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孙权后宫轶事 第2位夫人是寡妇皇后被宫女缢死

孙权后宫轶事 第2位夫人是寡妇皇后被宫女缢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031 更新时间:2023/12/24 13:22:06

孙权一生7个夫人,有大家闺秀、寡妇、官奴等。虽然形形色色,但有个共同点,那就是有绝美姿色。然而红颜薄命,在阴冷的后宫之中,女人的明争暗斗和战场上男人的厮杀一样残酷无情。最后的胜利者,唯一被立为皇后的还被宫女缢死,没有人笑到最后。

第一个夫人姓谢,是会稽郡山阴县世家,天姿国色闻名江东,和孙家算得上是门当户对。主持这个婚事的,是孙权的妈妈吴太夫人。谢夫人死得早,没有留下儿女。一般认为是因徐夫人得宠,她受到了冷落,抑郁而死。

第二位夫人,是吴郡富春县的徐夫人。她的父亲叫徐琨,是吴郡的豪族,曾经跟着孙坚、孙策南征北战,后来征讨黄祖的时候阵亡。孙权娶这个女人的时候历经周折,因为遭到绝大多数大臣的反对。为什么呢?

首先,辈份不对。她是孙权姑母的孙女,也就是说,孙权是她的表叔,极近的血亲。但这个阻力还不算太大,因为东吴后来这种亲上加亲的特别多,亲戚之间见了面不知道怎么喊。

网络配图

其次,她是个寡妇。她本来的老公是陆尚,就是被孙策气死的陆康的孙子。陆尚去世后,孙权早就听说过她的美色,迫不及待派人要把她娶过来。群臣炸了锅,干嘛要娶个寡妇呢?但孙权陷得太深,为了爱孤军奋斗。有种说法是张昭反对声最大,孙权先把他支到外地办事。张昭忙了一圈回来,发现孙权已经把徐夫人娶过来了,生米煮成熟饭,张昭只有生闷气。

然而这一对冲破世俗阻挡的夫妻并不幸福。徐夫人爱吃醋,先是气死了谢夫人,但是由来只有新人笑,哪会听到旧人哭。孙权也吃不消她的嫉妒,不久步夫人又进宫了,徐夫人备受冷落。孙权把她打发到吴郡(苏州),一住就是几十年,不想见她的面。

她因为抚养过太子孙登,所以孙登一直请求孙权能让她回建康。大臣也请求立徐夫人为后。

孙权不同意,因为他喜欢上了步夫人,她的第三个夫人。步夫人又漂亮又不吃醋,最大的好处是经常推荐别的女人给孙权,孙权看她这样大度,心花怒放,对她无比宠爱。她是丞相步骘的同族,还给孙权生了两个女儿:孙鲁班孙鲁育,孙权视为掌上明珠,更是相当溺爱。

孙权对步夫人绝对是动了真心的,一生就想立步夫人为皇后。这是一场无比艰难的拔河赛,在长绳的另一端,是所有的大臣加上太子,他们都不同意。因为徐夫人进宫在前,按规矩要立徐夫人。孙权志在天下,犯不着为这件事和大臣闹翻,但为了表达对步夫人的一片真情,也拒绝了群臣的要求,立皇后的事就这样一直拖着。宫内的人懂得察言观色,都称步夫人为皇后,给了步夫人一丝心灵的安慰。拖了十几年,直到步夫人去世。孙权悲伤不已,怀着无比的内疚和痛心要追赠她为皇后,大臣们也被感动,全票通过。

网络配图

第四个夫人是袁氏,袁术的女儿。袁术败亡后,她由于花容月貌被孙权娶了过来。她长得漂亮品行也好,但没有孩子,孙权打算立她为皇后。袁氏以自己无子为由推辞了。

孙权的真正皇后,就是孙亮的母亲潘氏。

潘氏是会稽人,她的生活很悲惨,因为父亲犯了法被处以死刑。她和姐姐受罚成为官奴,被分派到皇宫里的“织室”,每天的日子就是织布缝衣。潘氏长得倾国倾城,和她一起有几百个宫女,都不愿意和她交往,敬而远之。因为说她是天上的仙女,不是凡人。孙权怎么看中她的呢?

一种说法是,孙权一次无聊逛到织室,看到了潘氏,被她的美色惊呆,魂不附体,立即召入宫中。另一种说法是,潘氏的名声远播,激起孙权的好奇心。就派人去画一张潘氏的面像,潘氏因为被囚心情忧郁面带愁容,画师如实照画,孙权看到后大惊:她愁起来都让人心动,何况她欢乐的样子呢?随即召入宫中。

几度春风后,潘氏生下了孙权最小的儿子孙亮,后被立为太子。潘氏被立为皇后,她是孙权生前立的唯一皇后。

潘氏是一个正常的女人,当然就善妒。但孙权年龄已大了,对她几乎百依百顺。她恃宠而骄,孙权的病越来越重,她却越来越高兴,因为自己的儿子可以早一点登上皇位,免得夜长梦多,还悄悄向中书令孙弘打听吕后专权的故事。

网络配图

她没有读多少书,也没有大家闺秀的气质,说到底是个凶悍的美艳女人。她对周围的宫女动不动就暴打,经常虐待她们。宫女们整天惶恐不安,一天潘皇后累了睡着后,宫女们想:一旦孙亮登基,她成了皇太后,对宫里人肯定更加残酷,我们都会死无葬身之地。于是一不做二不休,大家合力用布帛把她缢死,结束了她传奇的一生。潘氏陪伴孙权有近10年的时间,她的死给病重的孙权以最后一击。几个月后,孙权病逝。

孙权还有一个夫人是来自琅邪郡的王夫人,就是废太子孙和的母亲,后忧惧而死。另有一位王夫人,是南阳郡人,也生了一个儿子,叫做孙休,后来做了皇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古代最有才情的三大帝王:李煜应属第一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煜是不是唐朝的最后一位皇帝,西方四大帝王,李煜简介

    NO.1南唐后主——李煜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才情的一位皇帝。他的作品脍炙人口。最后因为他最出名的一首词而丢了性命。不管你是否有文学修养,我想,只要读过李煜的这首《虞美人》,恐怕未有不为之动容的。鲜少有诗词能像虞美人这样,把作者如此鲜活地带进读者的脑海里,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如此真实。因为这首词,忘却了

  • “四爷”雍正怎么死的 雍正是被吕四娘刺杀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吕四娘,女,清朝雍正时人,为吕留良之孙女(一说女儿),野史记载其为报雍正以文字狱杀祖吕留良之仇,以选妃之名混进皇宫,后在雍正召其侍寝时以短剑将雍正斩首而亡。雍正真是被吕四娘刺杀的吗?雍正真是被吕四娘刺杀的吗? 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二十三日,雍正皇帝在圆明园猝然去世。雍正皇帝死的十分的突然,无

  • 三国第一神童曹冲竟5岁过目不忘12岁到达巅峰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核心提示:曹操经常对群臣说,将来要立曹冲为继承人。可惜,曹冲不幸夭亡了。悲痛欲绝的曹操对儿子们说:“这是我的大不幸,却是你们的大幸啊!”网络配图一在中国古代的人才史上,三国人才辈出,群星灿烂。其中有一个现象尤其值得我们关注,那就是出现了一些智能超常的儿童,他们具有记忆力强、反应敏捷等特点。遗憾的是这

  • 大明王朝最后一任内阁首辅 最后惨死场面血腥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魏藻德,这恐怕是最令崇祯皇帝失望的一任内阁首辅。崇祯十三年,魏藻德考中进士。在最后举行的殿试上,由于崇祯皇帝急切希望能够挑选出几个能够真正有用的人才,又把四十八名进士叫到了文华殿,诚恳的问了一个问题,用白话文就是:今日大明内忧外患应该怎么办?魏藻德回答了两个字令崇祯皇帝非常满意——知耻!网络配图也许

  • 历史上有名的两位不败将军仗打的真太牛了!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追随历史的发展轨迹,感受五千年的文明脉搏,看我国五千年的巨大变化……其中,中华浩瀚五千年的历史大幕中,出现过着无数璀璨耀眼的将星,打战打得好的很多,但究其一生却未尝败绩的确是屈指可数,下面我们就来盘点古代最具代表性的两位不败将军。网络配图一、孙武孙武,人称兵圣,字长卿,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兵圣、百世兵

  • 历史中纪晓岚的真面目其实是一个“好色之徒”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在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的纪晓岚是诙谐幽默,忧国忧民的,是一个特别有正义感的清官,或许他唯一的嗜好就是抽烟,这当然是假的,但是 历史中的纪晓岚还真就堪称“铁齿”也富有幽默感。纪晓岚的“铁齿”和幽默感网络配图在民间也流传了很多乾隆皇帝和纪晓岚的轶事,其中有一件对于纪晓岚的“铁齿”之名,实在是让人佩

  • 壮烈的历史:诸葛子孙为守蜀汉竟战死沙场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蜀汉与曹魏之间的斗争在三国后期愈演愈烈,在曹魏与蜀汉的最后一场二战中,诸葛亮子孙英勇牺牲。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段壮烈的历史。网络配图在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曹操和刘备之间的大小战斗不计其数。在三大势力格局稳定后,蜀汉和曹魏之间的战争,依然保持着较为频繁的趋势。不管是诸葛亮还是姜维,都在致力于针对魏

  • 一代帝王为什么在心里最恨的竟然是姚启圣?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清朝康熙年间,姚启圣作为康熙身边最重要以及最为忠心的一位谋士,历史盛传康熙曾经对姚启圣有过千古一骂,只是真的有这么一骂吗?虽然说姚启圣是在康熙统治下为官,但是这一生却是着眼于满清的利益,在他身上并没有被种族的观念所蒙蔽,姚启圣在当官的时候,常常都有向康熙表述过自己对于满汉之间不平等待遇的不满,以及满

  • 无敌李元霸:李世民弟弟李元霸真的如此无敌吗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朝李元霸简介,鱼俱罗杀李元霸,李元霸到底有多厉害

    看过电视剧《隋唐英雄》的人们都知道一个人物就是李元霸。李元霸在影视剧中能征善战,无人能敌。可是回过头想想,历史上有没有李元霸这一人物呢?图片来源于网络我们所知道的李元霸都是因为文学作品和影视剧的影响,并且还知道在文学作品中的李元霸是一个虚构的人物。那历史上有没有李元霸这一人物?带着好奇心,经过对历史

  • 同治帝死因是什么?是什么原因让一个青年帝王驾崩?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同治帝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公元1861年(清咸丰十一年),在紫禁城内,咸丰帝生前任命的以肃顺、端华、载恒为首的“顾命八大臣”被禁军拿下,权力落入慈禧、慈安两宫太后及恭亲王奕?为首的“帝后、帝胤集团”手中。当时的新君祺祥皇帝,年方六岁,名讳为爱新觉罗载淳,是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