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志中陈寿对姜维的评价怎么样?如何理解

三国志中陈寿对姜维的评价怎么样?如何理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442 更新时间:2024/1/31 16:46:20

姜维,字伯约,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军事家。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陈寿在《三国志·姜维传》最后给姜维这样的评价:“姜维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众黩旅,明断不周,终致陨毙。老子有云:"治大国者犹烹小鲜。"况於区区蕞尔,而可屡扰乎哉?”

意思很明确,姜维粗通文武,立志于功名,但是穷兵黩武,对时势判断不周,终于导致身败名裂。老子云:“治理大国就像烹煮小菜。”何况区区蜀国小地,又怎么能多次出兵北伐呢?简而言之,陈寿认为姜维有一定能力,有志向,但是不应该穷兵黩武多次北伐,也不应该和钟会密谋叛乱。

那么如何看待陈寿对姜维的评价?

有人认为陈寿是在黑姜维,贬低他;也有人认为陈寿其实是客观评价;还有人认为陈寿这是不得已而为之,史家笔法。

在《三国演义》的塑造下,姜维是“幼麟”,是诸葛亮倾心培养的接班人,以至于有人都认为诸葛亮死后,蜀汉大权就是姜维在掌握,把蒋琬、费祎都忽略了。历史上诸葛亮去世,继任的是蒋琬(234-246年),然后是费祎(246-253年),最后才是只有军权的姜维。

那么历史上姜维有没有“九伐中原”呢?答案是肯定的,如果全部统计的话,姜维“北伐”的次数恐怕还不止九次,“九伐”只是小说里的一个概述。姜维的北伐主要进攻陇西,胜败皆有,有洮西大捷,也有数次被陈泰邓艾逼退,最惨的就是段谷之战(256年),姜维大败,蜀地上下开始埋怨姜维。

回归正题,我认为陈寿对于姜维的评价是比较客观的,有春秋笔法,也有客观表述。首先需要说一下,根据《华阳国志》记载“初应州命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散骑黄门侍郎。”陈寿生于公元233年,姜维担任卫将军是从公元247年-公元256年,因此陈寿的“卫将军主簿”,很可能就是姜维任卫将军期间。

这就是说,陈寿曾经和姜维共事,而且是比较亲密机要的“主簿”一职,所以陈寿对于姜维应该是比较熟悉的,而且陈寿在蜀国任职,非常清楚蜀国朝廷上下对于姜维功过是非的评价。所以,如果陈寿想还原一个真实的姜维,那完全没问题!

陈寿的客观

《三国志·姜维传》中除了陈寿自己的对姜维的评价,他还如实记录了诸葛亮、郤正对姜维的评价:

亮与留府长史张裔、参军蒋琬书曰:"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诸人不如也。其人,凉州上士也。"又曰:"须先教中虎步兵五六千人。姜伯约甚敏於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此人心存汉室,而才兼於人,毕教军事,当遣诣宫,觐见主上。"

诸葛亮对于姜维的确非常看重,称赞他为“凉州上士”,甚至认为姜维才能强于李邵(字永南)和马良(字季常)。希望能够好好培养这个年轻人,让他充分发挥其军事才能,助蜀汉复兴汉室。

郤正著论论维曰:"姜伯约据上将之重,处群臣之右,宅舍弊薄,资财无余,侧室无妾媵之亵,饮食节制,不奢不约,官给费用,随手消尽;……凡人之谈,常誉成毁败,扶高抑下,咸以姜维投厝无所,身死宗灭,以是贬削,不复料擿,异乎春秋褒贬之义矣。如姜维之好学不倦,清素节约,自一时之仪表也。"

郤正也是蜀国官员,刘禅投降后郤正陪着刘禅到了洛阳,和姜维、黄皓等人也是非常熟悉。郤正认为,姜维清素节约,好学不倦,不能因为姜维最终计划和钟会叛乱失败而就此批评他,认为姜维是“一时之仪表”。

除了蜀国官员,当时姜维的对手们对他评价也比较高,陈寿都如实地记录了。比如邓艾曾说“姜维,自一时雄儿也。然与某相值,故穷耳。”,钟会曾给姜维写信,大家称赞“公侯以文武之德,怀迈世之略,功济巴、汉、声畅华夏”,还说“以伯约比中土名士,公休(诸葛诞)、太初(夏侯玄)不能胜也”。

总体而言,陈寿对于姜维的人品、才能还是比较客观的记述了。而且姜维历次北伐,不论胜负也都是客观的记录,不存在为曹魏回护贬低姜维的记载,这是陈寿客观的一面。

陈寿的主观

核心问题来了,到底该如何评价姜维的北伐?陈寿认为姜维是在“玩戎黩武”,还说区区蜀国蕞尔之地,居然屡次兴兵北伐,实在是不应该。其实陈寿的这种看法,一定程度上继承了老师谯周的观点。谯周是北伐的坚定反对者,曾和陈祗发生争论,为此还写下《仇国伦》。

另外,对于姜维的北伐,常璩、孙盛及当时多位史学家都对姜维的军事行动持否定态度。而且他们否定的也不是姜维不知好歹的反抗我光明大晋,而是姜维的军事行动劳民伤财、伤害了国家和百姓利益。而且,即使是在今天,每个人对于姜维甚至诸葛亮的北伐,都是有所争论。

所以陈寿并没有在北伐方面故意抹黑姜维,他只是如实的表述了自己的主管看法。不过,我个人是非常佩服姜维的,最近我非常喜欢一句话——人的一生,总应该坚持一些在别人看起来非常蠢得事情。无论是丞相还是姜维,都有自己坚定的理想、信念,并为之一生而努力,仅仅从这个方面来说,姜维是可敬的!

陈寿的史家笔法

当然,陈寿个人是西晋的史学家,在西晋做官,修三国史书,自然会对曹魏有所回护,政治立场必须站稳,否则他的这部《三国志》甚至都不能面世。晋朝及曹魏,对于姜维显然是并不喜欢的,因为姜维一直不断的骚扰,并且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

更重要的是,姜维投降之后撺掇钟会造反,那这个就更严重。首先你本来是曹魏降将,忠义度在别人看来就比较低,其次你第二次投降,还可以说是从君王之命,结果你降而复叛,钟会打的旗号是干掉司马昭,你说晋朝能对姜维有什么好感吗。

我们可以对比一下陈寿对诸葛亮、姜维北伐的不同评价:诸葛亮是“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到了姜维就成了“况於区区蕞尔,而可屡扰乎哉?”因为西晋对于诸葛亮的评价是非常高的,所以陈寿对于诸葛亮可以写的宽松一点,姜维只能被认定为敌人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孝慈高皇后马氏究竟有何魅力,为何能让朱元璋言听计从?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孝愍让皇后,朱元璋背后的女人,朱元璋与马秀英

    孝慈高皇后马氏,南直隶凤阳府宿州(今安徽宿州)人,滁阳王郭子兴的养女,明太祖朱元璋的结发妻子。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朱元璋的原配夫人马秀英,出身于安徽宿州一家有名的富户。到了父亲马公这一代,因时运不济,家道日趋中落。她出生后没多久,母亲就在忧心忡忡中,撇下襁褓中

  • 三国时期关羽与黄忠都是蜀汉猛将,他们的实力有何差距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三国时期黄忠,三国志中的关羽是个什么样的人,黄忠三国外号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我爱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刘备手下五虎上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和黄忠,这五人个个名不虚传,论起武艺,力压曹操和孙权手下诸多猛将,可以说,除了吕布,没人是这五人的对手,就是许褚和典韦,也未必能胜五虎上将。正史《三国志》记载,关羽和张飞都是万人敌,

  • 祝钦明的一生有哪些成就?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包豪斯的成就及对后世的影响,个人成就有哪些,包豪斯的主要成就及对后世的影响

    祝钦明(657-728年),字文思,号月朗,雍州始平县(今陕西省兴平县)人,唐朝时期宰相、学者。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祝钦明,尤精《三礼》,明经进士及第,授翰林编修,迁门下典仪。长安元年,累迁太子率更令、崇文馆学士、东宫(李显)侍读。唐中宗复位,拜国子祭酒、同中

  • 祝钦明:唐朝时期宰相、学者,曾受到多次弹劾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现代学者将瑜伽分为几个时期,武则天时期的宰相列表,春秋战国时期的学者

    祝钦明(657-728年),字文思,号月朗,雍州始平县(今陕西省兴平县)人,唐朝时期宰相、学者。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祝钦明,尤精《三礼》,明经进士及第,授翰林编修,迁门下典仪。长安元年,累迁太子率更令、崇文馆学士、东宫(李显)侍读。唐中宗复位,拜国子祭酒、同中

  • 在韩信的一生中他都得过哪些封号?都是怎么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韩信知道刘邦要杀他吗,项羽是韩信给他打败了吗,韩信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韩信,淮阴人,西汉开国功臣,汉初三杰之一,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胜的这一句豪言,成就了无数白手起家的古代英雄,从陈胜吴广开始,刘邦,朱元璋,洪秀全等英雄人物先后揭竿而起,成为了那个时代最为成功的人。不过在历史上,如果一个人能够将“王、侯、将、相”这四个称谓

  • 郭待举:唐朝时期宰相,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唐朝十大宰相,宰相职能,唐朝的宰相是什么职位

    郭待举(生卒年不详),字待举,许州颍川(今河省许昌)人。唐朝宰相,南阳郡太守郭处范的儿子。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出身太原郭氏。进士及第,累迁黄门侍郎。唐高宗永淳初年,加任同平章事,位列宰相。兼任太子右庶子,教导太子李显。唐中宗即位,授左散骑常侍、同中书门下三品。

  • 关羽当初和黄忠棋逢对手 关羽后面为何看不起黄忠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关羽何处收黄忠,关羽收服黄忠在哪,正史关羽和黄忠打过吗

    对关羽和黄忠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关羽和黄忠棋逢对手,惺惺相惜,后来看不起黄忠,有这样三条原因。三国当中有着太多战马嘶鸣、浴血沙场的经典场面。魏蜀吴在各自的发家创业的道路上,不断的吸引收纳人才,从而壮大自己的队伍,这当中在曹魏的阵营当中,曹操的身边有着五子良将。

  • 朱元璋去世之前下令不允许自己的儿子奔丧,是什么打算?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元璋嫔妃,朱元璋死后为什么还要人陪葬,朱元璋不怕累吗

    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自古以来,君王驾崩都是国家的大事,毕竟作为一国的领袖的他们,是整个国家的象征。倘若这个人去世了,他的葬礼便会成为国家关注的对象,如果新君没有好好大办一场的话,会受到人们的质疑。然

  • 刘备和诸葛亮都没有重用赵云 赵云为何常坐“冷板凳”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率土之滨庞统刘备赵云,刘备为什么不信任赵云,为什么诸葛亮和赵云关系最好

    对蜀汉赵云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赵云最大的弱点,只有四个字,所以刘备和孔明都不重用他!在《三国演义》中,如果要评出最郁闷的人物,那么赵云必然是其中一个!在民间传说中,赵云是“军神”级的人物,长坂坡七进七出,豪情万丈一表人才!然而,赵云其实一生都没有被重用,有才无

  • 离开曹操投降刘备,王平为什么要这么做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王平与谁不和,来投刘备,刘备在汝南大败后投靠了谁

    在三国之中,不少名将都有过战败的记录,换个主公打天下就如同现今换工作一样随意。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王平是蜀汉后期的重要将领,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与马谡一同守街亭,因为出色表现之后深受诸葛亮的器重,率领蜀汉的无当飞军,多次随诸葛亮北伐。诸葛亮死后,拜前监军、镇北大将军,镇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