜的武则天时激动大哭而惹得唐中宗不满,他又被贬为亳州刺史。

第三次任宰相职位是在唐玄宗登基之后。玄宗早就听闻他的才能,于是便邀请他再次出任宰相,姚崇没有立即答应,而是提出了著名的“十事要说”要求皇帝采纳才肯做宰相。这十条良策主要是从稳定政局、整顿官吏和改革财政三方面来治理朝政的举措,玄宗听了之后自然是欣然接受,从此姚崇尽心辅佐玄宗,帮助他开创了唐朝的又一个盛世——“开元盛世”。

图片来源于网络

纵观姚崇一生三次担任宰相又三从被贬,可以看出他的仕途也不是那么顺利,但是这掩盖不了他的雄才大略和深远智慧,他依然是一代名臣。

姚崇是我国唐朝时期一位功绩卓著的政治家,他与另外三位能臣房玄龄杜如晦和宋璟并称为唐朝的“四大贤相”。他一生恪尽职守,兢兢业业,为唐朝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尤其是在辅佐唐玄宗李隆基时,提出了著名的“十事要说”,从稳定政局、整顿官吏和改革财政制度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治国之策,为唐玄宗开创“开元盛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一个“姚崇施政”的典故可以显示他的雄才大略。

当时姚崇因为拒绝了深受女皇武则天宠爱的太平公主的提拔而惹恼了她,姚崇因此被贬为申州刺史。之后,唐玄宗肃清了太平公主的党羽之后登基继位。姚崇此时担任的是同州刺史的官职。这时一向与姚崇不和的张说想委婉说服当时的另一官员赵昭彦弹劾姚崇,只不过唐玄宗并没有理会他的奏折。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久之后,唐玄宗带渭水去打猎,他在打猎的间隙在行宫秘密召见了姚崇,问他是不是对打猎非常了解,姚崇回答说他小的时候就很喜欢打猎,现在已经三十岁了,住在泽中这个地方以观赏猎鹰追逐野兔为乐,并不喜欢读书。之后是张璟对他说他马上要做大官了,应该多读一点书。于是他便随便读了一点书,一直到现在。虽然他年纪不小了,但是仍然可以打猎。玄宗听了之后便邀请他一起打猎,有时和他一起宰杀猎物来吃,有时和他一起探讨国事。自此之后,唐玄宗重用姚崇,天下一片和谐繁荣的景象。

这个故事不但体现了姚崇的智慧,同时也表现了唐玄宗虚心纳谏的高贵品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仕途起起落落的清朝元老大臣张廷玉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清朝张廷玉家是哪里,张廷玉下场,清朝张英和张廷玉是一个人吗

    张廷玉,清朝时期的大臣,辅佐过不同的君主,仕途起起落落,在不同时期遭遇不同的从政境遇,晚年因得罪乾隆未能安享晚年,但死后却得到入庙的殊荣。图片来源于网络张廷玉,又名横臣,安徽桐城人。1700年,中进士入官,在康熙年间入内阁担任学士、吏部副长官。雍正继位后,张廷玉颇受赏识与重用,开始在政场上大显身手。

  • 盘点东晋时期著名的十位将领,他们分别有什么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宋代著名的抗金将领是谁,东晋主要人物,二战名将为什么没中国

    你真的了解东晋将领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东晋(317年—420年),是由西晋皇族司马睿南迁后建立起来的王朝,与北方的五胡十六国并存,这一历史时期又称东晋十六国。东晋朝是王、谢、庾、桓家四大势力平衡下的产物,东晋时期先后有祖逖、庾亮、殷浩、桓温、谢安、刘裕等人率军北伐,在东晋的内

  • 盘点秦国最著名的十位名将,他们分别有什么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楚国名将,先秦名将,秦国最大的功臣

    你真的了解秦国将领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秦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07年),周朝时在我国西北地区建立的诸侯国,始祖秦非子是商纣王手下名将飞廉之子恶来之后,公元前770年,秦襄公派兵护送周平王东迁,被封为诸侯。秦穆公时称霸西戎,位列春秋五霸之一,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富国强兵,

  • 秦惠文王杀死商鞅之后 秦惠文王为何还延续该变法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赢驷为什么非要杀商鞅,秦孝公有杀商鞅之心么,秦惠文王为什么要车裂商鞅

    很多人都不了解秦惠文王杀商鞅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今往古来今天来跟大家说说秦惠文王杀掉卫鞅,却为何还要沿用变法的政策呢?因为商鞅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遭到了贵族阶层的一致抵制,秦惠文王如果不杀商鞅,那么,秦国会陷于内部争斗。杀了商鞅能够泄愤啊!商鞅死后,秦国的贵族希望废弃商鞅之法,

  • 李善长放权种田有70多岁高龄 朱元璋为什么还要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元璋杀李善长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李善长背叛过朱元璋吗,朱元璋为什么杀李善长

    很多人都不了解李善长被杀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朱元璋作为我国历史上有名的皇帝,围绕他发生的事情自然引人注目,史书上关于他的事迹也是着笔良多。李善长作为国家功臣,放权种田,最终却被朱元璋满门抄斩。原因不仅仅是我们所认为的——朱元璋生性多疑。另一原因,也是李善长自身骄横。朱元璋称帝之

  • 姜维为什么会被为国人如此记恨?在他死后还要剖腹取胆?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姜维胆大如斗是什么病,三国姜维实力,为什么喜欢姜维的人那么多

    姜维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姜维是死在乱军之中的,而为什么姜维会死在乱军之中,自然是因为姜维兵败,最终被杀。对于魏国人而言,姜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大汉奸,尽管在后世的流传中,姜维继承了诸葛亮的衣钵,延续着诸葛亮神机妙算的神话,但在魏国人眼中,姜维却又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叛

  • 奴隶出身的喜塔腊氏为什么会登上中宫之位?并生下了大清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王熙凤为什么协理宁国府,溥仪退位后为什么还住在皇宫,清朝八旗的姓氏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喜塔腊氏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于正新剧《延禧攻略》自开播以来,受到了广大网友的关注和一致好评,尤其是在场景设置和服装设计方面最可能的还原了历史。而且,吴谨言饰演的魏璎珞也成为整部剧不可缺少的亮点之一。魏璎珞,即历史上的孝仪纯皇后,大名鼎鼎的令妃。令妃之子永琰继承了

  • 大明首任太子朱标是怎么死的?他的死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元璋有多喜欢朱标,朱标死时多少岁,朱标死后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大明首任太子朱标的死因是什么,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很多人对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相信并不陌生,从一个放牛娃通过自身努力加上一定实力最终创建一个大帝国,当然不可否认其中有运气成分在那里。可一个人不管如何逢时,自己不思进取也很难终成正果。他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创造出许多历史记录

  • 庆寿公主在历史上是身什么样的?宋仁宗的小女儿,历经七任帝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世民有几个皇子公主,宋真宗女儿寿康公主,固伦寿恩公主

    你真的了解庆寿公主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江山易主皇权交替,继承人的选定对任何一个政权都是至关重要的。妃嫔们唯有尽可能多的为皇家开枝散叶,才能提供优质的储君人选,这才有了宫斗剧里常用的梗:雨露均沾。然而,相对于那些能延续血统的皇子们,妃嫔们所诞下的公主则显得备受冷落。尤其是在生育

  • 揭秘:东汉末年名将夏侯渊到底是好是坏?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东汉末年十大名将,黄忠斩夏侯渊是真实的吗,东汉末年名将黄盖

    历史是一条长河,它奔流向前,无止无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述夏侯渊的故事。提起黄忠,很多人都知道他是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战长沙与关羽对刀一战成名,为蜀汉开疆辟土立下赫赫战功。其实这是《三国演义》对他进行的夸张渲染。在正史《三国志》中,黄忠是个存在感很低的人,只参加了一场大战:定军山之战,并在此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