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孝慈高皇后马氏究竟有何魅力,为何能让朱元璋言听计从?

孝慈高皇后马氏究竟有何魅力,为何能让朱元璋言听计从?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4612 更新时间:2023/12/29 19:45:41

孝慈高皇后马氏,南直隶凤阳府宿州(今安徽宿州)人,滁阳王郭子兴的养女,明太祖朱元璋的结发妻子。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朱元璋的原配夫人马秀英,出身于安徽宿州一家有名的富户。到了父亲马公这一代,因时运不济,家道日趋中落。她出生后没多久,母亲就在忧心忡忡中,撇下襁褓中的女儿,去了另外一个世界。

马公因杀人避祸,只好将马秀英托付给好友郭子兴。后来,马公客死他乡,郭子兴正好没有女儿,就把马秀英收养为义女。

元朝末年,天下大乱,各路义军,纷纷揭竿而起。

郭子兴也扯起了反旗,以威望和实力,成为了江淮一带义军的首领。

出身贫寒的朱元璋,想在乱世闯出点名堂来,于是,就投到了郭子兴麾下。精明强干的他,足智多谋,屡立战功,很快就成了郭子兴的左膀右臂。

郭子兴为了笼络住他,就把二十岁的义女马秀英,许配给了他。

郭子兴儿子郭天叙,见朱元璋在成为了马家女婿后,越来越受父亲赏识,地位都快超过了自己,就在父亲面前搬弄是非,说朱元璋有谋反之心,是个靠不住的人。

郭子兴本就是个草木皆兵之人,听儿子这么一说,吓得他马上就把朱元璋关了禁闭,还不让人给他送饭吃,打算活活把他饿死。

马氏知道这消息后,心急如焚,就去厨房偷了几张饼,藏于怀中,偷偷给丈夫送去。以至于刚出锅的热饼,把马氏的胸部都烫伤了。

郭子兴的夫人,得知这一情况后,感动得直落泪,当晚就说服郭子兴,放了朱元璋。

朱元璋率领大军,东征西杀,平定天下时,马秀英一直追随左右。军中的文书、信扎都交由她保管,她都整理得井井有条,从未误过一次急用。

灾年闹粮荒,她贮存干粮腌肉,供朱元璋随时充饥,自己却常常忍饥受饿,有几次,因营养不良,昏厥了过去。

朱元璋与陈友谅,战事频繁,不管什么时候,说打就打。

马秀英从不闲着,她率领随军妻妾,不分昼夜地缝衣衲鞋,然后分发给前线将士,鼓励他们的斗志,让他们心无旁骛,一心去奋勇杀敌。

那次,陈友谅率军直逼江宁,重兵压境之时,城中的官员和百姓人心惶惶。马秀英却镇静自若,她把自己所积攒下来的所有金币,都拿出来犒劳士兵,从而稳定了军心。

朱元璋率领主力部队,先行渡扬子江时,马秀英审时度势,不等丈夫下令,果断带领义军眷属紧急渡江。事实证明,若稍一犹豫,等元军赶来切断后路,众人的生命就没了。

有一次,朱元璋在阵前受伤,生命危在旦夕,马秀英背起受伤的朱元璋,冒着弥漫的硝烟,硬生生突出重围,逃出了险境。

朱元璋登基称帝,封马秀英为皇后。

朱元璋在朝堂上,向大臣们讲起马秀英自从嫁给他后,这一路走来辅佐他的事迹,一桩桩,一件件,不厌其烦,如数家珍。说到动情处,甚至把她比作成了是唐太宗的长孙皇后

马秀英闻听后,却不好意思地说:“我哪敢与长孙皇后相比呢,但愿陛下能够以舜为楷模,为妻就心满意足了。”

回到后宫,朱元璋深深地对马秀英鞠了一个躬说:“没有贤德的你,我哪会有今天,都是托你的福呀!”

马秀英赶紧也鞠了一个躬:“陛下,都是你洪福齐天,我为有你这样的夫君而骄傲!”

马秀英虽贵为皇后,但朱元璋一日三餐,她都亲自过问操持。马秀英平时穿的,都是粗布衣裳,破旧损坏了,缝补洗净再穿。就连朱元璋的袜子,都是她亲手缝制的。

朱元璋身边妻妾成群,马秀英善待每一个妃嫔和宫女。如有得宠怀孕的,她就加倍体恤。如有忤逆皇上心意的,她就从中调停。在她的主持下,嫔妃们衣食丰厚,就连宫女们,都常能收到她送的衣饰和食品。

马秀英喜欢读书,尤其精通历史。她听说宋朝的皇后最贤惠,便命女史将其家法抄录下来,朝夕阅读。

马秀英有五个儿子,两个公主。其中放荡不羁的幼子被封为周定王,他赴开封上任前,马秀英很不放心,就派江贵妃随往。她赐给江贵妃两样东西,自己身上脱下来的旧布衣和拐杖。并嘱咐江贵妃,周定王如果敢不听话,立即报到朝廷来。从此,一见母亲的旧布衣,周定王便心生敬畏,不敢造次。

马氏年幼父母早逝,每当谈及此事,她都会伤心地痛哭。

朱元璋称帝后,想寻访马秀英的娘家人,封赏官爵,以此安慰她。

马秀英却坚决辞谢说:“分封爵禄外戚,是不合法的,况且我家亲属中,未必有可用之才,一旦骄淫,不守法度,重蹈前代外戚持宠而致败的覆辙,这非我所愿。”

当马秀英得知,国子监数千名太学生,都有朝廷补贴,而陪读的妻儿没有生活来源时,就建议朱元璋设立红仓,专门储粮供养太学生的家人。从此,明朝给太学生家眷发放月粮,就成了惯例。

有年元宵节,民间有幅灯谜,映射马皇后是大脚女人。

朱元璋大怒,要捉拿制谜者。

马秀英大度地劝解道:“佳节吉日,与民同乐,又有何妨,不必小题大做。”

太子老师宋濂,因孙子涉嫌犯罪,受到株连,被朱元璋定为死罪。

马秀英劝阻,朱元璋不听。吃饭时马秀英便准备了一桌素餐,朱元璋不解其意,问她这是干什么?

马秀英叹了口气说:“妾哀痛宋濂,想代儿子替老师服心丧。”

朱元璋一言不发,放下筷子起身走了。

第二天,朱元璋下令赦免宋濂。

朱元璋曾想命令重刑犯,去筑造城墙。

马秀英劝道:“本来就疲惫的囚犯,如果再加重劳役,恐怕免不了死亡。”

于是,朱元璋就放弃了这一想法。

马秀英还亲自品尝司膳房,为朝廷官员准备的饭菜。当她发现味道不好,就告诉朱元璋:“作为人主,奉养自己可以差一些,奉养贤人应该丰厚。”

朱元璋立刻下令改善,大臣们无不感恩称赞。

一日,马秀英问朱元璋:“如今天下的百姓安居乐业了吗?”

朱元璋说:“这不是你应该问的。”

马秀英回答道:“陛下乃天下之父,妾是天下之母,子女安否,我怎么可以不问?”

每逢灾年,马秀英就率宫人吃素食,为百姓祈福。

朱元璋见状,就告诉她,已经下令赈灾了。

马秀英就趁机建议:“赈灾救济,不如事先就准备好积蓄。”

朱元璋觉得有道理,就在全国各地设立粮仓,以防灾年。

1382年,马秀英得病,朱元璋亲自喂她汤药。

马秀英拒绝入口道:“生死有命,我的病不是药能医的。”

朱元璋问她还想对自己说些什么。

马秀英微笑着道:“我去后,愿陛下求贤纳谏,有始有终。愿子孙皆贤明,臣民各得其所。”

马秀英说完这番话,安详地闭上了眼睛。

马秀英去逝后,朱元璋痛哭流涕。

马秀英出殡当天,大雨滂沱,百姓冒雨为她送葬。宫女和泪歌曰:“我后圣慈,化行家邦,抚我育我,怀德难忘。”

马秀英陪伴朱元璋,走过了人生三十载寒暑。他们举案齐眉,相濡以沫,不离不弃。他们虽然贵为皇帝和皇后,但在感情上,像民间普通夫妻一样,互敬互爱,互相搀扶。有苦难一起承担,有快乐一起分享。朱元璋因为有马秀英的存在,才能避免许多失误,从而把新建立起来的大明朝,治理得兴旺发达。

朱元璋一生中,谁的话都不听,唯独对马秀英言听计从。因为马秀英实在是个好女人,高瞻远瞩,知性贤惠,度量宽宏。这样出类拔萃的女人,想让人不在乎都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关羽与黄忠都是蜀汉猛将,他们的实力有何差距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三国时期黄忠,三国志中的关羽是个什么样的人,黄忠三国外号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我爱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刘备手下五虎上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和黄忠,这五人个个名不虚传,论起武艺,力压曹操和孙权手下诸多猛将,可以说,除了吕布,没人是这五人的对手,就是许褚和典韦,也未必能胜五虎上将。正史《三国志》记载,关羽和张飞都是万人敌,

  • 祝钦明的一生有哪些成就?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包豪斯的成就及对后世的影响,个人成就有哪些,包豪斯的主要成就及对后世的影响

    祝钦明(657-728年),字文思,号月朗,雍州始平县(今陕西省兴平县)人,唐朝时期宰相、学者。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祝钦明,尤精《三礼》,明经进士及第,授翰林编修,迁门下典仪。长安元年,累迁太子率更令、崇文馆学士、东宫(李显)侍读。唐中宗复位,拜国子祭酒、同中

  • 祝钦明:唐朝时期宰相、学者,曾受到多次弹劾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现代学者将瑜伽分为几个时期,武则天时期的宰相列表,春秋战国时期的学者

    祝钦明(657-728年),字文思,号月朗,雍州始平县(今陕西省兴平县)人,唐朝时期宰相、学者。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祝钦明,尤精《三礼》,明经进士及第,授翰林编修,迁门下典仪。长安元年,累迁太子率更令、崇文馆学士、东宫(李显)侍读。唐中宗复位,拜国子祭酒、同中

  • 在韩信的一生中他都得过哪些封号?都是怎么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韩信知道刘邦要杀他吗,项羽是韩信给他打败了吗,韩信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韩信,淮阴人,西汉开国功臣,汉初三杰之一,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胜的这一句豪言,成就了无数白手起家的古代英雄,从陈胜吴广开始,刘邦,朱元璋,洪秀全等英雄人物先后揭竿而起,成为了那个时代最为成功的人。不过在历史上,如果一个人能够将“王、侯、将、相”这四个称谓

  • 郭待举:唐朝时期宰相,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唐朝十大宰相,宰相职能,唐朝的宰相是什么职位

    郭待举(生卒年不详),字待举,许州颍川(今河省许昌)人。唐朝宰相,南阳郡太守郭处范的儿子。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出身太原郭氏。进士及第,累迁黄门侍郎。唐高宗永淳初年,加任同平章事,位列宰相。兼任太子右庶子,教导太子李显。唐中宗即位,授左散骑常侍、同中书门下三品。

  • 关羽当初和黄忠棋逢对手 关羽后面为何看不起黄忠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关羽何处收黄忠,关羽收服黄忠在哪,正史关羽和黄忠打过吗

    对关羽和黄忠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关羽和黄忠棋逢对手,惺惺相惜,后来看不起黄忠,有这样三条原因。三国当中有着太多战马嘶鸣、浴血沙场的经典场面。魏蜀吴在各自的发家创业的道路上,不断的吸引收纳人才,从而壮大自己的队伍,这当中在曹魏的阵营当中,曹操的身边有着五子良将。

  • 朱元璋去世之前下令不允许自己的儿子奔丧,是什么打算?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元璋嫔妃,朱元璋死后为什么还要人陪葬,朱元璋不怕累吗

    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自古以来,君王驾崩都是国家的大事,毕竟作为一国的领袖的他们,是整个国家的象征。倘若这个人去世了,他的葬礼便会成为国家关注的对象,如果新君没有好好大办一场的话,会受到人们的质疑。然

  • 刘备和诸葛亮都没有重用赵云 赵云为何常坐“冷板凳”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率土之滨庞统刘备赵云,刘备为什么不信任赵云,为什么诸葛亮和赵云关系最好

    对蜀汉赵云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赵云最大的弱点,只有四个字,所以刘备和孔明都不重用他!在《三国演义》中,如果要评出最郁闷的人物,那么赵云必然是其中一个!在民间传说中,赵云是“军神”级的人物,长坂坡七进七出,豪情万丈一表人才!然而,赵云其实一生都没有被重用,有才无

  • 离开曹操投降刘备,王平为什么要这么做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王平与谁不和,来投刘备,刘备在汝南大败后投靠了谁

    在三国之中,不少名将都有过战败的记录,换个主公打天下就如同现今换工作一样随意。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王平是蜀汉后期的重要将领,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与马谡一同守街亭,因为出色表现之后深受诸葛亮的器重,率领蜀汉的无当飞军,多次随诸葛亮北伐。诸葛亮死后,拜前监军、镇北大将军,镇守

  • 刘景先:唐朝时期宰相,受到酷吏的陷害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武则天在位时期的酷吏,唐朝的27个酷吏,清朝十大酷吏

    刘景先(?-689年),本名刘齐贤,广平郡易阳县(今河北省永年县)人。唐朝宰相,右相刘祥道之子。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方正好学,门荫入仕,累迁侍御史。乾封元年(666年) ,袭爵广平郡公,授晋州司马。入为给事中,迁黄门侍郎、同平章事,正式拜相。英国公徐敬业叛乱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