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乾隆反腐给力:五十多名朝廷官员人头落地

乾隆反腐给力:五十多名朝廷官员人头落地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649 更新时间:2024/1/19 15:47:51

乾隆四十六年,发生了一件清朝建立以来最大的贪污案。自封疆大吏到州牧县令,被判处死刑的多达100 多人,其中56 名被砍掉了脑袋。这就是轰动朝野的甘肃全省官员谎报灾赈、贪污捐监粮的大案。这场特大贪污案件的首犯,就是乾隆皇帝曾十分倚重的封疆大吏亶望。王亶望,山西临汾人,自举人捐纳知县,累任知县、知府,乾隆三十九年 调任甘肃布政使,受命专门办理收捐监粮。

甘肃地瘠民贫,是全国最穷的省份,每年户部都要调拨巨额款项购买粮食,以抚恤灾民,供应当地满汉驻军以及救济新疆之需。为节省国库开支,乾隆二十五年 清政府特准甘肃及外省商民纳粮捐纳监生,就地解决缺粮之急。监生,是国子监学生的简称,甘肃省内外商民赴甘买来监生头衔后,并不要求千里迢迢进京入国子监读书肆业,但他们已享有与秀才同等的权利,可直接参加乡试进入官场,也可以监生资格加捐职官。因此,捐监一途是当时富裕商民子弟入仕的捷径。加之甘肃开捐定价较低,每名只需麦豆四五十石,外省商民趋之若鹜。

网络配图

不料,行之数年,诸弊丛生。大抵是经手的地方官借机贪污,挪用捐监粮,甚至干脆折收银两,以便于中饱囊。清政府只好下令中止甘肃收捐。停捐之后,户部仍旧每年拨银百多万两解往甘肃采买粮食,而甘肃大小官员仍为缺粮叫苦不迭,所以当乾隆三十九年陕甘总督勒尔锦奏请恢复捐监旧例时,经户部遵旨会议以为可行,乾隆皇帝也就很快允准了。鉴于以往积弊多端,乾隆皇帝特选调精明能干、善于理财的王亶望为新任甘肃布政使,专责办理该省收捐监粮事宜。

王亶望上任伊始,便向乾隆皇帝保证,“随时随处,实心实力,务期颗粒均归实在”。而暗地里,王亶望却和总督勒尔锦狼狈为奸,下令全省收捐各州县捐监无须交纳粮食,一律折成银两收捐,全部上缴到他和兰州知府蒋全迪那里。这样一来,白银滚滚而来,捐监粮却颗粒不见。仓储空空如也,又将如何交待?

王亶望自有妙计,他和蒋全迪二人每年夏、秋都在省府兰州秘密合计,无灾报有灾,小灾报大灾,下令各州县按照他俩虚拟的数目,开销掉子虚乌有的“捐监粮”。各州县见王亶望如此胆大妄为,也无不群起效尤。

原任平番县知县何汝南,在主持本县办灾两年间,浮开赈银6 万余两,纳入私囊;原任狄道州知州陈常,在三年任内共办监生执照四千余张,每名多收银10 两,共贪污银两4万有余。

从乾隆三十九年开捐到四十六年案发,历任甘肃省各州县长官百余员,几乎无人不贪。这些州县官还要用赃银去结络上司,如上面提到的知县何汝南,前后就送给王亶望银18000 余两,“ 馈送” 蒋全迪6000 余两,总督勒尔锦交他办买物件,又花去银6000 余两。有个叫麦桓的广东人干得更荒唐离奇,他被分发到甘肃待补知县之缺,当时正赶上各州县报办夏灾,为急于补上县官好趁灾大捞油水,就托人向蒋全迪疏通,最后达成交易,麦桓送王亶望、蒋全迪各8000 两银。麦当时手中无钱,应允冒办夏灾得银后,如数奉送。这样,蒋全迪保举他升补靖云知县,麦桓则风风火火大办“捐监赈灾”,以筹措银两还债。

网络配图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甘肃通省上下官员串通一气,上下相蒙,竟然长期作弊而未被发觉。王亶望还因收捐监生卓有实效,省去每年部援白银百数十多万两,且“弊绝风清,仓储充裕”,于乾隆四十二年 抽调浙江巡抚,拥厚资而去。继任甘肃布政使的王廷赞更是如法炮制,且花样翻新,统一规定报捐时,各州县每名折收白银55 两,除办公费4 两外,再加2 两所谓“心红纸张费”。

王亶望、王廷赞先后主持甘肃捐监六年间,每年报捐人数在4 万上下,所以乾隆皇帝后来说“历年所捐监生不下数十万”并没有夸张。若以每名55 两计, 共折收捐监银两在1300 万两以上。这笔巨款中,虽然有一小部分是用来采买粮食以为赈灾之用,但大部分则流进了甘肃全省大大小小官员的腰包,其数目不少于白银1000 万两,相当于当时全国每年财政总收入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

乾隆四十六年夏,大学士阿桂、尚书和珅领兵开进甘肃平定回民反清起事,先后奏报入境即遇连阴密雨,乾隆始疑云大起,感到此前甘省连年报旱有诈,数以百万石的“捐监粮”去向必须深究。联想起不久前王亶望情愿捐银50 万两 资助浙江海塘工程一事,乾隆皇帝判定王亶望巨额家资必与贪污甘省捐监粮有关。于是降旨命阿桂和新任陕甘总督李侍查办此事,要求他们“根究到底,务令水落石出”。

阿桂和李侍尧没有辜负皇帝的期望,他们选定现任甘肃按察使福宁为突破口,使他和盘托出了自王亶望以来通省官员如何玩法营私、冒赈贪赃的内情。

尽管勒尔锦、王廷赞以及王亶望分别在北京和浙江狡赖不吐实情,但到这年七月,乾隆帝已有充足证据对这个贪污集团的首犯作出判决:王亶望处斩,立即执行,他的儿子王裘等人夺官遣发伊犁,另几个不满12 岁的幼子则暂时监禁刑部大狱,待年满12 岁时陆续发遣;勒尔锦原来就因平定回民起事不力问成死罪监禁在狱,这次贪污事发,“从宽赐令自尽”;王廷赞绞刑,本年秋审时处决。至于对其他大小墨吏,阿桂、李侍尧也根据《大清律例》中“监守自盗一千两以上斩监候” 的律文, 拟定皋兰县知县程栋等66 员斩刑,待秋审处决。

网络配图

临近秋审,乾隆帝自称不忍看到如此之多的犯官“绞首就戮”,特命凡贪污2 万两以上者立斩;贪污1 万两以上、2 万两以下者,斩监候,赶入本年秋审处决;1 万两以下者亦问斩监候,待来年秋审请旨办理。

然而,这起贪污大案到此并未了结。随着案情的深入,又陆续发现了亏空库银等新的罪行,所以到这一年年底时,陕甘总督李侍尧又陆续拟定数十名贪官应斩,兰州省城监狱由于羁押这么多特殊身份的罪犯已人满为患,乾隆帝只好下令将已问成死罪的74 人分批解往北京。后这74 人中大部分由于皇帝的恩典,从宽免死,发往黑龙江充当苦差,所以到第二年办理秋审时只有少数被处决。

此案陆续正法处决的前后共56 人, 免死发遣者46 人,其他判处徒刑、流刑,以及革职的更不烦细说了。

尽管乾隆皇帝一宽再宽,但办理一件贪污案而杀掉56名官员,其中包括一、二品大员3 人,这在清朝建立140 余年以来确实是空前的。所以乾隆帝一再慨叹此案为:“从来未有之奇贪异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项羽一共屠了几次城:项羽使用什么武器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项羽,是楚汉争霸时期的英雄,虽然最后失败了,但是关于项羽的故事却一直流传至今。那么项羽的故事有哪些呢?图片来源于网络项羽的故事比较出名的一共有三个。一个是鸿门宴,一个是项羽和虞姬的爱情故事,另外一个则是乌江自刎。下面就来逐个的说一下这三个关于项羽的故事。鸿门宴本是项羽为刘邦所设。但是鸿门宴中发生了一

  • 张良有多重要?此事没他天下就白送给项羽了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众人拾柴火焰高,人也不例外,如果一个人想要取得非凡的成就,也必须得靠一些有才之人的帮助。古时候那些争夺、征服天下的人,除了有一些猛将、战神,还必须得有一些运筹帷幄的谋士。比如大家熟知的刘备,他可以在乱世割据一方,靠的是诸葛亮等军师,曹操手下的谋士就更多了,如大家熟知的郭嘉 、 和诸葛亮斗智斗勇的司马

  • 揭秘朱棣抛弃“荣华富贵”起兵谋反的背后隐情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即位后就分封藩王巩固权利,这更多是为孙子朱允炆的统治做好防范工作,藩王们不能随意进出封地,无疑限制了对王位的威胁。结果在公元1399年,建文帝一登基,他叔叔朱棣就以“清君侧”名义起兵反抗,而“靖难之役”的爆发有什么原因呢,朱棣放着宁王不做为何要铤而走险起兵谋反呢?网络配图第一,谋事的鼓动。朱棣

  • 身为刘邦堂兄的他 曾带兵奇袭项羽粮草基地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刘贾,刘邦的堂兄,早在刘邦斩白蛇起义之初,就追随在刘邦的身边。在刘邦还定三秦的时候,刘贾被封为将军,平定塞地,并向东出击项羽。楚汉之争进入最关键的第四个年头后,刘邦趁项羽在齐鲁大地用兵之时,突袭了项羽的老巢——成皋。然而,还没等刘邦摆好庆功宴席,项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急忙挥师袭击了毫无戒备的

  • 揭秘古代这位帝王死的最窝囊 没有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自古帝王就是权威的象征,生为人杰,这死后自然为鬼雄。既然是皇上,生的尊贵,不能无病无灾的老死也要轰轰烈烈地战死。不过这晋景公算是个意外,他既不是老死也不是战死,更不是别人害死,而是自己上茅厕时,不小心脚下一滑掉进茅厕被淹死了。不过在文学历史上曾记录晋景公病入膏肓的故事,所以人们自然而然就认为晋景公是

  • 从天而降的皇位:泰定帝也孙铁木儿是如何继位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泰定帝也孙铁木儿是元朝第六位皇帝,1323年南坡政变元英宗被害身亡后,当时还是晋王的也孙铁木儿被拥立为帝,定国号为泰定,史称泰定帝。图片来源于网络泰定帝也孙铁木儿在位期间,并没有像元英宗那样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相反朝政非常的腐败。也孙铁木儿在人事上采用中庸的方式,即尽可能的调和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重用自

  • 香妃想吃一口沙枣,结果却踉成一场悲剧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香妃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首诗是唐朝诗人杜牧的一首名作,诗中用生动传神的笔触和暗喻手法,委婉地批评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穷奢极欲,为了满足口腹之欲,不惜动用国家驿站千里迢迢运送荔枝的史实

  • 盘点历史上五位用枪杀出赫赫名声的猛将,他们的枪法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对枪神猛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中国古代冷兵器的历史上,枪一直被称呼为百兵之王。擅长使用枪法的高手猛将不计其数。 古代兵器中的枪,因为出枪入枪神速,令敌人防不胜防,枪也成为征战沙场的兵器之王,中国古代的名将们用他们的枪杀出了个名声赫赫。接下来我们就看看历史上的

  • 曹操逼死荀彧,孙权死了陆逊 刘备这边又死了谁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刘备逼死谁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孙权、刘备、曹操是三国时期的三大枭雄,这3人中,孙权的存在感最低,曹操的名声最差,他因为挟天子以令诸侯,以及诛杀付皇后、董贵人等,背上了汉贼之名,刘备以道德榜身,名声最好。不过这3位枭雄,却都做了一件自毁长城之事,就是逼死

  • 珣嫔阿鲁特氏的一生是怎样的?在紫禁城孤独的走完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同治和阿鲁特氏关系,若珣,为溥仪一生未嫁的格格

    珣嫔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导读:当初,少数民族政权满清入主中原,在婚姻方面保留了不少陈规陋俗,皇太极后宫中出现了姑侄三人共侍一夫的局面,顺治帝的后宫更是出现了姑侄四人,而康熙后宫中也有四对姐妹花。今天笔者要讲的姑侄二人都嫁给了同一位皇帝,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侄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