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乾隆皇帝给英国国王下的一道谕旨究竟写了什么

乾隆皇帝给英国国王下的一道谕旨究竟写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720 更新时间:2024/1/10 11:25:34

1792年9月26日,英国政府命马戛尔尼使团正式出使中国,目的是通过与清朝最高当局谈判,扩大对华贸易,同时搜集中国情报,估计中国的国力。谈判内容是七个请求:

1.要求签订正式条约:开放宁波、舟山、天津、广州之中一地或数地为贸易口岸。

2.允许英国商人比照俄国之例在北京设一仓库以收贮发卖货物,在北京设立常设使馆。

3.允许英国在舟山附近一岛屿修建设施,作存货及商人居住。

4.允许选择广州城附近一处地方作英商居留地,并允许澳门英商自由出入广东。

5.允许英国商船出入广州与澳门水道并能减免货物课税。

6.允许广东及其他贸易港公表税率,不得随意乱收杂费。

7.允许英国圣公会教士到中国传教。

网络配图

结果,马戛尔尼一行在中国遭到了中国官员的戏谑和捉弄——尽管这些戏谑和捉弄是无心的,马戛尔尼们还是感受到了巨大的耻辱。

他们先是被指定为来天朝进贡贡物的外国使者,被冠以“贡使”之名,后来又被强行要求在中国皇帝之前行三跪九叩首的大礼。

值得一提的是,他们被乾隆皇帝遣返回国之时,乾隆皇帝还居高临下地给英国国乔治三世下了一道谕旨(该道谕旨原附本文之后),大意如下:

奉天承运大皇帝特别告知英吉利国王:

朕欣赏你虽远在重洋,却倾心向往天朝制度、渴望得到天朝教化,从而不远万里派使者恭恭敬敬上表,备足了礼物给朕拜寿,这种行为已经足够表达了你们的忠心。朕翻阅了表文,表文中的词句情真意切,国王的恭顺之诚意跃然纸上,很是值得表扬。所有奉表上贡的正副使臣,念他们是奉你使命远涉重洋,朕以礼相待并格外施恩。朕令大臣带他们去参观瞻仰天朝文明,赐他们以丰盛宴席,并接连给他们赏赐,以示安抚。(同来天津)已经回到宁波珠山的六百多名管船役使,虽然没能到京,朕一视同仁,均赏厚礼,使得大家能普沾恩惠。

至于国王你在表章中恳请朕准许你派一人久居我天朝,照管你国的买卖,这与天朝体制不合,断不可行。向来西洋各国有愿意来天国当差的,都准其来京;但来了以后,就要穿我天朝服饰,遵我天朝规矩,安置在朝堂之内,永远不准再回本国。这是我天朝的定制,想必国王你是知道的。今天国王你请求朕准派一人居住在京城,即使此人不像在京当差的西洋人那样从此不回本国,朕也不能任由其自由往来和自由联络,所以说,这事对你们并无所益。

天朝所管的地方广远,凡外藩使臣到京,其衣食行住都得遵守一定体制,从来没有听其自便的先例。今天你若硬要派人来京城,来人与天朝言语不通,服饰殊异,朕实在无从安置。若将来人与在京当差的西洋人同等看待,命令他们一律改变服饰,天朝又不愿强人所难。

网络配图

将心比己,如我天朝也要派人常住你国,恐怕你们国家也不能接受吧?何况西洋国家这么多,又不止你一国,如果都像国王你这样来恳请朕,都要派人留京,朕岂能一一答应?这件事断断难准。朕不可能因为国王你一人之请,而更改天朝百多年的法度。

至于国王你说派人来京城是为了照料买卖,那么,你的国人在澳门照料买卖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天朝对这些人一直以礼相待,恩视有加。象从前葡萄牙、意大利等国也曾经屡次遣使来朝以“照料买卖”为名请朕关照。天朝看在他们真诚的份上,就多加体恤。凡遇到这些国家贸易方面事务,无不照料备至。前次广东商人吴昭平有拖欠洋船银两之事,朕还亲自过问,命管事总督从官库中支用银两代为清还,并将拖欠者重重治罪。想必这件事你们国家也应该知道。放心吧,你们的买卖有我们在照料着,根本没有必要派人留京,更没有必要为此事要让朕做出断不可行的越例之举!何况你们派人驻在京城,京城距离澳门贸易处差不多有一万里,他又怎么照料得到呢?如果说,派人来天朝的另一个原因是仰慕天朝文化,让他可以在天朝学习天朝的礼仪道德文明,可是天朝的礼法与你国是不相同的,就算他肯学,也因为你国已有不同于天朝的风俗制而不能效法,所以说,学会了也没什么用处。

天朝抚有四海,朕的心思都放在励精图治之上,对奇珍异宝并不看重。你国王这次进贡了各种货物,朕念你一片诚心诚意,就让管事部门收纳了。其实天朝德威远泽宇内,千邦万国争着抢着要给天朝进贡宝物,各种各样的贵重物品通过水陆渠道云集中国,可谓无所不有。这些,你的使者应该亲眼见到了。也就是说,我国从不稀罕奇巧之物,对你国的货物也无特别需求,是以你所请求派人留京一事,既与天朝制度不合,朕更觉得对你们没有实际好处。

乾隆御题序 平定准部回部得胜,正是由于对内与少数民族战争的胜利,导致乾隆皇帝的盲目自大

朕通过这道谕旨把话都挑明了,现在令让你国使者(马戛尔尼)按照安排回国,国王你应当认真领会朕的心思,对天朝要更加诚信归附,并立誓永远恭顺,朕的恩义就能长长久久地施加给你的国民,让大家共享天朝太平之福。

网络配图

除了正副使臣以下的各官及翻译官、士兵、仆役人等,朕都按其等级另有清单赏给各种物件。

现在使者(马戛尔尼)程归国,朕又特颁敕令,除了按常规仪礼赏赐给你文绮珍物外,再加赐彩缎罗绮、文玩器具等诸类珠宝,均附有清单。

皇恩浩荡,全都是朕对你们的关怀。特发谕旨。

“马戛尔尼访华”事件原本是一件可以改变中国进程的大事件,可是,清廷政府就这样白白地错失了这样一次与先进文明、先进技术交流和对话的机会。

法国史学家阿兰·佩雷菲特(Alain Peyrefitte)由此不无遗憾地说:“如果那个早于别国几个世纪发明了印刷与造纸,指南针与舵、炸药与火器的国家,同那个驯服了蒸汽并即将驾驭电力的国家把它们的发现结合起来,那么中国人与欧洲人之间的文化交流必将使双方都取得飞速的进步,那将是一场什么样的革命呀!”

由于文明的区隔,由于制度的差异,更由于统治者的愚昧、腐败与自大,历史走向了反面,中英两国从1840年起,开始了长达百年血与火的历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朱棣能当皇帝全靠他 造反成功后他竟分文不取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朱棣能够将朱允文赶下台,有一个人居功至伟,这个人就是姚广孝。姚广孝是一个和尚,马皇后死后,朱元璋给每个王子的府邸里都送了一些和尚,让这些和尚在王子的府里念经祈福。没想到老谋深算的朱元璋也有看走眼的时候,姚广孝不但是位出色的僧人,更是一位出色的阴谋家。姚广孝不但会念经,他更会出谋划策。姚广孝这么一个不

  • 神来之笔:慈禧重用曾国藩是出于无奈吗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满人入关的时候,清朝是个异族政权,由此在清朝的政治体制中,“重满抑汉”一直是清朝皇帝坚持的原则。清朝的“重满抑汉”主要体现在官员的任用上,比如朝廷的中央六部便设立双尚书侍郎,满汉各一,以满为主。这种制度,在中国的历朝历代都没有出现过。为了巩固政权,清廷也尽可能地吸纳汉族士人参政,但一些重要的职位如军

  • 皇子私自剃发之后 康熙皇帝为何龙颜大怒?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在我国古代,满族男人的发型是最为奇特的——必须把额头上方的头发剃掉,而脑后留一条长辫子。清朝入关之后,也把他们的这一习俗带进了关内。而为了保持额头前半部分的洁净,留有这样发型的人,每隔几天就必须要让理发师给自己用剃刀重新刮剃一下。不然,额头上方新长出的头发,和脑后的长辫子会显得有些不伦不类的,非常的

  • 揭秘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太监竟是自愿自宫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太监,就是宦官。虽然太监不是只有中国有的,但是我国的太监可是有着久远的历史的。早在周朝就有了宫刑,宫刑是干嘛的,就是制造太监的嘛。男子接受宫刑进宫侍奉君主。应该是那时候实行一夫多妻,那麽多女人围着一个男人,阴盛阳衰啊。为了防止自己被戴绿帽子,所以就让人家失去了那啥啥的能力之后再弄进宫伺候主子们。网络

  • 汉惠帝刘盈在位短短7年造就了哪些丰功伟绩?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汉惠帝统治的7年,是西汉王朝更加巩固的时期。为了恢复、发展经济,惠帝大力推行轻徭薄赋、休养生息政策。即位伊始,他就下诏减租,复“十五税一”。由于平定异姓王、抗击匈奴需要大量经费,高祖曾加征田租。到惠帝时,异姓王基本削平,匈奴也重结和亲,便重新恢复十五税一。这对农民来说多少减轻了一些负担。惠帝四年(公

  • 揭秘韩信究竟是怎么死的?真相简直出人意料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韩信是受到后人推崇的“兵仙”、“战神”。刘邦说他“战无不胜”,萧何称他“国士无双”,但是韩信最终的结局非常悲惨,被吕后和萧何合谋,杀死在长乐宫中。在军事指挥上叱咤风云的韩信,做人如此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因为韩信骨子里缺少了一种东西,就是血性。在韩信年少的时候,有一个屠夫拦住他的去路。说你长得高高大大的

  • 揭秘九岁未戒奶溥仪:奶妈使我保留人性!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末代皇帝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回忆童年的紫禁城生活,从3岁进宫的那一天,溥仪就离开了自己的亲生母亲-醇亲王福晋幼兰-到了宫中,光绪皇帝的遗孀隆裕太后就成了溥仪的母亲,溥仪在回忆中曾一针见血的写道,自己并没有得到过真正的母爱。网络配图他的亲生母亲在他11岁那年进宫,他却表现的即生疏又害怕。溥仪写道,

  • 魏国三朝元老:正宗帝王之后曹操夸他料事如神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所问,他们应答如流,而刘晔yè一言不发。刘晔见到曹操不再问了,就问曹操一个玄虚的问题一刘晔是汉光武帝的儿子刘延的后代,同时也是曹魏重臣,长期跟随在曹操身边,出过不少奇计,被视为腹心。后又辅佐曹丕和曹叡ruì,是曹魏的三朝元老。刘晔7岁时,母亲病重,临危时对兄弟二人说:你们父亲身旁那个贱人,既谄媚

  • 历史上杀人数量比白起还多的武将竟是他!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的战争不比现代,没有太多高科技手段,都是靠士兵在拼杀。所以总是会出现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的情况。都说“一将功成万骨枯”,哪场有名的战役身后没有一张可怕的阵亡清单呢?网络配图要说到有名的、杀人比较多的武将,有那么几位肯定要被提名了。像是长平之战坑杀了赵国四十万大军的白起,又或者明代的开国大将常遇春,

  • 唐伯虎的挚爱是谁?唐伯虎为何遁入空门?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提起唐伯虎,《唐伯虎点秋香》里那个由星爷饰演的风流才子立刻浮现了。然而真实唐伯虎的一生,只能用抑郁两字形容。因为会试泄题案,他被黜为小吏,回家之后又夫妻反目,真是雪上加霜。这节骨眼上,宁王朱宸濠又想拉他帮助自己谋反,为了保命,已经30多岁的唐伯虎玩起了裸奔。网络配图虽然最后没被连累,但第一个妻子难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