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陶谦是什么人?他将徐州让给刘备是因为什么?

陶谦是什么人?他将徐州让给刘备是因为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314 更新时间:2024/2/20 21:24:33

陶谦在三国中是比较出名的,很多人对于这个人物是比较感兴趣的。以上问题我爱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

汉末三国,黄巾起义,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割据一方,凡是手里有一点人马的人,大都想占据城池,扩大势力,为自己捞一把,占一块大地盘,以图取天下。

然而,有一个人,可以说他是三国最没私心的人,为了百姓,甘愿把自己的地盘让给有才德的人,散发出特殊的人格魅力,也成就了一段佳话,流传后世。

这个人是谁呢?他到底为什么心甘情愿把自己的基业让给外人呢?

他的名字叫陶谦,陶谦(132年-194年),字恭祖,丹阳郡(治今安徽宣城)人。

陶谦是汉末群雄之一,早年,陶谦为诸生,在州郡任职,被举茂才,历任舒、卢二县令、幽州刺史、议郎,陶谦性格刚直,有大志向,后随左车骑将军皇甫嵩对抗北宫伯玉,任扬武校尉,之后,陶谦又随张温韩遂、边章。中平五年(188年),徐州黄巾起,陶谦被朝廷任为徐州刺史。

当时,陶谦有徐州这块地盘,按理说,也可以保一方平安,但是,因为他派部下张闿护送曹操的父亲,半路上,张闿见财起意,杀了曹操一家,因此,曹操迁怒陶谦,要屠徐州,从而结怨。

曹操打徐州,陶谦向田楷求救,田楷和刘备一起救援徐州,当时,刘备手里没有多少人,只有一千多人,加上一些乌丸杂骑,还有几千饥民,这支队伍,可以说是“乌合之众”,非常寒酸了。

《三国志 先主传》记载:曹公征徐州,徐州牧陶谦遣使告急於田楷,楷与先主俱救之。时先主自有兵千馀人及幽州乌丸杂胡骑,又略得饥民数千人。

到了徐州之后,陶谦看到刘备实力很小,很慷慨地给了刘备四千丹杨兵,这四千人马,在那时,已经不少了,尤其是对没兵没将,落魄至极的刘备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雪中送炭一般。

在乱世中,兵力就意味着家底,没有兵力,就算得到城池,也早晚会被别人夺去,只要有了兵力,就意味着可以开拓进取。

看到陶谦对自己还不错,于是,刘备就依附了陶谦,陶谦随即上表,请皇帝任命刘备为豫州刺史,刘备驻扎在小沛。

《三国志 先主传》记载:既到,谦以丹杨兵四千益先主,先主遂去楷归谦。谦表先主为豫州刺史,屯小沛。

过了不久,陶谦病重,临死前,陶谦对别驾糜竺说,只有刘备可以保证徐州的安全,要把徐州交给刘备。

《三国志 先主传》记载:谦病笃,谓别驾麋竺曰:“非刘备不能安此州也。”谦死,竺率州人迎先主,先主未敢当。

陶谦为什么要把自己辛辛苦苦经营的基业,拱手让给别人呢?

是他自己没有儿子吗?不是的,陶谦有两个儿子。

《三国志》注引《吴书》记载:谦二子:商、应,皆不仕。

按理来说,父亲的基业,肯定要留给儿子,比如刘表,刘表死后,就把荆州给了自己的儿子刘琮。只不过,后来,刘琮把他父亲留下的家底全都败光了,崽卖爷田不心疼啊。

但是,陶谦却没有把自己的基业,交给自己的儿子,而是坚持交给刘备,这样的做法,在当时难能可贵,就是现在,也是非常可贵的,谁愿意把自己辛辛苦苦的打拼的家业,交给外人,而不给自己的儿子?

因此,从这一点来看,陶谦当时想的是徐州百姓的安危,想的是大局。可以说,陶谦是三国最具人格魅力的人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陆逊当初打仗可以说战无不胜 处境为何越来越差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陆逊勇者得前文武双全,陆逊为什么要装疯卖傻,哪个叫做正义哪个战无不胜

    对陆逊和东吴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陆逊战无不胜,东吴处境为何越来越窘迫?东吴的统治,实际上是因为孙氏大族的政治力量,加上强大的大军和贵族大族的力量,才能保持江东的和平。东吴一直以来的目的都是一样的,为了维护自己的地盘,维护自己的地盘,这是所有大族的共识。不管是财

  • 七十岁还能被翻牌子的女人到底有什么魅力?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为什么有些女人四五十岁还是很漂亮,七十岁创业的女人是谁,71岁保养最好的女明星

    七十岁还能被翻牌子的女人到底有什么魅力?这个女人就是生下“荣纯亲王”爱新觉罗永琪并且一步一步升到妃位甚至贵妃级别的愉妃珂里叶特氏,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珂里叶特氏是蒙古族女子,她的家族在清朝建立初期的时候并不是很臣服于清朝,所以珂里叶特氏族人都没有太高的官职,正所谓九品芝麻官珂里

  • 历史上杨芷是什么身份?她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容瑕最后的结局,父亲的身份里林莎结局,历史上萧綦是谁

    众所周知,在封建王朝时代,前朝是皇帝当政,后宫却是皇后管家。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纵观二千多年的封建时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皇太后可谓风光无限,且不说大权在握的慈禧太后那是一言九鼎,就是幕后摄政的孝庄太后也是威加海内,即便历朝不那么擅权的皇太后,亦是皇恩浩荡极享尊荣。毕竟"以孝

  • 明明有强大的曹操和孙权可以选择 诸葛亮最后为何选择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孙权和刘备谁赢了,诸葛亮为什么选择刘备,刘备后期为什么不用诸葛亮

    对诸葛亮选刘备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为什么诸葛亮选择了实力弱小的刘备,而不是更强大的曹操或孙权?读过《三国演义》的人到了末期都会为“智多近妖”的诸葛亮感到可惜,那“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遗憾,让人不禁感慨若是当年诸葛亮不是被刘备三顾茅庐相请出山加入势

  • 刘备和诸葛亮关系后人称之为最佳君臣关系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备的后代有哪些,刘备和诸葛亮后期是不是出现矛盾了,刘备称帝后为什么疏远诸葛亮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三国演义,刘备与诸葛亮关系到底怎样?在《三国演义》以及《三国志》中,诸葛亮和刘备这一对君臣关系,一直备受后人的称赞,君主放下身段,三顾茅庐请其出山后,信任臣子大方放权,臣子殚精竭虑地协助君主成就伟业,而后,君主有

  • 三国时期蜀汉政权中有哪些人是投降派?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公元263年,曹魏三路大军伐蜀,邓艾偷渡阴平兵临成都城下,在谯周的劝说下,刘禅举国投降,蜀国就此灭亡。其实早在魏国伐蜀之前,谯周、杜琼、张裕等蜀汉“投降派”已经身在蜀汉心在魏,多次发表亡国论,预言

  • 诸葛亮为刘备规划出了隆中对 诸葛亮最后为什么还是失败了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备和诸葛亮后期是不是出现矛盾了,诸葛亮有后悔跟刘备吗,刘备让诸葛亮取而代之是试探吗

    还不了解:诸葛亮失败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诸葛亮的隆中对为何会失败?隆中对的故事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故事讲述了诸葛亮刚准备出山时就为刘备构建了一幅实现汉朝一统的宏伟蓝图,遗憾的是,最终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一切都化为了美好的泡影。那么诸葛亮精心设计的隆中对为何

  • 历史上孔彦舟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高祖本纪主要讲了什么,历史上刘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历史上真有老子和童心这人吗

    众所皆知,宋朝时期,重文轻武倾向严重,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更何况人类文明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岁月中,总会出现一些奇怪的事情。对于人们的性格以及行为来说,一直都有一种规律可循,只要一个人不是因为经受过巨大刺激后,发生了性格改变,那么这个人便很有可能

  • 历史上诸葛亮出山后是什么样的 诸葛亮又是什么时候掌握大权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真实的诸葛亮是个什么样的人,诸葛亮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诸葛亮历史上长啥样

    对诸葛亮和刘备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得到刘备重用了吗?前言:演义中诸葛亮的出山,是刘备集团乃至整个演义的转折点,出山后就受到重用被刘备拜为军师,自此以后整个三国大戏几乎成为了诸葛亮的个人秀,“借东风”,“草船借箭”等等无一不在彰显着诸葛亮的“多智近妖”。然

  • 李世民和魏征号称是君臣相得的典范 真实历史又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世民时候的谏臣,李世民为什么要推倒魏征的墓碑,魏征怎么归顺李世民的

    还不了解:李世民与魏徵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历史上的李世民与魏徵真的是君臣相得的典范吗?唐太宗李世民有句名言叫作“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而这个可以当作镜子来照人得失的大臣就是魏徵,后世也多将李世民与魏徵二人赞为君臣相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