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杨荣:一句话就飞黄腾达荣宠一生的明朝大臣

杨荣:一句话就飞黄腾达荣宠一生的明朝大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226 更新时间:2024/2/19 22:26:48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杨荣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大明王朝是我国最后一个汉人王朝。作为出身乞丐的皇帝,朱元璋自然深知这江山来之不易,于是在健全统治秩序上,可谓是煞费苦心。

对于传统的皇权、王朝的威胁因素,他一一防备。既设置了铁牌,高悬庙堂,规定宦官不得干政;又在洪武十三年(1380年)借助胡惟庸案,宣布“今我朝罢丞相”,将在中国封建史上实行近千年的宰相制度废除;并在洪武十五年(1382年),设置直属皇帝的锦衣卫,加强对于官员、群众的监督;还将《大诰》遍发民间,赋予人民对贪官污吏的执法权;以及为了抵御实力尚强劲的北元势力,大兴分封制,分封诸子,设置九王塞边制度,以藩为屏,拱卫中央。

但恰恰就是九王塞边制度,让大明王朝在实现了初期对北元残余势力的优势之下,却也造成了九王势力的增强。而强干弱枝的统治理念与地方藩王势力的增长之间的矛盾,也让朱元璋死后,继任者朱允炆决意采纳老师黄子澄齐泰的意见,开始削藩。

在先将势力相对较小的藩王如周王朱橚、代王朱桂、湘王朱柏等人废黜之后,他的目标自然而然地放到了此时的九王塞边体系之中实力最强,资历最老(此时秦王朱樉、晋王朱棡都已经病逝)的四叔朱棣身上。

当时的建文帝朱允炆,既有正统的法理基础,又有朱元璋留下的五十万精兵强将,本大可以一展宏图。但就在他接连错失将朱棣父子幽禁乃是处死的机会之后,放虎归山后患无穷。1399年,朱棣以靖难名义起兵,经过不足4年时间,便实现了江山易主。

1402年,朱棣越过淮河,直取南京。最终,建文帝自知力有不逮之下,放火烧毁宫殿,不知所踪。作为胜利者,朱棣自然是趾高气昂,颐指气使,当南京城门打开,面见跪在路边的臣僚,又有谁会忍耐的主,发自内心的欢愉,这可是历史上唯一一次藩王成功造反的案例。此时此刻他恨不得立刻即位,品尝那种手握他人生死的滋味。

可就在他骑着高头大马,朝向宫殿之时,却有一个他并不认识的微末小官,跳出来阻拦了他的行路。逆犯?行刺?正当朱棣尚在疑惑之时,此人却开口言语:请问 殿下是先拜谒太祖陵寝,还是先即位?

此时志得意满的朱棣,听罢瞬间顿悟。虽然,他声称的是靖难,他也是朱元璋的子嗣,但终究是以下犯上、越矩之行径。要想实现由反贼到正朔,拜谒父亲的陵寝,以告先祖才是取信于人、取信于民的举动。

于是,在听取了这个小官员的意见之后,他先拜谒了明孝陵,告知父亲建文帝有违天和,并且不知所踪,自己迫于无奈才有此之谓。随后,文官集团们在认清了形势之后,大多都选择了拥戴新君。在群臣的“三请”之下,朱棣三辞而受,“被迫”登上了梦寐以求的帝位。

而对于这个避免让自己“狼子野心”暴露的小官,他自然也是要留作重用。在调查之后,原来这个小官叫杨荣,乃是建文二年的进士,司职翰林编修。随即,朱棣将其直接拔擢为文渊阁大学士,并为翰林侍讲,陪侍左右。

当然单纯的一语,自然并不能使杨荣恩宠一生,真材实料才是为官晋身之道。在朱高炽被立为太子之后,他又升任右谕德。在商议朝堂大事上,他更是谋而能断,老成持重,深得朱棣之心。

恰恰也正是这般才华,让他也得到朱高炽的信任。就在1424年,朱棣第五次北伐回归之时,朱棣龙御归天。此时距离北京距离尚远,如若朱棣之死消息传开,汉王朱高煦、赵王朱高燧,必定生乱,而杨荣作为陪侍,则命人以锡器铸成圆桶,将朱棣尸身放入,遮盖异味,遂成就了朱高炽的安稳即位。

也因此,他又累升太常寺卿,仅仅月余,工部尚书、太子少傅等职衔等身,食三公之禄。名声显达,就在明仁宗去世,朱瞻基上位之后,他又主张平定了汉王朱高煦叛乱,还建议了朱瞻基放弃安南等地,宣德五年时,他已经又在前职上升任为荣禄大夫,从一品。

在明宣宗朱瞻基去世后,他又在诚孝张皇后委任之下与杨士奇杨溥成为明英宗朝的重要辅政大臣。

正德三年,已经是光禄大夫、柱国、少师,地位之显赫已然无出其右者。正统五年(1440年),70岁的他去世。一句话成就了仕途的飞黄腾达,满腹才华更让自己成为了四朝名臣,人生如此,夫复何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明穆宗朱载坖真的是因为方士一句话登上皇位的吗?明朝最低调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载坖怎么读,朱载垕朱载坖,明朝最英明的皇帝

    对明穆宗朱载坖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明朝的历史有将近三百年的时间,在明朝传承的十多位皇帝中,开国皇帝朱元璋是最著名的一位,他的发家史中还留下了"珍珠翡翠白玉汤"这一名菜,明成祖朱棣开创了"东厂",还有"仁宣之治"的明宣宗也是极大的促进了明朝的经济发展,在明朝的这

  • 千牛卫大将军是什么官职?千牛卫只有唐朝才有吗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千牛卫有多少人,检校千牛卫大将军和千牛卫中郎将,正三品检校千牛卫大将军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千牛卫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电视剧《神探狄仁杰》中,李元芳遇敌的时候总要喊出自己千牛卫大将军的名号,那么这个千牛卫是什么来头,到底有多厉害?首先要说一下千牛卫虽然跟牛有关系,但不是象孙悟空被封为弼马温那样管马的,千牛卫在唐朝时候才出现,不过

  • 张飞和关羽都有两个女儿 刘禅为什么不娶关羽的女儿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禅的女儿,关羽的女儿最后嫁给谁了,刘备两个女儿最终结局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禅不娶关羽之女,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第1个原因:古代正妻只有一人、只果娶了张飞关羽二人女儿谁当正妻、谁当皇后堂堂关羽张飞也不能让女儿做妾吧,这将不利于兄弟情义所以只能娶其一个。第2个原因:张飞是刘备创业的大股东,是蜀汉集团的核心联合创始人,刘备起家时,是

  • 明世宗为什么会对努尔哈赤的崛起,无动于衷、不以为意呢?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棣打得过努尔哈赤吗,明朝为什么让努尔哈赤做大,如果明朝灭了满清

    大明对努尔哈赤的崛起为什么会无动于衷、不以为意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萨尔浒一战之后,明朝的多位大臣都开始意识到了努尔哈赤似乎是真的在崛起,并且一再有人发出预警,向皇帝上奏了很多奏折,反思进谏之声不断,并且将努尔哈赤的崛起,会威胁到大明王朝的统治这样严重的后果都告诉了当时统治者

  • 孙尚香所爱的人是谁 究竟是刘备还是陆逊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孙尚香的爱情,孙尚香与刘备是真爱吗,陆逊与孙尚香的关系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孙尚香所爱之人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男尊女卑的年代,身不由己的女人,哪有什么资格去说爱或者不爱!女人如衣服,兄弟如手足——刘备古往今来在男人心中最具仁义,且知名度最高的非刘备莫属;在女人心中最绝情的也莫过于刘备!有人说刘备是靠“哭”赢得了江山,但是刘备为关羽哭,

  • 王莽在昆阳大战时,用四十万人对战刘秀三千人为什么还会输?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昆阳之战刘秀多少人,王莽四十万大军怎么灭亡的,刘秀战胜王莽的战役

    很多人都不了解昆阳大战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昆阳之战,王莽四十万人对战刘秀三千人,其实这句话不准确。史书记载,新军的统帅王寻,带了五万人左右来攻击刘秀,先锋部队只有一万人,刘秀率三千骑兵冲杀,“光武奔之,斩首数十级”,斩杀大将王寻。古代军队通讯方式低下,指挥不便,刘秀这种一波冲击

  • 揭秘:鲁国大夫少正卯与孔子之间有什么矛盾吗?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少正卯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孔子一当官就把少正卯杀了,这得是多大的仇啊,这件事千百年来也是争议不断,且来看看究竟是什么仇。少正卯是鲁国大夫,少正是个官职,卯是他的名字,少正是周朝所设的官职,古人讲究个身份,所以都是叫他少正卯,因为姓氏没流传

  • 孙尚香回到东吴之后 结婚生子的说法是怎么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孙尚香回东吴后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三国志》中的孙夫人,野史和正史都没有提过她的真名,孙尚香的称呼是出自戏剧《甘露寺》,《三国演义》中是以孙仁来称呼孙夫人,在《两军师隔江斗智》中则被称为孙安,咱们且以孙尚香来作为她的名字。正史记载孙夫人才智敏捷,性格刚强,和她的几个

  • 为曹操守护边疆多年田豫,为什么会看不起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为曹操守护边疆多年田豫,为什么会看不起刘备?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说起三国的猛将来,那可真的就是太多太多了,只不过可惜的是,虽然三国的猛将很多,但是最有名的无非也就是刘备手下的几位罢了,就比如像什么关羽,张飞,赵云之流等等。当然,或许在很多人心目中,关羽根本就算不上是猛将,因

  • 项羽可谓是羽之神勇,千古无二 项羽为什么斗不过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万人敌项羽,刘邦打败项羽,项羽之神勇千古无二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楚汉相争的文章。秦朝二世而亡,天下纷争开始,各路人马涿鹿中原,分成各种王,最后打的只剩下项羽和刘邦两人相争,西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两人争夺正统开始展开一场大规模的战争,而这场接近五年的战争最后以项羽失败,刘邦建立汉朝而结束。项羽作为六国的贵族,手底下也有谋士为其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