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朱元璋当皇帝后为何听不得别人说“则”字

揭秘朱元璋当皇帝后为何听不得别人说“则”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761 更新时间:2024/2/26 3:04:44

中国人避皇帝或长辈的名讳,不知从何时起。不过直到今天,对长者、尊者直呼其名都是不礼貌的。农村小孩之间骂架,互相指着鼻子叫对方父母的名字,便是一种侮辱对方的精神胜利法。过去的人在自己文章中不得以需要祖辈、师长的名字时,总是称“讳某某”。不过屈原在他的《离骚》中说到:“朕皇考曰伯庸”,而不说“讳伯庸”,他也不用像林黛玉那样,写母亲的名字“敏”时,故意缺笔。是否当时名讳之规矩还不是很盛行?

也许,在古人的心目中,名字和生辰八字有着特殊的魔力,和这个人的生命状况息息相关,所以巫师作法,诅咒一个人,就会做一个小人,写着那人的名字和生辰,然后恶毒地行法,比如《红楼梦》中的马道婆受赵姨娘委托,如此来对付王熙凤贾宝玉

网络配图

在古人的心目中,人的地位越高,权力越大,他的名讳越是碰不得,而那些没什么势力的老百姓,除了自家孩子,别人直呼其名他也无可奈何。皇帝富有四海,全国百姓都是他的子民,因此避皇帝的名讳范围最广,皇帝的名字,简直就是老虎屁股,摸不得。

历朝历代,最大的敏感字眼,便是皇帝的名字。除此之外,其他的敏感字、敏感词并不多,秀才们做文章时,只要留心别去碰圣上名讳这个大地雷,不用煞费苦心给更多的词找一个替身。

可是到了明代,就不一样了。出身贫苦的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忌讳就格外多了起来。除皇帝的名讳外,许多词也是犯大忌的,那些舞文弄墨的人搞不好就会掉脑袋。

朱元璋早年参加郭子兴的队伍,靠杀人放火而起家,因此特别忌讳人家拐着弯子骂他是“贼”,他对“贼”字的警惕简直到了神经过敏的地步。浙江府学教授林元亮给人当枪手,写上表叩谢圣恩,中有“作则垂宪”。福州府学训导林伯璟提按察使撰贺冬表,文中有“仪则天下”。常州府学正孟清也是替上司捉刀,贺表中有“圣德做则”。这洪武皇帝大概当时讲的老家濠州方言,“贼”和“则”同音,怀疑是讽刺他做过贼,便将这些拍马屁的人全部杀死。

网络配图

他年轻时当过和尚,因此也忌讳别人提起他这段自认为不光彩的历史,臣民们的上表中不许有和“僧”音相近的字,否则就会龙颜大怒,杀意顿起。因此那时候连“医生”都改成了“医士”。而且他这种忌讳扩大得让人摸不到边,一个人上表中有“取法象魏”,他念成“去发”,去发不是当和尚吗?又是讽刺老子龙潜时当和尚那段经历,没说的,让人把这人推出去“咔嚓”一声砍掉。

说白了,朱元璋这心理和阿Q没什么区别,因为自卑、因为不自信,总怀疑别人瞧不起他,哪怕打下了花花江山。阿Q因为头上有癞疮疤,便忌讳别人说“癞”以及一切近于“赖”的音,直至忌讳说“光”、“亮”。别人犯了他的讳,力气小的他就打,口拙的他就骂。可这样一个流浪汉,一般的人不把他放在眼里,连王胡、小D这样的人也敢公然冒犯他的忌讳,他只能肚子里骂娘。要是他和朱元璋一样当上皇帝,有无限的权力,估计王胡、小D之流都得死。

网络配图

朱元璋的忌讳太多,多得连老百姓取名,都不能用某些字,如“天、国、君、臣、圣”等等,甚至“博士、大官、太医”也在禁止取名的范围之内。这么多的敏感词可把那些做大臣的吓坏了,这拍马屁风险太大了,搞不好把身家性命丢了。可马屁文章又不能不做。礼部官员斗胆恳求皇上,下一道表式,规定哪些字、词不能用,让臣民心中有数,便于遵守。这洪武帝还不算太混账,便让翰林学士设计了一份谢恩表的格式,颁布给各有关部门,以后要上表谢恩,就照着这份填空就行了。这下文武百官心头的石头落了地,拍马屁的风险一下子就降低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崇祯皇帝悲催的人生:勤俭一生死后却被示众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崇祯是一个极想有所作为的皇帝,是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是一个孤独的勤奋的皇帝,他接下了前辈留下来的一副烂摊子,最终,他力挽狂澜而失败,演出了一出时代的大悲剧网络配图勤俭一生崇祯很节俭,他的衣服、袜子,都打了补丁,此外,崇祯还有个特点:走路慢,因为走得快,里面的破衣服就会飘出来。崇祯是一个勤政的皇帝,据

  • 西楚霸王项羽的性格特点:太自负而错失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失察:韩信的寒心项羽不是个一般的人物,他是“西楚霸王”,是一个军队的主帅,换句话说,他是西楚国的一把手。处于这样显赫的地位,又怀抱着称霸天下的雄心,他有一个重大的任务,就是要善于考察和决定自己手下的哪些人可堪重任。网络配图比如韩信。韩信开始是跟着项梁的,项梁死后归了项羽,他在项羽手下干过,提过不少建

  • 秦始皇儿子胡亥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秦二世胡亥,是继秦始皇之后秦朝的第二任皇帝,在位仅短短三年,享年二十四岁。胡亥因赵高而登上帝位成为秦二世,最后也因赵高而结束了他的作为秦二世的人生,可以说是成也赵高,败也赵高。秦二世胡亥是秦始皇的第十八个儿子,也是秦始皇最为宠爱的儿子,他的长兄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公子扶苏。他为了能够继承秦始皇的皇位,

  • 揭秘中国古代第一美男子潘安 死后被诛三族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评判一个人是不是美男子,要有的特征:才貌双全,或文学、音乐修养极高,或文治武功威震华夏。网络配图现在来说的这个,就是俗称古代第一美男,“貌似潘安”的潘安。潘安(247年―300年),即潘岳,字安仁。巩县(今河南巩义)人,祖籍河南中牟县大潘庄。西晋著名文学家。潘安之名始于杜甫《花底》诗“恐是潘安县

  • 揭秘:朱棣登位后为什么要杀方孝孺十族?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株连九族”,已经是相当恐怖了,然而,方孝孺却遭到了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十族”之诛。即在宗亲九族之外加上门生故旧,牵连者不计其数!方孝孺到底犯了什么罪,竟至于要遭此“十族”之诛呢?所谓“九族”,一般指的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其中“父族四”指:父母、兄弟、姊妹、儿子;出嫁的姑母及其儿子;出嫁的姐

  • 雍正逼死生母 其中到底有怎样的爱恨情仇!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清代入关后即位的皇帝与生母的关系,耐人寻味,顺治皇帝与其生母貌合神离,在宗教中寻求安慰。康熙皇帝生母体弱多病,一直未能照顾他的亲生儿子,康熙皇帝祖母身兼母职,对于康熙皇帝培养甚为有力,康熙皇帝对其祖母感情深厚。孝庄太皇太后病重时,康熙皇帝为其祈福说:“忆自弱龄,早失估恃,趋承祖母膝下,三十余年,鞠养

  • 揭秘曹操最聪明的儿子 上天为啥让他早死呢?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是个大聪明人。他们曹家的遗传基因很好。曹操是当时最好的诗人,后来做了皇帝的儿子曹丕是大文学家,想做皇帝没有做得成的儿子曹植是更大的文学家。文学史上能够跟“三曹”齐名的大概只有宋代的“三苏”,即苏洵、苏轼、苏辙。除了文的,还有武的,曹昂、曹彰打仗都有一套。除了众多儿子,曹操还有两位大名鼎鼎的养子。

  • 嬴政登基为始皇帝时,竟然还有一个国君存在?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经常说,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建立了第一个中央集权国家,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功绩的确很大。不过,在嬴政登基为始皇帝的时候,旁边还有一个国君存在,这是为何?这个被秦始皇放过的国君就是卫国的国君,卫国当时是一个小国,实力不强,远远无法和秦国抗衡,那么为什么秦始皇会不灭掉它,还要其有国君存在呢?

  • 历史上人生凄苦的薄太后薄姬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薄姬的生活比大多数人凄苦,年幼丧父,正值花样又经历丧夫之痛,在乱世中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生活,但她的命运又极为眷顾她,使其数次从绝望中复苏,成为一代帝王之母。图片来源于网络秦帝国系统瓦解后,中原又陷入了一片战乱,为权利为江山征战的英豪尚且不知前途命运,胜败无常,更何况一介女流,薄姬从未有野心在这

  • 张飞是曹操的侄女婿 为何娶死对头的侄女为妻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演义第八十五回"刘先主遗诏托孤儿、诸葛亮安居平五路"中,孔明与群臣上言道:“故车骑将军张飞之女美而贤,年十七岁,可纳为正宫皇后。”后主即纳之。真可谓是肥水不流外人田,不过想必大多数网友的关注点不在结婚这上面,而是在为后主刘禅仗义执言了,这个粗黑傻大哥张飞的女儿能好到哪里去。这刘禅的命真苦呀。只是