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操安排了哪些人来驻守合肥?背后有何深意

曹操安排了哪些人来驻守合肥?背后有何深意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589 更新时间:2023/12/30 7:14:03

三国时期的合肥,发生了多次重大战役。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公元215年,孙权趁曹操汉中征张鲁之际,亲率十万大军进攻合肥。当时守卫合肥的是张辽乐进李典,还有区区七千士兵。看上去三位大将守一座城很安全,但据《三国志·李典传》记载“进、典、辽皆素不睦”,意思是说乐进、李典、张辽三人向来不和,有矛盾。

这样就有一个问题了,张辽、乐进、李典三人既然不和,曹操为何还安排他们一起守卫合肥呢?难道曹操就不怕他们内斗,白白便宜了孙权?其实曹操的布置大有深意,而且曹操有一条锦囊妙计,两项制度来保证三人不会出问题!

一条锦囊妙计

太祖征张鲁,教与护军薛悌,署函边曰"贼至乃发"。俄而权率十万众围合肥,乃共发教,教曰:"若孙权至者,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护军勿得与战。"——《三国志·张辽传》

《三国演义》里最喜欢用锦囊妙计的自然是诸葛亮,其实历史上曹操也会用这一招。曹操在西征张鲁之前,给守卫合肥的护军薛悌留了一封密信,并且在信封上注明了“孙权打来再拆开”,这说明曹操对于如何协调张辽、乐进、李典早有安排。

等到孙权大军进至合肥城下,他们一起打开曹操密信,上边的内容是:如果孙权率兵来攻,张将军、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城,护军薛悌不用参战。曹操的这条锦囊妙计有何深意呢,为何是张辽、李典出战,而留乐进守城呢?

首先,七千对十万,明眼人都知道这是一场力量极为悬殊攻防战。按理说应该团结一致好好守城,曹操为何偏偏要派人出战呢?这其实是曹仁当年守江陵的经验。赤壁战后周瑜围攻江陵,曹仁派部曲牛金选三百人出战,结果被周瑜部队包围,这时曹仁亲自出城,两进两出救出了三百敢死队,守城将士惊呼曹仁为“天人将军”。

说白了,曹仁出城秀了一圈,达到了两个目的,一是挫了敌方锐气,二是鼓舞了己方士气。曹操这次安排出战也是这个目的,先让曹魏无敌于天下的骑兵冲冲东吴的军阵,挫一下他们的锐气,同时鼓舞七千守军的士气。

张辽的作战风格是勇猛无敌,敢于冲锋陷阵,典型战例就是曹操北征乌桓,猝然与乌桓骑兵在白狼山相遇,曹军经过长时间行军疲惫不堪,都有些恐惧,只有张辽请战,并且一战大破乌桓,阵斩蹋顿。但乐进也是非常勇武的,自从跟随曹操就“以胆烈闻”,而且乐进的过往战绩往往都是“先登”、“陷阵”。

张、乐两人既然都是冲锋陷阵类型的将军,而且二人级别相同(张辽时为荡寇将军、假节;乐进时为折冲将军、假节),曹操为何派张辽出战呢?原因应该有两方面:一是张辽之前就在合肥,更熟悉地形,而乐进之前驻守襄阳;二是张辽更擅长骑兵冲阵,乐进“容貌短小”。

两项军队制度

锦囊妙计是曹操的战术安排,另外曹魏军队还有两项制度保障即使三人不和,也不敢闹出乱子。第一项制度,人质。公元197年,曹操征宛城张绣,张绣投降,结果曹操精虫上脑非要当晚就睡了张绣的婶婶,结果张绣降而复叛。此一战,曹操狼狈不堪,爱将典韦战死,长子曹昂和侄子曹安民也死于军中。

战后曹操总结自己失败的经验,他不认为自己是因为精虫上脑犯的错,而是认为没有及时把张绣及其将士的家属扣为人质:

公谓诸将曰:"吾降张绣等,失不便取其质,以至於此。吾知所以败。诸卿观之,自今以后不复败矣。"

好吗,曹老板怎么说都有理!不管曹操是不是在推卸责任,但自此之后曹操军队的人质制度是建立起来了,所有在外作战将士,家属必须作为人质留在许昌(后为邺城)。比如在青徐地区半独立的臧霸等人(霸因求遣子弟及诸将父兄家属诣邺),还有此时身在合肥的李典(典遂徙部曲宗族万三千馀口居邺)。

有这样的制度,先不说将士们仗打的如何,基本上不战而投降敌方的情况很少会出现。所以张辽、乐进、李典虽然不和,但不至于出现临阵投降的情况,这是一项保障。

第二项制度,赏胜罚败。官渡之战后袁绍病死,曹操逐步蚕食袁氏势力,公元203年曹操下了一道军令:

己酉,令曰:"司马法'将军死绥',故赵括之母,乞不坐括。是古之将者,军破于外,而家受罪于内也。自命将征行,但赏功而不罚罪,非国典也。其令诸将出征,败军者抵罪,失利者免官爵。"

曹公下令说:“《司马法》规定:将军临阵脱逃要处以死刑,所以有赵括的母亲请求不因儿子兵败被牵连获罪一说。所以古往今来的将军,军队在外作战失败,家人却在朝内受罪。可我调兵遣将,领兵征战,只奖有功之人,而不罚有过之人,这不是国家的法律。现在公布命令:以后众将出征,打败仗的要依法治罪,作战失败的罢免爵位。”

曹操很早建立了军队的赏罚制度,有功必赏,败军必罚,不看苦劳,只认功劳。这条制度则督促在外征战的每位将领,都要全力作战,避免失败,以此来保住自己爵位,避免家人获罪。

所谓“运筹帷幄之中”,曹操敢于把张辽、乐进、李典三个素来不和的将领放在合肥防守孙权,是因为有军队的制度保障,临阵又有锦囊妙计。事实证明,曹操的部署取得了奇效,张八百大破孙十万,估计这已经大大出乎了曹操的预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嘉庆猝死前都没有留下一句遗言 道光是怎么继位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嘉庆为什么传位给道光,道光皇帝的儿子叫什么,乾隆如果不传位嘉庆

    对道光继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嘉庆死后孝和睿皇后为何不立亲儿子而让道光继位?她的结局如何?清代历史上有一桩知名度不太高的谜案,那就是道光皇帝继位之谜。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清仁宗嘉庆皇帝在避暑山庄突然猝死,由于嘉庆是在睡梦中猝死,临死前一句遗言都没有交代

  • 历史上嘉庆的口碑并不是很差 清朝为何在他手里走向衰落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乾隆晚期为什么国家落后,清朝从嘉庆开始衰败,历史对嘉庆皇帝的评价

    还不了解:清代和嘉庆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嘉庆的口碑不差,但为何清代在他手上走向了衰落?清代第一大贪官是和珅,但清代第一大贪污案却不是和珅案,而是“甘肃米案”。这个案子,百科上有介绍,就不细述了。一言以概之,当时的甘肃官场,上至甘肃总督,下至七品知县,无人不贪

  • 宗楚客:在唐前期三次任相,怀有不臣之心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朝右相大还是左相大,屈于身兮不屈其道,任百谪而何亏

    宗楚客(?—710年7月22日),字叔敖,蒲州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唐朝宰相、诗人,母为武则天同族姐妹。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举进士出身,历任外官。武则天执政时,累迁户部侍郎。坐罪奸赃,流放岭南,岁余召还。神功元年(697年),升任宰相,得罪权贵武懿宗,贬为播

  • 有哪些与苏瑰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对曾子的评价,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典故故事,伍子胥过昭关读后感50字

    苏瑰(639年-710年),一名瓌,字昌容,京兆武功(今陕西杨凌大寨镇)人,唐朝宰相,西魏度支尚书苏绰玄孙,隋朝尚书左仆射苏威曾孙。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苏瑰进士出身,历任恒州参军、豫王府录事参军、朗州刺史、歙州刺史、扬州长史、尚书右丞、户部尚书、侍中、吏部尚书

  • 黄忠的箭术那么厉害 黄忠被封五虎将时关羽为何不满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黄忠年轻的时候能打过关羽吗,关羽不服黄忠还是马超,封五虎将时关羽不服谁

    对黄忠和关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黄忠武艺强箭术高,为何封五虎将时,关羽对他还不满?在三国演义中,猛将之间有许多精彩的战斗,至今看来仍然令人热血沸腾。比如虎牢关前,刘备、关羽和张飞三英战吕布,惊动十八路诸侯,三兄弟从此名震天下;关羽斩杀颜良,一骑马,一杆刀,直接

  • 苏瑰:唐朝时期宰相,曾极力主张由相王李旦辅政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苏瑰传文言文阅读,李隆基的宰相,唐朝十大节度使

    苏瑰(639年-710年),一名瓌,字昌容,京兆武功(今陕西杨凌大寨镇)人,唐朝宰相,西魏度支尚书苏绰玄孙,隋朝尚书左仆射苏威曾孙。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苏瑰进士出身,历任恒州参军、豫王府录事参军、朗州刺史、歙州刺史、扬州长史、尚书右丞、户部尚书、侍中、吏部尚书

  • 八阿哥胤禩结局是什么 雍正真的对他下手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十三阿哥胤祥的结局,为什么八阿哥没有登基,清朝14阿哥的结局

    还不了解:雍正和老八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八阿哥胤禩结局如何?真是雍正毒杀?佛龛前的乾隆密旨如今在哪?1959年,北京海淀郊外村庄发现一座清代古墓,经考证确认是清康熙皇帝第八子,八阿哥胤禩之墓。据记载,当年胤禩逝后,雍正皇帝命胤禩之子弘旺安葬胤禩。当时弘旺被发

  • 嘉庆皇帝第一次选秀看中一个女子 嘉庆为何送给乾隆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为什么嘉庆能当皇上,2004年张杰第一次选秀冠军,嘉庆如何对待乾隆的妃子

    对嘉庆选秀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嘉庆选秀选中的佳丽,为何却送给了年近九旬的太上皇乾隆?1798年,嘉庆第一次选秀,他一眼就选中了一位年仅13岁的美丽女孩。但是,嘉庆却没有留下她,而是将她送给了年近九旬的太上皇乾隆。自此,这位美丽的姑娘成为了乾隆最后一任妃子。她是

  • 同治皇帝死后光绪继位 光绪皇帝为何会成为最佳人选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同治和光绪的关系,为什么光绪继承皇位,同治和光绪谁在前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光绪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 同治皇帝去世后,光绪为什么会成为皇位继承人的最佳人选?光绪皇帝之所以能够继承皇位,是基于多种原因形成的机缘巧合,同治皇帝死后,按照慈禧给大臣的说法,光绪是过继给咸丰皇帝为子,继承的是咸丰的帝位,所继承的并不是同治

  • 乾隆退位后还活了三年 乾隆的三年太上皇生涯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乾隆为什么要在六十岁退位,太上皇,乾隆三十年时乾隆多大岁数

    对乾隆当太上皇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乾隆当太上皇当的怎么样?三年多太上皇生涯到底干了些什么?“嘉庆元年”不过就是“乾隆六十一年”。乾隆之所以选择在85岁禅位,除了为兑现继位时的承诺外,也为大清权力顺利交接,同时更为摹古沽名以示超越尧舜。所以乾隆的太上皇生活,与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