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广之死与李陵之降始末:一家都是悲剧人物

李广之死与李陵之降始末:一家都是悲剧人物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293 更新时间:2024/1/2 18:08:33

李广一家都是悲剧人物。

李广被匈奴人呼为“飞将军”,是西汉王朝最著名的将领之一。他一生与匈奴作战70多次,仕途几起几落,始终未能封侯,而人品、声名、战功远在他之下的人则纷纷封了侯。最后,他因不堪忍受大将军卫青的排挤和刀笔小吏的折辱,愤而自杀。他的儿子李敢怨卫青排挤其父,一时义愤击伤卫青,后被卫青的外甥霍去病射杀。李广的孙子李陵英勇善战,最后弹尽粮绝,投降了匈奴,背上了千古骂名。

网络配图

李广之死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元狩四年),李广被任命为前将军,随大将军卫青征伐匈奴。大军出塞后,卫青命李广所部与右将军的部队合并,从东边走。东路绕道、路远,肯定不能按时与中军汇合,李广深知这一点,便向卫青请求道:“我是前将军,自然该打先锋,您却让我走东路。我好不容易才有了面对单于(匈奴最高首领)的机会,我愿意冲在前面,先死于单于之手。”

出征前,汉武帝暗中告诫卫青,说李广运气差,年纪也大了,不能让他与单于正面接战,免得误事。同时,卫青还有个私心,他的救命恩人公孙敖不久前被武帝剥夺了侯爵的名位,卫青想让他与自己居中军与匈奴接战,给他个立功的机会。因此,卫青不肯答应李广的请求,他甚至当着李广的面让部下把命令直接送到李广的军营里去。受到如此轻侮,李广也动了怒,连与卫青辞别的话都没说,面带怒色起身返回自己的军营。

果不出李广所料,东路绕远,又没向导,李广的部队迷失了方向,没赶上与匈奴作战。卫青虽然与匈奴主力接战,但没抓到单于,回师时遇上李广。卫青要向武帝报告这次行动失利的原因,他的长史(将军身边掌管文书的官吏)就问李广为什么迟到?李广心想,你哪有资格问我,就没回答。长史让李广的部属回答,以给李广难堪。

回到军营,李广越想越不是滋味,长叹一声:“想我一生与匈奴打了70多仗,好不容易有了与单于面对面交战的机会,却又被卫青排挤,自己又不争气迷了路,这难道不是天意吗?我已60多岁,怎么说也是成名已久的老将,如今又受刀笔小使的折辱,哪堪忍受!”想到这,李广悲愤不已,拔刀自刎。

网络配图

李陵之降

李陵是李广大儿子李当户之子,也是一员猛将。

公元前99年(汉武帝天汉二年),李陵率步兵5000孤军深入敌境上千里,足涉匈奴大本营,与匈奴十余万大军大战10多天。司马迁笔下的这场战斗是这样的:匈奴的首领们都被汉军的勇气所震慑,于是广招兵卒,凡是能拉开弓的都被拉来,以倾国之力围攻李陵。李陵军队已弹尽粮绝又迷了路,救兵则久等不来,士卒死伤惨重。然而,就是这样一支残军,当李陵振臂一呼,那些或坐或卧的战士们全部站起来,他们满脸是血、眼含热泪,有的举起没了箭的弓,有的赤手空拳,一声呐喊,与敌人展开殊死博斗……

司马迁虽然不乏夸张之词,但所述大体还是属实的。

那次战斗之惨烈,在历史上是少见的。当时贰师将军李广利率3万骑兵出酒泉(今甘肃酒泉市)攻击匈奴右贤王,汉武帝本想让李陵给李广利押运辎重,可李陵不干,他希望能以自己的5000步兵独挡一面。汉武帝认为李陵勇气干云,嘉许之。

李陵率军出居延(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向北,不久就与匈奴单于亲率的3万骑兵遭遇。李陵所部都是荆楚勇士、剑客,善射、善格斗,所以遇到五、六倍于己的敌人也不惊慌。李陵将部队部署在两山之间,以大车为营,他率士兵到营外列阵,前排持戟盾,后排持弓弩。匈奴人见汉军人少,就直冲过来,汉军千弓劲射,敌人一排排应箭而倒。见此阵势,敌人慌忙后撤,汉军乘胜追击。这一仗,李陵消灭数千敌人。

单于大惊失色,急招附近8万骑兵驰援。见敌人越来越多,李陵命部下向南且战且退,数日后来到一个山谷里。在撤退过程中,汉军不少战士中了敌箭,李陵让重伤者上车,有两处箭伤的驾车,一处箭伤的继续战斗,这样,又斩敌3000。汉军继续南撤,来到一山下,这里树木茂盛,匈奴骑兵施展不开,而汉朝步兵在树木间辗转杀敌数千人。

匈奴见损失惨重,已萌发退意。如此时匈奴撤退,李陵的历史就会重写,司马迁也不会受牵连而身受宫刑。可历史就是这样不容假设,当时汉军一个小官叫管敢,受上级所辱,一气之下投降匈奴,并透露汉军无后援、弓箭也将用尽,已无力支撑了。于是匈奴急攻,汉军虽然又斩敌数千人,但带出来的50万支箭已全用光。

入夜,李陵知道大势已去,哪怕再有几十只箭也足已脱身呀。半夜,李陵整顿部下,尚有千余人,他让大伙分散作战,向南突围,自己也带着十几人突围而去。李陵没走多远,就遭到数千敌兵的包围,李陵无奈,长叹一声:“无面目见陛下了!”于是下马投降。他不知道,此战败之处离汉朝边塞仅百余里。

网络配图

李陵投降之后二、三事

李陵投降,汉武帝震怒,满朝文武大臣中只有司马迁为李陵说了几句好话。司马迁认为李陵是能守住自己节操的人,能奋不顾身急国家之所急,其杀敌之功足可以抵罪。汉武帝认为司马迁是非不清,为李陵游说,于是治司马迁的罪。

公元前97年(汉武帝天汉四年),汉武帝发20余万大军分三路讨伐匈奴,其中一路与匈奴恶战10余日,未分胜负;一路未遇到匈奴军队,无功而返;由公孙敖统率的一路与匈奴左贤王接战,败归。当时汉武帝也觉得李陵孤军深入,与数倍于己的敌人恶战,挺不容易的,于是指示公孙敖深入匈奴腹地,把李陵接回来。可公孙敖被左贤王打败,回来时奏称是李陵教单于用兵,所以才有此败。汉武帝大怒,将李陵母亲、妻子等全家人统统杀死。

后来,汉朝才知道教匈奴用兵的是另一个降将李绪而非李陵。为此,李陵派人刺杀李绪,随后在北边藏匿数年。

自此事后,李陵对汉武帝失去希望,单于将女儿嫁给李陵,他未拒绝,单于立他为右校王,他也接受了。自此,李陵安居匈奴,但并不住在单于王庭,有大事时才来议事。公元前74年(汉昭帝元平元年),李陵死于匈奴,走完了其悲剧色彩极浓的一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因私幸宫女被皇后逼得离家出走无奈大哭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妃的死皇上给了她体面,宫女为什么要勒死嘉靖皇帝,皇上为什么要杀华妃

    如此大动干戈,这位皇帝是犯下了多大的过错呀!其实没那么严重,只不过是皇后不在宫中时私幸了一个小宫女而已。这在其他皇帝那儿,恐怕皇后还得摆着笑脸来一句:“臣妾恭喜皇上又得佳人。”可是隋文帝的独孤皇后可没那么温婉贤淑。东晋的王导算是大人物了,先后辅佐了元、明、成三位皇帝,说他是东晋王朝的缔造者也不为过,

  • 倒霉透顶的一位君主但留下的宝贝却震惊世界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被太子殿下惦记的倒霉正常,她跳轮回台帝君后悔了,送上门的娃成了皇帝

    我们今天介绍一个史上最倒霉的君主,还有与这个君主有关的一件弥足珍贵的文物。春秋时期的晋景公姬獳(ru)。提起他,大家比较陌生。不过一说“病入膏肓”这个词,大家以后可以想到他。晋景公姬獳。还有我们的赵氏孤儿,也是在晋景公时代发生的。网络配图是人都要得病,病入膏肓,也只能说天不眷我。不过,这个主公的倒霉

  • 晚清重臣曾国藩为什么不称帝:心有余而力不足?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曾国藩为何不称帝,曾国藩为什么被称为半个圣人,李秀成劝曾国藩称帝

    曾国藩是清朝末期大臣,更是湘军的创立者。曾国藩一生都在为朝廷考虑,在军事,政治,文学各个领域都作出了突出贡献。可以说清朝的末期要是没有曾国藩,将会灭亡的更快。图片来源于网络咸丰二年,太平天国军攻占湖南,曾国藩奉旨前往抗击成立湘军,湘军一作战勇猛远近闻名,人们只知道湘军常打胜仗,并且士气高涨,却不知道

  • 揭秘华妃为人和蔼恭敬 可惜四个儿女全夭折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妃怀过几个孩子,和蔼近义词,华妃不害孩子

    年贵妃的父亲是湖广巡抚、后加太傅、一等公的年遐龄。她的哥哥则是大名鼎鼎、战功卓著的抚远大将军、川陕总督年羹尧。年氏于康熙五十年,由康熙帝指婚为当时的雍亲王胤禛为侧福晋,并于四年后为胤禛生下一个女儿。在之后又为雍亲王胤禛生下了第七子福宜和第八子福惠。网络配图雍正即位当年的五月初十,年氏又生下了皇九子福

  • 揭秘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曾国藩是如何戒色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曾国藩戒色,晚清四大名臣谁不贪,晚清四大名臣谁最厉害

    曾国藩的妻子健康状况很差,生病更是常有的事,也就造成了,妻子通常只能卧床养病。图片来源于网络一次,曾国藩参加一个进士一起的聚会,由于在场的都是名声显赫的大官员,免不得妻妾陈群,这种轰动政界的聚会怎么不全家出动,而官员的妻妾中当然不少貌美如花,倾国倾城的。曾国藩不免有些羡慕,想到家中的妻子,觉得有心不

  • 揭秘没有妃子的皇帝 只有一妻一子的可怜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一生只有一个老婆的皇帝,历史上唯一的一夫一妻皇帝是谁,唯一一个只有一个老婆的皇帝

    没有妃子的皇帝,说起中国的帝王,大概有一个特点就是老婆多,三宫六院住着自己的后宫佳丽三千人,皇帝总能做到风流潇洒雨露均占,而纵观中国这么多年的历史中就没有一个皇帝是可以不要后宫佳丽三千人只爱正妻也就是我们说的皇后一个人的呢,还真有,来和小编一起看看这位没有妃子的皇帝。中国的几百位皇帝中明孝宗朱佑樘是

  • 孟浩然喝酒误事 喝醉酒错失当官的好机会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岑参人生大笑能几回,孟浩然求官失败的诗,孟浩然给张九龄诗后当官了吗

    唐朝兴诗成风,大凡写诗作赋稍有名气的人大都混得不错。年届四十的孟浩然,亦按捺不住,便来到京城谋求一官半职。他找到交往甚笃的王维帮忙。当下王维得知来意便满口答应,并择日约孟到官邸饮酒畅聚。网络配图 诗坛泰斗与翘楚雅聚的消息不知如何被当朝皇帝唐玄宗知道,竟突然摆驾到了王宅,见了孟浩然便询问诗作之事。孟见

  • 揭密古代最有才情的五大帝王 李煜当属第一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千古词帝李煜,李煜是哪个朝代的皇帝,李煜虞美人

    南唐后主——李煜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才情的一位皇帝。他的作品脍炙人口。最后因为他最出名的一首词而丢了性命。不管你是否有文学修养,我想,只要读过李煜的这首《虞美人》,恐怕未有不为之动容的。鲜少有诗词能像虞美人这样,把作者如此鲜活地带进读者的脑海里,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如此真实。因为这首词,忘却了他的诸般

  • 探秘:武艺第一的吕布为何不能称霸一方?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吕布单挑只输给一人,三国演义武艺排名第一,吕布武艺跟谁学的

    董卓是汉献帝初期的当权派,被心腹爱将吕布刺死之后,东汉王朝进入后董卓时代,一般人认为随着吕布在董卓部队的影响,以及亲手杀死了董卓,肯定能在东汉王朝露一小脸,最少也能当上大将军之类,把汉献帝拿捏在手里,做两天摄政王的日子。可是没想到“卓死后六旬,布亦败。将数百骑出武关,欲诣袁术。”《三国志吕布传》那么

  • 同为汉贼?揭密董卓和曹操的相似之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诸葛多智而近妖,董卓是汉贼吗,董卓是谁杀死

    董卓欺凌汉室,号为“奸贼”;曹操谋逆汉室,却号“奸雄”,两人有一些相似之处:1、受命进京:大将军何进为了杀宦官十常侍,巩固自己的地位,听信了袁绍“召集四方英雄,勒兵来京,尽诛阉竖”的建议,发檄文招董卓进京,给了早有谋反之心的董卓以可乘之机;献帝为避李、郭之乱,逃难洛阳,招曹操救驾。此举正合曹操“挟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