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郦琼本是南宋抗金将领,为什么后来降金了?

郦琼本是南宋抗金将领,为什么后来降金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249 更新时间:2024/3/7 19:40:47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郦琼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说到南宋的历史,大抵都离不开一些抗金人物、无用的赵氏后人及误事的昏庸大臣。那时候,还出现了一位人物郦琼,只是不太被后人多说,他本是抗金,后却降金。

于是,有人这么评述:郦琼由于不满南宋朝廷的腐败选择了兵变。当然,历史到了关键时期,往往都会出现一些投降派。但是,郦琼的故事在当时的抗金潮流中如此逆反,为何还会被后人记住呢?

简单看下前后经过,郦琼初为相州学生,学习击刺骑射,效力宗泽军部。宗泽死后,调戍滑州没过多久,郦琼就回归故里,收聚了义军七百人,自己成了首领。之后,他更是成了刘光世的部将,但这期间他和同僚不合。

于是,南宋朝廷获悉,派人去做安抚工作,结果,来者却向朝廷建议罢免他。因此,在郦琼知晓后,带着部下4万人及其余的官员、眷属、百姓等共20万人,投降了刘豫。

读起来,这好像是一部“夹私投敌”的情感剧,但放在当时,郦琼此举看似也有其不得已的理由。

南宋要面对如此大的困境,朝廷却还是乱哄哄的,大家依旧为了自己的权力,争来斗去。所以,身为前线的将领,郦琼很是清楚南宋这个王朝有多么的糟糕。当年,金兀术问起两军实力时,他很是直言,以两军对比来形象的说明了宋军的不足为惧。

因为,南宋的高官们都怕死,不像金国的将领都是冲在最前面。大概也是这一点,让郦琼在南宋看不到希望。其实,郦琼本是极力抗金的,而且很有感召力。当年,金军准备渡黄河攻打南宋,戍边的宋军将他推举为首领,一路之上他还不断扩充兵力。

大概也是这一点,让南宋的文官对郦琼有了忌惮,最终,借着他和别人不和为由削了他的兵权,而同等职务的同僚却是无事。若是换做一个骨头软点的人,没准可以通过溜须拍马,再重新回到官场。但是,对于郦琼而言,自己一心尽忠换来的却是不信任。

要知道,一个将领没有了兵权,等于命运全部掌控在了他人手中。也许,郦琼想找一个“明主”,或者是不想自己稀里糊涂地送了命,便干脆投靠了伪齐政权刘豫。其实,现在来看,不想为此送命应该是主要因素,刘豫也不过是一个被金国扶植的“木偶”罢了。

郦琼不直接降金,竟是选择此人,可见他智慧中的狡黠。当时,郦琼的这一跑,让南宋的前线很是被动。当然,对后方作战将士的士气也有影响。其实,朝廷也曾想过让郦琼回头,但他怎么会回来呢?他知道自己的选择相当于叛国。

所以,此时的郦琼除了替金国好好的效力外,没有第二个办法可以证明自己是诚心归顺。

后来,郦琼在守卫亳州的6年中,对当地百姓是极好的,甚至,连亳州被攻陷时,也是郦琼极力替百姓开脱,才使大家相安无事。

当时,老百姓惶恐被杀,郦琼向元帅完颜宗弼请求说:“城攻不下的原因是小人逼迫众人守卫它,老百姓没有什么罪,我愿去抚慰他们。”

其实,百姓的感情是最质朴的,谁真心为他们好,他们就会拥护谁,这大概也是他被后人记住的缘故。

然而,南宋朝廷对武将的打压,的确是将郦琼“赶跑”的一个原因,但这是主因吗?大家都很清楚,整个宋朝对于武将从来都是:有了战争用一用,平时就将其凉着。

其实,看郦琼在宋军的经历,他应是很喜欢被人“拥护”的感觉。后来,在刘光世手下时,身为统制的他和另一位统制不和,不得已朝廷主动进行调和。

可见,郦琼很是看重个人的“权”,往往由于太过介意个人得失,才会和他人计较。试想一下,在大敌当前还如此在意自己的感受,真不是心胸宽广之人所为。

大概,南宋朝廷打压武官已经成了习惯,但没想到这次居然碰上了一位硬主,直接带人走了。这说明什么?郦琼认为自己很有才,既然赵家不识人,那么,我就换个主人。

郦琼大概早已不满朝廷不重用武官的官僚制度,以前可能只是一个一闪而过的念头,但如今直接拿掉他的兵权,等于是对他以往所作“全盘否定”,这是他不可能接受的。

更何况,郦琼的手下还有4万人,且知道南宋官员都不硬气。

其实,郦琼的故事,只能说是一件憾事,本是有用之才,却成了争权后的“逃兵”。但值得赞赏吗?想来大多数人会投反对票。若是大家都如他,感觉被误解或者不被重视就换个主人,岂不是做事没有了“是非”观,只凭自己喜好?这样会成就谁?

想来,郦琼只是想成就自己,至于替谁效力并不重要。但郦琼的儿子倒是相反,依旧不忘自己的“出处”。可见,没有一个“是非”的判断,就算他做的再成功,在他人或者后人看来,这些都不过是个人利益的驱使罢了。

最终,郦琼官拜金紫光禄大夫死于任上,终年五十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崔涯只是一个诗人,为什么他能从青楼中谋取福利?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崔涯故事,欢迎关注哦。都知道,点评对于现代人来说,就是一个很寻常事。购物前,会先打探下他人的评价,购物后,自己也会说上两句。甚至于,有些商家为了博取口碑,会“重金”买好评。其实,这些做法并非现代人首创,千年前就有人靠“点评”他人谋利了。崔涯是唐朝人,有点才

  • 宋高宗为什么退位?背后真正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宋高宗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宋高宗退位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宋高宗也是人,人就有感情。他的养子宋孝宗在长大成人的过程中,宋高宗应该还是投入很深的感情的,也收到了回报。是以在宋高宗禅让退位之后,父子之间往往因为国政处理起冲突,都以做儿子的退让为主。历代没有多少历

  • 年轻时的严嵩是怎样的人?他真的有那么坏吗?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来说说严嵩的故事。在正史上,严嵩就是明朝六大奸臣之一,(另5位:洪武朝胡惟庸、永乐朝陈瑛、崇祯朝温体仁、周延儒、阮大铖)所以戏文中严嵩的坏本质上就是取材于史料。但是他的字一直留到今天。很多书法家看了严嵩的字,说就这书法是练了一辈子才能达

  • 吴玠为什么没有遵照与刘子羽的邀请,同守定军山?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每当一提起南宋名将吴玠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吴玠字晋卿。德顺军陇干县(今甘肃省静宁)人。南宋名将。吴玠早年从军抵御边境的外族侵略战争,抗击西夏国。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起领兵抗击金兵,与他的弟弟吴璘都以勇猛有韬略而闻名,先后归属于曲端、张浚麾下。吴玠原籍是

  • 宇文邕也是一位英才之主,为何却默默无名呢?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的皇帝虽然很多,但是真得叫的上来名号的也就那么几个,要么是开国皇帝,要么是盖世枭雄英主,要么就是荒淫无度的昏君。但是也有一些拥有帝王之气,却没能发挥全才的帝王,虽然默默无名,但是也是难得的帝王楷模。历史学大家吕思勉说过:北周武帝,颇能励精图治。北周武帝是怎么个励精图治呢?他有什么皇帝特质能够让

  • 崇祯为什么会苦苦追求大臣捐款 直接抄家不是更快吗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崇祯缺钱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17岁登基的崇祯执政时,明朝处于内乱、外患,庞大的文官集团把持朝政,整个明帝国可谓内忧外患,风雨飘摇。崇祯勤俭勤勉,兢兢业业,付出全部的精力与明末庞大的文官集团抗争,17年来用尽心力意图复兴明室,最终城破自缢。崇祯皇帝最大的性格特征是刚愎

  • 中国古代出了那么多皇帝,权利最高的是谁呢?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将权力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对于古代的皇帝们来说是很重要的。如果权力过于分散的话,很容易导致自己的政权不稳定。中国古代出现了那么多的皇帝,权力最大的只有3位皇帝。在这其中没有大家认为的秦始皇。朱元璋朱元璋是从贫困的家庭中走出来的,曾经为了生计不得不去乞讨。不过后来朱元璋经过自己慢慢的发展,逐渐有了自己的

  • 霍光擅权:汉朝稳定度过了汉武帝死后的动荡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武帝死后,继位的昭帝年仅八岁,政事皆由大司马、大将军霍光决断[3],前述盐铁会议就是在霍光的授意下,由昭帝下诏决定召开的。与霍光一起受武帝托孤的上官桀之子上官安娶霍光之女为妻,生有一女。始元三年(公元前84年),此女年仅五岁,上官桀父子意欲将其送入宫中为昭帝后,被霍光拒绝。图片来源于网络后上官安通过

  • 揭秘古代皇帝阅兵仅仅是为了取悦宠爱的女子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阅兵,有非常久远的历史。在中国古代军事史、礼仪史和政治制度史上,这种仪式都以规模的宏大雄壮,形式的威武庄严,留下了记忆。战车是古代战场上最先进的装备,也是古代阅兵中最亮眼的元素,但取悦美女一说却是鲜为人知的。早期阅兵的意义,首先是检查和调整部队的战斗实力。如顾炎武《军制论》所说:“大集伍而阅之,皆胜

  • 皇太极屠兄杀弟:为保王位竟杀戮亲族一千多人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莽古尔泰是努尔哈赤的嫡子,正蓝旗旗主,论出身、地位都在皇太极之上,只因其母与大贝勒关系暖昧,努尔哈赤不忍心将其杀害,仅以私藏财物为由把她休了。而莽古尔泰为取悦父亲,竟把母亲杀了。因而,在推举汗位继承人时竟无人提他。皇太极继位时,莽古尔泰虽然依附众议,但内心并不平衡,久之,与皇太极矛盾日深。网络配图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