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时期蜀汉的庲降都督是做什么的?有哪些人担任?

三国时期蜀汉的庲降都督是做什么的?有哪些人担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971 更新时间:2024/1/17 10:59:32

蜀汉,即季汉,三国之一,为汉皇室后裔刘备所建立,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

熟悉三国历史的都知道,蜀汉有四大都督,分别为汉中都督、江州都督、永安都督、庲(lai)降都督。这四大都督区,几乎撑起蜀汉的整个国防,其中汉中是蜀汉北大门,永安是蜀汉东大门,而江州是蜀汉内部水路交通的枢纽,庲降都督则主要负责镇守南中地区。

我们对于蜀汉南中地区的认知就是诸葛亮南征、七擒孟获,然后就成了蜀汉的军需、兵源供给地。实际上,诸葛亮南征只是扫平了刘备死后南中地区的集中叛乱,诸葛亮大军撤走之后,南中地区还是经常发生小规模叛乱,所以庲降都督的主要职责就是:维护南中地区的稳定;将南中地区的兵员及其他军国所需的战略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蜀地,以助北伐。

蜀汉前后共有六任庲降都督,虽然他们在历史上并不出名,在《三国演义》中更是鲜有出场,但他们的贡献不可磨灭,今天小编试图梳理一下蜀汉六任庲降都督的历史贡献与生平:

第一任:邓方(215-221年)

邓方,字孔山,荆州南郡(治今湖北省荆州市)人。早在赤壁之战前后,邓方就开始跟随刘备了,并被刘备任命为荆州从事。建安十六年(211年),刘备应刘璋之邀,入川帮助刘璋讨伐张鲁,邓方亦随刘备入蜀。建安十九年(214年),刘璋在刘备的进攻下投降,刘备平定益州,任命邓方为犍为属国都尉。

建安二十年(215年),刘备改犍为属国为朱提郡,以邓方为太守,并任命邓方为安远将军,庲降都督,驻扎在朱提郡南昌县,出镇南中。由此,对于邓方来说,成为第一任庲降都督。按照史料记载,邓方治理南中地区的政绩很不错,章武元年(221年),邓方卒于任上。

第二任:李恢(221-231年)

李恢,字德昂,建宁郡俞元县人。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建立蜀汉,同年蜀汉庲降都督邓方逝世。李恢身为建宁郡人毛遂自荐,刘备以李恢为庲降都督,授予节符,领交州刺史,驻牂牁郡平夷县,出镇南中。因此,对于李恢来说,成为蜀汉第二任庲降都督,李恢还参加了诸葛亮平定南中的战役,独领一路军队。

据《三国志·李恢传》记载,在平定南中地区的叛乱后,李恢将南中地区的叟、濮部落中征收耕牛、战马、金银以及犀牛皮作为赋税,用以充实朝廷的军用物资(赋出叟、濮耕牛战马金银犀革,充继军资,于时费用不乏)。我们都知道诸葛亮平定南中后就开始准备北伐,南中地区军需对于北伐非常重要,建兴九年(231年)李恢逝世。

第三任:张翼(231-233年)

张翼,字伯恭,益州犍为郡武阳县人。在建兴九年李恢去世,张翼接替了庲降都督一职。张翼性格比较严肃,执法严厉,没有收获南中地区的民心,促成了南中豪帅刘胄的叛乱。这件事发生在建兴十一年(即公元233年),张翼上任仅仅两年,可见张翼这个庲降都督并不是很称职,不适合这个位置。于是蜀汉用马忠来接替张翼的位置。

当时刘胄的叛乱尚且没有摆平,马忠又没有赶到,张翼的属下认为应该及时赶赴成都谢罪,但张翼还是坚持筹备粮草,直到马忠赶到后才离职。马忠借助张翼留下的基础成功击败刘胄。张翼这个举动也获得了蜀汉丞相诸葛亮的赞赏,后来张翼活跃于蜀汉的北伐事业上。

第四任:马忠(233-249年)

马忠,字德信,巴西人。在刘备遭遇“夷陵之战”的惨败,退守永安的时候得到赏识。诸葛亮南征的时候,马忠也是其中一路,成功平定牂牁郡,代为牂牁太守,有一定治理南中地区的经验。刘胄叛乱时,马忠被任命为庲降都督,在任期间马忠转移治所,加强了对南中地区尤其是越巂郡的控制。马忠去世后,南中地区百姓违背礼法为其立庙私祭,可见马忠在南中地区的名望。

第五任:张表(249-?)

张表,字伯达,益州蜀郡成都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年少成名,后任尚书,在公元249年被后主刘禅拜为庲降都督,官至后将军。景耀初年(公元258~261年),张表去世。因为张表的去世时间没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年份,所以,关于张表的庲降都督任期,也没有一个比较确切的时间。

第六任:阎宇(?-258年)

阎宇,字文平,荆州南郡人。阎宇接替张表成为蜀汉第六任庲降都督,出镇南中。阎宇为人勤勉,处事精细,但在南中的威望和成绩都比不上马忠。景耀元年(258年),永安都督宗预因病回到成都,蜀汉朝廷任命阎宇为永安都督,镇守蜀汉与孙吴交界的戍卫重镇巴东郡。

景耀五年(262年),蜀汉大将军姜维又一次北伐失败。因姜维连年北伐未果,黄皓于是想除掉姜维而扶植依附于己的阎宇,姜维畏惧而不敢回到成都。公元263年,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在这场战役中,阎宇亲自率领兵马西向救援成都,此后关于阎宇的记载不详。

其实阎宇离开后,镇守南中的是霍戈,霍戈是当年刘备进攻成都时镇守葭萌关的霍峻之子。阎宇258年离任,霍戈实际上承担了庲降都督的职责,平定叛乱,稳定南中。公元263年,霍弋听闻曹魏大举伐蜀,打算前往成都协助防守,刘禅以战略已定,不听其建议。

等到成都失守,霍弋身穿丧服,痛哭告祭三日。其部下诸将都劝霍弋应该尽快投降魏军,霍弋说:“今道路隔塞,未详主之安危,大故去就,不可苟也。若主上与魏和,见遇以礼,则保境而降,不晚也。若万一危辱,吾将以死拒之,何论迟速邪!”在得到刘禅已经东迁洛阳之事时,才率领六郡太守投降。

南中地区并非是对曹魏的前线,虽然经常有小规模的叛乱,但还是关注度不高,蜀汉庲降都督远不如魏延、王平那样有名,但他们能够稳定南中地区,为蜀汉提供军需物资,对于蜀汉也非常重要,他们的历史贡献不应该被遗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韩信当初如果自立为王的话 韩信最后能打得过刘邦吗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韩信如果自立能当皇帝吗,有人劝韩信自立,如果韩信自立会三分天下吗

    对韩信自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如果韩信听从下属的劝告,自立为王,能打得过刘邦吗?历史上有过许多的帝王都是靠着起义来推翻前朝的统治的,但是他们往往都并不擅长带兵作战。所以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这些帝王们虽然不会打仗但是他们的部下个个都是能征善战的呀。刘邦打天下的

  • 诸葛亮如果选择休养生息的话 蜀汉生存时间会不会更长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诸葛亮为什么活不长寿,休养生息的近义词,蜀汉四相

    还不了解:诸葛亮北伐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若诸葛亮放弃北伐,专心休养生息,蜀汉政权的生存时间是否更长?明清相交之际的文人欧阳直在《蜀警录》中有这么一句话: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后治。说的是“蜀地”的战略位置得天独厚,外有蜀道之险,内有天府之国,易守难攻,粮

  • 探索王昭君的一生,挥别长安前往匈奴和亲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王昭君为什么会嫁三次,王昭君嫁到匈奴之后的生活,王昭君远嫁匈奴的故事

    王嫱,字昭君,汉昭帝时期宫女,后远嫁匈奴。她有着平沙落雁之姿,与貂蝉、西施、杨玉环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王昭君出生于南郡秭归县宝坪村,其父王穰是老实巴交的农民,膝下有两个儿子,他做梦都盼着能再添个女儿。那年秋天,王穰终于等来了自己的小女儿,

  • 喜塔腊氏出身不高为何会成为嘉庆帝的嫡妻?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道光帝皇后,嘉庆帝的皇后,嘉庆皇帝简介

    古代皇帝后宫佳丽三千,只有皇帝的正妻称为“皇后”,为一国之母,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大家都知道乾隆皇帝是一个很有名气的长寿皇帝,生生熬死了自己的许多儿子,等到乾隆想要立太子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很多儿子已经先他而去了。这对于皇家大统来说,可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于是,乾隆三十九年的时

  • “沉鱼”西施帮助勾践灭了吴国后,究竟去了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西施,春秋时期越国美女,一般称为西施,后人尊称其“西子”,她天生丽质、倾国倾城,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与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享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之美誉。其中的“沉鱼”一词,讲述的就是“西施浣纱”的故事。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

  • 大唐最美的女人杨贵妃是怎么保养自己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杨贵妃是盛唐时期的吗,大唐荣耀杨贵妃演员,唐朝的杨贵妃长什么样子

    众所周知杨贵妃是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那么这位大唐最美的女人平时是怎么保养自己花容月貌的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是古代四大美人的别称。而杨玉环的别称,就是最后一个——“羞花”。为什么她叫这个名字呢?故事,要从她刚进宫时说起。从小能歌善舞、

  • 在清朝时期,皇帝一天都有哪些安排?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清朝皇帝一天睡几个小时,清朝皇帝每天时间安排,古代皇帝日常作息时间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漫长帝制社会里,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你们知道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皇帝,在我们印象中,那是至高无上的,令人向往的。在我们的理解中应该就是“后宫佳丽三千,手中权力无限”。我们都认为皇帝应该就是最幸福、最开心的人。但恐怕我们错了,那时候的他们,一天的时间被安排的明明白白。根

  • 貂蝉的一生有着怎样的故事?关于她的结局有哪些猜测?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三国里貂蝉最后的结局是什么,赵云爱貂蝉吗,孙尚香结局

    貂蝉,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美女之一,与另外三位不同的是,貂蝉并未出现于正史之中,她只是现身于明朝初年罗贯中先生所著的小说《三国演义》中。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貂蝉是甘肃临洮人,原名叫任红昌,是任昂的女儿。自小眉眼俊俏 ,聪敏过人,因而被选入汉宫,任管理宫中头饰和冠

  • 后世对崔湜的评价如何?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对史记的评价和看法,对陶渊明的看法和评价,圯上敬履告诉我们的道理

    崔湜(shí)(671年~713年),字澄澜,定州安喜县(今河北省定县)人。唐朝宰相,中书侍郎崔仁师之孙,户部尚书崔挹之子。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出身于博陵崔氏安平房 。进士及第,授左补阙,参与编纂《三教珠英》,作为北门学士。先后依附于武三思、上官婉儿,由考功员

  • 崔湜:唐中宗时期宰相,靠依附于上官婉儿上位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上官婉儿内舍人,上官婉儿李治,武三思上官婉儿

    崔湜(shí)(671年~713年),字澄澜,定州安喜县(今河北省定县)人。唐朝宰相,中书侍郎崔仁师之孙,户部尚书崔挹之子。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出身于博陵崔氏安平房 。进士及第,授左补阙,参与编纂《三教珠英》,作为北门学士。先后依附于武三思、上官婉儿,由考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