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何鳌拜明知康熙迟早会清算还敢把持朝政?

为何鳌拜明知康熙迟早会清算还敢把持朝政?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949 更新时间:2024/1/19 7:07:14

康熙幼年即位,小时候没有表现出昏庸懦弱之相那么随着皇帝年纪增大,鳌拜要么把皇权交还给皇帝,要么公然夺权而照大清的组织结构和当时的朝局,夺权成功率并不容乐观那么明知道最终皇帝会把权力收回去,收回去之后少不了要清算为何鳌拜还会飞扬跋扈、结党营私、擅杀大臣?鳌拜的党羽为何还要跟着他干?鳌拜辅政是顺治遗诏规定的,领头的索尼年老多病,遏必隆又是个唯唯诺诺的人,这才给了鳌拜擅权的可能

鳌拜是康熙朝第一个权臣,并不是唯一一个鳌拜只是一个开头而已,康熙在他长达61年的统治岁月里,还会遇到好几个权臣这些权臣的故事各自不同,但最后都被康熙给摆平了,也正是这些权臣在历史舞台上的精彩演出,让这个康熙朝的故事显得异彩纷呈,让康熙这个帝王的形象趋向高大为了皇权永固,康熙是无法容忍权臣的出现的康熙五年,少年康熙已经13岁了,他已经在走向成熟了鳌拜的存在是少年康熙不愿看到的,为了真正的得到那至高无上的帝位,他一定会选择搬掉这块挡在他前面的绊脚石唯一的问题就是他会选择怎么做?鳌拜的结局又会是什么呢?我们故事的结局又会变成什么样呢?

网络配图

在班布尔善的提醒之下,鳌拜也发现了小皇帝对自己的不善康熙在去年说的一些语带双关的话确实是说的太露骨了,鳌拜又不是傻子可是鳌拜却不知道该怎么做?作为一个武将,鳌拜几乎没读过什么书,他不知道面对皇帝的不满应该怎么做军队讲究的是服从,作为的军人的他下意识想到的就是皇帝要我死我只有死了可是只要是个正常人,都不会这么傻,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岳飞那样超凡脱俗的思想境界的正常人想到的是抗争,没有人会心甘情愿地束手就擒可是该怎么抗争呢?抗争成功之后又应该怎么做呢?鳌拜不知道鳌拜不知道,班布尔善知道不要忘记了这时候的班布尔善已经是内大学士,还兼任着《世祖实录》的总监修,宗室的身份让他的见识比鳌拜高的太多了班布尔善给鳌拜指出,为什么我们不灭了皇帝呢?凭我们现在的实力,灭了皇帝然后自己登基称帝完全没有问题凭鳌大人您在军队之中的威望,八旗完全会听从我们的,小皇帝一死,这天下就是我们的了

鳌拜听班布尔善这么说,完全是惊呆了他仔细打量了班布尔善一下,怀疑他是不是爱新觉罗的子孙,有这样出卖自己家族的吗?从震惊之中缓过来的鳌拜问道:“我只是一个满洲下人,连称王都不够格,怎么能称帝呢?”班布尔善笑了,他知道鳌拜心动了班布尔善回答他说:“满洲下人怎么了,没有谁是天生的贵胄,这年头谁的权势大谁就是王者鳌大人你看曾经老朱家那才是帝王之家啊,可是死在你我手中的朱家子孙还少吗”?听到这番话,鳌拜又是一惊班布尔善给他规划了一个无比美好的灿烂图景,他将成为这个天下之王是啊,这是一个强权的社会,我有权力又有什么做不到呢?鳌拜已经心动,那就付诸行动吧!

网络配图

康熙八年春季,鳌拜生病了春季是流行病多发期,满人抵抗力本来就不太强,生病是很正常的可是不正常的是,鳌拜竟然主动上书要求康熙来慰问他,这多少有点过分了,这摆明了是要挟皇上嘛!这还有点费解,因为即使不上书,康熙也是会来看他的,以此来表明自己对鳌拜的信任接到鳌拜的上书之后,康熙还是表现的和平常一样,不怒不喜既然鳌大人病了,那就去出宫一趟看望一下吧,反正也浪费不了多少时间康熙到这个时候还是希望鳌拜能够收手,希望通过恩宠来笼络住鳌拜康熙的目光要比鳌拜的看的远,他希望鳌拜能够帮助他解决在大清朝东南和西南的问题,那儿才是大清帝国的心腹之患

康熙带着不多的几个大内侍卫出宫了,他是一个低调的人,不喜欢把排场搞的很大等到康熙看到躺在病床上的鳌拜的时候,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和解之心因为这时候的鳌拜面如金纸,脸上看不到一丝的血色,还不时地渗出冷汗康熙忽然觉得自己的这个老臣好可怜,曾经叱咤风云的一代名将已经衰老了,鳌拜现在已经是个垂垂老矣的老人了,和解才是最正确的选择啊满怀着同情心的康熙开始真诚地慰问鳌大人的身体状况,希望鳌大人能够尽快好起来可是令康熙感到奇怪的是,鳌拜只是听着,什么话都没说康熙的侍卫和托是个仔细的人,他发现了情况不对劲啊!和托二话不说,立即冲上去,掀开了鳌拜的被子被子下的东西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惊讶了,那是一把锋利的蒙古腰刀

网络配图

和托当场就急了,准备拔刀作为大内侍卫,他的使命就是保卫皇帝,现在鳌大人这种行为分明就是行刺啊!可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康熙出面制止了和托,对他一顿训斥,然后很平静地说:“随身带刀是我们满人的习惯,当年鳌大人驰骋沙场的时候你和托还没有出生呢!”接下来,康熙又开始夸奖起当年鳌拜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了鳌拜还只是听着,什么都没有说那一天,康熙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离开鳌拜府邸的,他只记得自己出来的时候背后的衣裳已经湿透了一个只有16岁的孩子,面对这样的生死考验能够不感到害怕吗?面对白晃晃的刀子,康熙知道自己的仁慈是没有丝毫的用处了鳌拜已经动了杀心,和解已经没有任何可能了一直到刀子露出的那一刻,康熙才直到鳌拜根本没有什么病,他额头上的冒冷汗是因为他紧张即使后来被和托发现,凭鳌拜的身手杀了康熙还是很容易的可是鳌拜没有动手,这实在太令人奇怪了我们的历史记载永远不会告诉你鳌拜为什么会收手,因为历史在人复杂的内心世界面前往往是无能为力的但是我们可以推测,也就是所谓的还原历史真相从相关记载来看,鳌拜很害怕,甚至害怕到了连话都说不出来的程度这也实在难免,杀皇上这事情确实需要勇气难道鳌拜是因为害怕才不敢动手的吗?从表面上看似乎就是这样的可是我们不要忘记了鳌拜的身份,他是一个军人,是一个在战场上杀人无数的优秀军人杀人的记忆充斥着鳌拜整个的生命回忆,虽然要杀的人是皇帝,可是还不至于令他害怕到不敢动手的程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怕老婆的隋文帝出轨竟成“自由”一词的首创者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按常理,皇帝不应该怕任何人,按照古代的宪法而言,普天之下,都是他的土地,土地上生存的所有人,又都是他的子民,他用得着怕谁?撇过宪法,即使翻遍其他所有的律典,皇帝杀别人的合法条款可以找出成百上千条,别人杀皇帝的合法条款却找不出一条。所以,从法律角度而言,不怕任何人的皇帝才是正常的皇帝,一旦怕起某人来,

  • 最残暴的楚灵王残害后宫佳丽三千 最后自杀了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在春秋中晚期,楚国的霸业和国势真正衰微就是从楚灵王开始的,这个楚灵王也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篡位自立,对外连年征战,对内穷奢极欲,自己好细腰就害死了后宫佳丽三千人,那么这位暴君最后怎么死的?下场又是如何呢?网络配图“掐死侄子篡位自立”楚灵王熊围是一位很嚣张的君主,而且,其篡位也是特别的嚣张。当时做

  • 揭秘:为什么到了刘备麾下黄忠才施展身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黄忠是刘备麾下的“五虎上将”之一。跟其他四人比起来黄忠的年龄算的上是比较大的了。后来投奔刘备之后,随刘备征战,进取益州,争夺汉中,为什么这时的黄忠却老当益壮,勇冠三军,大放异彩呢?黄忠最开始跟着荆州牧刘表,被任命为中郎将,中郎将是什么官呢?大致介于将军和校尉之间的阶层。汉朝武官的级别分为将军、中郎将

  • 年羹尧这个军中大老虎 为何会被自己主子抛弃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年羹尧这个人大家都不陌生,他是雍正皇帝的亲信,也算雍正的大舅子之一。因为他的妹妹嫁给了雍正,但不是正牌的皇后。但是雍正即位以后的一段时间里,却对年羹尧一再的训斥。把他一贬再贬,最后干脆赐年羹尧自尽。作为雍正手下的三大宠臣之一,年羹尧究竟做了哪些事,以至于雍正皇帝忍无可忍,要对让痛下杀手。从年羹尧的行

  • 弘昼仅比乾隆晚出生一个时辰 与皇位失之交臂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相比于康熙众多的子嗣,雍正的儿子数量可算是骤减了许多,据《清史稿》记载,雍正共有十个儿子 :弘晖, 弘盼、弘均、弘时 、弘历、弘昼、福宜、福惠、福沛、弘瞻,其中,除了弘时,弘历,弘昼,弘瞻这几个儿子,其他儿子均早夭,在幼年就去世。儿子数量的稀少,决定了继承人的选择也有限。原本弘晖, 弘盼、弘均早夭,

  • 武则天迁都之谜:迁都洛阳的真实原因何在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梁冠华主演的《神探狄仁杰》中《蛇灵》一段,其中关于“河神献碑”一事,确实是神来之笔。剧中袁天罡利用日全食洛河水涨潮之机,想谋杀掉武则天和满朝文武大臣,以达到夺取天下的目的。为此袁天罡利用“河神献碑”“天降祥瑞”来劝诱武则天迁都洛阳,观此剧的观众,大都相信这一说法。网络配图武则天真的是信了袁天罡的诱骗

  • 窦太后如何从低等宫女成为最尊贵的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曾经有很多位窦姓的皇后以及太后,但是其中最为知名的窦太后就属西汉时期汉文帝的皇后、汉景帝的母后。窦太后相关简介:窦太后名为窦漪房,出生在汉高祖初年,出生地为清河郡观津县。窦氏出生贫寒,她的父亲为了躲避战乱,隐居河边却不幸坠河而死,留下了她和两个兄弟。窦太后关于窦太后的介绍:汉初,朝廷到清河来招

  • 揭秘马皇后生病不服药的真实原因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马皇后因病逝世,而且她在病重时一直不肯就医和吃药。马皇后画像1382年,马皇后在睡觉时突然得病而且很严重。她是朱元璋的原配妻子,与他同甘共苦几十年,两人感情一直极好。所以,得知皇后生病的消息后,朱元璋十分着急,命令太医一定要治好她,然而马皇后就是不肯吃药,朱元璋强迫。此后不久,马皇后在病痛中去世。马

  • 魏忠贤和朱由校究竟谁的政治水平高呢?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在东林人眼里,魏忠贤弄权是大明最大祸害,所以他们与魏忠贤展开了一场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俨然,在东林这群读书人眼里,一旦皇帝朱由校能亲政,皇权的合法性有了保障,大明的政局就不一样了。合法的皇帝天然英明——不得不说,这种想法“耿直”得有些迂腐。网络配图他们不了解领导朱由校是个怎样人。从本质上讲,这是个没

  • 朱元璋谈农民造反 老天爷讨厌都没有好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编写《大诰》时,朱元璋发明了“殿兴有福”理论。他天才地将起义者分为“首乱”者和“殿兴”者两部分。首乱者,就是带头造反的那一批人,而殿兴者,就是他这样半路参加起义的人。《御制大诰三编?造言好乱第十三》中,朱元璋说:“元政不纲,天将更其运祚,而愚民好作乱者兴焉。”就是说,因为天下无道,所以愚民作乱。朱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