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难言之隐痛 朱元璋是不是个民族英雄?

难言之隐痛 朱元璋是不是个民族英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956 更新时间:2023/12/8 12:27:09

提起中国的民族英雄,大家很少会将它与朱元璋联系起来。但仔细想想,朱元璋在元末领导的改朝换代战争,实际上是把横扫亚欧大陆、有史以来最强大的蒙古帝国打垮了。他将蒙古人赶回了草原地区,中原王朝重新回到了汉人的手中。

从现代多民族统一的角度来看,朱元璋领导的改朝换代,属于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对抗,不是中华民族与外国侵略者之间的对抗,算不得民族英雄。若从当时的历史环境来看,汉人与蒙古人之间是敌对的势力,朱元璋领导的改朝换代实际上有些“民族革命”的味道了。

网络配图

那么,朱元璋是不是个民族英雄呢?

答案依然是否定的,因为朱元璋心里对蒙古有脉脉温情,他恨不起来蒙元呀!郑成功、林则徐、邓世昌这几位民族英雄,哪个不是对敌人恨得牙痒痒,恨不得咬一口解恨。朱元璋却对蒙元王朝充满了暧昧的好感。

朱元璋自己夸元世祖“肇基朔漠,入统中华,生民赖以安靖七十余年”,这是对元朝开国皇帝忽必烈毫不吝啬的赞美,安邦定国七十余年,这都是蒙元入主中国,承继大统的结果。恨蒙古人,他会这么说?不仅如此,有人对蒙元王朝出言不逊,朱元璋叫来自己的宰相痛骂:“元虽夷狄,然君主中国且将百年,朕与卿等父母皆赖其生养。元之兴亡,自是气运,于朕何预?”这就更是赤裸裸地感恩心态了,他将蒙元视为生养自己的父母,他即使做了皇帝也不能忘记蒙元的养育之恩。朱元璋觉悟高到这种程度,你能说他恨蒙元王朝?

朱元璋在解释自己跟蒙元关系时候,绕不开的一个坎儿是他建立的大明王朝取代了蒙元帝国。你看,你老朱家分明是抢了人家成吉思汗家的地盘,这你总不能不承认吧?你怎么解释这个事儿?朱元璋的说辞是这样的,元末群雄并起,各路诸侯各自划分地盘,我朱元璋起兵是为了结束群雄打群架的局面,让老百姓过上安定日子。等到我收拾完南边的事情,兵强马壮要东征西讨时候,你蒙元王朝已经被别人赶走了。我朱元璋打天下是跟群雄在打,不是在跟蒙元王朝在打。

网络配图

事实上呢,这是在睁眼说瞎话!朱元璋统一江南后于1367年下令北伐,派徐达、常遇春率明军分别攻打山东与河南,并且封锁潼关以防止关中元军进援中原。明军于1368年八月攻陷元大都,元惠宗北逃,史书称此为元朝结束之年。蒙元分明是被朱元璋打回草原去的。不仅如此,朱元璋还穷对蒙元穷追猛打。北逃的元廷在上都,往后史书称之为北元。当时北方除了元惠宗据有漠南漠北,关中还有元将扩廓帖木儿驻守甘肃定西,此外元廷还领有东北地区与云南地区。蒙古依然对新生的明王朝保持强大的压力,朱元璋更是接连发动5次北伐。元朝不是气数还未尽吗?朱元璋就派兵把元朝廷打倒气数尽了,不再使用元朝的年号,改国号为鞑靼,亡了北元,这一页才算翻过去。

朱元璋的那套从群雄手里多江山的说辞,明显是障眼法。那么,为什么朱元璋对蒙元的态度这么扭扭妮妮,又要跟蒙元抢江山,又不愿意承认是夺过来的呢?

这里就涉及到明代士大夫的一个理念——“君臣大义”而非“夷夏之辨”,相对于民族之间的“夷夏之辨”,当时的明朝人更看重的是“君臣大义”。元朝入主中原建立大一统王朝已经是既成事实,朱元璋出生在元朝就是元朝的臣子。臣子夺了主子江山,这在当时人看来会有不顾“君臣大义”的嫌疑,危及到政权的合法性。这不是朱元璋一个人的顾虑,而是明朝初年一大帮士大夫的心结。钱穆先生本是民族情结很浓厚的世家,但他翻阅了明初开国诸臣诗文,隐隐窥探到一个让人震惊的现象,那些汉族士人的内心深处对于作为故国旧主的蒙元怀有剪不断的暧昧感情。

网络配图

历史学家萧庆做过一个很有意思的统计,在列入统计对象的元明之际进士144人中,“忠元”型计87人,占60.4%;“背元”型计45人,占31.3%;“隐遁”型12人,占8.3%。统计结果表明,“忠元”型进士远多于“背元”者,且以汉人和南人为主。这些进士对于元朝的态度,就非常值得玩为了。

从明初社会的主流观念来看,朱元璋取代蒙古建立大明的行径,改朝换代的意味大于民族革命。朱元璋在话语中,也对蒙元充满了暧昧,他不仅承认蒙古少数民族入主中国建立元朝的正统性,还别别扭扭保护自己,生怕被视为取代蒙元的“乱臣贼子”。

这个对蒙元恨不起来,还反过来要抱大腿的大明皇帝,算是民族英雄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英雄关羽:竟是功劳永远抵不上错误著名将领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关羽,历史上名声大噪威震华夏的英雄人物,提到他,关羽斩华雄、活捉于禁,斩庞德等等英雄事迹立马浮现在小编的脑海中,可是有句话说的好,功不抵过,知道关羽失荆州吗?刚才小编以上所述的种种功劳终究是抵不过失去荆州的错失。现在就请大家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关羽为何功劳永远抵不上错误的原因吧。为何功劳永远抵不上错误网

  • 大久保长安:有大罪行为何却更多是被褒奖?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大久保长安简介上提到大久保长安又名藤十郎。是日本战国时代,江户时代的一位功过并存的武士。那么大久保长安的故事是怎样的呢?图片来源于网络大久保长安,为猿乐师金春七郎喜然之子,从小受到父亲熏陶学习猿乐且精通此艺。后仕于武田信玄,深受其赏识,参与主持了甲斐的矿山,土木,检地等工作。天正十年,武田家被灭,长

  • 东汉著名将领耿恭有什么成就?历史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耿恭是东汉著名的将领,他为东汉王朝作出了杰出贡献。以下就是关于耿恭的简介。网络配图耿恭,字伯宗,扶风茂陵人氏,是东汉的开国将领耿广的儿子,耿弇的弟弟。从小耿恭就聪慧伶俐足智多谋,具有天生的将才气势。由于出生将门,加上耿广很早就去世了,耿广和他的哥哥就开始为朝廷服务,成为了一名军事指挥将领。公元74年

  • 徐达对朱元璋肝脑涂地为何却在中秋节违抗旨意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世人常戏言,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元朝至正二十二年(公元1362年)的中秋节,对后来大明朝开国功臣徐达而言,是不好过的,因为老婆要“飞”了。那年的徐达,是江南枭雄朱元璋麾下的得力干将。彼时的朱元璋,已雄踞南京,手握精兵数十万。北方的元王朝,已摇摇欲坠。这正是英雄建功立业之时,是年三十岁的徐

  • 溥仪为何叫逊帝?因为他是清朝最后一位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溥仪为什么叫逊帝,大家都知道随着溥仪的退位,宣告着封建统治社会的结束,而历史上溥仪退伍后,人们普遍都称呼为逊帝,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个原因很简单,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溥仪为什么叫逊帝,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网络配图因为溥仪是清朝最后一位皇帝。所以又叫宣统帝、清废帝。爱新觉罗·溥仪(1906年2月

  • 揭秘皇后妹妹徐妙锦是如何拒绝做朱棣的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明成祖朱棣称帝时,已经四十二岁了,而他的妻子与他差不多大。我们知道古人的寿命大多不长,所以朱棣称帝五年后,他的皇后徐氏就去世了,而朱棣是在十六年后才去世的。在这期间,朱棣不是没有想过再立皇后,但他想要立为皇后的人却拒绝了他。网络配图 她就是徐皇后的妹…明成祖朱棣称帝时,已经四十二岁了,而他的妻子与

  • 揭秘:三国时期赵云的马究竟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赵云有一匹大宛的马,品种是赛龙雀,叫做“玉兰白龙驹”,也是有一个“龙”字,其中不仅仅是暗含了赵子龙的名字,也是因为这匹马实在是特殊。马的左耳朵那里有一个犄角,头上还有旋,肚子上还有鳞片,非常的特别,于是有人就说,这是因为此马是传说中的“龙”的孩子。后来跟着赵云四处征战的另一匹马驹有一个很霸气的名字叫

  • 身为天下至尊元顺帝竟教太子吃春药与美女鬼混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身为天下至尊,元顺帝整日与十个“倚纳”宠臣在宫中群交滥交,性活动的过程扑朔迷离,骇人心目:各人赤身裸体,脑袋上都戴顶高色黄帽,上缀黄金打制的“佛”字,手执念珠,光屁股列队在大殿内边行走边念咒语。同时,殿内有美女数百人,身穿璎珞流苏遍体的奇装异服,按弦品萧,玉肉横陈,高唱《金字经》,四下蹦跃,大跳“雁

  • 被尘封的真相:苏秦实际上为燕国的间谍?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苏秦再次踏上谋取功名的道路,就是从燕国开始的。战国时期,燕与齐是邻国,燕弱而齐强。长期以来,燕国深以齐国将战略矛头对准自己为忧。公元前314 年,齐宣王乘燕国内乱大举发动进攻,燕军几乎覆灭。公元前311年,燕昭王即位。他处心积虑要报这深仇大恨,踌躇满志的苏秦恰在此时来到燕国。一个有国仇家恨,另一个有

  • 曹操为何不称帝?是不想背负乱臣贼子的骂名吗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东汉末年,汉室衰微,天下大乱,但朝纲伦常依然在形式上存在着,儒家文化的忠、孝、仁、义等理念依然是当时的价值标准,何进、董卓等把持朝政后都不敢贸然称帝。网络配图曹操虽然具有不同于其他军阀的雄才大略,但依然摆脱不了儒家文化的影响,在他争夺权力、对外征战的过程中一直以朝廷的名义进行,以天子的名义兴师问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