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解密三国:诸葛亮因何从一介布衣走向人生巅峰?

解密三国:诸葛亮因何从一介布衣走向人生巅峰?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69 更新时间:2024/1/20 0:57:52

诸葛亮在27岁前还是一名布衣百姓,在汉末这个特别讲出身、重门阀的时代,他的家庭算不上名门望族。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生前的最高职务是泰山郡丞,大约相当于一个的副市长,而且去世得很早,对诸葛亮后来的事业几乎没有什么帮助。大约十六、七岁时诸葛亮与两个姐姐和一个弟弟来到了人生地不熟的襄阳,过起了客居他乡的生活。

10年后诸葛亮“横空出世”,早已闻名天下的左将军刘备亲自登门拜访、邀请他出山,不了解底细的人或许会大吃一惊。其后荆州出现变局,刘备在诸葛亮的帮助下不仅一次次化险为夷,而且在荆州立住了脚,开了“三分之旅”。有人认为,是诸葛亮超众的智慧和才学帮助了刘备,但如果这指的仅是书本上的学问那就大错特错了,诸葛亮不是一名书生,他能“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险之间”,靠的是丰富的社会知识和对社会的深入思考,他在隆中隐居的10年从来都不是只沉浸在书海里,他是一个思想者更是一个行动家,这从他强大的“朋友圈”里就能看出来。

师长圈:既是贵人又是高人

汉末荆州一度是天下人向住的世外之地,别的地方已经打了多年的仗,但荆州在刘表的治下仍然一片太平景象,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刘表本人又特别重视文化教育事业,他兴建学校,援引名师,博求儒术,培养人才。当时洛阳残败,太学被废,刘表在襄阳设立的学业堂成为当时全国最好的学府,吸引了各方有志青年前来求学。当时的著名学者有宋忠、庞德公、颍容等人,他们多年致力于延续文化和学术,形成了一个有名的荆州学派。

网络配图

诸葛亮到荆州后就得到了名士庞德公的提携,庞德公是襄阳本地人,家住襄阳城南的岘山一带,刘表多次请他出来做事,他都没答应。庞德公不出来做官还有一套自己的理论。他曾经说:“鸿鹄筑巢于高林之上,暮而得所栖,鼋龟筑穴于深渊之下,夕而得所宿。趋舍行止不过是人的巢穴罢了,应该各得其栖宿。”

诸葛亮仰慕庞德公的学问和人品,经常到庞德公家拜望。据《襄阳记》,诸葛亮每次到庞家,都要去拜见庞德公,对庞德公十分尊敬,每次都行大拜之礼。庞德公逐渐对这个晚辈产生了好感,通过交谈,他发现诸葛亮不仅天资聪慧,而且身上有难能可贵的个人品质,他志存高远,又踏实勤奋。

在庞德公的“朋友圈”里还有一个重量级人物,这就是著名学者司马徽。司马徽字德操,中原地区的颖川郡人,避难来到荆州。他是一位知名的学者,与庞德公志趣相投,二人关系很好,庞德公称其为“水镜先生”。 司马徽比庞德公小十岁,称之为兄。一次,司马徽去看庞德公,恰巧庞德公到汉水对面为先人扫墓去了,司马徽径直来到内室,叫来庞德公的妻子、儿女,告诉他们:“徐庶说今天有重要客人来找我和兄长交谈,你们准备准备。”庞德公的妻子和儿女们一个个跟司马徽见礼,之后奔走忙碌,准备饭菜。庞德公回家,还跑到司马徽跟前问候,闹不清谁是主人谁是客人了。

司马徽终生未仕,史籍对他的记载有限,似乎没有太大的知名度,但在当时司马徽的名气很大,早在中原时他就已经很知名。据《世说新语》,有人慕名前来请他,被他坚拒,有人想让他帮忙出谋划策,他一律说“好”、“好”,这也好那也好,他的妻子忍不住说他:“人家问你事,你怎么一律都说好呢?”司马徽答道:“你这样说,也很好!”这就是“好好先生”这个典故的由来。司马徽这个“好好先生”其实不是糊涂,而是装糊涂,他和庞德公一样都不愿意介入世事纷争。在庞德公的介绍下,诸葛亮正式拜司马徽为师,进一步开阔了眼界。

网络配图

汉末盛行人物品评,一个人的知名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名人的点评,因为司马徽是名人,他对某个人的评语会很快在社会上流传出来,诸葛亮“伏龙”的雅号就是司马徽起的,刘备想招募荆襄的一流人才,也先向司马徽征询意见,可见诸葛亮的这位司马老师对他的走出人生第一步显得多么重要。一个人要取得成功往往离不开两条:贵人相助,高人开悟。得到当时最有学识的两位名士的指点和提携,这是别人不具备的优势。

亲戚圈:助力跻身上层社会

诸葛亮有两位姐姐,到了荆州以后大姐嫁给了蒯祺,二姐嫁给了庞山民,这两家都是荆州大族。

蒯祺出身于襄阳附近中卢县蒯氏家族,有个说法是蒯祺与蒯越是兄弟关系,虽然正史没有明确记载,但肯定是同族。蒯越早年在洛阳任职,跟刘表、曹操是一个“朋友圈”的好友,刘表占有荆州蒯越出力最大,蒯家成员多在刘表手下任职,蒯祺后来担任刘表任命的房陵郡太守。

庞山民出身于襄阳本地的庞氏家族,他的父亲便是庞德公,诸葛亮与庞德公既是师生、又是亲戚,关系进一步密切。东汉时习惯以单字为名,这大概是王莽改制留下的为数不多的成果之一,“山民”疑似诸葛亮这位二姐夫的字,其名为何不详,庞山民后来到曹魏为官。

诸葛亮自己的妻子也很有来头,她是襄阳本地名士黄承彥的女儿,有人说她叫黄月英,但这只是传说,史书上并没有关于她名字的记载。黄承彥不仅是名士,也是荆州大族出身。黄承彥和庞德公志趣相投,交往密切,是同一个“朋友圈”里的密友,通过庞德公,黄承彥知道了诸葛亮,对于这个志向远大、学识一流又为人沉稳的年轻人抱有深深好感。黄承彥有个女儿还没有出嫁,以黄家的实力和地位自然并不愁嫁,可黄承彥看好诸葛亮。一般这样的事最好通过第三方来传达,以免对方不同意带来的尴尬。而且,最好由男方首先提出,这才符合礼节。

但黄承彥觉得没必要,他自己直截了当地向诸葛亮说了这件事。据《襄阳记》,黄承彥对诸葛亮说:“听说你还没有成家,我有一个丑女,黄头发、黑皮肤,但是才能和品格与你相配。”诸葛亮一听就答应了,并且很快成了亲。

网络配图

诸葛亮的身高折合现在约1.88米,是个美男子,又年轻有为,却娶了个丑媳妇。《襄阳记》说这件事传开后大家经常拿这逗乐,还编了个乡谚:“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但是,历代以来诸葛亮的这桩婚姻颇为世人称道,大家赞赏诸葛亮不以貌取人。其实,说黄氏是位丑女,那倒未必,黄承彥的话多出于自谦,女儿可能不漂亮,但未必“黄头黑色”,那只是谦虚的说法。至于乡谚,其出自于《襄阳记》,可能是误传,也可能是人们根据黄承彥的话演绎出来的。

荆州最有影响力的大族是蒯家,其次是蔡家,蔡家的代表人物是蔡瑁,他有两个妹妹,一个嫁给了刘表,一个就嫁给了黄承彥。作为黄承彥的女婿,诸葛亮和刘表、蔡瑁又有了亲戚关系。诸葛亮虽然只是一个乡村青年,但对对天下时局一直有精准的把握,从而能当着刘备的面一口气道出了那份著名的战略规划书,要做到这一点,离不开信息的及时掌握,一个强大的亲戚圈无疑是诸葛亮获取信息的最有力渠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汉武帝六个儿子的不同命运 为何偏偏幼子即位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儿子长得像妈妈的命运,汉武帝儿子反叛为什么没有成功,没有儿子命

    作为汉朝最著名的皇帝之一,汉武帝一共六个儿子,最终却是最小的儿子刘弗陵继承了皇位,那么在他的五个哥哥身上又发生了那些故事,导致不得皇位继承呢?1、刘据。作为汉武帝的嫡长子,刘据他年幼时候聪明伶俐,被汉武帝所喜爱,被立为太子,一度很有希望继承其父皇位。但是刘据在长大成人后,却在朝野中得罪了江充等人,这

  • 孙权之子孙亮暗养了三千勇士为何没能扳倒权臣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孙权为何叫孙十万,孙权之子,山东孙亮

    十六岁的少年傀儡如何夺回大权,康熙皇帝无疑是个成功典范。《清史稿》记载,“康熙八年(1669年),……上久悉鰲拜专横乱政,特虑其多力难制,乃选侍卫、拜唐阿年少有力者为扑击之戏。……鰲拜入见,即令侍卫等掊而絷之”。暗养勇士,智擒鳌拜,是康熙皇帝的成名之作。时间上溯到太平三年(258年),东吴皇帝孙亮也

  • 皇太极长子豪格为何杀死妻子莽古济氏?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莽古尔泰为什么杀生母,皇太极为何传位顺治,皇太极为什么不立豪格为太子

    亲友有难,中国人尊春的规则,都是伸出援手。亲友犯罪,则是能避免麻烦就必满麻烦,做不到落井下石,就做到独善其身。然而,在清朝初期的皇室内部,皇太极的皇长子豪格的老婆的母亲,犯罪了!豪格竟然杀死了妻子!更令人惊讶的是:皇太极竟然对豪格的做法很满意!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崇德元年豪格被降亲王爵号,主要源于他与

  • 康熙其实是孝庄侍女苏麻喇姑一手培养出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康熙知道苏麻喇姑死讯,苏麻喇姑和孝庄是一天死的吗,康熙的妃子都要讨好苏麻喇姑

    苏麻喇姑是康熙祖母的侍女,按年纪来说的话苏麻喇姑是康熙的祖辈,因为孝庄皇后生前就视苏麻喇姑为姐妹。苏麻喇姑跟着孝庄作为陪嫁侍女到了皇太极那边,1636年,皇太极称帝,孝庄在皇太极封的五宫后妃中排名第五,第一是她的姑姑,第二是她的姐姐,所以孝庄并不是非常受皇太极宠爱。图片来源于网络苏麻喇姑因为生活在草

  • 大秦帝国赵姬之乱:一个从烟花巷到黄金宫的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十三宫女刺嘉靖,宫女25岁出宫为什么没人愿意娶,历史上吕不韦和赵姬什么关系

    公元前238年,秦王嬴政在雍城蕲年宫中举行弱冠之礼,长信侯嫪毐突然持嬴政与太后赵姬的玉玺围攻宫殿,发动政变。嫪毐为何许人?他为何企图造反?他又是如何盗得帝后的玉玺?这一切都源于一个女人,一位将身影隐藏在历史谜云中的太后——赵姬。前尘往事吕不韦自从有了帝王史,就有了宫闱史。从严格意义上说,赵姬是中国第

  • 刘恭怎么死的?刘邦孙子刘恭为何年仅7岁被废杀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邦孙子叫什么名字,刘胜是刘邦的几代孙子,刘邦死在什么地方

    权力,对于有野心的女人来说,同样有着难以割舍的吸引力。女人的权欲之心一旦被激活起来,连自己的儿子、哪怕孙子都不肯放过,都能下得去毒手,吕后便是女权主义崇尚者中极其典型的一个。吕后铲除功臣有一套,残害情敌有一套,压制儿子有一套,废杀孙子也不在话下。史料记载,吕后是中国历史上废黜皇帝的始作俑者,那位被废

  • 康熙爷到底想传位给谁?为何四阿哥最终胜出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如果康熙传位给八阿哥历史会怎样,康熙45年十三爷,康熙真正想传位给谁

    首任抚远大将军胤禵返京,心中是一片茫然。可是他的洋鬼子参谋官穆经远却失声大叫起来:政变,北京城中,一定是发生了政变!他说得一点也没错。关于此时北京城中所发生的事情,《清史稿世宗本纪》中是这样说的:六十一年十一月,圣祖在畅春园不豫,命代祀圜丘。甲午,圣祖大渐,召于斋宫,宣诏嗣位。圣祖崩。辛丑,上即位,

  • 曹魏名将张郃是不是死于非命 张郃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三国演义张郃之死,司马懿为什么除掉张郃,司马懿为何要害张郃

    张郃原本是袁绍的部下,官渡之战时,由于正确的意见不被袁绍采纳,害怕被杀,不得已投降了曹操。袁绍不能用,曹操却像是捡到了一个宝贝,马上重用张郃,给了他一个偏将军,封都亭侯。曹操时期,张郃在击袁谭、讨陈兰、破马超、征张鲁时屡立战功,更为曹操所倚重,让他和夏侯渊一起留守汉中,抗拒刘备。刘备杀了夏侯渊,魏国

  • 班婕妤为何不敌赵飞燕?班婕妤的悲剧爱情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班婕妤和赵飞燕,团扇歌班婕妤,汉成帝和班婕妤

    《汉书·外戚传》说,班婕妤,左曹越骑校尉班况的女儿,为班固、班超和班昭的姑祖母。汉成帝刘骜的妃子,善诗赋,有美德。初为少使,立为婕妤。班婕妤出身功勋之家,其父班况在汉武帝时抗击匈奴,驰骋疆场,立下了汗马功劳。而她自己自幼聪明伶俐,秀色可餐,工于诗赋,文才出众,入宫后,深得汉成帝喜爱,一时宠冠后宫。汉

  • 唐太宗武功不及隋炀帝一个遗臭万年一个千古名君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千古一帝唐太宗,千古一帝隋炀帝杨广,武则天千古一帝

    在世人眼中,隋炀帝杨广是一个荒淫无道、遗臭万年的家伙,而唐太宗李世民则是开创大唐盛世的千古一帝。表面上,两人的历史评价有着霄壤之别。其实,与李世民相比较,隋炀帝的文治武功毫不逊色,甚至在有的方面有过之而无不及。有强烈的反差,一者是成王败寇,二来就是历史向来是胜利者书写的缘故。网络配图隋炀帝20岁统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