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世宗为什么不怕自己的权力被内阁架空?真相是什么

明世宗为什么不怕自己的权力被内阁架空?真相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506 更新时间:2024/1/25 9:59:26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明世宗为什么不怕自己的权力被内阁架空,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在中国古代的封建王朝当中,宰相绝对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有的宰相甚至可以直接干预皇帝的废立,稍不留意就有可能变成谋朝篡位的权臣。

所以在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废除了宰相,而在明成祖朱棣时期又设立的内阁,帮助皇帝处理政务,最后内阁的权势也日益加重,内阁首辅最后与以往的宰相没有多大差别,有宰相之权而无宰相之名。

特别是在明世宗嘉靖年间,内阁的权力大大提高,许多重要的军国大事也往往由内阁处理,那么明世宗为何会大幅度的提升内阁权力?不怕被内阁所架空,这背后隐藏着怎么样的权谋之术。

一:权力真空,内阁的由来

1:朱元璋废除丞相,明成祖建立内阁

朱元璋在夺取天下,建立明朝之后,深感与前朝宰相多和皇权对抗,特别是发生了胡惟庸案之后,朱元璋废除了延续了千年之久的宰相制度。

据《明史》当中记载称:"其官有丞相、平章、左右丞、参政,而吏、户、礼、兵、刑、工六尚书为曹官。行之一纪,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遂设四辅官。"

这样一来虽然增强了皇权,但是每天皇帝处理的事物也极其之多,为了朱元璋的继任者明成祖朱棣,为了减轻皇帝的负担,特意设立一个带有顾问性质的机构——内阁,协助皇帝处理国事,内阁制度登上历史舞台。

2:位卑言轻的明朝内阁

在内阁诞生的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内阁的地位和处境相当尴尬,内阁在很多事情就像一个临时的机构,在皇帝有需要的时候才会召见内阁大臣。

据《明会典》当中记载当时内阁的尴尬处境称:""阁臣之预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关白。"

由此可见内阁更像是是皇帝的私人秘书,而且当时内阁大臣的品级也不高,完全没有后期般权倾天下的态势,但是到了明朝中后期,特别是在明世宗时期,内阁制度得到了完善,内阁大臣的权力也得到了加强,成为了凌驾于六部之上的机构。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明世宗是如何加强内阁权力的。

二:内阁制度的完善,明世宗放权内阁

1:明世宗时期的内阁掌握了一定的决策权

从上面的叙述可知,在内阁设立之初是没有决策权的,仅仅是充当皇帝的私人顾问,但是到了明朝中期这一现象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内阁拥有了一定程度的决策权当时称之为"票拟权"。

据《明史》当中记载明孝宗时期的内阁称:"初或有从有不从,既乃益见信,所奏请无不纳,呼为先生而不名",到了明世宗时期不仅仅没有削弱内阁的这个权力,还加强了内阁的票拟权力,使得明朝内阁的底气日益充足。

2:可以选举九卿大臣,推举朝臣

明世宗时期除了进一步加强当时内阁的决策权力之外,还使得当时的内阁大臣拥有了推举九卿官员的权力。

众所周知,在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当中君王最忌讳的事情之一就是官员结党营私,而相互推举官员就是造成结党营私的原因之一,在内阁成立之初,内阁大臣的权力受到了严重的限制,然而到了嘉靖时期,内阁大臣居然拥有了推举九卿大臣的权力,这在明朝是不可思议的存在。

据《明实录》当中记载称:""臣惟皇上欲宣德化,必自近始。......今内阁择其人焉,责之以择九卿......"由此可见,内阁的在一定程度是拥有了人事权力。

3:提升内阁大臣的朝廷地位

最后明世宗还对内阁大臣的地位进行了大幅度的提升,在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之时,内阁大臣的地位普遍不高,因为更多时候只是充当皇帝顾问的角色。

据《明史》当中记载明成祖时期的内阁品级称:"因各赐五品服,命七人命妇朝皇后于柔仪殿,后劳赐备至。又以立春日赐缙等金绮衣,与尚书埒。"而到了明世宗时期,内阁大臣的品级大多数是一二品的高官,而且那时期的内阁拥有了凌驾于六部之上的权力与地位,这是从来没有过的现象。

内阁在明世宗时期俨然已经成为了一个可以和皇权抗争的庞然大物,而为何作为皇帝的明世宗会一手缔造出一个威胁皇权的庞然大物?他提升内阁权力的动机又何在呢?

三:明世宗为何要提升内阁权力

1:内阁虽有实权,但无法真正的威胁皇权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明世宗为何会肆无忌惮的加强内阁权力的原因。首先,明朝时期的内阁,虽然在经过明世宗的一系列强化后,和从前的宰相在权力上没有多大的差别,但是内阁和宰相制度依旧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

丞相制度,是中国古代官制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国家法定的政治制度,因此丞相可以合理合法的掌握着行政大权,就连皇帝也不能轻易先更换丞相,但是明朝的内阁制度就显然没有这一个特点。

首先明朝的内阁制度始终没有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法定的政治制度,内阁制度在明朝本质上就是一个皇帝临时设立的机构,内阁的权力也来自皇帝个人,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明朝时期的内阁既没有得到官方的认可,他的权力也相应的来着皇帝,所以内阁在制度上不存在威胁皇权的因素在其中。

以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为例,在位时期和皇帝俨然无二,但是死后作为权臣的张居正却迅速遭到了清算。据《明史》当中记载称:"张居正通识时变,勇于任事。神宗初政,起衰振隳,不可谓非干济才。而威柄之操,几于震主,卒致祸发身后"所以说明世宗才敢放心的提升内阁的权力。

2:明世宗作为外藩王入京,又和朝臣决裂

为何偏偏是在明世宗时期内阁手中的权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其中又和明世宗登基之初的尴尬地位有着密切关联。首先明世宗之前的皇帝明武宗暴毙身亡,没有留下子嗣,而明世宗作为幸运儿被选为大明帝国的继承人。

据《明史》当中记载称:":丙寅,武宗崩,无嗣,慈寿皇太后与大学士杨廷和定策,……大学士梁储,定国公徐光祚,驸马都尉崔元,礼部尚书毛澄,以遗诏迎王于兴邸。"作为藩王儒家京为皇帝的明世宗在朝廷当中毫无根基,要培养属于自己的势力,内阁是不二人选,自然又要给与内阁一定的权力。

最重要的是在明世宗入京之初,就和当时的朝臣闹得不可开交,史称"大礼议"事件。当时明世宗执意不肯改换父母,和当时的朝臣产生了激烈的矛盾冲突。

据《西园杂记》当中记载事件的冰山一角称":朱厚熜又想去掉"本生"二字,再次引起轩然大波,群臣跪伏于左顺门,撼门大哭,一时"声震阙庭"双方陷入了矛盾之中,但是国家大事不等人,因此内阁权力的加强,让政务得以顺利处理就成为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3:明世宗中后期无心朝政,需要提升内阁权力维持国家运转

最后明世宗提升内阁权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维持明王朝国家政权机器正常运转的需要。在明世宗继位之初,的确是兢兢业业,将大明王朝的事业打理得井井有条,被当时的人称之为中兴之主。

据《明世宗实录》当中记载评价称:"神圣不世出之主";"躬秉圣资, 出抚兴运, 铲奸剔蠹, 丕举王纲, 肇修人纪。"但是到了后期,明世宗就开始懈怠朝政。

明世宗在晚年的时候迷信长生不老,信奉道教,曾经创下二十年不上朝的惊人记录,对于国家大事业采取了消极怠工的态度。

在这种情况之前,明世宗也深深的认识到如果一味的消极怠工,明王朝的统治就极有可能走向混乱,乃至是灭亡,维持内阁的作用就变得异常重要,所以明世宗会采取提升内阁力的这一个举措来幕后操作国家大事的方法。

四:结语

明世宗时期是明朝内阁制度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明朝内阁权力也是在明世宗时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其原因不外乎在于内阁对于皇帝而言是可以完全掌握的,加之明世宗继位的特殊性和与朝臣恶劣的关系,都需要提升内阁的权力,最后明世宗在中后期表现出来的消极怠工、痴迷长生、不理国事的行为都促使内阁权力的进一步加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刘备的眼光到底有多可怕 因为没杀此人酿成大祸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备杀了刘璋没有,刘备看错的三个人,刘备借刀杀吕布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眼光,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三国是一个乱世,在这个时代里可以看见人性的卑劣,也能让一个有才能的人快速成长,我熟知的诸葛亮、司马懿、周瑜、曹操、刘备就是这个时代的人。刘备作为这个时代唯一一个从草根逆袭成开国皇帝的君主,他的眼光可以说是顶级。他认为马谡不可重

  • 刘备死前说赵云不可重用 刘备这么说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备为什么不重用赵云?,为什么赵云不被刘备重用,刘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你真的了解刘备和赵云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三国时期是一个英才辈出的时代,三国时期出现了不少文臣武将,其中的常山赵子龙武将可谓数一数二的猛将,历史上公认为常胜将军。这个猛将不单是现在小说中的常客,在历史中也有许多他的身影,在当今信息发展的时代,我们很容易在电视上看到赵云的故事,在

  • 背叛刘备坑害关羽,出卖荆州投降孙权,糜芳到底为什么要这么做?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孙权为什么怕刘备,荆州真的是刘备借的吗,关羽是不是被孙权杀了

    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糜芳。关羽丢失荆州,除了刘备和诸葛亮,还有两个人有四个人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们就是刘封、孟达、糜芳、傅士仁。正是因为刘封孟达拒绝出兵支援,糜芳傅士仁不战而降,让关羽大军陷入了内无粮草外无救兵的困境。老婆孩子落入敌手,吃了上顿没下顿,荆州兵将纷纷叛逃。关羽诈降不成

  • 杨荣:一句话就飞黄腾达荣宠一生的明朝大臣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明朝三杨内阁不如一张,飞黄腾达是贬义词吗,李自成老婆为什么私通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杨荣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大明王朝是我国最后一个汉人王朝。作为出身乞丐的皇帝,朱元璋自然深知这江山来之不易,于是在健全统治秩序上,可谓是煞费苦心。对于传统的皇权、王朝的威胁因素,他一一防备。既设置了铁牌,高悬庙堂,规定宦官不得干政;又在洪武

  • 明穆宗朱载坖真的是因为方士一句话登上皇位的吗?明朝最低调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载坖怎么读,朱载垕朱载坖,明朝最英明的皇帝

    对明穆宗朱载坖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明朝的历史有将近三百年的时间,在明朝传承的十多位皇帝中,开国皇帝朱元璋是最著名的一位,他的发家史中还留下了"珍珠翡翠白玉汤"这一名菜,明成祖朱棣开创了"东厂",还有"仁宣之治"的明宣宗也是极大的促进了明朝的经济发展,在明朝的这

  • 千牛卫大将军是什么官职?千牛卫只有唐朝才有吗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千牛卫有多少人,检校千牛卫大将军和千牛卫中郎将,正三品检校千牛卫大将军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千牛卫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电视剧《神探狄仁杰》中,李元芳遇敌的时候总要喊出自己千牛卫大将军的名号,那么这个千牛卫是什么来头,到底有多厉害?首先要说一下千牛卫虽然跟牛有关系,但不是象孙悟空被封为弼马温那样管马的,千牛卫在唐朝时候才出现,不过

  • 张飞和关羽都有两个女儿 刘禅为什么不娶关羽的女儿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禅的女儿,关羽的女儿最后嫁给谁了,刘备两个女儿最终结局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禅不娶关羽之女,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第1个原因:古代正妻只有一人、只果娶了张飞关羽二人女儿谁当正妻、谁当皇后堂堂关羽张飞也不能让女儿做妾吧,这将不利于兄弟情义所以只能娶其一个。第2个原因:张飞是刘备创业的大股东,是蜀汉集团的核心联合创始人,刘备起家时,是

  • 明世宗为什么会对努尔哈赤的崛起,无动于衷、不以为意呢?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棣打得过努尔哈赤吗,明朝为什么让努尔哈赤做大,如果明朝灭了满清

    大明对努尔哈赤的崛起为什么会无动于衷、不以为意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萨尔浒一战之后,明朝的多位大臣都开始意识到了努尔哈赤似乎是真的在崛起,并且一再有人发出预警,向皇帝上奏了很多奏折,反思进谏之声不断,并且将努尔哈赤的崛起,会威胁到大明王朝的统治这样严重的后果都告诉了当时统治者

  • 孙尚香所爱的人是谁 究竟是刘备还是陆逊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孙尚香的爱情,孙尚香与刘备是真爱吗,陆逊与孙尚香的关系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孙尚香所爱之人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男尊女卑的年代,身不由己的女人,哪有什么资格去说爱或者不爱!女人如衣服,兄弟如手足——刘备古往今来在男人心中最具仁义,且知名度最高的非刘备莫属;在女人心中最绝情的也莫过于刘备!有人说刘备是靠“哭”赢得了江山,但是刘备为关羽哭,

  • 王莽在昆阳大战时,用四十万人对战刘秀三千人为什么还会输?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昆阳之战刘秀多少人,王莽四十万大军怎么灭亡的,刘秀战胜王莽的战役

    很多人都不了解昆阳大战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昆阳之战,王莽四十万人对战刘秀三千人,其实这句话不准确。史书记载,新军的统帅王寻,带了五万人左右来攻击刘秀,先锋部队只有一万人,刘秀率三千骑兵冲杀,“光武奔之,斩首数十级”,斩杀大将王寻。古代军队通讯方式低下,指挥不便,刘秀这种一波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