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活到81岁的赵构,会选择在自己的盛年选择禅位真的是为了岳飞吗?

活到81岁的赵构,会选择在自己的盛年选择禅位真的是为了岳飞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372 更新时间:2024/3/2 2:03:47

赵构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皇位”在古代是最至高无上的地位,拥有了皇位就掌握了皇权。每个朝代都有皇子为了皇位手足相残,甚至弑父篡位。

那把冷冰冰的龙椅被多少人虎视眈眈,几乎无人能抵抗住皇权的诱惑。可是历史上就有这样一个例外。

南宋开创者宋高宗赵构在盛年之时让位,最后活到了高寿81岁,为什么会在盛年时候退位为太上皇?

宋高宗赵构执政31年不断逃亡,禅位时百官劝阻无用

宋高宗赵构,宋代第十位皇帝。公元1127年,成为南宋开国皇帝。

在位期间,手下两位将领苗傅和刘正彦起兵造反,赵构被迫退位,最后武将韩世忠等人支援救助重新登上皇位。

不久后金军渡江南下,赵构带着大臣南下逃命。公元1130年,金军从江南撤离,赵构至杭州并定其为皇都!终于安定了下来,可是赵构对于忠臣却并不委以重任,他重用秦桧,打压岳飞等将领。

公元1160,宋军终于打败了金军,这是赵构却过河拆桥,担心岳飞、韩世忠等将领功高盖主动摇他的皇位。于是以莫须有的罪名将他们绞杀,真是可惜了一代忠良。

反观赵构,他不断逃命、亲小人远忠臣,有明君的资本却无明君的德行。

公元1162年,宋高宗赵构突然决定禅位于太子。百官震惊万分,很少有人可以不贪恋权位,大家都纷纷猜测宋高宗为何禅位。

宋高宗决定让位还是毫无征兆,突如其来的决定。一个国家突然易主对国家本身会有很大的影响,百官纷纷劝阻。

右相朱倬以宋徽宗为例,宋徽宗的匆忙让位使朝廷内政动荡,给了金军可乘之机,所以导致了北宋的灭亡。所以此事还要从长计议,不可如此草率。可是宋高宗执意如此,以“老且病,久欲闲退”为由禅位,然后自己当上太上皇。

禅位时仅50岁,但晚年直到81岁才逝去,可见退位缘由并非宋高宗所说的“老且病”,那究竟是为何?

宋高宗正值盛年为何禅位,说法有三

宋高宗要让位的这位太子,是“广选太祖之后宗子”中脱颖而出的。

高宗19岁之前便有五个女儿,20岁时喜得贵子,取名赵旉。可惜的是赵构复辟时跟随赵构去建康,兵变时受惊过度导致恶病缠身,不久后便去世了,至此之后宋高宗再无子嗣。

太子赵昚并非赵构亲生,而赵构还坚持让位于他,实在匪夷所思,世人根据时代背景分析,对这件事有三种猜想:

其一,高宗做了35年皇帝,案牍之劳让他倍感厌倦。而宋高宗并无子嗣,所以最终的结果无非就是传位于养子。退位后久居深宫,很少过问国事,然而有关宋金之间的战事和官吏的任用他都会干涉。

让位是早晚的事,但赵构可能也觉得赵昚是好君主。百善孝为先,赵昚对赵构很是孝顺,知道赵构贪凉便专门为他建了一座“选德殿”,除了物质上的孝顺,他还尽全力维护赵构的政治声誉,比如对精忠报国的岳飞的谥号改为“武穆”,一个孝顺的孩子不会有多差!

其二,皇帝是一国之君,孙子兵法云:擒贼先擒王,如果两国发动战争,国家的君主是核心支撑,君主不在了,国民便群龙无首犹如热锅上的蚂蚁。所以身为君主的赵构是极其危险的,一旦敌军兵临城下他就是首要目标。

仔细想来,宋高宗一生不断逃命,或许是因贪生怕死才选择禅位。自南宋建立后,金人屡次来犯,而建国初期,本就国家动荡未平,兵力悬殊。

宋高宗赵构一直从南京逃到杭州,甚至从陆地逃到海上。可见赵构是多么被动,每天的日子都过得如履薄冰,但如果做了太上皇那就另当别论了

禅位第二年,金军来犯,兵临城下,身为太上皇的赵构匆忙收拾包裹准备逃跑。这更让让世人觉得,赵构是因贪生怕死而禅位!

其三,因杀忠臣,无颜为其正名。岳飞,一代良将,为南宋立下汗马功劳得百姓爱戴。宋高宗赵构怕其功高盖主影响自己的皇位,所以以莫须有的罪名杀了岳飞。

可能事后赵构后悔了,意识到自己猜忌让南宋失去了忠臣。可是身为皇帝的赵构即使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也不可能去向群臣,向天下昭告自己错了。

赵昚登基同年便为岳飞平冤昭雪,试想刚登基的皇帝无缘无故为何会为一个被太上皇赐死的将士平冤,大家都猜想这是赵构借助赵昚去做这件事。不然没有赵构的同意,为一个罪臣平冤,这其实有点打赵构的脸。所以背后多多少少有点赵构的授意。

与宋孝宗和睦共处,宋孝宗达81岁高龄

禅位后的宋高宗并没有说控制朝政将赵昚当成傀儡皇帝,二人父慈子孝。宋孝宗继位后第一个年号是“隆兴”,意为“兴隆绍兴之道”,这也说明了自己服从宋高宗的教导。

或许宋高宗赵构选择宋孝宗赵昚做继承人是明智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郦琼本是南宋抗金将领,为什么后来降金了?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郦琼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说到南宋的历史,大抵都离不开一些抗金人物、无用的赵氏后人及误事的昏庸大臣。那时候,还出现了一位人物郦琼,只是不太被后人多说,他本是抗金,后却降金。于是,有人这么评述:郦琼由于不满南宋朝廷的腐败选择了兵变。当然,历史到了关键时期,往往

  • 崔涯只是一个诗人,为什么他能从青楼中谋取福利?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崔涯故事,欢迎关注哦。都知道,点评对于现代人来说,就是一个很寻常事。购物前,会先打探下他人的评价,购物后,自己也会说上两句。甚至于,有些商家为了博取口碑,会“重金”买好评。其实,这些做法并非现代人首创,千年前就有人靠“点评”他人谋利了。崔涯是唐朝人,有点才

  • 宋高宗为什么退位?背后真正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宋高宗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宋高宗退位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宋高宗也是人,人就有感情。他的养子宋孝宗在长大成人的过程中,宋高宗应该还是投入很深的感情的,也收到了回报。是以在宋高宗禅让退位之后,父子之间往往因为国政处理起冲突,都以做儿子的退让为主。历代没有多少历

  • 年轻时的严嵩是怎样的人?他真的有那么坏吗?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来说说严嵩的故事。在正史上,严嵩就是明朝六大奸臣之一,(另5位:洪武朝胡惟庸、永乐朝陈瑛、崇祯朝温体仁、周延儒、阮大铖)所以戏文中严嵩的坏本质上就是取材于史料。但是他的字一直留到今天。很多书法家看了严嵩的字,说就这书法是练了一辈子才能达

  • 吴玠为什么没有遵照与刘子羽的邀请,同守定军山?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每当一提起南宋名将吴玠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吴玠字晋卿。德顺军陇干县(今甘肃省静宁)人。南宋名将。吴玠早年从军抵御边境的外族侵略战争,抗击西夏国。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起领兵抗击金兵,与他的弟弟吴璘都以勇猛有韬略而闻名,先后归属于曲端、张浚麾下。吴玠原籍是

  • 宇文邕也是一位英才之主,为何却默默无名呢?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的皇帝虽然很多,但是真得叫的上来名号的也就那么几个,要么是开国皇帝,要么是盖世枭雄英主,要么就是荒淫无度的昏君。但是也有一些拥有帝王之气,却没能发挥全才的帝王,虽然默默无名,但是也是难得的帝王楷模。历史学大家吕思勉说过:北周武帝,颇能励精图治。北周武帝是怎么个励精图治呢?他有什么皇帝特质能够让

  • 崇祯为什么会苦苦追求大臣捐款 直接抄家不是更快吗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崇祯缺钱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17岁登基的崇祯执政时,明朝处于内乱、外患,庞大的文官集团把持朝政,整个明帝国可谓内忧外患,风雨飘摇。崇祯勤俭勤勉,兢兢业业,付出全部的精力与明末庞大的文官集团抗争,17年来用尽心力意图复兴明室,最终城破自缢。崇祯皇帝最大的性格特征是刚愎

  • 中国古代出了那么多皇帝,权利最高的是谁呢?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将权力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对于古代的皇帝们来说是很重要的。如果权力过于分散的话,很容易导致自己的政权不稳定。中国古代出现了那么多的皇帝,权力最大的只有3位皇帝。在这其中没有大家认为的秦始皇。朱元璋朱元璋是从贫困的家庭中走出来的,曾经为了生计不得不去乞讨。不过后来朱元璋经过自己慢慢的发展,逐渐有了自己的

  • 霍光擅权:汉朝稳定度过了汉武帝死后的动荡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武帝死后,继位的昭帝年仅八岁,政事皆由大司马、大将军霍光决断[3],前述盐铁会议就是在霍光的授意下,由昭帝下诏决定召开的。与霍光一起受武帝托孤的上官桀之子上官安娶霍光之女为妻,生有一女。始元三年(公元前84年),此女年仅五岁,上官桀父子意欲将其送入宫中为昭帝后,被霍光拒绝。图片来源于网络后上官安通过

  • 揭秘古代皇帝阅兵仅仅是为了取悦宠爱的女子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阅兵,有非常久远的历史。在中国古代军事史、礼仪史和政治制度史上,这种仪式都以规模的宏大雄壮,形式的威武庄严,留下了记忆。战车是古代战场上最先进的装备,也是古代阅兵中最亮眼的元素,但取悦美女一说却是鲜为人知的。早期阅兵的意义,首先是检查和调整部队的战斗实力。如顾炎武《军制论》所说:“大集伍而阅之,皆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