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吴三桂投降大顺之后 最后为什么又转头投降清朝

吴三桂投降大顺之后 最后为什么又转头投降清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710 更新时间:2023/12/16 7:29:42

还不知道:吴三桂投降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清朝曾经多次招降吴三桂,都被他“冷处理”,为何看到大顺军时,吴三桂要连写二封信,表达合作意向?

李自成带领的大顺军占领北京后,明朝覆灭。

这时,在中国北方地区,除了三海关的吴三桂最后一支明军之外,再无其它明军。因此,李自成打算对吴三桂实施“先招后剿”的政策,将吴三桂收归到大顺朝来。

起初的招降政策进展很是顺利,李自成颇为高兴。

但他没有想到,吴三桂走在投降的半道上,碰到一路从北京逃出来的人马,得知父亲被拘禁,爱妾陈圆圆被霸占的消息后,又带兵回到山海关,准备和大顺军决一死战。

无奈之下,李自成只好带着自己的兄弟刘宗敏亲率十万大军,向山海关压去,力图以绝对优势兵力,对吴三桂形成泰山压顶般的军事压力,不战而屈山海关之兵。

吴三桂为了争取山海关的防御时间,就派出了山海关城里六个有头有脸的豪绅,装模作样的去和李自成谈条件,试图拖住农民军。

李自成何等聪明之人,他很快识破了吴三桂的奸计,将这个六个豪绅抓了起来。

也就是这短短二三天时间,吴三桂在山海关的防务工作已经准备就绪。但面对农民军,他仍然没有必胜的信心,内心惶恐不安。毕竟大顺军从西安一路打到北京,沿途消灭了不少明军,就连他的皇帝都没有抵挡住大顺军的进攻,被逼到煤山上自杀。自己虽然号称拥有六万关宁铁骑,但一旦和大顺军打起来,弄不好就会让这帮农民军给包了饺子吃。

这个时候,他想起了清军,联合清军抵抗农民军倒不失一个好办法。

此前,清军曾多次明里暗里派人来联系吴三桂,希望吴三桂能投降清军。为了让吴三桂放心投降清军,皇太极还专门让已经投降清军的祖大寿写信劝降吴三桂。

祖大寿是吴三桂的舅舅,清军现用这层关系,给吴三桂打一手漂亮的“亲情牌”,让吴三桂心甘情愿的投降大清。但吴三桂有自己的想法,不到万不得已,他是不会亮出自己的底牌。他毫不犹豫的拒绝了舅舅的劝说。

战乱时期,保存实力才是王道。这点吴三桂比谁都明白。

然而,此时大顺军大兵压境,只身对抗大顺军意味着全军覆灭,唯有联合清军,才有取胜的把握。

正在此时,清军在多尔衮的亲自带领下,正打算绕过山海关,准备从长城入关,直逼北京。

吴三桂亲自写了一封信,派自己的副将杨坤和游击郭云龙前去沈阳送信。这两个信使从山海关出发,一路奔行,走到翁后(今辽宁阜新)一带时,遇到了多尔衮大大军,送上了吴三桂的亲笔信。

吴三桂在信中写道:“三桂受国厚恩,悯斯民之罹难,欲兴师以慰人心,奈京东地小兵力未集,特泣血求助。……况且流贼所聚金帛子女不可胜数,义兵一至,皆为王有,……乞念亡国孤臣忠义之言,速选精兵,直入中协、西协、三桂自率所部,合兵以抵都门,灭流寇于宫廷,……则我朝之报北朝者,岂财帛,将裂地以酬,不敢食言。”

吴三桂在这封里,把自己说成了大明的忠臣,认为自己抗击“流贼”是为了安抚受苦受难的黎明百姓。而且还答应多尔衮,只要能“灭流寇于宫廷”,到时候,我给你大送特送金银珠宝就是个小儿科的事情,最关键的,我还可以给你送来你想要的土地城池。最后还信誓旦旦,表示自己绝不“食言”。

他把自己投降大顺军,中途又反叛大顺军的事情只字未提。

多尔衮看到吴三桂的信之后,将信将疑。喜的是吴三桂这次终于放下身段,亲自写信要联合自己,虽然只字不提投降一事,但他能写信,最起码是一个良好开端。疑的是大清多次招降吴三桂,他都不予理睬,今天怎么突然脑袋一热,送上门来要求合作,吴三桂到底玩的是什么猫腻?

要求清军出兵,却又不谈投降之事,还提出要和清军一起攻打北京,要求清军从喜峰口、龙井关、墙子岭几处进入关内,而不是从山海关入关。

这说明吴三桂当时确实只有联合清军攻打农民军的意思,并没有投降的意思,而且他还要求和清军一起攻打北京,而不是邀请清军来山海关会战。这里面表明,他自己有信心在山海关击退农民军,然后邀请清军去北京一起攻打农民军,利用清军打败农民军,给清军的报酬就是“裂地以酬”,难道他内心深处是想打败农民军以后,自己代替明朝,成为天下新的君主吗?

多尔衮很快写好给吴三桂的回信,他这样写道:“今伯若率众来归,必封以故土,晋为藩王,一则国仇得报,一则身家可保。”

吴三桂被崇祯皇帝封为“平西伯”,原本指望他带领兵马驰援北京,却没有想到吴三桂走在路上磨磨唧唧,等到北京城破后,又带着兵马返回山海关。崇祯皇帝白白浪费了一个“平西伯”爵位,让吴三桂捡了便宜。

吴三桂既不营救大明皇帝,也不头像大顺军,对大清抛来的橄榄枝也不予理睬,莫不是他也有争霸中原的野心?

多尔衮的信言简意赅,意思明确,没有吴三桂信中那些虚无缥缈的空话大话,核心意思就一条,希望吴三桂能归顺大清朝。

多尔衮写好信之后,专门派了自己的妻弟拜然同郭云龙去见吴三桂,一来了解真相,二来劝告吴三桂降清。

吴三桂接到多尔衮的信之后,急忙写了一份信,又派人马不停蹄的送给多尔衮,这次他请求多尔衮从山海关入关。

为什么多尔衮这两份信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这主要因为当时的战场条件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他写第一封信时,李自成应该还在北京,所以他只向多尔衮表达了合作之意,并没有邀请多尔衮来山海关。

等到他写第二封信时,李自成已经和刘宗敏带着十万大顺军,气势汹汹的杀上山海关。吴三桂知道仅凭一己之力,难以抵挡李自成的十万大军,于是才急忙写了第二封信,信中内容也变成邀请多尔衮从山海关入城。

他在第二封信中写道:“王速整虎贲,直入山海关,首尾夹攻。”一起攻击大顺军。

尽管当时情况危急,吴三桂仍然没有表示出投降清军的意思。

多尔衮收到吴三桂的第二封信之后,便和手底下的大臣商量,最终决定取消原来从长城入关的计划,接受吴三桂的邀请,去山海关夹击农民军。

一场改变三方命运的山海关大战正式动。

李自成率领的农民军于1644年4月21日清晨到达山海关,不久便和吴三桂展开激战,战斗一直打到晚上七八点钟,当时的战况已经逐渐有利于农民军,吴三桂的山海关守兵且战且退,战场态势已经不利吴三桂。

清军于晚上七八点钟到达山海关城外,多尔衮命令部队驻扎在城外欢喜岭上,并没有立刻投入战斗,他要继续观察一下,看看吴三桂所说的情况是否属实,同时也在耐心等待吴三桂真正前来投降。

果不其然,战斗进行到22日上午,吴三桂在战场上越来越被动,面临着全线溃败的严峻状况。他无奈之下,只好亲自出关,到达欢喜岭上面见多尔衮,双方终于达成了合作剿灭大顺军的意向。

从吴三桂刚开始拒绝大清招降,到最后他不得不面见多尔衮,表达归顺之意,无不反应出吴三桂是明末乱世一个彻头彻尾的机会主义军阀的本来面目,他正是靠着自己这种机会主义本性,才在乱世存活下来。

当然,我们从他的所作所为里,也能看出他谋取天下的野心,只是他没有想到,清军进入北京之后,并没有打算离开,而是以此为首都,夺取中原。

他也并没有实现给大清“裂地以酬”的誓言,最终“食言”了对大清的承诺。

吴三桂先投大顺,接着又投降大清,是否暴露出他有图谋天下野心?大家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历史为什么对朱祁钰不公平 看看他的庙号就知道了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上的朱祁镇和朱祁钰,真实历史朱祁镇朱祁钰,李世民庙号为什么不是祖

    很多人都不了解明代宗朱祁钰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我们从朱祁钰的庙号就可以看出来历史对他是非常不公平的,朱祁钰庙号为明代宗,这个“代”就可以说明一切,也就是说他的皇位来的名不正言不顺,只能算是临时代理一下而已,不能算是真正的皇帝。从正统十四年(1449年)九月,于谦、王直等大臣拥立

  • 弘吉剌·卜答失里是什么结局?她为什么会被自己扶持的皇帝赐死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现在还有弘吉剌部吗,弘吉剌部是什么意思,弘吉剌·答己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的弘吉剌·卜答失里的文章。按理来说,在封建社会中,一位幸运的女子应该是先当太子妃,再当皇后,最后成为皇太后。如果她的寿命足够长,还能当上太皇太后。然而,在元朝有个皇后,却一度降格成为太子妃,虽然时间不长又当上了皇后,但这段经历注定了最后凄惨的结局。这个女子就是元文宗

  • 刘秀真的是汉武帝刘彻的后代吗?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刘秀真的是汉武帝刘彻的后代吗,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这两位皇帝都是刘邦的后代,死后的谥号也都带有“武”,可谓是渊源甚深。但是实际上,他们之间的真实关系早已出了五服之外,几乎已无多少的血缘关系。当然,从法统上来说,刘秀和刘彻的关系还是蛮深的。首先真实

  • 朱元璋的16个女儿分别嫁给了谁,谁过得最幸福?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朱元璋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朱元璋终其一生共生育了16位公主,分别是临安公主、宁国公主、崇宁公主、安庆公主、汝宁公主、怀庆公主、大名公主、福清公主、寿春公主、十公主、南康公主、永嘉公主、十三公主、含山公主、汝阳公主和宝庆公主。那么这十六位公

  • 宗爱只是宦官为什么会有王的称号?并设计害死两个君主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爱上宦官,有什么王的称号,王宗实是宦官吗

    每当一提起宗爱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宦官是非常特殊的存在,他们没有实际的官职,但他们经常的出现在君主身边,照顾宫中的一切生活起居。而整日陪王伴驾的的宦官地位也是非常高的,其中有一些人的野心越来越膨胀开始希望掌控朝政。在南北朝时期有一个宦官十分的胆大包天,他设计杀

  • 汉昭帝的皇后上官氏的上位速度有多快?一位传奇女子的悲惨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阴丽华有多美,上官皇后与汉昭帝,十分钟从上古之战到溥仪退位

    说到上官氏,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她开创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后宫”升迁记录:6岁当上皇后,15岁当上了皇太后,皇太后在位仅仅月余竟然又当上了太皇太后,可谓是历代皇后中最“年轻”的。这位传奇中的传奇,就是汉昭帝的皇后上官小妹。汉武帝的幼子刘弗陵继承皇位,登基的时候只有8岁。在姑姑盖长公主的撮合下,小皇帝

  • 刘秀为什么会自称是刘彻五世孙?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刘秀为什么会自称是刘彻五世孙?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秀平定天下之后,在祭祀祖先的问题上,史书上有这么一段记载:宜以宣、元、成、哀、平五帝四世代今亲庙,宣、元皇帝尊为祖、父,可亲奉祠…别为南顿君立皇考庙。简而言之,刘秀尊汉宣帝刘询为祖父,尊汉元帝刘奭为父亲,史书中提

  • 为什么说纪纲是明朝历史上最牛的锦衣卫?他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明朝司礼监太监汇总,朱棣怎么处理纪纲,明朝杨溥生平

    纪纲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锦衣卫,是由明太祖朱元璋创建的特务机构,由于影视剧的过份渲染,这一机构逐渐被美化,同时也变得更加神秘。其实历史上的锦衣卫就是直接听命于皇帝,负责逮捕官员、审讯案件的特务机构。那么在历史上,锦衣卫有没有比较厉害的人物呢?锦衣卫们的武功有

  • 《明史》的作者万斯同是个怎样的人?他有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明朝重要的历史人物及其事迹,国家图书馆明史专家,万斯同明史稿

    万斯同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今天我们熟悉的“二十四史”中的绝大多数都是由历代政权组织编修。后代组织编写前朝史事,这也成为了中国历代王朝修史之惯例。到中国最后一个帝制政权清朝修编明代史书的时候,虽然最终是以官修退出,但实际上其底稿几乎均出自一位布衣学者之手,这位

  • 汉武帝弄来三匹汗血宝马,他是为了干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备自立汉中王主要内容概括,与汗血宝马有关的历史事件,汗血宝马是西汉谁引进的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汉武帝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一代雄主汉武帝刘彻登基后,汉朝国力强盛,汉武帝开始着手经略西域。西汉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汉朝使臣张骞从西域归来,向汉武帝汇报出使成果,谈到西域大宛国见过一种汗血马,动如疾风闪电,奔腾如飞,中原马匹远远不及。汉武帝听了,怦然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