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一代名相诸葛亮:赤壁之战真能借来东风?

三国一代名相诸葛亮:赤壁之战真能借来东风?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223 更新时间:2024/1/21 6:29:02

赤壁之战最终以曹操的惨败而收场,从此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而东风则起了很大作用,传说东风是三国时期蜀方的丞相孔明设坛借来的,事实果真如此吗?

网络配图

唐朝诗人杜牧有两句名诗道:“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意思是多亏老天爷把东风借给了周瑜,使他能方便行事,否则孙策的老婆大乔和周瑜的老婆小乔会被曹操掳到铜雀台去了,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而已。

故事发生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ll月。当时,曹操率兵50万,号称80万,进攻孙权。孙权兵弱,他和刘备联合,兵力也不过三、五万,只得凭借长江天险,拒守在大江南岸。

这年十月,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在赤壁(今湖北省蒲沂县)同曹操的先头部队遭遇。曹军多为北方兵士,不习水战,很多人得了疾病;土气很低。两军刚一接触,曹操方面就吃了一个小败仗。曹操被迫退回长江北岸,屯军乌林(今湖北洪湖县境),同联军隔江对峙。为了减轻船舰被风浪颠簸,曹操命令工匠把战船连接起来,在上面铺上木板。这样,船身稳定多了,人可以在上面往来行走,还可以在上面骑马哩。这就是所谓“连环战船”,曹操认为这是个渡江的好办法。

但是,“连环战船”目标大,行动不便。所以,有人提醒曹操防备吴军乘机火攻。曹操却认为:“凡用火攻,必借东风,方令隆冬之际,但有西北风,安有东南风耶?吾居于西北之上,彼兵皆在南岸,彼若用火,是烧自己之兵也,吾何俱哉?若是十月阳春之时,吾早已提备矣。”周瑜也看到了这个问题,只是由于气候条件不利火攻,急得他“口吐鲜血,不省人事”。

网络配图

刘备军师诸葛亮用“天有不测风云”一语,点破了周瑜的病因,并密书十六字:“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可见,对于火攻的条件,曹、周、诸葛三人都有共同的认识,话说在十一月的某天夜晚,刘备军师诸葛亮设坛作法,真的就替周瑜借来了东风,只见原来还是刮西北风的江面上,瞬间刮起了东南大风,而且风力很大。

周渝趁机派出部将黄盖,带领一支火攻船队,直驶曹军水寨,假装去投降。船上装满了饱浸油类的芦苇和干柴,外边围着布幔加以伪装,船头上插着旗帜。驶在最前头的是十艘冲锋战船。这十艘船行至江心,黄盖命令各船张起帆来,船队前进得更快,逐渐看得见曹军水寨了。这时候,黄盖命令士兵齐声喊道:“黄盖来降!”曹营中的官兵,听说黄盖来降,都走出来伸着脖子观望。曹兵不辨真伪,毫无准备。黄盖的船队距离曹操水寨只有二里路了。这时黄盖命令“放火!”号令一下,所有的战船一齐放起火来,就象一条火龙,直向曹军水寨冲去。

东南风愈刮愈猛,火借风力,风助火威,曹军水寨全部着火。“连环战船”一时又拆不开,火不但没法扑灭,而且越烧越盛,一直烧到江岸上。只见烈焰腾空,火光烛天,江面上和江岸上的曹军营寨,陷入一片火海之中,这一仗,打得曹军是血流成河,死伤无数,以吴蜀联军的大胜而告终。

网络配图

原来,诸葛亮作为有名的术数家,天文地理知识无一不晓,诸葛亮由于家住赤壁不远的南阳(今湖北襄阳附近),对赤壁一带天气气候规律的认识,比曹、周两人更深刻、更具体。他知道“夏至一阴生,冬至一阳生”的气候规律,每年的十一月时期,节令正是冬至节令,在冬至这一天,因为一阳来复,原来以阴风西北风为主的江面,必定刮起以阳风为主的东南风,这是大自然的气候规律,诸葛亮却巧妙地利用了这一气候规律,设坛糊弄了周瑜,打败了曹操,并且从此确立了刘备的地位。

大家应该都知道,诸葛亮是有名的术学家,对天文地理的知识无一不晓,正因为对气候的规律,才能设坛打败了周瑜,怪不得周瑜临死的时候埋怨老天:既生瑜,何生亮也!看来诸葛亮在术数上的造诣还远在曹操和周瑜之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唐代著名开国名将尉迟恭单骑救主的壮举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尉迟恭,又名胡敬德。出生于隋朝末年唐朝初年。是隋唐演义中非常有名的英雄之一。他于585年出生在今天的山西朔城区,为唐太宗李世民打下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并多次救李世民于危难之中,在有名的玄武门事变中,尉迟恭首先知道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阴谋,并及时通知李世民,在整个事件当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图片来源于网络在唐

  • 武则天为什么还政于李唐 其中最大功臣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690年,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公元705年,武则天去世,遗嘱去帝号,还政于李氏,这在现在看来理所当然的事情,在当时却大有玄机。当时武则天是否有将皇位传给武家人的想法呢?答案是肯定的,原因有以下几点:网络配图1、武则天即位后,立先皇,儿子李旦为太子,但在693年,武则天亲信韦团儿不知为何看中了

  • 为何鳌拜明知康熙迟早会清算还敢把持朝政?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康熙幼年即位,小时候没有表现出昏庸懦弱之相那么随着皇帝年纪增大,鳌拜要么把皇权交还给皇帝,要么公然夺权而照大清的组织结构和当时的朝局,夺权成功率并不容乐观那么明知道最终皇帝会把权力收回去,收回去之后少不了要清算为何鳌拜还会飞扬跋扈、结党营私、擅杀大臣?鳌拜的党羽为何还要跟着他干?鳌拜辅政是顺治遗诏规

  • 怕老婆的隋文帝出轨竟成“自由”一词的首创者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按常理,皇帝不应该怕任何人,按照古代的宪法而言,普天之下,都是他的土地,土地上生存的所有人,又都是他的子民,他用得着怕谁?撇过宪法,即使翻遍其他所有的律典,皇帝杀别人的合法条款可以找出成百上千条,别人杀皇帝的合法条款却找不出一条。所以,从法律角度而言,不怕任何人的皇帝才是正常的皇帝,一旦怕起某人来,

  • 最残暴的楚灵王残害后宫佳丽三千 最后自杀了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在春秋中晚期,楚国的霸业和国势真正衰微就是从楚灵王开始的,这个楚灵王也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篡位自立,对外连年征战,对内穷奢极欲,自己好细腰就害死了后宫佳丽三千人,那么这位暴君最后怎么死的?下场又是如何呢?网络配图“掐死侄子篡位自立”楚灵王熊围是一位很嚣张的君主,而且,其篡位也是特别的嚣张。当时做

  • 揭秘:为什么到了刘备麾下黄忠才施展身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黄忠是刘备麾下的“五虎上将”之一。跟其他四人比起来黄忠的年龄算的上是比较大的了。后来投奔刘备之后,随刘备征战,进取益州,争夺汉中,为什么这时的黄忠却老当益壮,勇冠三军,大放异彩呢?黄忠最开始跟着荆州牧刘表,被任命为中郎将,中郎将是什么官呢?大致介于将军和校尉之间的阶层。汉朝武官的级别分为将军、中郎将

  • 年羹尧这个军中大老虎 为何会被自己主子抛弃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年羹尧这个人大家都不陌生,他是雍正皇帝的亲信,也算雍正的大舅子之一。因为他的妹妹嫁给了雍正,但不是正牌的皇后。但是雍正即位以后的一段时间里,却对年羹尧一再的训斥。把他一贬再贬,最后干脆赐年羹尧自尽。作为雍正手下的三大宠臣之一,年羹尧究竟做了哪些事,以至于雍正皇帝忍无可忍,要对让痛下杀手。从年羹尧的行

  • 弘昼仅比乾隆晚出生一个时辰 与皇位失之交臂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相比于康熙众多的子嗣,雍正的儿子数量可算是骤减了许多,据《清史稿》记载,雍正共有十个儿子 :弘晖, 弘盼、弘均、弘时 、弘历、弘昼、福宜、福惠、福沛、弘瞻,其中,除了弘时,弘历,弘昼,弘瞻这几个儿子,其他儿子均早夭,在幼年就去世。儿子数量的稀少,决定了继承人的选择也有限。原本弘晖, 弘盼、弘均早夭,

  • 武则天迁都之谜:迁都洛阳的真实原因何在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梁冠华主演的《神探狄仁杰》中《蛇灵》一段,其中关于“河神献碑”一事,确实是神来之笔。剧中袁天罡利用日全食洛河水涨潮之机,想谋杀掉武则天和满朝文武大臣,以达到夺取天下的目的。为此袁天罡利用“河神献碑”“天降祥瑞”来劝诱武则天迁都洛阳,观此剧的观众,大都相信这一说法。网络配图武则天真的是信了袁天罡的诱骗

  • 窦太后如何从低等宫女成为最尊贵的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曾经有很多位窦姓的皇后以及太后,但是其中最为知名的窦太后就属西汉时期汉文帝的皇后、汉景帝的母后。窦太后相关简介:窦太后名为窦漪房,出生在汉高祖初年,出生地为清河郡观津县。窦氏出生贫寒,她的父亲为了躲避战乱,隐居河边却不幸坠河而死,留下了她和两个兄弟。窦太后关于窦太后的介绍:汉初,朝廷到清河来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