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阮籍丧母期间喝酒吃肉为什么被称赞真性情

阮籍丧母期间喝酒吃肉为什么被称赞真性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487 更新时间:2024/3/31 22:30:48

阮籍,字嗣宗,三国时期魏国人士,家乡位于现今的河南。他是一名颇为著名的诗人,著有众多优秀的诗作,被世人称为竹林七贤之一。阮籍还是一名思想家,在思想方面也颇有成就。

图片来源于网络

阮籍的父亲是阮瑀,是历史上有名的建安七子之一,也是颇为出名的诗人、散家。他的族父同时也是他的族兄阮武学识渊博,既是阮籍的知己也是阮籍的老师。阮籍在三岁时就失去了父亲,由他母亲独自一人将他抚养长大。失去父亲后,阮籍家家境越发贫寒,因此,阮籍从小学习就非常勤奋,再加上天赋极佳,后得以成就才名,八岁时就能成章。因为喜好研究学习儒家经典,阮籍就将那些不慕荣华富贵、品行高尚的古代贤士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在政治上也颇有济世之志。并且在习文的同时,阮籍还学习武艺,真正堪称文武双全。

阮籍也曾踏入仕途,然而他一生中初次踏入仕途却是被人所迫,本已拒绝当时担任太尉一职的蒋济的邀请,但是在众人的劝说下,阮籍也不好推托,只能无奈答应,勉强就任不久后就告病辞官了。阮籍后又先后出任尚书郎等职。

阮籍不管在诗作方面,还是在思想方面都有一定的成就,为人品行高尚,才情极高,他促进了五言诗这种写法的发展,他的优秀诗作至今仍旧被世人流传,他的思想行为在历史上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阮籍丧母

阮籍丧母的故事在历史上颇为有名,特别是在他母亲死讯传来时,阮籍坚持要下完那盘棋以及在他母亲死后的服丧期喝酒吃肉的行为颇受世人争议,有人认为这是不孝的行为,按照事世俗礼法在父母丧事期间是不能喝酒吃肉的,阮籍的行为应该受到批评,但是也有人认为阮籍并不是不孝,而是这些行为是他真性情的表现。

图片来源于网络

阮籍丧母的故事大致内容是这样的:阮籍的母亲去世的时候,有人就将这个消息告诉了阮籍,而那个时候阮籍正在与人下围棋,在听到母亲去世的消息后脸色铁青着继续下着棋。与他下棋的人在听闻他母亲的死讯后就想停止这盘棋,然而阮籍不同意,他坚持要分出个胜负。等到下完棋,阮籍喝了几口酒后,就突然放声大哭,甚至还吐了数升血。

父母的丧事期间,按照世俗礼法的规定是不应该喝酒吃肉的,但是阮籍却在他母亲的丧事期间喝酒吃肉,到了他母亲下葬的时候,喝了两斗酒之后才去与他母亲的遗体告别,因为太过悲痛而放声大哭,甚至又吐了血,

阮籍的母亲去世后,裴楷曾前往阮籍家前去吊丧,看到脸上有些许醉意的非常憔悴的阮籍并不由上去打招呼,而是自顾自地进入灵堂哭祭,离开的时候裴楷依旧没有打招呼。后来有人问裴楷,“一般总是主人家开始哭后吊丧的人才开始行哭拜的祭礼,但是那时阮籍这个主人都没哭,他为什么要哭呢?”对此,裴楷答道:“阮籍讨厌世俗礼法,但是我并不厌恶那些,所以我还是要遵守那些礼仪的。”

总的来说,从阮籍丧母的故事来看,阮籍虽然行为有点怪异,但是他却并不是不孝之人,相反自幼与母亲相依为命,他非常爱戴孝顺他的母亲,那些看似不合礼法的行为其实也只是他真性情的表现罢了。

对阮籍的评价

阮籍是魏晋时期颇为风流的一个人物,他有才华,胸怀大志,但是为人谨慎,懂得随机应变,至尊至孝的同时又个性不羁,行事率性,不被礼法之类所束缚。总结来说,阮籍是个真性情的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

阮籍与其他六人一起被世人尊称为竹林七贤,从中就可见阮籍自身才情颇高,更不用说他的那些相当优秀的被世人传颂的诗文。阮籍的父亲是著名的文学家、世人阮瑀,也因此,阮籍受家学的影响,在文学方面的成就颇大,更是“正始之音”的代表人物,他所著的《咏怀》不仅促进了五言诗歌的发展,还成为那个时期诗歌的代表作。

阮籍虽然心有远大抱负,但是为人谨慎,懂得审时度势。在魏晋那个时期,曹魏与司马两大家族矛盾冲突不断,作为当时非常出名的贤士的阮籍也因此会受到两方人马的招揽,处于两大家族之间,阮籍说话行事更为谨慎,毕竟处在那样的乱世之中,只有会隐藏自己的人才能顺利活下去。

阮籍对于礼法之类的相当轻蔑,为人行事相当率性不羁。在当时,司马昭此人虽然不是晋朝的皇帝,但是他的地位权势都堪比皇帝,因此他人迫于司马昭之势,在司马昭面前都相当恭敬,连在酒席上都正襟危坐,不敢放松,只有阮籍子啊酒席上自顾自喝酒唱歌,逍遥快乐,好似不将司马昭此人放在眼里,可见其个性不羁。

总的来说,阮籍此人相当懂得为人生存之道,为人处世虽有怪异之处,但也可以说成是真性情的表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比秦皇汉武还伟大的皇帝 竟被长生药给毒死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中国古代最伟大的皇帝,很多人都认为是唐太宗李世民。他开创的大唐帝国,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疆域辽阔、万国来朝,是中国古代的巅峰。秦始皇、汉武帝、宋高祖、明太祖等,与太宗皇帝比,也都稍逊半筹。网络配图武功方面,唐太宗灭王世充、窦建德,是大唐建国第一功臣。当上皇帝后,他又派遣李靖灭掉了强大的突厥,并且

  • 揭秘为什么汉光帝刘秀没有被后世推崇?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光武帝刘秀于新莽末年的乱世中崛起,消除割据,重兴汉室,提倡儒学,不杀功臣,后世之人是很推崇他的。只是近代以来受官方舆论以及文艺作品的影响,人们更喜欢关注秦始皇、汉武帝这样的霸业雄主,对他这样平和稳重的君主不太关注。网络配图刘秀对他的两任妻子阴丽华和郭圣通也很仁义,阴丽华是他的初恋,也是他的原配,他因

  • 顺治临死前其实不想把皇位传给儿子康熙?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1661年,顺治十八年,顺治因为天花在养心殿驾崩归天,随即发布遗诏传位于玄烨,也就是康熙。在《清圣祖实录》有这样一段记载:玄烨六龄时,尝偕世祖皇二子福全、皇五子常宁,问安宫中,世祖各问其志。网络配图就是要问问几个皇子以后的志向是什么,常宁当时只有三岁没有回答,福全说愿为贤王,只有玄烨说要效法皇父,表

  • 历史上唯一的男“皇后”:靠着貌美死里逃生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据说最近韩国电影界提到一部影片就要哭死,那就是《王的男人》。当年,这片子比病毒蔓延还猛,1200多万人次观看,一举成为韩国史上最卖座电影。现在,拍电影只要不赔钱就要放烟花庆祝了,多么想念当年《王的男人》的盛况啊。《王的男人》凭什么这么牛?说穿了,大家就是想看一下能迷惑一代帝王、雌雄同体的妖孽长什么

  • 清朝轶事:乾隆帝是如何借助大臣间的矛盾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1735年,雍正逝世,乾隆即位,这年他24岁,正年富力强。不过,雍正临终嘱托里,特别交代:“大学士张廷玉器量纯全,抒诚供职,鄂尔泰志秉忠贞,才优经济,此二人者,朕可保其始终不渝,将来二臣着配享太庙,以昭恩礼。”这让刚坐上龙椅的弘历,心里很不是滋味。网络配图一朝天子一朝臣,任何一位新皇帝,对前朝老

  • 汉武帝刘彻心狠?为什么要杀掉自己的红颜知己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汉武帝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的秋天,已经69岁的汉武帝刘彻,身体越来越不行了。一天,汉武帝刘彻突然找了个借口狠狠斥责了年轻貌美、且一直受宠的钩弋夫人,吓得钩弋夫人马上摘掉了首饰,跪在地上叩头谢罪。但汉武帝怒气不减,敕令将她送进掖庭监狱。可怜这位芳龄才二十来岁的妙龄女子,还是为汉武帝生下了一个儿子的

  • 60岁登基的崛起之路:晋文公称霸的战役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晋文公重耳还没当上国君流浪到楚国的时候,楚王亲自迎接重耳。楚王赏识重耳的才能,对重耳厚待礼遇有加,常常宴请重耳。有一次楚王在饭局中问重耳,我如此厚待于你,你用什么报答我呢?重耳回答,如果他日能重返晋国,当时晋国的国君,万一有一天晋楚两兵对战,晋国一定退避三舍,绝不主动进攻。图片来源于网络重耳流落到楚

  • 秦国的崛起:秦穆公开启秦朝称霸西戎的时代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秦穆公的一生过得很波折,但是却很精彩,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做人办事的道理,同样也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谈资,他的生平有很多个小故事,都彰显了他的为人豪情仗义,能急人之所急,心胸开阔,不为小利而丧失大义。图片来源于网络这里我们只从中截取一段故事来阐明他的性格,这个故事发生的背景是秦穆公刚刚继位,晋国觉得秦国常

  • 唐太宗写给李治的肉麻书信 情敌父子的有爱瞬间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唐朝的历史,很多人都会想起李世民、李治、武媚娘这三个人之间的曲曲折折。随着电视剧的各种演绎,人们对这段历史的的八卦心也被勾起。但撇开武媚娘不说,李世民和李治这对父子的故事也大有内容。这俩人的关系简直肉麻,身为一国之君能对儿子宠爱成这样,在我国古代历史上也是少见的。天生好命?说的就是李治这种人,刚

  • 春秋五霸齐桓公:五霸之首为何下场却很悲惨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齐桓公是春秋五霸的首领,在公元前685年到公元前643年是属于他的在位时期。他是春秋时代期间齐国历史上的第十五任君王,他是姜姓,名为小白,他的父亲是齐僖公,哥哥是齐襄公。在后来王位之争中,他和公子纠两人为争王位各出其招,最后公子小白赢得了胜利,成为了君王齐桓公。图片来源于网络齐桓公任用管仲当宰相,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