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宋江起义的真实情况其实只是走上归降

历史上宋江起义的真实情况其实只是走上归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691 更新时间:2024/1/30 15:30:00

水浒传是小说,取材于北宋末年的宋江起义,小说中精彩的故事是否在历史上真有其事?因为宋江起义在历史上的记载并不是很详细,也引发了很多争论,我们只能从种种的零散的记载,再加上一点推理,尽可能还原一个真实的宋江起义。

一、宋江起义的正史记录点滴

《宋史·徽宗纪》上记载宣和三年(1122年),“淮南盗宋江等犯淮阳军,遣将讨捕,又犯京东(今山东),江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张叔夜招降之”《宋史·侯蒙传》中有关记录:宋江寇京东,蒙上书言:“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帝曰:“蒙居外不忘君,忠臣也。”命知东平府,未赴而卒。《宋史·张叔夜传》中有关记录:宋江起河朔,转略十郡,官军莫敢婴其锋。声言将至,叔夜使间者觇所向,贼径趋海濒,劫钜舟十余,载卤获。于是募死士得千人,设伏近城,而出轻兵距海,诱之战。先匿壮卒海旁,伺兵合,举火焚其舟。贼闻之,皆无斗志,伏兵乘之,擒其副贼,江乃降。

网络配图

很明显,历史上有宋江起义,最后被张叔夜逼降了。很多人看了《宋史·张叔夜传》有种错觉,宋江被张叔夜镇压了,金圣叹腰斩水浒也给安了个结局:宋江一伙全被张叔夜抓起来斩了。其实只要对比《宋史·徽宗纪》《宋史·侯蒙传》中就可以看出,宋江就是给招降的。《徽宗纪》中只有简略记录大事,已经给宋江的结局定性为“招降之”,而从《侯蒙传》中可以看出,皇帝已经同意了对宋江的“赦江,使讨方腊”的政策,只不过侯蒙“未赴而卒”,这事没办成。最后办成这事的是张叔夜,“举火焚其舟。贼闻之,皆无斗志”,估计是将宋江的粮草辎重烧了个精光,宋江军心浮动,被逼接受投降。张叔夜做为一个政府官员,难免会有官场这种浮夸风,将一个小胜写成好象大获全胜,给人们造成宋江已经在海州完全失败的错觉。认识以上这一点很重要,说明宋江在投降后其实还有很强实力,完全有可能参加后来镇压方腊的行动。

二、宋江有在梁山泊聚义吗?

非常奇怪的是,没有一个稍为可信的历史记录有记载宋江在梁山泊活动过。有记录说“梁山泊多盗”,也有不少梁山贼寇被镇压的记录,但没有明确他们是宋江或他手下,而且似乎规模也不大。从这里可以推断宋江就算在梁山活动过,也没有象小说那样经营成一个大规模基地,因为那里靠近宋朝的统治中心,很难搞出一个这么大的“革命根据地”。

三、宋江起义的规模

因为上面说的,没有宋江在梁山大规模的活动的记录,也因为对《张叔夜传》的误读,很多人认为宋江起义其实规模不大,甚至认为就是只有36人,最多也就几百人,是一支强劲的游击小分队,这种误解是完全不靠谱的,下面简单论述一下:

1.早有人认为宋江只有36人,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对付几万官兵的,所以36人只能是头领数目,按宋朝军队编制,最小的“都”为100人,估计每头领的人数应该能达到“都”这一级,有过百人,总人数近万。

2.与性质类似、取得类似战果的起义军在相似的时期比较,人数也应该有近万。宋江起义的作战方式“转略十郡”,明显是有流寇性质,而不是依托根据地作战,可以与黄巢李自成张献忠等早期相比,这些起义早期人数已经不少。

网络配图

3.与宋江同时期同地区的起义军或“盗匪”,有记录人数过千,如张叔夜后来镇压的“山东群盗”,宋江的人数规模应该比他们大。

4.在我们看来,北宋军队在金兵面前不堪一击,完全是草包,只有几百人打败他们几万人才算得上厉害。但从候蒙的时间、地位、立场来看,他应该会认为官军的战力比一般的起义军强,宋江能以一万能对付几万人已经算是有过人之处了。如果是几百人对付几万,恐怕要用上“神勇”“万人敌”之类说法。

5.在冷兵器战争中,人数上优势通常是很重要的,但当人数规模到了一定程度,再带来的优势就不那么大了。简单而言,一万人对付一千的的优势,远大于十万人对付一万的优势,女真所谓“满万无人敌”就很能说明该问题。所以宋江的人数也应该在一万左右,才能形成强大的战斗力。

6.后来的水浒故事和传说,宋江的规模都不小。在起义频繁的北宋末年,几百人的起义能有这样的影响力,令人无法理解。

四、宋江有没有征辽和征方腊

美籍学者马泰来发现北宋末年人李若水的《忠愍集·捕盗偶成》诗,其中提到:“去年宋江起山东,白昼横戈犯城郭。杀人纷纷剪草如,九重闻之惨不乐。大书黄纸飞敕来,三十六人同拜爵。狞卒肥骖意气骄,士女骈观犹惊谔。”后,几乎所有人都赞成宋江接受过招安,并且当时是轰动京城的一桩大事。而且宋江参加了征方腊的行动,在《三朝北盟会编》、《十朝纲要》、《续资治通鉴长编纪事本末》等史料中都有提到,但是近代出土的《折可存墓志铭》,其中叙述折可存在征方腊以后才擒拿宋江的,算是宋江没有征方腊的相反孤证。

那宋江到底有没有征方腊?一个日本学者提出有两个宋江,一个从来就是将军,另一个从来就是强盗,将军宋江佂方腊,强盗宋江被镇压,但我认为没有那么巧合的事,历史真如小说如此戏剧?更有可能的是有两个叫宋江的强盗,一个宋江被招安并参加了镇压方腊的行动,另一个宋江则很有可能是假借宋江之名的一个农民起义领袖,假借名气大的人做乱,这种事数不胜数。

网络配图

所以很明显,宋江参加了征方腊的行动。那宋江有没有征辽呢?历史记录中这是完全没影的事,在征方腊之前那几年,宋朝没有大规模对辽国用兵的记录,镇压方腊后是有与金兵联合对辽用兵,企图收复燕云,但基本被辽国打趴下了。宋江就算参加了这次行动,也完全没有可以值得炫耀的功绩。另外还有征田虎王庆,在历史上也是没影的事。

五、宋江最后的结局

征方腊后宋江就在史料中消失了,他是再起义被镇压,还是如小说中被朝廷暗算,没人能说得清,不过似乎都已经不太重要,大约就是没有一个好的结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名将李陵的悲剧:想诈降却成真至死未归国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李陵出生时间不详,只是知道他出生于陇西成纪,就是如今的甘肃省天水市。年纪轻轻的李陵就担任了侍中建章监一职位,他擅长于骑射,对待别人都是有礼有貌,对待下属都很谦虚,因此,他的名声特别的好。甚得汉武帝满意,认为他具有李广大将军的风范,就让他率领八百骑兵。李陵为人勇敢,有一次还深入到匈奴境内2千余里,他想

  • 为什么曹操单单要说流离失所的刘备是英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刘备虽说是汉室宗亲,大汉皇叔,可在没遇见天子时并没有皇叔的称号,更是流离失所无处安生,像流浪狗一样。今天住你家,明天住他家。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曹操说当今天下可称得上英雄的只有自己和刘备呢?网络配图曹操可以说他是人精中的战斗精,他不但善用人,更会看人,曹操能看得出刘备暗藏的雄心,欣赏刘备的才能,更是

  • 此人是曹操的养子击败赵子龙 力挫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曹真,字子丹,今安徽亳州人,魏名将。曹操收养曹真,重要原因是要报答曹邵【shào】(曹真的父亲)救命之恩。曹真从少年起就是曹操的爱将,曾率领过精锐之师“虎豹骑”,参加过讨“灵丘贼”,抗击刘备等多次著名的战役,是一位立过多次战功的将军。网络配图曹丕即位后,令曹真镇守雍州、凉州军事。雍州,是防备蜀汉进犯

  • 号称吕布之下第一人的华雄是被谁杀害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曾有人问过这样一个问题,华雄是谁?这个问题很简单,只要是看过《三国演义》或者是看过《三国志》的人肯定都知晓,华雄是一名武将,并且他的主子就是暴虐和淫乱的董卓。图片来源于网络关于华雄的出生时间不详,而去世时间就是公元191年。此人在董卓帐下担任都督一职,是一名猛将,但是在各路诸侯联合攻打董卓的时候,孙

  • 康熙以身作则厉行节约 毡毯用30年妃嫔不坐轿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康熙帝勤政爱民,一生多有建树,奉行节俭是其各项重大方针、国策中不可或缺的一项。这种深谋远虑、戒骄戒躁的务实作风,值得后人借鉴。以身作则康熙帝的日常生活较为简朴。康熙三十九年(1700),他对大学士们说,“自朕听政(康熙帝14岁亲政)以来,一应服食,俱从节俭”。四十七年秋,他斥责皇太子胤礽时又说:“朕

  • 汉武大帝为何重用东方朔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东方朔是谁?答曰,乃是一人,复姓东方,单名一朔,出生在大汉朝初期,曾为官辅佐过汉武帝刘彻。东方朔的一生就像是一个谜团一样,被重重迷雾笼罩着,无法拨开云雾,永远如云如雾。但不论是出于何种原因,我们都不能否定他的大智慧,抹杀他为我大汉朝所做出的杰出贡献。我们现在来回顾他的一生。图片来源于网络初时的东方朔

  • 揭秘中国历史上究竟有多少没有妃子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的皇帝,多半嫔妃一大票。其中数量最多的可能是伪天王洪秀全,一百多个,没有名字只有编号,今天从零零一睡到零零七,明天从二百三睡到二百五。这些皇帝中,有两个皇帝没有嫔妃,隋文帝和明孝宗。明孝宗没有嫔妃是因为他做皇子的时候就跟原配张皇后感情非常好,所以一登基就不愿意娶了。网络配图隋文帝没有嫔妃是

  • 三国一代名相诸葛亮:赤壁之战真能借来东风?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赤壁之战最终以曹操的惨败而收场,从此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而东风则起了很大作用,传说东风是三国时期蜀方的丞相孔明设坛借来的,事实果真如此吗?网络配图唐朝诗人杜牧有两句名诗道:“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意思是多亏老天爷把东风借给了周瑜,使他能方便行事,否则孙策的老婆大乔和周瑜的老婆小乔会被曹

  • 唐代著名开国名将尉迟恭单骑救主的壮举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尉迟恭,又名胡敬德。出生于隋朝末年唐朝初年。是隋唐演义中非常有名的英雄之一。他于585年出生在今天的山西朔城区,为唐太宗李世民打下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并多次救李世民于危难之中,在有名的玄武门事变中,尉迟恭首先知道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阴谋,并及时通知李世民,在整个事件当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图片来源于网络在唐

  • 武则天为什么还政于李唐 其中最大功臣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690年,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公元705年,武则天去世,遗嘱去帝号,还政于李氏,这在现在看来理所当然的事情,在当时却大有玄机。当时武则天是否有将皇位传给武家人的想法呢?答案是肯定的,原因有以下几点:网络配图1、武则天即位后,立先皇,儿子李旦为太子,但在693年,武则天亲信韦团儿不知为何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