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人生赢家:可以靠脸却要拼才华的儒将

三国人生赢家:可以靠脸却要拼才华的儒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171 更新时间:2024/1/24 14:12:13

世人知道周瑜,多是《三国演义》中那个心胸狭隘,在诸葛亮这朵红花下的绿叶。然而须知,周瑜才是三国乱世中真正的人生赢家。很多人不屑周瑜,那是因为我们被《三国演义》给骗了啊!三国演义里写的是什么,周瑜打黄盖,刁难诸葛亮,结果被诸葛亮活生生气死。这样一个心胸狭窄的人确实没什么好称赞的,但是我们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真相的眼睛。

网络配图

历史上的周瑜,是一个毫无疑问的大帅哥。史书上说,周瑜“长壮有姿貌”,当时吴中地区有两个帅哥,一个是孙策孙权的哥哥,一个就是周瑜,东汉末年人们习惯用“郎”来称呼年轻英俊的男子,大家都称他们两个为孙郎,周郎。可见他们二人是帅的人尽皆知的。不仅别人觉得他们帅,他们自己也这么觉得。《江表传》就记载过说“策从容戏瑜曰:“桥公二女虽流离,得吾二人作婿,亦足为欢。”是说孙策有一次跟周瑜开玩笑说,虽然乔公的女儿流离失所,但是能有我们二人为婿,也算不枉此生啦。俗话说美女配英雄。周瑜和小乔的婚姻,可以说是郎才女貌,天作之合。

周瑜就是我们常说那种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却偏要靠才华的人。他是东吴最重要的一员大将,其地位不输于诸葛亮在刘备阵营中的位置。三国志和后汉书等各种史书都记载了周瑜的赫赫战功。“策欲取荆州,以瑜为中护军,领江夏太守,从攻皖,拔之。”“复进寻阳,破刘勋,讨江夏,还定豫章、庐陵,留镇巴丘。“十三年春,权讨扛夏,瑜为前部大督。”等等。可以说周瑜看着孙氏阵营一步步壮大起来的。

不仅如此,他还和孙策孙权是拜把子的兄弟。“延请入,上后堂,与家人宴会,如此者数四。”这是真正的兄弟,他每次去孙策家都是要到后堂去拜见孙策父母的。这在古代是同穿一条裤子的交情。建安五年,也就是公元200年,年纪轻轻的孙策去世了,周瑜亲自扶灵回江东,与张昭共同扶持年轻的孙权。一主外一主内,使东吴阵营没有因主将亡去而四分五裂,可以说周瑜不仅为孙氏兄弟开疆辟土,还在孙权根基不稳的时候成为他的定海神针,这样的他在江东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网络配图

最妙的是,周瑜是个出可为将入可为相的人才,建安十一年,曹操攻入荆州,刘琮率众投降,曹操得到刘琮的水军,水、步两军发展到几十万人,东吴的将士听到这一消息都非常惊恐。孙权召集将士商讨对策,竟没有一个主战之人。唯有周瑜为孙权分析局势:今使北土已安,操无内忧,能旷日持久,来争疆埸,又能与我校胜负于船楫间乎?今北土既未平安,加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且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本非中国所长。又今盛寒,马无藁草,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此数四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将军禽操,宜在今日。

痛陈曹操行兵四患,使孙权决心迎敌。否则,我们恐怕看不到鼎足三分的局面。也没有名传后世的赤壁之战。可周瑜也不是只专武事的武夫。事实上唐宋时期的文人志士视周瑜为理想,苏轼就写道“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唐宋诗人墨客赞美周瑜,把赤壁破曹主要功劳归之于周瑜,是合情合理合乎史实的。羽扇纶巾是当时一种时尚的穿着,戴着青丝做成的头巾,手里拿着扇子,这种运筹帷幄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儒将风姿不知倾倒了多少后来的文人墨客。

而且,周瑜还是音律大家,当时吴中地区盛传一句话“曲有误,周郎顾“周瑜就是在醉酒的时候,只要乐姬弹错一个音他都能听出来。以梅子黄时雨著称的贺梅子贺铸也有名词《诉衷情》。“乔家深闭郁金堂。朝镜事梅妆。云鬟翠钿浮动,微步拥钗梁。情尚秘,色犹庄。递瞻相。弄丝调管,时误新声,翻试周郎。”有说不尽的妩媚风情。

网络配图

这样一个能文能武的高富帅,还迎娶了小乔这么个白富美,江东头领是他的拜把子兄弟,完全是一副人生赢家的姿态,他有必要去羡慕人家吗?诸葛亮有的他也有,风姿容貌,才华,主君的信任,他一样不比诸葛亮少,诸葛亮还娶了个丑女呢,就算诸葛亮再怎么超然物外,对着一个名传天下的丑女,能比对着一个倾国倾城的美女赏心悦目吗?周瑜此生的遗憾,应该也就是在这样的人生巅峰骤然离世吧,然而我们心中却留下了最辉煌明亮的周公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大贪官和珅的发家史:权力生财之“道”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历朝历代只要是官就有花不完的钱,玩不完的女人,清朝也不例外,清朝最大的贪官和坤靠权力获得了巨大的收入。权势靠财富来彰显,安乐也需要金钱支撑,由此而踏上贪贿敛财的道路,是合乎逻辑的。和珅敛财,取之有“道”——借职务与权力顺手牵羊。由和珅一手倡导设立的议罪银制度,本身就是乾隆和珅君臣的私人小金库,在乾隆

  • 一代帝王为何死法如此奇怪?竟被活活吓死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古代帝王的身份极其尊贵,他们一旦坐上帝王的宝座,可以坐拥天下财富和美女。但如果对于历史稍有了解的话就会有这样的发现,大部分皇帝在位期间其实都非常的痛苦,而皇帝中善终的其实没有多少。据统计,在中国古代,有一半的帝王在四十多岁的时候就离世了,而很多帝王的死法还非常的奇怪,让后世不免感

  • 有关于楚怀王的故事介绍:楚怀王儿子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在历史上一共有两个楚怀王,人们为了能将他们区分开来,分别将他们称之为“前怀王”和“后怀王”。前怀王是战国时期的楚国君主熊槐。熊槐是楚威王之子,也是楚顷襄王的父亲,整个楚国差点就毁灭在了他的手里。熊槐于公元前374年继位,在位时间共30年。在这三十年年的时间里,他曾大败魏军,攻占魏国的城池,是楚国成为

  • 万历皇帝为何28年不上朝:竟是怕被群臣骂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颇讲言论自由的封建王朝。明朝推行言官制度,大臣们可以放开了提意见,上至国家大事,下至后宫琐事,只要你有想法,可以尽管说来,不要害怕得罪皇帝。明代再残暴的君主也不愿背上“昏君”、“杀谏官”的骂名,实在气极了,最多也只是“廷杖”,在言官的屁股上狠狠地打一顿而已。网络配图正因如此,明

  • 探秘千古明君汉武帝为何接连杀死五位丞相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卷入“巫蛊之祸”的公孙贺公元前91年初春,奉汉武帝诏敕,大汉丞相公孙贺被捕入狱。在狱中,有司穷治其罪,他和儿子公孙敬声受尽了凌辱和拷打,最后,父子双双死于狱中。汉武帝犹恨意难消,下旨将公孙贺灭族——这不是汉武帝杀的第一个丞相,当然也不是最后一个。随着皇帝春秋渐高,性情也越来越乖戾和残暴,位居群臣之首

  • 揭秘:清代历史上哪些人被封为“铁帽子王”?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清朝王爵的最高待遇是“世袭罔替”,意思是子孙世世代代继承王爵,并不降等。如果王爷犯了法,也只是判罚他本人,不削爵位,由旁支承袭。这种待遇被人们形象地称为“铁帽子王”。这就是“铁帽子王”称谓的来历。清代的爵位分为蒙古爵位和宗室爵位。清代朝廷优待蒙古贵族,爵位不实行降袭制度,所有的王爷都是“铁帽子王”。

  • 晋朝卓越将领祖逖: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祖逖生于公元265年,字士稚,是范阳人(今天在河北)。出身世族地主家庭,祖上时代为官,少年时期的祖逖可以说是一个不一般的纨绔子弟。祖逖的父亲早亡,祖逖的生活由他的哥哥们照顾。祖逖成年前并不是一个爱读书的孩子,但是年少的祖逖深为乡党们所喜爱,因为祖逖为人豪爽,仗义,经常以哥哥们的名义资助劳苦的贫民,对

  • 和珅仅仅是因为贪财才遭到同朝大臣的厌恶?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和珅大家肯定都知道,史上有名的贪得无厌,朝中大臣多次弹劾他,但都被他用计谋给掩饰过去了。那么,这样的人物,为何嘉庆帝不喜欢,也就是嘉庆与和珅有什么过节呢?嘉庆帝讨厌他仅仅因为他贪财么?花花有自己的见解,那今天就给大家叨叨一下和珅(1750年5月28日—1799年2月22日),原名善保,字致斋,满洲正

  • 多尔衮到底爱不爱孝庄?两人之间爱多还是恨多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多尔衮的地位也不断上升,从“皇叔摄政王”一直升到“皇父摄政王”,这就出来一个流言,即“孝庄下嫁多尔衮”。南明小朝廷的诗人张煌言,挥笔写下一首诗:“上寿觞为合卺尊,慈宁宫里烂盈门。春宫昨进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这首诗广为流传,让很多人相信它是真的,甚至后来人编派出无数有关多尔衮和布木布泰青梅竹马的

  • 晋国介子推因不想当官被逼死了的古代孝子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介子推又名介之推,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人,出生年月日不详细,死于公元前六百三十六年,后来又被叫做介子。对于介子推简介历史书籍很少记载,自传什么的也没有,不过关于他大名鼎鼎的典故还是有很多的。介子推舍命爱国的故事,让后人格外的铭记。同时,如今我们每一年过的“清明节”都是跟他有关的呢。图片来源于网络介子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