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元帝因什么事情的犹豫不决而引起了祸患?

汉元帝因什么事情的犹豫不决而引起了祸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492 更新时间:2024/1/15 17:09:42

汉宣帝在临死的时候给汉元帝任命过三个辅佐他的大臣,分别是萧望之、史高和周堪。其中萧望之曾经当过汉宣帝的老师,是前将军、光禄勋。

汉元帝登基以后,萧望之就与周堪一起联合侍中金敞和给事中刘向,联名上折子请奏,希望汉元帝可以效法古道。汉元帝认为他们的这个想法很好,于是就接受了,从那以后,汉元帝就常常将这四个人叫到跟前,一起讨论怎么治理天下的问题。

这样一来,三个辅助汉元帝的大臣当中,唯独史高受到了冷落,徒有辅佐皇帝的虚名,却什么也做不了。史高看着萧望之他们和皇帝打得火热,心中感到非常不服气,渐渐的这种不服气就变成了深深的怨恨。

早在汉宣帝时,当上御史大夫的萧望之就曾经向皇帝举荐了很多有才能的人。那时候有一个人叫做郑朋,这个人是一个贪图高官厚禄的小人,为了能升官发财,什么事都做得出来。他为了使自己被重视起来,就上书说:“史高让他手下那些亲信们去全国各地当官,然后给他自己搜刮钱财。”

网络配图

然后还揭发出很多史家的人和外戚许家的那些触犯法律的事情。周堪在阅读了他写的信件之后,任命他做了金马门待诏。过了不久,郑朋为了能让自己的官位进一步提升,又贼心不死地写信给萧望之,在信里把马屁拍得非常响。但是萧望之是个精明的人,完全没有被迷惑,在见到郑朋以后,他看这个人油腔滑调的,不是很正经,于是很快就和他断绝一切关系,不再和他来往了。

由于萧望之和周堪是一伙的,这个郑朋既然不被萧望之喜欢,周堪也就不再照顾他了。尽管郑朋说起来是皇帝的待诏,不过他离权力的中心还很远,根本连接近汉元帝的机会都很少,为了尽快让自己变得更有权势,他把目光转向了史高。

郑朋找到史高,对他说,以前那些诬蔑他的坏话都是刘向和周堪让他那么说的,完全不是自己的本意。如果不是他们的指使,他这个长期生活在浙江的人,根本就不可能知道那些事,而且他们在教他怎么说坏话的时候,萧望之也在一旁出谋划策。

史高听他这么说,就找到弘恭和石显这两个人,想仔细询问一下,因为这两个人以前也被郑朋说过坏话。不过这两个人现在已经和郑朋穿一条裤子了,三个人狼狈为奸,因此他们告诉史高,郑朋说的一点也没错。

弘恭和石显这两个人在汉元帝的父亲汉宣帝之时,就已经活跃于朝廷的中书机构中了,因此他们对朝廷颁布的法令和那些历史典故都非常熟悉,到了汉元帝这个时候,他们一个是中书令另一个是仆射。除了对官场上的事情非常熟悉以外,石显有一种十分特别的本领,他可以猜到皇上想要干什么,但是却碍于面子,不愿意在大臣们面前说出来,然后他就帮着皇上把这些事办好。

由于汉元帝的身体一向都是处在不太好的状态,又加上他觉得弘恭和石显这两个人不和别人朋党勾结,所以非常看重他们,朝廷上的那些大小事务,通常都是看石显怎么上奏,他就怎么处理,所以石显在大臣们心目中地位非常显贵。由于弘恭和石显本来和萧望之他们的关系就不是很好,现在就和史高勾结到一起,共同对付萧望之一伙。

网络配图

萧望之他们很快就察觉出情况有点不对头,为了能够先发制人,他们找了一个机会对汉元帝说:“自古以来,中书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门,只是因为那时候汉武帝常常游玩于后宫,因此才把这个职务交给了那些太监们。

但是皇上您现在的情况和以前不一样啊,所以是时候把这个规矩改回来了,只有让大臣们担当这个职位,才能和‘不近刑人’这句古话相协调啊。”但是汉元帝显然不是这么想的,因此他犹豫不决,这件事也就无限期地拖延了起来。这么一拖,就让弘恭和石显有了可乘之机,也让他们对萧望之一伙更加仇恨了。

见郑朋不愿意跟着萧望之一伙人了,弘恭和石显便和他勾结在一起,顺便把另一个想倚靠周堪却被拒之门外的华龙也吸收进来。这几个人趁着萧望之他们不在的时候,在汉元帝面前打小报告,说萧望之他们那伙人正在策划着要把史高给罢免掉。

汉元帝信以为真,就让人到萧望之那里去问。萧望之没想到皇上会让人来问这种问题,于是说:“外戚当上大官以后,通常都是吃喝玩乐,不干正事,我只是希望能把这种不正之风调整一下,这样对国家的发展才能起到好的作用,除此之外没有什么其他的想法。”这些话回答得虽然不错,但是弘恭和石显非常能搬弄是非,他们向:汉元帝建议,萧望之说出这样的话来,目的明显是想要离间您与那些亲戚们之间的关系,像他这种情况,就应该“谒者召致廷尉”。

由于汉元帝这个人根本没什么主见,听到他们这么说就信以为真,而且他认为“谒者召致廷尉”的意思就是让廷尉对萧望之进行问话,于是就准奏了。然而弘恭和石显可不是那么想的,他们立即就将萧望之打人了大牢。汉元帝听说萧望之被关进牢里面去了,赶紧派人把他从牢里面释放出来,还让他恢复原来的职位。

在萧望之从大牢里被释放出来时间不长,汉元帝就下了一道圣旨,大意是:萧望之做了他那么长时间的老师,功劳特别大,并且“国之将兴,尊师而重傅”,所以又给萧望之加封了一个关内侯的爵位,还打算将他任命为丞相。然而正在这个时候,萧望之的儿子上折子说,希望皇上能对萧望之莫名其妙被关进大牢这件事做出调査,因此汉元帝就命令相关的部门进行调查。

网络配图

但是,因为弘恭和石显他们的权力非常大,控制着这些部门,因此在他们的示意下,调查的结果很快就出来了:把萧望之打人大牢这件事情一点儿错也没有,但是萧望之指使自己的儿子上折,并且在内容中使用了一些“亡辜之诗”,这就不是像他这样的高官应该做的事情了,简直就是对皇上的不敬,应该受到严肃处理。

由于弘恭和石显非常了解萧望之的性格,知道他是一个十分高傲的人,别人一侮辱他,他就受不了。因此就借着这个好机会,在汉元帝耳边不停地诋毁萧望之,煽风点火。他们甚至拉出了很多年以前的事,说萧望之以前在辅政的时候,就经常对史高他们百般排挤,为的就是独揽朝政大权,现在还教他的儿子上了那么一道不敬的折子,如果不把他关进监狱里坐几天牢,他就不知道自己吃几碗干饭了。再说,如果他犯下这样大不敬的罪,皇上您都不进行惩罚的话,就让大臣们觉得您赏罚不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清代皇帝用膳规矩:一人独品百余菜肴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清朝的皇帝,说起来都不算坏,可以说除了西太后一人外,都比明朝皇帝较好。好的皇帝,一定要照国家的规定行事,固然不能完全按照规矩,但不能离开大格。即使是吃饭这事儿,也要按规矩来。宫中的章程,所有席面、碗盘的件数,都是按品级规定的。皇帝的菜品是一百零八种,皇太后的菜品也是一百零八种,皇后是九十六样,皇贵妃

  • 蒙氏祖孙三代全都在秦统一中建立了什么功勋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在秦一统天下的过程中,涌出现了不少著名的军事将领,白起、王翦都是青史留名。但象蒙骜、蒙武、蒙恬祖孙三代都是名将,均受到重用,一起为秦的统一和稳定立下汗马功劳的,也算是绝无仅有了。蒙骜,出生日期不祥,死于公元前240年。本是齐国人,后来投靠秦国,历仕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秦始皇四朝,名符其实的

  • 隋朝第一猛将:让突厥闻风丧胆却为何暴尸朝堂?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隋朝的统治时间虽然很短,但却也是名将辈出!诸如杨素、韩擒虎、史万岁、贺若弼等人,但若论冲锋陷阵、破阵杀敌的第一猛将,非史万岁莫属!史万岁不仅善于骑射,武艺过人,他还喜读兵书,精通占候,为隋朝的统一和政权巩固立下汗马功劳!但就是这样一位名将,却最终被隋文帝在朝堂之上当场处死!史万岁究竟有哪些过人之处?

  • 魏末晋初时期的名将,文俶最后结局揭秘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文俶的故事大家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七进七出,出自京剧长坂坡、豫剧长坂坡、秦腔剧长坂坡等戏剧艺术,原型为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追击刘备的长坂坡之战。据《三国志·赵云传》记载:“及先主为曹公所追于当阳长阪,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

  • 李继隆多次抗旨,为什么还能得到皇帝的认可一路加官进爵?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李继隆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提起宋朝名将,大多数人会想到岳飞,不管是战略战术还是综合能力上,都称得上是宋朝第一名将,一片忠心却被皇帝害死,实在令人惋惜。然而,在北宋初年,一位实力完全不输岳飞的名将,多次违反皇帝的命令,皇帝却没有杀他,反而给他加官进爵,甚至死后

  • 海瑞敢怒骂皇帝 皇帝为什么还不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嘉靖为何没杀海瑞,被气死的皇帝,海瑞是什么朝代的皇帝是谁

    你真的了解嘉靖和海瑞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海瑞是历史上有名的清官,他中正刚直,爱民如子,嫉恶如仇,眼里不揉沙子,“抬棺骂皇帝”震撼古今。按理说,海瑞这样一个官场“异类”很难善终,但他运气不错,虽然屡遭打击,但每每能峰回路转、柳暗花明。海瑞画像海瑞是福建人,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母

  • 朱元璋传位朱允炆 这事真的是一招败笔吗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建文帝朱允炆下落,明朝朱元璋传位给谁了,朱元璋孙子朱允炆下落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朱元璋传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因为朱棣靖难之役的原因,很多人自然的认为,朱元璋在朱标之后立储朱允炆,完全就是一招败笔。有的亲儿子不传位,反而把皇位传给了孙子。最终导致明朝统治上层因为权力争夺闹的一塌糊涂。朱元璋要是早把皇位传给朱棣不就什么事都没有了嘛。虽

  • 林启荣有哪些事迹?为什么曾国藩对他赞不绝口?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曾国藩的故事简介,曾国藩最大的成就是什么,赞不绝口是啥意思

    林启荣,接下来听听我爱历史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太平天国运动这次农民起义运动,皆是由于鸦片战争以后的清朝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而毫无节制的搜刮人民。而这时的两广地区恰好处于天灾不断的时节,于是当地农民一边面对的是朝廷苛刻的税负,一边又是无情的天灾,纷纷揭竿而起,打算反了清廷。太平天国是由这一批的由

  • 赵边骑:战国最著名的四大战队之一,擅长骑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赵国骑兵叫什么,演员请就位战队名单,外国CS战队成员名字

    赵边骑的故事大家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战国时代最著名的四大部队:赵边骑、齐技击、魏武卒和秦锐士。齐技击是战国时代最早的特种部队,号称单兵最强,因为招募的个个都是武林高手。魏武卒是魏国的特种部队,是战国初期战斗力最高的部队,主要依赖是重装,刀枪不入、无坚不摧。最辉煌的战绩是在

  • 齐技击,:最早的特种部队,实力究竟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特种部队有多厉害,特种部队3,战略级别的特种部队

    齐技击的故事大家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昨天我们说了历史在进入战国之后,到处都是杀戮与征伐。各国都在变法强兵,部队也越来越平民化、暴力化、特种部队化。战国时代的特种部队有很多,赫赫有名的有赵边骑、齐技击、魏武卒、秦锐士。其实,齐技击是创立最早的特种部队。《左传》襄公二十一年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