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讷亲:出生世家满门显贵,最后却被乾隆赐自尽

讷亲:出生世家满门显贵,最后却被乾隆赐自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398 更新时间:2024/1/16 22:56:10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讷亲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雍正朝,眼看讷亲起高楼;在乾隆朝,眼看讷亲宴宾客,然后楼塌了。讷亲本是一介文臣,却被乾隆赶鸭子上架,派往四川领略军事,由此酿成悲剧。

一、出生世家,满门显贵,勤劳敬业,在乾隆前期也曾受到器重

讷亲出生于满洲镶黄旗,是清朝开国功臣额亦都的曾孙;他爷爷更加赫赫有名,是康熙朝的辅政大臣遏必隆;他姑姑是孝昭仁皇后,姑父是康熙。按辈分算,他与雍正是表兄弟。

出生于这样的家庭,讷亲从小就受到优良的教育环境熏陶,接触高层的机会也比较多,更容易受到赏识。

在雍正年间,讷亲的才能得到雍正的认可,并被委以重任,年纪轻轻就入值军机处,成了一颗朝堂新星。

乾隆刚刚继位时,发现讷亲刚正不阿,办事能力也不错,就让他成了镶白旗满洲都统,并监管内务府。

日理万机

此后的几年,讷亲可谓官运亨通,一直做到保和殿大学士兼领班军机大臣,还管着吏部。他虽然身兼数职,公务繁忙,审理案件、赈灾救民、修建水利工程以及巡查军营等事务,他都亲自参与。而且,他对每件事都处理得非常妥当,也很合乾隆的心意。

帮同事

讷亲在管理吏部时,为官清廉的甘汝来死于任所。作为主管人,讷亲将他遗体送回老家。

到了甘汝来家,他发现甘家一贫如洗、家徒四壁,甘太太甚至还要做缝纫活来补贴家用,连安葬费都拿不出来。讷亲知道后很感动,奏报乾隆。

乾隆看过奏折,也很感动,特地拨款一千两白银作为抚恤金,还下旨让内务府办理甘汝来的丧事。正是由于讷亲的帮助,甘汝来才能顺利下葬,他的清官之名才得以传播。

为官清正廉洁

讷亲这个人,家里经济环境极其优渥,所以在仕途上,从来没有利用自己的职位谋取不当物质,历史记载他:

“以清介持躬,人不敢干以私,其门前惟巨獒,终日缚扉侧,初无车马之迹——《清史稿》”

也就是说,讷亲家门口有两只藏獒,终日守护者,想送礼的都不敢上门。

侦破重案

从乾隆三年到十二年,讷亲与孙嘉淦合作,经过调查取证,审理了总河“诈欺贪虐”的罪行,并将其革职查办;

乾隆十三年,乾隆派讷亲去浙江重新审理“陈学愈逼死三尼姑”的案件。这桩案件牵连甚广,一旦彻查就会“拔出萝卜带出泥”,搞不好还会引火烧身。

讷亲深知此事的严重性,为了审清案件,他绕开了地方官,还亲自调遣驻防杭州的官兵加强守卫总督衙门。由于讷亲果断刚毅,又不徇私舞弊,错综复杂的案件很快得大白于天下。

由于讷亲的勤奋、谨慎,所做之事也让乾隆顺心,因此,乾隆对他比较倚重,还特许他单独面陈,这在军机大臣中是比较罕见的优待(清朝军机大臣面陈时一般都是众人在场是陈奏)。

二、乾隆翻脸如翻书,讷亲伴君如伴虎

乾隆十二年,四川巡抚纪山急告朝廷,大金川的首领莎罗奔叛乱。乾隆派重兵出击,但莎罗奔凭借天险固守,清兵久攻不下。

乾隆十三年,清军将领张广泗请求朝廷增兵,但增兵后战事依旧没有进展。后来,乾隆派讷亲为经略大臣,赴四川督师。

也不知道乾隆是给讷亲建功立业的机会,还是故意把他往火坑里推。作为一个文官,讷亲是称职的,但他从来没有带兵打仗的经验,也缺乏临阵指挥的才能,所谓都统,基本上也是荣誉性质的挂职。

讷亲到军营后,仗着自己的身份和才干,看不上前线的张广泗,也没有同张广泗商量破敌之策就下令进攻。结果,清军大败。

经过失败后,讷亲再也不敢下令主动进攻,他本人也躲避于军营,不敢亲临前线。讷亲上奏乾隆,建议将战事转为以防守为主,请求修筑碉与大金川对峙。

乾隆接到奏折后,认为讷亲的建议十分荒谬,有损大清国威,于是严厉斥责。此后,讷亲不仅拿不出一个好的应对方案平定大金川,军威、士气也渐渐低落。当时,御史王柔到了军营,竟然建议讷亲请终南山的道士用法术破敌,可见讷亲当时有多无奈。

讷亲与张广泗在用兵问题上的分歧很大,对敌情的认识也不统一,对战略、战术的选择也不相同,以至于外斗没停歇,内斗愈演愈烈。讷亲上疏弹劾张广泗,说他偏袒贵州籍将领,军中人心不服,难以与之共事。

作为经略,讷亲无军事韬略,遇到挫折就方寸大乱,而且将劳师糜资的责任全部推到张广泗身上,自己好像一点责任也没有。

乾隆接到奏折后,很生气地批到:

“如能保明年破贼,添兵费饷,朕所不惜。如以为终不能成功,不如明云臣力已竭,早图归计,以全始终。”

乾隆已经开始对讷亲失去耐心,平定金川的决心也受到了动摇。乾隆这份指示,其实也是在给讷亲一个台阶,好让他知难而退,也给自己用人失察找一个合理的理由。

但是,讷亲觉得无功而返,毫无颜面,硬要打肿脸充胖子,继续待在四川死磕大金川。没过多久,讷亲的败报再次传回朝廷。

乾隆彻底对讷亲失望了,赶紧换帅,传谕讷亲回京候审。

在清朝,打了胜仗,是皇帝的功劳,叫“仰蒙皇威”;打了败仗,是臣子的问题,皇帝不会认错,更不会承担责任,比如,《康熙王朝》中的姚圣第一次被丁忧,其实就是替皇帝担则。

讷亲是奉乾隆之命前往平叛,耗费巨大,打了败仗,其实是间接打了乾隆一记耳光。

乾隆为了重震军威,也为了找一个承担失败责任的替罪羊,以“退缩偷安,劳师糜饷”的罪名,将讷亲押缚军营,并派人将其祖父遏必隆遗留的剑送去,令他自裁。皇命不可违,讷亲只得拔剑自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嘉庆皇帝资质平庸 乾隆为什么会传位给他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乾隆传位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引言:清朝作为距离现代最近的一个朝代,拥有许多能让现代人产生共鸣的东西,而清朝虽然最后走向灭亡,我们却不可否认它曾经有过最辉煌的鼎盛时期。在位的十二个皇帝无一不是勤勉努力的好皇帝,但是时代洪流中他们无法选择更好的未来,只能任由自己在

  • 溥仪共有过几任妻子?她们之中谁的结局最好?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溥仪,接下来听听我爱历史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任皇帝溥仪,由于他的“传奇”经历,连带他的五位“夫人”郭布罗·婉容婉容、额尔德特·文绣、谭玉龄、李玉琴、李淑贤都成了“名人”,只是每个人的下场都不同罢了。其中,溥仪的第四任夫人李玉琴,应该是五人中下场最好的。但是,相较于前三任夫人,李

  • 巾帼不让须眉的代表:汉献帝的二任皇后曹节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曹节是曹操的次女、东汉最后一个皇帝汉献帝的第二任皇后,历史上以深明大义、贤惠得体著称,是著名的一代贤后。图片来源于网络曹节本来是父亲安插在汉献帝身边的监视者,她与自己的姐妹一同进宫,当时父亲曹操已经是丞相了,并且还有意做皇帝,势力非常大。汉献帝明知曹操的心思,但是也不敢不从。后来曹操将汉献帝的皇后伏

  • 孙权身后不为人知的7位夫人:竟然还有寡妇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就是有绝美姿色。然而红颜薄命,在阴冷的后宫之中,女人的明争暗斗和战场上男人的厮杀一样残酷无情。最后的胜利者,唯一被立为皇后的还被宫女缢死,没有人笑到最后。第二个夫人是寡妇第一个夫人姓谢,是会稽郡山阴县世家,天姿国色闻名江东,和孙家算得上是门当户对。主持这个婚事的,是孙权的妈妈吴太夫人。谢夫人死得早,

  • 明朝淇国公丘福极其复杂却又简单至极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丘福的一生,可以说是经历了太多的波折,极其复杂,同样,丘福的一生,又可以说是始终保持的同样的立场,又显得极其简单。这么说,你可能觉得我是自相矛盾,但这却是丘福真实的一生,它始终贯穿于着他的一辈子。图片来源于网络丘福,出生在明代初期,明太祖朱元璋下位,皇长孙朱允炆继位,皇四子朱棣不安于室,想要一夺皇位

  • 碰上了一个难以匹敌的对手:汉献帝只怪点太背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做皇帝做成汉献帝这样的,也是够悲催的。傀儡,窝囊,无能,孬种......我们可以拿很多诸如此类的形容词一股脑儿砸在他的身上,都不为过。事实上,从被董卓扶上龙庭的那一天起,汉献帝就没有了自己,没有了尊严,甚至没有了起码的安全感。他虽然身为一代帝王,却毫无尊严,毫无自由,被人呼之即来,挥之即去。他所有的

  • 历史上最受争议的皇帝:昏君纣王竟居榜首!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在我国历史上出现了不少雄才大略的帝王,唐宗宋祖,秦皇汉武。每个帝王都藏着一段令人唏嘘的传奇故事,也有不少帝王在人们饭前饭后不断争议着。今天就让小编就盘点一下最受争议的几位帝王。网络配图No.3首次大一统秦始皇秦始皇嬴政在司马迁的笔下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暴君。焚书坑儒是其第一大罪状,其次便是繁徭赋役。据说

  • 令长孙家族荣耀的两人:长孙无忌和长孙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长孙无忌,河南洛阳人呢,唐初宰相,文德皇后兄长,其父为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母亲为汉人高氏。无忌自幼丧父,与母亲妹妹三人借住于舅舅高士廉的府邸,高士廉将其抚养成人,年少时与李世民结为布衣之交,之后高士廉看重李世民谋略出众,遂将侄女嫁于李世民,无忌便成为了李世民的郎舅,二人关系更为密切。隋朝末年,官逼

  • 曹操儿子曹冲为何是三国的神童?最后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在三国时期,曹冲是著名的神童,他也是曹操最为宠爱的儿子,因为他聪明,曹操曾经多次动过立他为嗣的想法,但是还未等到曹冲成年,曹冲就已经病死了,可以说是天妒英才啊。对于曹冲的死因,虽然史书上记载的很清楚,但是很多的人都怀疑他是因为权力的斗争而被害的,还一直流传着他被曹丕毒死的传说。曹操常常对着手下的人夸

  • 揭秘:蜀国的灭亡是诸葛亮败家还是刘禅昏庸?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景耀五年,姜维伐魏失利,回来后因为和黄皓有矛盾,没有居住在成都。六年,姜维听说了魏国攻打蜀国的动向,就急忙上书后主刘禅,望他能做好准备,但由于黄皓的阻止,刘禅并没有听取姜维的建议。公元263年,魏将钟会、邓艾征讨蜀国。战争开始以后,蜀军就陷于被动,汉中被魏军占领。由于诸葛亮死了之后,刘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