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为什么对朱祁钰不公平 看看他的庙号就知道了

历史为什么对朱祁钰不公平 看看他的庙号就知道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168 更新时间:2024/2/11 17:39:45

很多人都不了解明代宗朱祁钰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

我们从朱祁钰的庙号就可以看出来历史对他是非常不公平的,朱祁钰庙号为明代宗,这个“代”就可以说明一切,也就是说他的皇位来的名不正言不顺,只能算是临时代理一下而已,不能算是真正的皇帝。从正统十四年(1449年)九月,于谦、王直等大臣拥立朱祁钰为帝,到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十七,发生“夺门之变”,明英宗朱祁镇复位,这期间,朱祁钰是正儿八经的做了8年皇帝,可以说是名正言顺的皇帝,而不仅仅是“代理” 那么简单了。

俗话说“胜者为王败者寇”,朱祁钰作为一个在政变中被废的皇帝,是绝对要受到清算的,即便赶他下台的是他的亲哥哥,也同样不例外。在明英宗朱祁镇复位后,立即下诏指斥朱祁钰“不孝、不悌、不仁、不义,秽德彰闻,神人共愤”。并废其帝号,赐谥号为“戾”,称“郕戾王”,表示朱祁钰终身为恶。从这可以看出来,朱祁镇对朱祁钰这个弟弟的憎恨已经是到了极点。

这也与朱祁钰在朱祁镇被瓦剌还回后,对其采取了严加防范的措施有关,他将哥哥朱祁镇囚禁在南宫,不允许任何人与他来往,不但命人将南宫大门的锁灌铅,加派锦衣卫严密看管,甚至将南宫附近的树木砍伐殆尽,让人无法藏匿,避免有人接近他们,食物都只能通过小洞递入。朱祁镇在囚禁的日子里,过的是非常困苦,有时候吃穿都难以保障,无奈之下,朱祁镇的钱皇后不得不自己做些女红,托人带出去变卖,以补家用。也就是说朱祁镇在那几年活的是非常狼狈的,朱祁钰就差没有杀掉他了。

我想这也与朱祁钰的矛盾心理有关,他既贪恋权力,又对哥哥朱祁镇还有着些许的感情,始终下不了杀心,只是希望他自生自灭,无须自己背负弑兄篡位的骂名,可惜人算不如天算,他做梦也没想到,哥哥朱祁镇在那种严加看管的环境下,却能够死灰复燃,这也为朱祁钰后来的悲剧收场,埋下了伏笔。

对比明英宗朱祁镇和明代宗朱祁钰的执政成绩,我认为,在做皇帝这方面,朱祁钰的成绩是要优于他哥哥朱祁镇的。朱祁钰属于临危受命,在“土木堡之变”发生后,明英宗朱祁镇被瓦剌俘虏,当时皇太子朱见深年仅两岁,为了避免主少国疑,在面临外敌入侵的关头,于谦、王直等大臣联名奏明皇太后同意后,拥立监国的郕王朱祁钰为帝,并尊明英宗为太上皇。

朱祁钰继位后,任用于谦等人,重新组织新的戍军,建立了统一的指挥制度,并最终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消除了瓦剌对明朝的威胁。同时,朱祁钰采取宽松的的政策,以恢复受到战争和自然灾害影响的社会经济,并对一些受灾严重的地区,给予了不同程度的税负减免,赈济灾民,安抚流民,使得社会很快恢复了稳定。

朱祁钰自己带头厉行节俭,减免宫廷开支。还鼓励发展农业生产,还大力兴修水利,对一些经常发生水患的地方进行治理,他自己亲自乘坐小船到水患频发的地区进行考察,制定施工计划。他在位期间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朱祁钰和于谦等一帮大臣的励精图治下,原来已呈现颓势的明朝政府,慢慢的得到了改善,总体国力呈现蒸蒸日上的态势,甚至一些原本已断交的藩属国也纷纷来北京向明朝进贡。从这里看,朱祁钰还是一个不错的皇帝。

他在历史被人诟病的原因,主要是他刻薄的对待被瓦剌放回的明英宗朱祁镇,并费尽心机的将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的太子位子废掉,换上了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其实这也是人之常情,人都是自私的,他想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本也无可厚非。在这件事中,我不但没有看到朱祁钰的卑鄙,反而看到了他善良、仁慈的一面,毕竟他没有置哥哥朱祁镇和侄子朱见深与死地,如果换上一个心狠手辣的人,为了皇位,绝对不会留下朱祁镇和朱见深父子的活口,如果朱祁钰将朱祁镇父子杀掉,这对于他来说是非常容易的一件事,那里还会有后来的“夺门之变”呢?

再看看明英宗朱祁镇,他宠信奸臣、宦官,以致于自己兵败被俘,险些使大明朝毁于一旦,他也是明朝历史上唯一一个被敌人俘虏过的皇帝。在他再次登上帝位后,依然不改本色,还是亲小人远贤臣,甚至不顾众人反对,为造成“土木堡之变”,导致他自己被俘的罪魁祸首宦官王振平反,真是好了疮疤忘了痛呀!而且他吸取了弟弟朱祁钰的教训,不再仁慈,暗中让太监将病中的弟弟朱祁钰勒死,永绝了后患。

朱祁镇还听信谗言,杀害了一代名臣于谦等人,真是令人心寒!他不想一想,如果没有于谦等人竭尽全力打赢北京保卫战,他怎么可能会被瓦剌放回呢?不过朱祁镇也不是一无是处,他在位期间也还是做了一些事情的,特别是他废除了自明太祖以来的宫妃殉葬制度,算得上是他皇帝生涯最为闪光的亮点,也许这就是他的庙号为“英宗”的原因吧。

朱祁钰在位8年,死后被明英宗朱祁镇废除了皇帝的称号,给了他“郕戾王”的恶谥,按亲王礼葬在北京西山,成为了明朝唯一一个没有被葬入帝王陵的皇帝。还是在那个被他废除了太子之位的侄子朱见深继位后,才恢复了朱祁钰的帝号,定谥号为“恭仁康定景皇帝”。我想,朱祁钰当年虽然废除了侄子朱见深的太子位子,但应该对他并没有太恶劣的行为,否则,朱见深也不会恢复他的帝号的。

但是,朱见深虽然承认了叔叔朱祁钰的皇帝之实,但却并没有给他定庙号,而且给他所定的是仅为5个字的谥号,与其他皇帝17个字的谥号是相差太远的,这说明,朱见深对这个叔叔并没有完全原谅。直到南明弘光时期,朱祁钰才被正式加上“代宗”的庙号,谥号也增加到了与其他皇帝一样的17个字,但这个代宗的“代”字还是给他标上了遭受不公平待遇的印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弘吉剌·卜答失里是什么结局?她为什么会被自己扶持的皇帝赐死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现在还有弘吉剌部吗,弘吉剌部是什么意思,弘吉剌·答己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的弘吉剌·卜答失里的文章。按理来说,在封建社会中,一位幸运的女子应该是先当太子妃,再当皇后,最后成为皇太后。如果她的寿命足够长,还能当上太皇太后。然而,在元朝有个皇后,却一度降格成为太子妃,虽然时间不长又当上了皇后,但这段经历注定了最后凄惨的结局。这个女子就是元文宗

  • 刘秀真的是汉武帝刘彻的后代吗?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刘秀真的是汉武帝刘彻的后代吗,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这两位皇帝都是刘邦的后代,死后的谥号也都带有“武”,可谓是渊源甚深。但是实际上,他们之间的真实关系早已出了五服之外,几乎已无多少的血缘关系。当然,从法统上来说,刘秀和刘彻的关系还是蛮深的。首先真实

  • 朱元璋的16个女儿分别嫁给了谁,谁过得最幸福?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朱元璋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朱元璋终其一生共生育了16位公主,分别是临安公主、宁国公主、崇宁公主、安庆公主、汝宁公主、怀庆公主、大名公主、福清公主、寿春公主、十公主、南康公主、永嘉公主、十三公主、含山公主、汝阳公主和宝庆公主。那么这十六位公

  • 宗爱只是宦官为什么会有王的称号?并设计害死两个君主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爱上宦官,有什么王的称号,王宗实是宦官吗

    每当一提起宗爱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宦官是非常特殊的存在,他们没有实际的官职,但他们经常的出现在君主身边,照顾宫中的一切生活起居。而整日陪王伴驾的的宦官地位也是非常高的,其中有一些人的野心越来越膨胀开始希望掌控朝政。在南北朝时期有一个宦官十分的胆大包天,他设计杀

  • 汉昭帝的皇后上官氏的上位速度有多快?一位传奇女子的悲惨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阴丽华有多美,上官皇后与汉昭帝,十分钟从上古之战到溥仪退位

    说到上官氏,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她开创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后宫”升迁记录:6岁当上皇后,15岁当上了皇太后,皇太后在位仅仅月余竟然又当上了太皇太后,可谓是历代皇后中最“年轻”的。这位传奇中的传奇,就是汉昭帝的皇后上官小妹。汉武帝的幼子刘弗陵继承皇位,登基的时候只有8岁。在姑姑盖长公主的撮合下,小皇帝

  • 刘秀为什么会自称是刘彻五世孙?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刘秀为什么会自称是刘彻五世孙?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秀平定天下之后,在祭祀祖先的问题上,史书上有这么一段记载:宜以宣、元、成、哀、平五帝四世代今亲庙,宣、元皇帝尊为祖、父,可亲奉祠…别为南顿君立皇考庙。简而言之,刘秀尊汉宣帝刘询为祖父,尊汉元帝刘奭为父亲,史书中提

  • 为什么说纪纲是明朝历史上最牛的锦衣卫?他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明朝司礼监太监汇总,朱棣怎么处理纪纲,明朝杨溥生平

    纪纲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锦衣卫,是由明太祖朱元璋创建的特务机构,由于影视剧的过份渲染,这一机构逐渐被美化,同时也变得更加神秘。其实历史上的锦衣卫就是直接听命于皇帝,负责逮捕官员、审讯案件的特务机构。那么在历史上,锦衣卫有没有比较厉害的人物呢?锦衣卫们的武功有

  • 《明史》的作者万斯同是个怎样的人?他有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明朝重要的历史人物及其事迹,国家图书馆明史专家,万斯同明史稿

    万斯同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今天我们熟悉的“二十四史”中的绝大多数都是由历代政权组织编修。后代组织编写前朝史事,这也成为了中国历代王朝修史之惯例。到中国最后一个帝制政权清朝修编明代史书的时候,虽然最终是以官修退出,但实际上其底稿几乎均出自一位布衣学者之手,这位

  • 汉武帝弄来三匹汗血宝马,他是为了干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备自立汉中王主要内容概括,与汗血宝马有关的历史事件,汗血宝马是西汉谁引进的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汉武帝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一代雄主汉武帝刘彻登基后,汉朝国力强盛,汉武帝开始着手经略西域。西汉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汉朝使臣张骞从西域归来,向汉武帝汇报出使成果,谈到西域大宛国见过一种汗血马,动如疾风闪电,奔腾如飞,中原马匹远远不及。汉武帝听了,怦然心动。

  • 赵云生平最后一战,揭秘箕谷之战的过程与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赵子龙最后一战在哪里,关羽最后一战,赵云是一个怎样的人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赵云的文章,欢迎阅读哦~蜀汉章武二年(公元222年),蜀汉国主刘备调集重兵,浩浩荡荡杀向东吴,试图重新夺回战略要地荆州,为死去的爱将关羽复仇。刘备虽然打了一辈子仗,这次却犯了兵家大忌,《孙子兵法》说的明明白白:“主不可怒而兴师,将不可愠而致战”。在丧失理智的狂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