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春秋霸主齐桓公的晚年生活怎么样?他是什么下场?

春秋霸主齐桓公的晚年生活怎么样?他是什么下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672 更新时间:2023/12/22 6:36:30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春秋霸主齐桓公的故事。

齐桓公病重了,奄奄一息,也很饿,回光返照的他希望能再吃点什么,他呼唤易牙,他想让易牙过来,可是他却呼喊不出来,易牙是他的宠臣,他很喜欢易牙。他也想竖刁,竖刁也不在。他们都让齐桓公很开心,可是大门紧闭,没人来看他。齐桓公就这样在饥饿和愤懑中死去。六十七天之后,夕阳的斜晖照进窗棂里,尸体生的虫子爬出了窗户,被立的新君才殓尸入葬。

春秋第一霸主齐桓公为何晚景如此凄凉?

齐桓公名小白,在和公子纠争夺君位的时候,碰到了纠的下属管仲,管仲射杀齐桓公,但他侥幸没被射死,装死躲过一劫。齐桓公连夜奔回去抢先做了国君,在鲍叔牙劝阻下赦免了管仲,并且拜管仲为相。鲍叔牙告诉齐桓公,你要做一个好的君主,我鲍叔牙辅助你就够了,但如果你想有所作为,称霸天下,非管仲不可。

齐桓公在拜管仲为相的时候,对管仲说,“寡人有大邪三,其犹尚可以为国乎?”我这个人有三样很大的毛病,我可以做成大事业吗?管仲也给面子,说,“臣未得闻”我没听人讲你的缺点啊。

齐桓公说,第一,我爱好打猎,不管白天黑夜,喜欢猎捕禽兽为乐,每次打猎,一定要猎获很多的动物才肯回来,各国大使因为这个很久很久也见不到我,政府百官也没有机会向我汇报请示,我只管玩,不爱办公。

管仲说,这是很坏很坏的习惯,但不是最重要的,也不是很关键“恶则恶矣,然非其急者也”

齐桓公又说,我喜欢喝酒,白天和夜里连续的喝。

管仲说,这也不是最重要的。

齐桓公又说,我喜欢女人,而且乱来,长辈和晚辈我都会玷污她们。

管仲说,这也是很坏的习惯,但对于治国称霸,不是很重要的。

齐桓公说,这三样都能做,那还有什么不能做的?

管仲说,“人君唯优与不敏则不可,优则亡众,不敏不及事”做一个国家领导人,优柔寡断,没有智慧,同时不够敏捷聪明,实在不足以担当治国重任。优柔寡断,马马虎虎使部下轻视,反应不敏捷,糊里糊涂,会失去方向。

管仲在拜相之后提出尊王攘夷的政治口号。并立即推荐了人才,发展经济,推行姜太公时期的盐铁经济,改变税收,增加国家收入,改变公有井田制度,让人民有适合的私有财产,富民,增加武器装备,全民皆兵。这样,齐国的人才得到重用,国富民安,兵力增强。

而齐桓公呢,继续以前的公子哥的生活,喜怒哀乐,吃喝嫖赌,贪玩好色,酗酒等无所不做。而在政府管理上,齐桓公喜欢易牙,竖刁等宠臣,易牙为了讨好齐桓公,杀掉自己四岁的儿子做人肉汤给齐桓公吃,满足他的癖好。竖刁为了讨好齐桓公自愿做了太监,齐桓公觉得这是“爱我”

另一位宠臣开方本是卫国的公子,但为了亲近齐桓公,居然不奔父丧,说这和侍奉齐桓公比是“云泥之别”。管仲活着的时候阻止这三个人的任命,要齐桓公亲贤人,远小人。看出他们是小人,凡是爱别人超过自己的是违反人性的,是虚伪的。管仲死后,齐桓公还是任命他们做了重要的职位。

齐桓公重病后,这三个宠臣联合各公子争夺权位,并把齐桓公大门锁起来不允许别人进出,齐桓公被活活饿死。

由此可看出,齐桓公能够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全都是管仲的功劳。成为霸主除了他能够大度任命管仲外,他几乎没有大的建树。

齐桓公晚景凄凉,主要来自于自身的修养太差,后宫祸乱,对自己的家庭没有照顾,导致各公子不友爱,自然也不会爱自己的父亲。有次他和蔡姬在船上游玩,蔡姬来回荡船,齐桓公害怕让蔡姬停下来,蔡姬没有停下来。齐桓公上岸后,休了蔡姬,并且攻打蔡姬的老家蔡国,这相当于去攻打老岳父去了。恶莫大焉。

儒家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齐桓公一样没有做到。他只是碰巧生在帝王世家继承了王位,碰巧有鲍叔牙和管仲,如果说有个人的能力的话,他对管仲的信任和对称霸的向往促成了他一生的功业,管仲过世后,齐国就衰败了。

这对任何人都一样,工作也好,游玩也好,不要拿自己的成绩来当成自己的能力,成就自己的可能是因为天时地利的条件,也许跟自己的努力有关,但自己的努力并不是绝对的。要想有好的人生结局,首先从修身做起,巴菲特说过,人到晚年成功的标志就是有家人很爱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宗爱是怎么成为宦官的?连弑两君,险些杀尽皇室所有继承人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爱上宦官,太宗都不是正常继位,耶律阮下一个皇帝

    每当一提起宗爱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在古代,皇帝是社稷生灵之主,他们拥有着世上最大的权力,一言可定臣民之生死,更能主宰一个国家的气运。也正因此,作为皇帝的身边人,宦官可以轻易获得皇帝的信任,从而拥有无上权力。而这就造成了一个十分奇葩的现象:凭借才华见识辛苦数十

  • 诸葛亮如果用七星灯续命成功的话 诸葛亮北伐有成功的机会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七星灯续命原理是真的吗,七星灯续命科学依据,诸葛亮续命灯被谁灭

    很多人都不了解诸葛亮续命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诸葛亮六出祁山都以失败告终,诸葛亮也含恨五丈原。在剧中有一个情节应该很多人都看过,诸葛亮在第六次北伐的时候,自知自己寿命将至,所以用了一招七星灯续命,但是却失败了,如果诸葛亮真的能七星借命,或者说多给诸葛亮几年

  • 诸葛亮的隆中对有什么漏洞 诸葛亮为什么会失败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诸葛亮的失败之处,诸葛亮的隆中对在哪里,隆中对为什么失败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诸葛亮隆中对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三国当中,最为出名的政论文章,大约要属诸葛亮的《隆中对》了。当时屡败屡战的刘备听到别人说诸葛亮是一个有真本事的人,于是他不惜三顾茅庐,找到诸葛亮,请教二十多岁的诸葛亮天下大事。而诸葛亮果然不负众望,一出面就给了刘备一场《隆中对》

  • 明朝锦衣卫指挥使马顺为什么会死在朝堂上?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锦衣卫指挥使陆绎,永乐朝的锦衣卫指挥使,锦衣卫指挥使服装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马顺的故事。自古以来,朝廷作为历代皇帝与大臣商议军机要事之地,是一个何其庄严神圣之地,绝对容不得丝毫的僭越之举。可是,在明朝正统年间的一次早朝之上,却发生了一件骇人听闻、前所未有之事。明英宗正统十四

  • 张咏是什么人?屡立战功断案并发明了交子用纸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张居正一条鞭法失败的原因,战功怎么获得,唐伯虎作弊案百度百科

    张咏是什么人,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北宋有个传奇人物,他做了很多传奇的事情,他断案堪比包拯、狄仁杰,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而在保家卫国方面,他做出的贡献不亚于寇准,而且他还曾经劝寇准好好学习,可以说是寇准的良师,但却因为种种原因,张咏的名气并不想包拯、狄仁杰那么大。张咏

  • 明朝袁崇焕是怎么死的 袁崇焕为何诛杀毛文龙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袁崇焕杀毛文龙是对还是错,袁崇焕斩杀毛文龙,明朝为何会灭亡

    袁崇焕,明末抗清名将,爱国将领。袁崇焕出生于1584年。三十五岁考中进士,后来与人讨论边塞上的事情,觉得自己有镇守边关的才能。1622年,进京觐见朱由校被提拔到兵部任职。广宁沦陷后,袁崇焕在查阅地形后,上书说道,给够兵马和钱粮,自己就能镇守山海关。袁崇焕驻防宁远后,按照以台护铳、以铳护城、以城护民原

  • 徐妙锦的一生是怎样的?宁愿削发为尼也不想当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为什么要削发为尼,徐凤年裴王妃扶墙而出,徐妙锦存在吗

    徐妙锦,接下来听听我爱历史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看过《甄嬛传》的朋友,是不是对剧中那些后宫妃子的尔虞我诈、明争暗斗记忆犹新。为了争宠,那些看起来千娇百媚的女子,用尽心机,上演了一幕幕宫斗大戏,有时候手段残酷至极,让人胆寒。后宫中最有权势的女人就是皇后,许多女子对其趋之若鹜,只为一朝成皇后,享受莫

  • 胡善祥到底是什么来头 朱瞻基废后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朱瞻基废后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朱瞻基本身就有一个青梅竹马的女人,也就是后来的孙皇后。可是明成祖朱棣,在为朱瞻基选妃的时候,却将胡善祥选为正妻,而孙皇后当时只能成为朱瞻基的小妾。这件事孙皇后不能接受,孙皇后的娘家人也不能接受,甚至连朱瞻基的外婆也不能接受。这些人之间

  • 关于朱高炽的死因一直没有确切的说法 究竟是死于谋杀还是纵欲多度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秘书的确切说法是什么,关于网织红细胞说法不确切的是什么,朱高炽被谋杀

    还不知道:朱高炽之死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洪熙元年(1425)五月,明仁宗朱高炽驾崩,享年47岁,这位“仁宣之治”的缔造者,战战兢兢地做了20年的太子,好不容易才登上的皇位,却福薄命软,才当了10个月的皇帝,就追随老爹朱棣去了。按理说,生老病死,本是人之常情,

  • 揭秘:清朝皇子的死亡率为什么那么高?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古人讲究多子多福,皇帝们尤为重视这一点,因为他们最怕万里江山没人来继承,导致皇权旁落他人之手。皇帝们之所以要把成百上千的妙龄女子选入后宫,搞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绝不仅仅是为了贪图享乐,一个最基本的考量就是想以此保证尽可能多的皇子数量,保证皇位传承可以顺利延续下去。顺治皇帝,是清朝入关之后的第一个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