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此人立功一万多次 因一点小事竟被人破口大骂

此人立功一万多次 因一点小事竟被人破口大骂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320 更新时间:2024/1/22 23:30:15

李成梁是明朝后期的著名将领,据记载他军功就立过一万五千多次。他曾经多次率部队抵御北方部族的侵犯,而且为明朝开疆拓土立下了不少功劳。

网络配图

李成梁是朝鲜族人。他的能力其实是很强的,但是却始终没办法得到重用。人到中年了才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万历年间北方的部落曾屡次进犯明朝边境,明朝先后损失了众多将领。就是在这个时期,李成梁上任了,他一上任就开始招募士兵,组成了一支有着强大战斗力的军队,用以对抗其它部族的进犯。

隆庆五年,李成梁大败蒙古军队立下战功,获封千户。后来李成梁又击退了蒙古土蛮、朵颜部的多次进犯。万历二年,王杲(他是努尔哈赤的外公)集结众部,大举进犯辽东,李成梁率兵端了王杲的老窝,在此次战役中努尔哈赤被俘,成了李成梁的仆役(李成梁也是不简单,用努尔哈赤当仆役)。

网络配图

李成梁这一生经历的大大小小战役不计其数,堪称战无不胜。不过万历十八年,李成梁打了一次败仗,他中了埋伏死伤惨重。可能是他还没有尝过失败的滋味,害怕皇帝怪罪,李成梁又干了杀良冒功的事。之前还有张居正做他的靠山,朝臣们不敢得罪张居正,对李成梁的所作所为视而不见。但是现在张居正死了,失去靠山的李成梁居然还敢干这种事,这就是没事找事了。有人知道李成梁干了这种破事儿,立刻就给万历皇帝打了小报告,万历皇帝当时并没有严惩他,心里却有了计较逐渐疏远了李成梁。结果李成梁一点眼色都看不出来还敢顶风作案,没过多久就又被人抓住了小辫子,这下可气坏了万历皇帝,直接把李成梁革职了。

网络配图

这李成梁是真的有两把刷子,他被革职之后甚至找不到一个和他能力相当的能够替代他的人。后来李成梁的儿子代了他的职,儿子显然没继承李成梁的能力没多久就战死了,不得已,朝廷只好寄希望于李成梁,这时李成梁已经75岁了。但是李成梁再能干也毕竟年纪大了,他出山后几乎没什么功劳,这可急坏了李成梁,又被抓住了小辫子,万历皇帝觉得这么多年他改了这毛病,没成想派去的调查的钦差罗列了李成梁的十宗罪,万历皇帝念李成梁多年征战,就罢了他的官遣他回乡了。

七年后,九十岁的李成梁因病去世。他这一生立过那么多功劳,只是他杀害了老百姓,就被世人破口大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皇帝经常微服私访 是后宫触目惊心还是考察民情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微服私访”? 皇帝住在熟悉的不能再熟悉宫里,闷了、闲了、想了解下民情了,看看外面大千世界,就有亲自出宫的欲望与必要。他们外出,方式无非明暗两种:鸣锣开道,八面威风,周遭肃静回避,大张旗鼓地外出为第一种;神不知鬼不觉、偷偷摸摸地“溜”出去,是为第二种。后一种因帝王或者官吏为隐蔽身份穿上平民服装秘密出

  • 揭秘明成祖朱棣为何要立一个瘸子作为太子?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今天来跟大家说说朱棣立太子的故事。大家都知道,朱棣勇猛心狠,自己篡位以来对于国家管理方面还是有功的。但是对于立太子的事,当时却让朱棣很为难。朱棣的儿子不多,当时成年的就三位,而且都是徐皇后所生,老大叫朱高炽,老二朱高煦,老三朱高燧。大儿子朱高炽心地善良,当时朱元璋就说过他有君人之识。但是他长

  • 唐代边塞诗人高适一心愿报国为何反而辞官?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高适,字达夫,是渤海郡地方的人,是著名诗人。那么高适是哪个朝代的呢?图片来源于网络其实关于高适是哪个朝代的这个问题从他的诗中就可以判断出他所处的朝代,读过他的诗的人就会很清楚的知道,他的诗大都是描绘了盛唐时期的繁荣景象与社会现实状况。所以说高适是唐朝时期的颇负盛名的诗人学者。他曾经担任过许多职务,例

  • 他为朱元璋打下大半江山 父子三人却不得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打天下和坐天下,有大半壁江山是徐达帮忙打出来的。从朱元璋投奔郭子兴,回乡募兵,把发小徐达招致麾下起,徐达就与朱元璋是生死与共。郭子兴和孙德崖不和,郭子兴抓住孙德崖,而孙部关押了郭子兴的上门女婿朱元璋。徐达铤而走险至孙部,要求代替,化解矛盾,救出朱元璋。后来,朱元璋率部渡江,攻打采石矶和太平府,

  • 完美无瑕的美玉:三国历史上真实的大将周瑜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在史书《三国志》里,陈寿对于周瑜的评价很高,多次以“英隽异才”、“王佐之才”、“年少有美才”、“文武韬略万人之英”盛赞之,并评价其:政治上高瞻远瞩,忠心耿耿;军事上“胆略兼人”,智勇双全;人格修养上,“性度恢廊”,情趣高雅。《三国志》记载,周瑜举贤荐能可比鲍叔;折节为国可比蔺相如;谦礼忠君无人能比。

  • 这人替仇人养了23年儿子 最后却惨遭无情背叛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梁武帝萧衍在篡位之前曾是齐国的大臣,他小名练儿,与齐国皇室同族,是南兰陵人。他的父亲萧顺之因为辅佐有功,而被齐明帝萧鸾重用,官至丹阳太守,是皇上跟前的红人。可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萧顺之为萧鸾做了不少事,但有一次却失误了,因此得罪了萧鸾。失去了“报国”的机会。而萧鸾,则将他放逐,不久以后

  • 连太监都有照片为何光绪皇帝竟没有照片留下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慈禧太后、德龄、隆裕、瑾妃、溥仪乃至无数太监等历史人物的照片,但是在如此多的历史照片中,却没有一张光绪皇帝的照片这是为什么呢!图片来源于网络清史稿记载的很明确,1890年前后,中央帝国的宫廷第一次有照片,而将近代摄影技术带入紫禁城的,正是光绪皇帝的宠妃珍妃。在之前的官府,已经有人接触照相机,但是“照

  • 宋朝宁愿我负天下人天下人不能负我的狂妄君王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如果说有人能与纣王的残暴匹及的话,宋康王是也。宋康王的残暴是出了名的,他们两人的最终下场也是一致的。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宋康王是个什么样的人。图片来源于网络宁愿我负天下人,但是天下人不能负我,否则得罪宋康王的下场就是死。宋康王的残暴连曹操都是比之不及的,能与之相比的怕只有嬴政。只要是他想得到的东西,

  • 李自成当初为什么会去造反 李自成军队是如何一步步壮大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李自成,别名李鸿基,李闯,明末农民起义领袖,老家在陕西榆林米脂李继迁寨,祖籍在米脂县李家站。天启年间,陕北地区连年灾荒,家中生活十分的困难,所以小时候就到寺庙做和尚,同时也给地主家放羊。这一看,是不是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跟朱元璋早年经历差不多一样。在死了父母之后,二十一岁的李自成应募去了驿站做一名

  • 朱元璋收养那么多义子的用处是什么?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收养那么多义子的用处是什么?,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朱元璋带兵攻下滁州后不久,他的姐夫李贞带着孩子保儿前来投奔,他的大姐已于两年前去世。朱元璋看到外甥十分喜爱,便收为养子,养在身边,改姓朱,改名为文忠,此时文忠十四岁,比朱元璋小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